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1一、油茶资源现状1(一)分布范围1(二)油茶林资源1(三)种质资源2(四)油茶种苗繁育基地3二、油茶加工与贸易3(一)加工利用历程3(二)加工企业现状4(三)产品开发与贸易4三、油茶科研与技术推广5四、产量与产值6五、产业发展有利条件与存在的问题7(一)有利条件7(二)存在的问题9第二章 规划背景与必要性12一、背景12二、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13三、必要性14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17一、指导思想17二、基本原则17三、规划期限19四、发展目标19(一)总体目标19(二)阶段目标19第四章 产业发展布局与建设方案20一、建设范围20二、布局原则20三、总体布局20(一)重点发展区21(二)一般发展区22四、重点建设内容与规模22(一)资源培育体系建设22(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4(三)产品加工贸易体系建设26(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30五、进度安排32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34一、投资估算34(一)估算依据34(二)估算指标与说明34(三)投资估算36二、资金筹措37(一)筹措原则37(二)筹措渠道37三、效益评价38(一)经济效益38(二)生态效益38(三)社会效益39第六章 保障措施40一、组织保障40二、政策保障41三、资金保障42四、种苗保障43五、科技保障43 43第一章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一、油茶资源现状(一)分布范围油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江西是全国油茶原生区和两大中心产区之一,全省各地均有油茶林分布。宜春市的袁州区油茶面积82.31万亩,占全省油茶面积的7.3%,为江西第一大油茶县区;5080万亩的县有遂川、上饶和丰城3个县市;2550万亩的县有永丰、上栗、玉山、渝水、兴国和分宜6个县区;1025万亩的县有莲花、上犹、横峰、铅山、赣县等35个县(市、区),全省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45个。油茶面积万亩以上的乡镇有302个。上饶县湖村乡油茶面积10.11万亩,为全省第一大油茶乡镇;510万亩油茶的乡镇有39个,25万亩的118个,12万亩的144个。全省18545个行政村中,9266个村有油茶分布,其中2000亩以上的村有1688个,3000亩以上的村有1000个,5000亩以上的村有400个。(二)油茶林资源目前,全省油茶总面积1120.0万亩,占全省林地面积的7.14%,占全省经济林面积的77.5%,面积位居全国第二。按产能分:低产油茶林(亩产茶油5公斤以下)面积495.38万亩,中低产(亩产茶油510公斤)273.53万亩,中产(亩产茶油1020公斤)171.17万亩,中高产(亩产茶油2030公斤)108.53万亩,高产(亩产茶油30公斤以上)71.39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44.2%、24.4%、15.3%、9.7%和6.4%。按龄组分:产前期油茶面积47.43万亩,初产期49.84万亩,盛产期407.50万亩,衰产期615.23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4.2%、4.5%、36.4%和54.9%。油茶资源情况详见附表1。(三)种质资源江西省是油茶的天然分布区。种质资源调查结果(经鉴定):山茶属植物有36个物种,其中,油茶组2种(1变种),红山茶组10种,糙果组4种,短柱茶组4种,茶组1种,连蕊茶组15种。在全省范围内,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是普通油茶,其次是小果油茶、红花油茶。另外,厚叶红山茶、全缘红山茶等为江西特有的地带性山茶属物种。目前,在生产上主要推广的优良农家品种有石市红皮油茶、宜春三角枫油茶、宜春白皮平蒂中籽油茶、观音桃油茶、茅岗大果油茶、珍珠子、二水桃、赣萍茶、红皮霜降子等10余品种。此外,经过江西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赣州市林科所等单位长期的油茶生产和科研实践,选育了一批高产优良无性系品种。同时,江西省林科院依据地理种质优势建成的山茶属种质基因库,为全国现有的保存种质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四大山茶属种质基因库之一,目前收集保存油茶优良农家品种42个、油茶优良单株及其品系(无性系、家系)700余号。(四)油茶种苗繁育基地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以专用采穗圃为主体、兼用采穗圃为补充、新建油茶良种基地为后续的油茶良种生产体系,并进行登记造册、建档管理,实现了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向供应。全省共确定采穗圃22处,总面积达4000亩,良种穗条年生产能力 4800多万支,良种苗木生产能力1.4亿株。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和赣州市林科所3家单位为全省的定点育苗单位,培育和提供油茶芽苗砧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二、油茶加工与贸易(一)加工利用的演变历程江西油茶分布区多为山区,山区群众早有食用茶油的习惯。以前,由于山区受交通条件限制,加工工艺落后,基本上以作坊式粗榨生产茶油毛油为主,多以自产自销毛油形式消费,很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资源浪费严重。毛油未经精深加工,杂质多,口感、色感差,影响了茶油品质与销售市场,仅限于农户之间买卖销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茶油的保健作用逐步认识,其深、精加工逐渐被重视,一些企业开始走“公司农户基地”产业化经营之路,深入研究茶油的提炼技术、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由于产品品质大幅度提高,茶油作为一种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高档保健食用油逐步走进国内外市场,价格连年攀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二)加工企业现状在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我省十分重视油茶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一批以精制茶油为主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全省拥有一定规模的油茶加工企业有42家,年设计加工消耗油茶籽52.6万吨,年茶油生产能力14.0万吨。其中,年产5000吨以上精炼茶油能力的加工企业有11家,占26.2%。拥有品牌的企业有24家,占57.1%;通过食品安全认证的企业有20家,占47.6%;有11家企业是拥有进出口权的省级龙头企业,占26.2%(加工企业详见附表2)。