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备课组 主讲人 李万斌 一、 考点扫描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4)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二、目标1、认知考纲所列要点2、突破地球运动规律、意义3、学会应用地球运动规律判读、分析光照图4、学会时间的计算三、途径1、 串讲重要知识点(见后)2、 注意分析方法的讲解3、 选用往年高考题为例题(见后)4、 配专题练习,查漏补缺四、讲解要点(注意补充、拓展的内)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一、天体系统、地球有生命存在原因二、太阳 1、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三、地球运动方向、轨道、周期与速度 四、黄赤交角及影响 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2、正午太阳光来向及影子方向(拓展)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判定特点 (拓展)太阳升落的方位问题 (拓展)2、地方时 区时和日期 概念 计算 日期界线(拓展)日期范围(拓展)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六、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 纬度分布规律 季节变化规律 对称性 (拓展)极点太阳高度(拓展)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分布规律 变化规律对称性(拓展)3、四季和五带七、光照图的判读(一)、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应用1、自转角速度2、自转线速度赤道3、北极星仰角(拓展)4、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拓展)5、地方时、区时及两天比例计算6、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7、日出、日落时间和昼夜长短(拓展)(二)方法1、构成要素 点 线 面(拓展)2、光照图的时间信息(拓展)3、光照图的空间信息(拓展)4、南北半球的判断5、晨线和昏线的判读6、地方时的推算7、太阳直射点和节气判断8、昼夜长短的判断9、日期分界线的确定(2009年四川卷)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10-11题。10此刻,太阳直射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解析】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说明N地在P地的东侧,因此自传方向为顺时针,所示半球为南半球。70度以内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在20S。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说明此时N地的地方时为4时,N地的经度为30E,则太阳直射点在150E。所以,该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岸,有暖流经过。【答案】C11图辐范围内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片枯黄【解析】此刻,各地分属两个日期。此日,太阳直射在20S,但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哪一个方向运动,因此不能确定白昼的变化。N地位于30E、30S,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正值夏季,草木葱绿。【答案】B(2009年全国二卷)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911题。9.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解析】16时左右应是日落之前,正午之后。月到中天,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可以确定B. 考察了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生活观察能力。w.w.w.k.s.5.u.c.o.m【区分度】:中w.w.w.k.s.5.u.c.o.mw.w.w.k.s.5.u.c.o.m10.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解析】18时40分左右应是黄昏时刻,月到中天,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应为上弦月【区分度】:中11.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分析判断季节的能力。“月到中天”、“雷峰夕照”同时出现,是判断季节的关键所在,初夏。“油菜花开”初春、“稻谷飘香”夏末、“瑞雪迎春”冬季。(2009年全国三卷)南极中山站(,)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3-5题。3.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4.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5.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A.年降雪量较大 B. 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解析】该题命题意图在于综合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1)中山站时区:76/15,东五区,时间9:25;东八区,时间:9:25+3:00=12:25(2)两点间的距离计算,该题对这一距离问题予以粗略估计的命题呈现要求;据题意可知:两地经度相当,因此,分析距离看纬度差;纬度相差约11度,则距离约为:11*110(3)略【答案】:3.C 4.C 5.D(2009年福建卷)读图5,完成10-12题10.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 -2326ND20S -2326S【解析】若EF为赤道,则H P之间与EF垂直的线段为地轴,从图中可以看出晨昏线和地轴夹角为20,P为北纬70度,即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太阳直射点在20N及其以北,也就是太阳直射范围20N -2326N,故选C11.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解析】黄道平面EF与地轴PO段夹角POF为70度,则黄赤交角为20度,黄赤交角变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缩小,即热带变小;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缩小,即寒带缩小;故北温带范围变大。因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的晨昏圈的回归运动范围也变小,这会导致悉尼夏季的昼长变小。故选AW.w.w.k.s.5.u.c.o.m12.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5月23日8时B6月22日18时W.w.w.k.s.5.u.c.o.mC11月23日6时D12月22日18时【解析】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可知晨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极北点也就是劣弧HP的中点(图上未标名称,设为M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0时或者正午12时。从O点(即北极点)俯视,地球呈逆时针转动,自M点向东90度到E点,即加上6小时,可能为6时或者18时,排除A。假设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即选项B中6月22日情况),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劣弧HP表示黑夜,M点为0时,确定出E为晨6时,排除B。假设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即选项C或D日期的情况),北半球昼短夜长,劣弧HP为昼弧,M点为12时,此刻E应为18时,故排除C,选择D。