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道安的翻译主张二、中国译论传统特点之我见三、西方当代翻译观管窥,从道安说起.,1,道安简介,释道安,俗姓卫,常山人。所属年代:晋代贡献:讲授般若经撰写安录注释经文统一僧人姓氏确立戒规开设“译场”“本无宗”思想,2,一、道安的翻译文质观,对“格义”的研究在道安之前,人们创造了“格义”方法。“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概念和术语,去拟配佛学中的概念和术语。,3,儒家佛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皈依佛、法、僧仁、义、礼、智、信杀、盗、淫、妄言、饮酒守一禅定本无真如,4,道安表达了对格义的不满:“然凡谕之者,考文以征其理者,昏其趋者也;察句以验其义者,迷其旨者也。何则?考文则异同每为辞,寻句则触类每为宗旨。为辞则丧其卒成之致,为旨则忽其始拟之意矣。”(道安:道行经序)由于文句经常不同,因人而异,如果执着它,就会造成迷乱。对经文的翻译和理解,必须放在它的旨趣上。,5,直译(偏于质):道安意译(偏于文):鸠摩罗什折中(文质相兼):慧远,三种意见,对文质的研究,6,安世高:“世高出经,贵本不饰。天竺古文,文通尚质;仓卒寻之,时有不达。”(道安:大十二门经序)支谶:“审得本旨,了不加饰。”(赖永海释:梁高僧传),道安重质轻文,7,道安主张直译态度之强硬“葡萄之被水”一喻(比丘大戒序)译家之大患,莫过于掺杂主观的理想,潜易原著的精神,8,二、道安的翻译文体观,意译、直译的得失问题“翻译文体之讨论,自道安始。”(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两个原因,“错误地认为梵文经典都是比较古朴的。”(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当时“格义”风气的影响,9,“五失本三不易”摩诃钵罗弱波罗蜜经钞序,(一)谓句法倒装(二)谓好用文言(三)谓删削反复咏叹之语(四)谓删削一段中解释之语(五)谓删削后段复喋,(一)既须求真,又须媚俗,使古今契合无间(二)佛与凡愚智力本来悬隔,东西文化异质,又间隔千年,空间和时间都发生了变化(三)当时编经的人智力神通,而今传译者智力平平,且去古久远,无从询证,10,言文意质偏于质:文意就有所不尽偏于文:是为了力求简洁,但却不能完全表达原文的结构把“意”的传达放在第一位,把“言”的修饰放在第二位,反对翻译中以言害意的做法,11,道安VS庄子,言意关系观“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天道),以自然为美的美学思想“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12,拓展,宗教为什么会成为翻译的源头儒学VS佛学“五失本”到底只是五种情况,还是我们在翻译时应遵循的准则?如果是的话,和道安支持直译是否又有矛盾之处?,13,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一、“忠实”观之我见传统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不同语言间信息的转换,理想的译文是最大限度的忠实的传递原文的内容,以达到所表达信息的完全对等。为翻译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认的标准-“忠实”,14,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道安(314385)在前秦苻坚时期“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鞞婆沙序“坚持直译,务求以信为主,不事藻饰。”(马祖毅,1984:49)鸠摩罗什(350490)通晓梵汉两语,被称作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提倡意译,主张只要不违背原意,则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以实出华”。(马祖毅,1984:49),15,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把忠实原作摆到了第一位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里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是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也就是说既要通顺,又要忠实。矛盾中国翻译史上最早最明确提出翻译不可失却“神气句调”,即强调神韵。郭沫若强调翻译必须不失原作的“风韵”和“气韵”。,16,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傅雷“神似”提出译本的标准“传神达意”,“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不留“雕琢和斧凿的痕迹”。认为“介绍一件艺术品,就应该还它一件艺术品”,即准确的表达原作的内容和形式。,17,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钱钟书“化境”“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林纾的翻译(1964)(对原文的内容和文体风格的忠实)“本有非失不可者,此本不失,便不成翻译”-管锥编第四册(形式和意义),18,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许渊冲“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认为翻译首先要忠实准确,主要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还包括原文的形式和风格。忠实于原作的意义和忠实于原作的形式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却是矛盾的。二者有矛盾的时候,应该把忠实于原作的意义放在首位,而不必计较原文的语言形式。“译可译,非常译;忘其形,得其意得意忘形,求同存异;翻译之道”(形式和意义)“意美”是最重要的,如果三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就要把“意美”放在首位,尽量传达原文的“意美”。,19,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总结:罗新璋(1984)在谈到自成系统的中国翻译理论时,认为中国的翻译理论走过了四个阶段“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而遵循着这条线,我们大概可以看到中国翻译理论传统中的“忠实观”。,20,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忠实观”原因探究:1、社会文化背景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必然受到该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的重大影响中国的传统道德标准强调“忠”2、翻译作品本身的特点翻译文学经典或者宗教典籍(如:佛经翻译),翻译者本身心中充满神圣感,把忠于原作看作是天经地义和至高无上的标准,21,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二、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深深植根于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取诸传统文论和古典美学。严复:“信,达,雅”源于中国传统的文章学傅雷:“神似”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翻译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一术语就是从传统美学中借鉴过来的,尤其是和绘画批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把传统美学中“传神”这个重要论点引入翻译理论,从而把翻译提高到美学范畴和艺术领域。钱钟书:“化境”也是吸取了中国古代哲学之“化”的精髓,同时借鉴古典美学和传统文论中“意境”,“境界”等概念,精辟入理,高屋建瓴地道出了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罗新璋先生也认为,钱钟书的“化境”说“把翻译从美学的范畴推向艺术的极致”。,22,中国译论传统的特点,小结语:不要简单的对中西翻译理论进行孰优孰劣的划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一方面,肯定已有的成就,并积极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引进西方翻译理论成果,取长不短,互为补充,23,三.