(三)产品开发与贸易全省油茶加工企业努力打造品牌,通过加大资金投入、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技术与专业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抓手,走高端品牌发展之路,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江西青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饶恩泉油脂公司、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加工企业以国内经济最发达的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福州、杭州、厦门等一线城市为区域目标市场定位,实施区域强势品牌战略,不断拓展与扩大外销渠道,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港台地区,开创了良好的外销市场前景。其中,青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低温冷榨法精炼的“润心”野茶油畅销京沪市场,并远销韩、日、东南亚及北美市场,成为极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中国茶油品牌。目前,江西部分油茶加工企业正在做茶皂素的开发,成功提取出95以上的高纯度白色茶皂素,正在深度挖掘茶皂素的药用价值,积极开发国家二类新药茶皂素胶囊。三、油茶科研与技术推广(一)良种选育经过长期的油茶生产和科研实践,目前江西境内已选育出了经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高产油茶优良无性系43个,其中,江西省林科院选育出的“赣无系列”、赣州市林科所选育出的“赣州油系列”、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选育出的“长林系列”等36个高产无性系品种,已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油茶良种。近年来,“江西油茶高产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等10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这些高产无性系品种奠定了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的良种基础。(二)苗木繁育技术苗木生产中,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穗条嫁接培育苗木,采用芽砧嫁接育苗技术,引进用于苗床土壤处理降解有害病菌和毒素的EM生物技术,及用于芽砧根部处理促进根系发育的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生产优良无性系嫁接油茶壮苗。2009年,江西颁布了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B36/T552-2009)。(三)油茶丰产技术在油茶林资源培育阶段,栽植高产无性系芽砧嫁接培育出的二年生级壮苗和轻基质工厂化容器苗,配套采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油茶放蜂授粉技术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用较短的时间营造出优质高产油茶示范林。2009年,江西颁布了油茶无性系丰产培育技术规程(DB36/T551-2009)。(四)油茶加工工艺在油茶加工方面,采用冷榨茶油技术、超临界流体常温萃取茶油技术和浸出工艺、精炼工艺,提高茶油及附属产品品质。青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品深加工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技术,如“超临界CO 2萃取化妆级茶油中试”、“高纯茶皂苷中试”工艺研究等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省内技术空白。四、产量与产值据统计,目前全省油茶籽产量16.0万吨,生产茶油5.0万多吨,位居全国第二;平均亩产茶油4.7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9公斤/亩);2009年全省油茶产业总产值达30亿元。五、产业发展有利条件与存在的问题(一)有利条件一是政府重视,政策扶持。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为加强对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的指导,省政府成立了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设立了油茶产业化发展资金;各油茶重点市、县都成立了以政府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了专门人员抓油茶产业。2010年3月,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全省油茶发展目标、政策措施等。二是自然条件优越,栽培历史悠久。江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非常适宜油茶生长。全省有3200万亩适宜种植油茶的丘陵岗地。江西又是油茶的天然分布区,拥有2300多年的油茶种植历史,民间形成了良好的栽培习惯,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技术和经验,食用茶油的文化源远流长。油茶是江西的主要油料经济树种,也是最具优势的地方林业特色产业,农民称油茶为“铁杆庄稼”。三是产权明晰,经营放活。从2004年9月开始,江西开展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从根本上实现了“耕者有其山、耕山有其责、务林有其利、致富有其道”,油茶林都分山到户,广大农民真正拥有了油茶林的经营权和处置权,激活了林农发展油茶的内在动力。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带动下,目前全省已经出现了社会投资发展油茶热,广大林农、企业和大户把油茶林当作庄稼来耕作经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油茶已成为占我省经济林面积2/3以上的重要经济树种。四是科研实力雄厚,栽培和综合利用技术成熟。江西现有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亚林中心、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林科院、赣州市林科所等多家科技依托单位,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在油茶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我省科技人员已完全掌握了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正在全省大力推广。已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油茶集约经营技术和油茶综合利用技术,用于指导各地油茶生产经营,将有力地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五是龙头企业带动力强,产业发展潜力大。近几年,江西大力培植了一批实力强、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省拥有一定规模的油茶加工企业42家。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带动了油茶栽培专业户的发展,奠定了江西发展油茶产业的加工与贸易基础。六是高产栽培基础好,示范带动作用强。