(2009年广东卷)图5中a为晨昏线,e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5152题。5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解析】当a、c两线重叠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因此b在赤道上,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地球1月初时,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5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解析】当a、c两线重叠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因此b在赤道上,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地球1月初时,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答案】51.A 52.C(2009年山东文综卷)读下图回答12题。1上图中a的值可能为( )A90Bb+6634Cb+2326D2b23262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时,下列各地现象不正确的是( )A东非高原的动物季节性地迁往赤道以南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林火险等级较低C天山雪线处于一年中的较高位置D长江口的水温达一年中较低值【解析】1A 2C读图可知甲地住于南半球且没有极夜现象,应该在赤道和南极圈之间,若甲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a为90,此时4308b6634;若甲位于南北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则ab=4652。将B、C、D项带入验算均不正确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时为12月前后,温度低,天山雪线应该处于较低住置。(2009年山东模拟卷)下表是6月22日两地昼长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出现的时间(国际标准时),据此回答1,2题。地点昼长时间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时间15小时01分73.55时20分10小时55分46.515时20分1表中、两地的地理坐标分别是( )A7N,50W;20S,100E B40N,100E;20S,50WC7N,100E;57N,50W D40N,20W;57N,100E2在、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这一天,太阳直射( )A 10S B0 C10N D20N【解析】1B 该题首先根据6月22日两地昼长时间判断地为北半球,地为南半球;其次,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具体纬度;最后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出现的国际标准时间,计算12时的地方经度。2C根据两地地理纬度,计算位于两地纬度值中间的纬度。(2009年重庆卷)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2009年浙江卷)11图5中,当a,c值相差时,该地的纬度值为AN B. N C. N D. N1(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答案】C解析: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时间可能是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C项正确。(2005年天津文综卷)2001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穿越北极的国际航线试飞成功,从上海(30N,121E)至芝加哥(42N,88W)仅用15小时35分钟。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2-4题。2若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20日5时55分从上海飞往芝加哥( )A一路上都是白天B伦敦会位于飞机的正北方向C北极星的高度保持不变D经极点附近飞机罗盘不受干扰3阳光直射图中曼萨尼约港口(19N)那天,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6634S和38 B6634N和38C71S和0 D71N和04在5月份,开普敦( )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 B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C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 D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答案】2.A 3.C 4.C解析:由于是穿越北极的航线,飞机在北极点时,伦敦在飞机的正南方,B项错误;在北半球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由于飞机在运动,所以,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也在变化,所以,C项错误;由于受磁暴现象的影响,飞机经极点附近,罗盘会受干扰,D项说法错误;排除B、C、D后,不用烦琐计算,便可推断A项正确。 阳光直射曼萨尼约港口(19N)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90-19=71,应该有两点,即北纬71和南纬71,由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纬71以北出现极昼,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71-19)=38,而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开普敦在南半球,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所以,开普敦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C项说法正确。5(2004年全国文综卷)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接近7时 B5时多 C不到5时 D7时多【答案】C解析: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35E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又由于位于飞机上看日出,比地面的高度要高些,因此看到日出的时间要比地面早。 (2006年全国文综2)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读图1,回答6-8题。6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A B、 C、 D、7地位于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副热带高压带 D、副极地低压带88月23日,地的昼长约为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答案】6.B 7.D 8. C解析:此题考查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越高极昼时间越长,极点半年的极昼,另一半球相反。1地极昼时间较长,应在极点附近,3点6月22日出现极昼应在北极圈上,2地介于极地和极圈之间,我们又知道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极圈以内的终年不冻港,故选B项。4地的昼夜时间变化较大应在高纬度。8月23日的昼长与4月23日的昼长应相当,两个日期关于6月22日对称,然后通过图表可得出结论。 (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9-11题:9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 A5时 B15时 C 9时 D19时10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 ) A550N B540N C750N D850N11.