翻译观浅谈,1翻译的triangle翻译的方法论问题以及对于翻译的批评理论,大体来说是围绕着“原作者-译者-译作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的.在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做出不同的回答,即形成不同的翻译观.,Whatisorwhatmakesagoodtranslation?,24,InspiredbythesemiotictriangleproposedbyOgdenandRichards,原作,作者结构主义(符号学,等值理论,功能主义,拓扑理论)(信达雅,神似说,化境论,三美论,直译与意译)(意义的确定性)译作读者译作,译者解构主义接受美学女性主义读者批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意义的不定性),25,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结构主义:努力寻求文学作品意义的确定性和恒定性,表现在翻译研究中,就是试图通过对原作的准确理解和表达达到对原作者和原作的忠实.视角:语言学,拓扑理论,符号学角度等等缺陷:静态地考察语言,封闭而缺乏发展的眼光,解构主义:后结构注意大师R.Barthes认为作品的诞生标志着作者已死,同时也标志着读者的诞生,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始终是开放性的和创造性的;德里达和福科等人更是对具有”中心”的结构加以责难,试图消除中心和本源,颠覆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解构同一性和确定性,以突出差异性和不确定性.视角:阐释学,现象学,接受美学,读者批评理论女性主义的角度等等缺陷:把语言的意义置于永恒的变动中而指向虚无或说不可知论,Logosexists,whichpredestinesthemeaning.,Thecome-to-beingofaworksannouncesthedeathoftheauthor,26,3接受美学-合理的融合,主要观点肇始于德国,后在欧美广泛传播的接受美学虽然也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读者一级,但没有完全放弃对作者与作品的关注.如其代表人物姚斯H.R.Jauss认为,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另一代表伊泽尔W.Iser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是一个充满未知点的召唤结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就是使未定点具体化的过程-视野融合.在翻译学中,接受美学从译文的读者的角度来考察译作者或译作是否成功.,27,重要概念,1)召唤结构:Byappealingstructure,Isermeansthe“blanks”and“spotsofindeterminacy”inliteratureworks.themechanismwithtextthetextappealstothereader.2)视野期待:By“horizonofexpectations,”Jaussreferstoareadersmindset,ahorizonofexperience,amaterialhorizonofconditions,ahorizonwhich“containsliterarynormsandvaluesbutalsodesires,demands,aspirations”.3)视野融合:Gadamerexplains“fusionofHorizons”asonetounderstandthetextitself.Theconcept“fusionofhorizons,”accordingtoJauss,unitesthepastandpresent,afusionbetweenthehorizonofourexpectationandtheworldofthetext.,28,红学研究,百家争鸣,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多少年来成为众人解说考证的目标和终身事业.周汝昌,俞平伯,王蒙以及近来的刘心武等等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故事给出了自己的注释和理解.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来,红楼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在作品里头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与“未定点”,给后人极大的捕捉空间.而作为读者,通过自己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以及对作品的“前理解”,我们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形成融合,从而品出独特的辛酸苦辣个中滋味.这正如西方人常说的,“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29,4接受美学视野中的翻译观,在处理“原作-译者(译作)-读者”之间的关系时,接受美学是相对中庸的和辨证的.首先,它将译者作为第一级的读者,他们之间形成互动:原作对译者显示其召唤结构,而译者在阅读理解中与之“视野融合”,而后翻译此过程中,译者既实现了对原作的“创造性地叛逆”地再创作.再次,译作读者处于第二级读者的位置,他的理解和批评也是通过前面的过程,实现了与译者的“视野融合”的,而译作的读者在何种程度上多大范围内通过译者这个中介达到与原作的交融,则可以检验译者的翻译效果了.在这里,原作的客观性和读者(包括译者)的能动性得到了有效的统一与合理的融合.,30,接受美学视野中的Triangle图式,原作,作者(召唤结构)第一级阅读过程(视野融合)译作读者第二级阅读过程译作,译者(视野期待)(视野融合)(视野期待)(召唤结构),31,5小结,翻译通常被比拟为“带着镣铐跳舞,”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在自由中接受种种的限制.而翻译理论也都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对这种辨证的自由寻找解释,寻找解决的可能方案,其中的优劣或主次实在不可妄下定论.学术的园地需要“百花齐放”的自由空间,多元化多样化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想我们是基于“不知”或“不甚知”的立场上给大家陈述我们的观点.希望各位能给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1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培训课程大纲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录音新闻教学设计1 苏教版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教案设计归纳总结7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教学设计 (新版)鲁教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二框《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电池检测方法培训总结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马家庄第二中学
- 店铺执行力培训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0.1 关心国家发展 教学设计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一季度厦门写字楼和零售市场报告
- 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语文(二)
- 香港专才移民合同协议
- 危险品驾驶员聘用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2030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GB/T 45440-2025电子商务家政家政服务人员能力信息描述
- 第四章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江西西部计划中的地方特色文化试题及答案
- 口腔科防控课件
- 石化行业智能化升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金银花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