近年来,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等部委支持下,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推进油茶项目,全省建成一批高产油茶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效果好,企业、大户和林农投资油茶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依托重点企业,全省建成高产油茶示范基地10万多亩,带动农户8万多户,种植油茶近100万亩。丰城市白土镇100多亩示范基地年均亩产茶油47.5公斤,为全省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树立了很好的样板。(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油茶的认识不足。油茶茶籽油及其副产品经济价值极高,为世人所公认。但不少人认为油茶是“低产、低效”树种,新造油茶周期长,见效慢,经济价值不高,没有看到高产油茶的巨大潜力,没有充分认识到油茶深加工、综合利用产品的巨大产业链和广阔市场空间。很多农户经营油茶,还停留在自用油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些地方政府对油茶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未将油茶纳入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统筹。二是油茶经营管理粗放。现有油茶林大面积处于“人种天养”的自然生产状态,只取不予,吃祖宗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林农外出打工,油茶林荒芜严重,树龄老化,病虫害和火灾频繁发生,单位面积产量低,全省亩产茶油平均仅有4.7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9公斤/亩)。三是科技推广有待加强。在油茶生产整个过程中,尤其是种苗、栽培、经营管理中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难度大,大部分地方仍然采用常规造林方法来造油茶林,不少种植户基本不懂油茶林管理技术。还有一些种植户的油茶苗木来源没有经过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向供应,甚至把实生苗当作嫁接苗用于油茶造林。四是资金投入缺乏。油茶是经济林树,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油茶林新造、更新改造的前期一次性投入高,一般每亩投资在1500元以上。对于新造油茶林,到了第4年才开始结少量果实,一般810年后才能收回投资。由于投资回收期长,一般农户和企业难以接受,也难以承受。各地财政虽然对油茶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五是生产组织形式落后。全省油茶林主要以农户自主、分散经营为主,组织规模生产难度较大,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油茶采摘秩序普遍混乱,偷摘哄抢、乱摘滥采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经营者提前采摘,丰产不丰收。油茶未到生理成熟,一般每提前收摘一天,出油率减少1%。全省油茶加工大部分停留在初加工水平,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没有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组织生产。六是综合加工利用率低。当前,全省现有的油茶加工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一般食用油上,在高等级保健茶油炼制、化妆品茶油的开发、茶皂素的提取、茶壳的综合利用等技术工艺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茶枯、茶壳的利用基本上停留在菌类栽培、制取有机肥等方面,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非常少。近年来,虽然部分大型企业开始对茶壳、茶枯的衍生产品进行开发生产,但与日本等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产品的品种、质量和市场占有率远不如上述国家,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产品单一,产业链延伸不够。第二章 规划背景与必要性一、背景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栽培利用历史悠久,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市、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消费结构变化,茶油作为健康绿色的食用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青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胡锦涛、温家宝、回良玉等国家领导人对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 2006274号)。2009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以发改农经20092812号文件下发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江西属于我国南方集体重点林区之一,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36%,丘陵占42%,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油茶,有2300多年的油茶种植历史,全省各地均有油茶分布,是我国油茶两大中心产区之一。目前,全省油茶总面积1120万亩,占林地面积的7.14%,常年产油量5万吨以上,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历来对油茶发展十分重视,把油茶产业发展作为林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2005年启动了油茶产业发展“1155工程”。2010年3月,省人民政府以赣府发20101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近年来,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科技兴油、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发展规模经营等多种措施,全省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油茶品种老化,经营管理粗放,良种推广率不高,油茶单产低,加工能力弱,产业化度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江西油茶产业,制定全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十分必要、十分重要。二、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油茶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主要产品为茶油,副产品包括茶枯饼和茶籽壳。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生态、保健食用油,也是肥皂、凡士林、机械润滑油、化妆品以及医药制剂的重要原料。