若Q地的经度为0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答案】 9B解析: 首先从题干可获取信息,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因此此时北极附近是极夜现象,再根据资料中提到的弧线b为晨昏线,N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考虑得出b线以北应为夜,b线以南应为昼。M是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零。所以M点所在经线时间应该是12点;最后根据材料中给出的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判断出M、P经度差为450,aP又在M的东侧,所以P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5时。10C 解析:此题先从题干中得知此时为7月份,分析得出北极附近应为极昼现象,那么晨昏线中b线以北应为昼,b线以南为夜,M点为极昼的最低纬度,其次从选项卜看,先排除A、B两个选项,因为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必然在66034,-900之间,最后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从c、D中选出正确答案。由于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直射23026N,66034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在9月23日直射赤道,三个月的时间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了23026,那么每个月只能向南移动不到8度,到7月底最多也只移动10度左右,不可能移到50N,只有太阳直射50N时,850N才会是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所以排除D选项。11A 解析:从题中可知Q为00经线,那么结合材料可知,P为900E,M点为450E。M点为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因此它有可能是夜半球中间经线即0点,也可能是磺半球中间经线即12点。假设M点为12点,那么北京时间应该为15点,在12点以后不会足日出,所以M点为0点,则北京时间为5点,5点日出,说明昼长夜短,应为夏季。再结合四个选项,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说明当地应该是比较干燥、温度又高的季节,且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当时是北半球夏季,因此A是正确答案。而B选项应是在北半球秋季,c选项为北半球春季,D选项为北半球冬季 (2006年广东卷)读下图,回答12-14题12.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 时 30 分 B2 时 30 分 C8 时 00 分 D3 时 30 分 13(2006年广东卷)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14.(2006年广东卷)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 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 月 28 日 13 时 40 分 B2 月 29 日 13 时 40 分 C3 月 2 日 14 日 00 分 D2 月 28 日 14 时 00 分 【答案】12.B13.A14.C15(2008年山东文综卷)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答案】B解析某地昼长相等的两天的日期应是距夏至日(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等,8月8日距夏至日约一个半月,与其昼长相等的另一天在夏至日前约一个半月,5月8日比较接近。(2008年海南卷)图3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完成1617题。图316.若Q地5时30分日出,a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A.12月 B.2月 C.6月 D. 10月17.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 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答案】16. A 17.C【解析】若Q地5时30分,说明该地昼长13小时。教材里讲到太阳直射20纬线时当地昼长13小时13分,Q地应为20度附近,判断该区域为南半球,这时的月份可能是l2月。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判断该区域仍为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并且昼大于夜,根据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P、Q两地间距大约7.2,Q地大约南纬19,这一季节为冬季,所以C选项正确。 (2008年四川文综卷)图4各线示意不同纬度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4,回答1819题。18若图中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9图4五地中A地纬度高于地纬度B地位于赤道附近C地、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地位于极圈之内【答案】18A【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属于重点知识。b项中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但在a点时刻不同地区不可能为昼夜平分;c项中秋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但在a点时刻以后,位于北半球的地昼长大于夜长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即:从春分日到秋分日;d项中冬至日时,不同地区的昼夜长度不可能为昼夜平分。全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大于夜长;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夜长。由此可以知道a为正确选项。19C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属于重点知识。a项中地终年昼夜平分,应为赤道地区,地昼夜长短有变化,不为赤道地区,故地纬度低于地纬度;b项中地昼夜长短并不是终年昼夜平分,所以不为赤道地区; d项中地如果位于极圈以内就会出极昼极夜现象,从图上可以看出地昼夜变化幅度很小。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为越接近赤道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越接近两极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以知道c为正确选项。 (2008年广东卷) 图3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20-23题。2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 30E, 20N B. 150E, 20SC. 30E, 20S D. 150E, 20N21. 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 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B. 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C. 乙地昼长20小时D. 甲地夜长12小时22. 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A. 四分之一 B. 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D. 大于二分之一23. 