副产品茶枯和茶壳中富含茶皂素、粗蛋白、粗脂肪、单宁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油脂是人体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食用油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全国食用油市场呈现以下三个特征:一是食用油消费量逐年提高,特别是优质木本油料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国内需求旺盛;二是食用油料自给率低,进口依赖度大,油脂产业发展潜力大;三是随着贸易全球化以及国际市场对茶油特性的认识,茶油在国际市场十分热销,缺口量大。可见,国内外市场茶油需求量大,前景广阔。因此,大力发展油茶将是我国未来食用油发展主要方向之一。此外,油茶的副产品茶枯饼、茶籽壳的综合利用价值也非常高。茶枯饼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和农药等方面。我国生产的茶皂素50%以上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好。茶枯还可加工成高档有机饲料,是鱼类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近几年,茶枯饼、茶籽壳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部分东南亚国家每年都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制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这些都促使茶枯、茶壳需求量大幅度的上升,油茶副产品同样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三、必要性一是减轻食用油进口压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需要解决全国人民的粮油供给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一般而言,食用植物油自给率超过60%被认为是安全的。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年自供缺口已逾1000万吨,自给率仅为40%左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存在巨大的安全挑战。发展油茶木本油料是增加国家食用油自给份额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伴随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为解决能源危机,各国都增加了能源作物。优质食用油供应食用,低标准食用油用于工业,成为未来各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趋势。通过发展油茶种植,让百姓用上优质食用油,把低标准食用油脂转化为工业用油料,为解决能源短缺开辟出一条新路。二是缓解耕地日益短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需要目前,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耕地短缺已成不争事实。而耕地的精耕细作程度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粮油单产提升空间非常有限。江西全省拥有丰富的适宜种植油茶林地资源,可以用于发展油茶木本油料。通过发展高产油茶林,产油量基本相当于同等种植面积的油菜。发展油茶能很好地发挥土地的边际效应,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全省耕地资源短缺的压力。三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江西2/3的国土是山区,有2/3的人口在山区,发展山区经济,促进林农增收,是我省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所在。油茶是全省山区最具特色的经济林资源,发展基础好,优势十分明显。农户种植10亩优质高产油茶林,稳产期每年收入一般可达2万元。在各级政府引导下,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大力培育油茶资源,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加快农村发展,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优化油品消费结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需要茶油具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长期食用,能够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茶油集营养、保健、美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油茶产业属于国家“十一五”支柱产业计划中所列的“营养产业”。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增加茶油供应,能够满足人们对高档油品消费需求,优化食用油消费结构,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五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油茶属于常绿树种,适生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显著。大力发展油茶,能够绿化荒山荒地、保持水土、防火防虫、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江西属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省份,油茶产业作为江西林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壮大山区经济,加快全省现代林业建设步伐。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油库”品牌优势,以“兴油富民”为宗旨,政策支持为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培育为基础,科技创新为先导,企业带动为突破,“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着力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促进油茶生产向品种优良化、经营集约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市场化转变,建立起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的比较完备的油茶产业发展体系,使油茶产业成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江西绿色崛起的绿色生态产业。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推动、政府引导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大户和林农发展油茶产业,积极开发主副产品,做大油茶产品产量。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油茶产业一定的支持,促进油茶产业加快发展。 2、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布局全省油茶重点县,统筹规划原料林基地建设与加工企业布局,坚持基地化带动,示范性引导,适度规模发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地推进新造油茶林,改造残次林和低产林,稳步发展油茶精深加工业。3、坚持企业带动、科技兴油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或合作社形式,带动广大林农种植油茶;依托龙头企业,实行基地化发展与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推广应用油茶良种、新技术,改进加工工艺,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油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4、坚持适地适树、四个不栽的原则。按照适地适树的要求,选择气候适宜、地势平缓、光照充足的开阔地段,建设油茶林基地。做到坡度大于25度的地方不栽、土层厚度小于60公分的地方不栽、天然阔叶树比重大的地方不栽、海拔高度超过300米的地方不栽。5、坚持政策扶持、多方筹资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油茶产业发展财政补助制度,整合林业重点工程资金,实施项目带动,增加产业发展投入。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鼓励个人、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跨行政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联姻,参与油茶林基地建设。三、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2011-2015年为近期,2016-2020年为远期。四、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全面实施油茶资源培育、良种繁育、产品加工贸易、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力争到2020年,新造高产油茶1000万亩(包括2009年2010年新造150万亩),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120万亩;通过更新改造和新造的油茶林平均产量达到40公斤/亩以上,抚育改造的平均产量达到25公斤/亩以上。在全省将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以及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产业发展格局,带动500万农户、1500万林农增收致富,实现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350亿元,把油茶产业培育成江西林业的特色支柱产业,使我省真正成为全国油茶产业强省。(二)阶段目标1、近期(20112015年):到2015年,新造油茶林450万亩,低产油茶林改造550万亩。完善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生产能力7000万支,良种苗木产量2.0亿株。茶油产量20万吨,实现产业总产值120亿元以上,力争1家油茶龙头企业上市。2、远期(20162020年):到2020年,新造油茶林400万亩,低产油茶林改造550万亩。稳产后茶油产量60万吨,实现产业总产值350亿元,力争有2家油茶龙头企业上市,并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油茶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全国油茶产业强省。第四章 产业发展布局与建设方案一、建设范围按油茶物种地理分布和自然条件,以全国油茶林区划“三带、九区”为基础,根据各县(市、区)油茶种植面积现状和发展潜力,确定全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范围为11个设区市中的97个县(市、区)(其中涵盖经济开发区和风景区管委会),重点建设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扶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二、布局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按照适地适树适品种,以油茶林保存面积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为片,以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乡镇为点,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两侧为线,建设片、点、线结合的高产油茶林基地;以油茶林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油茶加工企业,重点建设一批油茶产业科技园,引导油茶加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形成油茶产业集群。三、总体布局江西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之一,根据全国油茶林区划,全省均划为油茶栽培最适宜区。以全国油茶栽培区划分为基础,根据现有油茶林种植规模、良种选育基础和近期良种苗木供给能力,以及适宜造油茶林土地资源优劣、可供程度等条件,综合考虑油茶栽培历史和群众营造与经营管理的技术水平,以及油茶综合加工利用发展程度,将全省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划定为重点发展区和一般发展区,突出打造吉泰盆地、环鄱阳湖地区的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地域(详见附表3)。(一)重点发展区1、区域范围。本区包括南昌市的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市的修水县、武宁县、九江县、德安县、瑞昌市、星子县、永修县、彭泽县、湖口县、都昌县、庐山区、共青城,景德镇市的浮梁县、乐平市、昌江区,萍乡市的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新余市的渝水区(含仙女湖区、孔目江区、市开发区)、分宜县,鹰潭市的贵溪市、余江县,赣州市的赣县、上犹县、崇义县、兴国县、会昌县、信丰县、于都县、瑞金市、宁都县、石城县,宜春市的袁州区、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万载县、宜丰县、上高县,上饶市的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含三清山管委会)、铅山县、横峰县、德兴市、婺源县、弋阳县、万年县、余干县、鄱阳县,吉安市的永丰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永新县、峡江县、安福县、吉水县、井冈山市、新干县、吉安县,抚州市的临川区、东乡县、崇仁县、乐安县、广昌县,共计70个县(市、区)。2、发展方向。采取新造扩大油茶资源面积,对现有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扶持、培育龙头加工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创建核心品牌,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争取上市融资发展,建设一批集良种繁育、高产栽培、综合加工、科研培训和生态旅游“五位一体”的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二)一般发展区1、区域范围。本区包括南昌市的南昌县、湾里区、昌北区(含南昌市城区)、安义县,九江市的浔阳区、景德镇市的珠山区,鹰潭市的月湖区(含龙虎山管委会),赣州市的章贡区、南康市、大余县、安远县、定南县、龙南县、全南县、寻乌县,宜春市的奉新县、铜鼓县、靖安县,上饶市的信州区(含开发区),吉安市的青原区、吉州区,抚州市的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金溪县、资溪县、宜黄县,共计27个县(市、区)。2、发展方向。推广使用良种壮苗,通过新造和更新改造扩大高产油茶资源面积,加强现有油茶林抚育管理,全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企业提供加工生产原料。四、重点建设内容与规模(一)资源培育体系建设规划油茶林资源培育体系建设总面积为1950.0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850.0万亩,现有低产油茶林更新改造1100.0万亩。1、新造油茶林根据全省各县(市、区)林地资源现状以及产业发展布局,主要选择海拔300米以下,相对高度200米以下,坡度25以下,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的宜林荒山荒地、低效残次林和采伐、火烧迹地发展高产油茶林基地。有条件的可先由国土资源部门先行组织耕地开发后新造油茶,规划期内,通过新造建设高产油茶林850.0万亩。2、低产林改造在全省现有的1120.0万亩油茶林中,平均亩产茶油不足5公斤的低效林面积为495.38万亩,占总面积的44.2%。同时,全省处于衰产期油茶面积为615.0万亩,占总面积的54.9%。为了提高现有油茶林生产能力,必须对低产油茶林实施更新或抚育改造。更新改造。现处于衰产期(过熟林)或稀疏残次的油茶林是更新改造的重点。对其中品种较好,株行距较均匀、长势旺盛、生产潜力尚可的林分,采用部分更新造林方式,增加良种比重;对于品种差、林相乱、病虫害严重的衰老林以及稀疏残次林,全部采用良种化、规范化更新造林即重造方式,迅速改造林分,提高产出水平。规划期内,更新改造现有油茶林600.0万亩,占低改总面积的54.5%。抚育改造。对现已进入结果期的油茶成林,由于株行距不均、林龄不一、品种差,加之疏于管理,导致产出较低的林分,采取垦复、施肥、补植、高接换冠、调整密度等措施,促使林分在短时期内达到丰产稳产。规划期内,抚育改造现有油茶林500.0万亩,占低改总面积的45.5%。3、示范林建设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和油茶示范县建设项目,在油茶产业重点发展区选择地方政府推动力度大,农民种植油茶积极性高,且油茶良种、新技术、管理等措施保障完备的部分县(区、市),给予政策、资金和科技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新造和低产林改造建立油茶高产示范基地,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创建模式,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油茶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新模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规划期内,全省重点建设100个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面积50万亩,要求示范县每县示范林不少于1万亩,示范乡镇每个不少于2000亩。(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发展油茶产业,种苗是根本、关键和保障。油茶遗传品质的改良和良种的推广使用,是提高油茶产量的基础和前提。实现种植材料的基地化生产,实行油茶种苗准入制,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杜绝假苗、劣苗流入市场,是保证油茶林基地丰产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加强种质资源库、良种基地、采穗圃和苗圃基地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满足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良种苗木的需求。1、油茶种质资源基因库积极为油茶良种选育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先收集保存省内油茶原生种的全分布区种质基因资源,按相关标准开展收集和保存油茶种质资源建设,依托江西省林科院建设1个国家油茶种质资源基因库。采取“一库多区”的建库格局,全面系统收集整理油茶种质基因资源,实现油茶基因资源保存、研究、科技成果展示、科普教育以及创新(新品种培育)利用的有机结合,建成全国一流、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油茶种质资源基因保存库,为后续研究开发利用提供资源平台。根据油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需要,结合省林科院的实际情况,将种质资源保存库区划分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区、苗木扩繁测定圃和综合服务区,并进行相应的设施、设备与仪器建设。2、良种基地目前,全省油茶良种无性系基本上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选育出来的,繁殖材料老化,经济寿命缩短,品系高产潜力小。为了加快油茶优良新品种选育和扩繁,必须加强良种选育研究工作,建设一批良种基地,通过有性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等现代技术,培育出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油茶新品种,实现品种更新换代。根据全省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分布现状和油茶产业发展需要等,规划在近期内依托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赣州市林科所等建设6处油茶良种基地。3、良种采穗圃全省现有采穗圃大部分属于兼用型,优良穗条供给能力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高产油茶林基地发展的需要。规划期内,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现有采穗圃,逐步淘汰现有兼用型采穗圃,形成专用油茶良种采穗圃体系。根据全省油茶新造和更新改造良种的需要,规划在近期内改扩建良种采穗圃4个、新建22个,形成良种采穗圃面积4000亩,其中改扩建480亩、新建3520亩。4、苗圃基地为了保障良种苗木生产能力,满足油茶新造和改造苗木需求,实现苗木就地或就近供应,根据油茶产业发展造林任务安排,依托全省现有的育苗定点单位,规划改扩建现有苗圃基地13个,建设面积为442亩;新建苗圃基地29个,建设面积986亩;同时,新增育苗塑料大棚12.6万平方米、炼苗荫棚(炼苗场)21.0万平方米。(三)产品加工贸易体系建设1、产品发展方向茶油:高等级保健精炼食用茶油,高级天然化妆品和医用产品生产。油茶副产品综合利用:茶皂素提取及系列产品开发,生物农药制造,刨光粉磨制、高蛋白饲料发酵生产等。2、加工企业建设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制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从机制创新入手,鼓励和引导加工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推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以青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绿海油脂有限公司、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上饶恩泉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高氏集团等加工企业为龙头,依托当地资源,突出规模化、高档化、多样化等综合加工利用,创优投资环境,扶持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鼓励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力争2家企业上市,催生出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品牌效应、能够有效带动和辐射一方经济发展的大型油茶综合加工企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全省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3、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市场营销体系包括市场信息、流通和销售渠道等,是实现油茶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全省油茶市场流通体系是产业链中较为薄弱环节,必须加强油茶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推进油茶产销衔接。鼓励和支持油茶加工企业到核心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建设原料林基地和加工厂,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产业中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积极培育茶油市场。目前,全国茶油市场认知度还不高,要利用各类媒体和科普基地等多样的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健康型食用油消费;支持油茶加工、销售企业主动开发市场,到沿海和大中城市建立营销渠道和配送中心;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按照“统一品牌、商标各异”的方法,以“江西山油茶”的统一品牌,加强对外宣传,创造江西知名品牌,提高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开拓营销市场。加强茶油物流设施建设。油茶林产品市场营销体系一般应以综合贸易市场为主体,在成熟的情况下可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市场必须有一定面积的经营场所,具有市场管理、质量监测、服务中心、信息交流、贮藏和生活服务等机构和设施,完善相应的经营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标准等。营销体系建设主要布局在核心发展区的重点县,在重点主产县内,选择交通方便、人口较集中的中心地段发展12个油茶综合批发贸易市场;重点发展区可视发展具体进展情况,多个县(市、区)联合发展油茶综合交易市场。规划在我省赣东北、赣西、赣中和赣南建设4个油茶交易专业市场,以促进油茶籽及其加工产品的流通。4、油茶市场监测和监管为了促进油茶产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有效维护茶油食用油和其副产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稳定,必须加强油茶产品产、供、销市场监管。构建茶油市场监测与监管系统。为保障茶油终端产品的质量安全,应将茶油统一纳入国家和全省食用油市场监测预警和市场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和加强现有的油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并在油茶主要产区建立茶油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健全加工企业自检、送检,质监部门抽检制度,严把住产品出厂关,同时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规范油茶经营主体。对手续齐全的油茶加工、收购经营者,依法指导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获得合法的经营资格。对手续不全、不具备经营条件、未办理营业执照的地下油茶产品经营者,依法予以取缔。加大违法经营查处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以油茶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油茶加工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村为重点,对辖区内从事油茶销售的经营者开展全面检查,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严厉打击哄抬市价、以次充好、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消费者维权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及时受理、查办消费者在油茶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纠纷和案件,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油茶各类产品的动态监管,从批准、供应、销售、检查等方面进行网上备案,在政府网站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公平竞争。(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1、油茶科研与技术推广基地国家油茶研发推广中心为了进一步加强油茶科技创新,实现营造林、技术服务、产业开发等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和加工产品附加值,夯实油茶产业科技保障基础,依托江西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基础上,规划建设1个国家油茶研发推广中心。并通过该中心,建立完善的油茶品种、培育、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开展科技攻关,重点研发和推广油茶高产栽培以及茶油和茶籽壳、茶枯饼(茶粕)剩余物的综合利用技术,使茶油精深加工率达到80%以上;建立油茶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制定和完善油茶资源培育、加工、检测、服务等标准体系。省、市级油茶推广技术服务中心为推进全省油茶推广技术服务工作,可依托省林业厅科技处、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和省种苗站,建立1个省级油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同时,依托各设区市林科所、林业科技推广站和种苗站建立11个油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队),加大对农民、造林大户和企业的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力度,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服务。2、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园是连接科研成果与转化推广的技术桥梁,在油茶产业发展中必须加快科技示范园建设,发挥其试验、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推广油茶新品种、丰产经营技术和新型加工工艺,让林农、造林大户和加工企业对油茶发展中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能够“看得见、学得着、用得上”。在科学规划布局的基础上,依托全省重点油茶种植和加工企业,高标准建设10个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每个种植基地面积不少于5000亩,实现良种繁育、高产示范、科研培训、综合加工、生态旅游 “五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3、油茶标准体系结合原有系列标准,增加制定相关标准体系,使油茶产业发展规范化、标准化。在栽培技术方面,制定完善油茶丰产林造林标准、油茶采穗圃营建技术规范、油茶丰产林培育技术、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油茶有机栽培育苗技术规程、油茶有机栽培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等;在生产加工方面,制定茶油生产标准、有机茶油标准、油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等。4、技术培训依托现有油茶科研和科技推广技术队伍,加强建设油茶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服务网络体系。主要通过全省科技人员开展对油茶良种苗木繁育、高产油茶林营造林以茶果采收、加工和副产品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讲座,编发实用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送技术下乡,实施科技成果对接。培训对象为基层主管林业、产业、营销的干部,主要技术骨干和农民专业户、个体户。规划期内,每年开展技术培训4.2万人次。五、进度安排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各规划期的建设任务安排如下:1、近期(20112015年)油茶资源培育任务为1000.0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450.0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550.0万亩。良种采穗圃改扩建4个,建设面积480亩;新建22个,建设面积3520亩。新建油茶良种基地6处;苗圃基地改扩建13个,建设面积442亩;新建29个,建设面积986亩;建设育苗塑料大棚12.6万平方米,炼苗荫棚21.0万平方米。建设国家油茶研究开发推广中心1个,省级油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个,市级油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队)11个;制定和完善油茶标准体系,开展技术培训21.0万人次。建设国家油茶种质基因资源库1个。2、远期(20162020年)油茶资源培育任务为950.0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400.0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550.0万亩。开展技术培训21.0万人次。上述各项建设任务安排详见附表46。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一、投资估算(一)估算依据本规划投资估算主要依据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造林技术规程、建筑工程劳动定额等相关标准,以及有关地区造林技术经济指标、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技术指标。(二)估算指标与说明1、油茶资源培育体系建设油茶林资源培育投资估算范围包括种苗、肥料、农药等农资费用和整地、栽植、嫁接、垦复、除草、整形修剪等人工费。主要测算参数油茶新造林、现有低产油茶更新改造株行距为23米,每亩造林用苗量为110株,按80%成活率、每株苗木价格为1.5元计算,每亩种苗费约为200元;肥料费用每亩220元(含种植当年的基肥和前3年的化肥),农药30元/亩;清山整地包括:机械清山400元/亩、犁地60元/亩、碎土40元/亩;挖穴规格为707070cm,每亩用工量为34个,按60元/工日计算,挖穴费用约200元/亩;栽植费、补植费约50元/亩;抚育管护费用:新造和更新改造抚育100元/亩、修枝整形50元/亩;前3年的管护费用150元/亩。估算指标按估算范围和主要测算参数确定如下单价:油茶林新造1500元/亩;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1500元/亩;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600元/亩。详见表5-1。表5-1 油茶新造与低产林改造单位投资标准项目单位低产林改造油茶林新造更新抚育合计元/亩150060015001、材料及农资费元/亩450250450种苗元/亩200200肥料农药元/亩2502502502、人工费元/亩10503501050整地或林地清理元/亩500500挖穴、栽植元/亩250250抚育管护元/亩3003503002、油茶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依据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油茶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投资估算指标如下:国家油茶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600万元/个;良种基地建设350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公司国企员工申请员工劳务合同范本
- 北京租房合同范本 建委
- 保险合同纠纷观后感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 《蚕丝非织造布》
- 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19 C光的干涉 提升版含答案
- 粘结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豆干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聚丙烯(PP)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白血病大四讲课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中国视觉小说行业现状调查与竞争趋势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仓储物流中心物业安全管理
- 咨询师基础心理学课件
- 医疗器械注册专员培训
- 期末复习重要考点03 《一元一次方程》十大考点题型(热点题型+限时测评)(原卷版)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 医疗设备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 结婚函调报告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