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 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C. 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 D. 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20.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即150E时间为12时,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50E上;再根据图3所示日出时间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读图可知,此时甲地日出时间为0时,那么日落即为24时,也就是说甲地至南极点范围内出现极昼现象,甲地纬度为70S,那么太阳即直射20S。21. 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D项错误;乙地日出时间为2时,可计算出日落时间为22时,昼长即为20小时,C项正确;丙地日出时间为4时,那么上午和下午各8小时,可计算出日落时间为20时,B项错误;丁地位于赤道,日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6是,A项错误。答案:C22. 答案:D【解析】要计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必须找到地表两条日界线所在位置,一条即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所在经线。此时东十区区时即150E时间为12时,可计算出0时所在经线为30W,即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为180向西至30W,该区域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于二分之一。23. 答案:D【解析】日本东京的纬度比广州高,离太阳直射点远,因此其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2008年四川灾区文综卷)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图2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完成2426题。图224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A继续上升B开始下降C继续下降D开始上升25若图中数据采集于秋季,则图中m、n两点的时间可能是A0时、6时B6时、12时C12时、18时D18时、24时26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A北美、常绿阔叶林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D西伯利亚、针叶林【答案】 24B25B26D2008年文综I)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2729题27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28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l 5 D607029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30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答案】27.D解析: 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交点,地方时为5:30(12点之前,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5:30)213小时12时,昼大于夜,当地为夏半年,所以C最符合。BD,5月8月为南半球冬半年;A,10月虽是北半球夏半年,但离秋分(9月23日,当天各地昼夜等长,昼均为12时)只差几天,昼长不至于增加近一个小时。 28.D 解析:在备考中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关注我国北京、漠河等地夏至和冬至日的昼长。 地方时为2:30(12点之前,仍然只能是晨线与该经线交点),说明Q点处于日出,由此可推出其昼长(12-2:30)219小时12时,昼远大于夜,说明当地纬度高是接近极昼夜的地方,所以D答案符合。29.A 解析:B9月近秋分(9月23),D4月近春分(3月21),春秋分昼长12时,各地日出6:00,日落18:00,题目条件当地是低纬,周长变化应较小,也就是说日出日落在9月或4月昼长也应近6时和18时,B17时D5时均差近1小时不符合。AC的判断相对较难,因为两项中时候和月份反映的季节是对应的,只能从题目条件说是低纬(低纬昼长近12时,赤道全年昼长均等于12时),说明日出近6点,日落近18点,差距越小越好。A离18时差半小时,而C与6点差一个半小时。30. D解析:题目中强调6时、18时除外,而实际上只有6时、18时这两种情况可选B,即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从赤道到极点都可能出现。而其他时间则至少不可能出现在赤道上。且时间越接近12时或0时,其移动的范围越小,在12时和0时的时候,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移动范围就在极圈与极点之间了。如右图,红线表示一年中每天16点Q点的分布情况,绿线为14点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符合条件的Q点分布在南北半球两个区间。(2008年全国文科综合(2))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3133题。31若该圈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3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地较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地与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33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OPa/Pbl【答案】31A 32D 33A解析:上半年(1-6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增长,南半球昼长缩短。春分(3月21日)以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可以判断出位于北半球,且越往北昼长越短;位于南半球,且纬度与大致南北对称。赤道上昼长始终是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制员工待遇详解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人身权、受教育权:美好生活最相关 第7课 伴我们一生的权利 第2框 过有尊严的生活教学设计 鲁人版六三制001
- 2024秋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11 Photos Unit 1 He's the boy who won the photo competition last year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列车抛物测试题及答案
- 客户穿行测试题及答案
- 新交通法试题及答案
- 全面解析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1年大班科学活动纸站起来了教案反思
- 文化产业管理考试的例题解析与技巧试题及答案
- 四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好玩第1课时 滴水实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2023版)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小班语言《小白鱼过生日》完整绘本有声故事PPT
- 新型马路划线机设计
- 《儿科学》课件第9章第九节 腹泻病
- 钢筋混凝土外文翻译文献
- 项目2 动车组餐车乘务作业《高铁动车餐饮服务》教学课件
- 致远安全技术白皮书(简版)
- 失禁性皮炎预防及护理PPT学习课件
- 爱宝s-990p打卡机说明书
- 厂区巡查记录表
- 医院管理者角色定位与执行力提升小时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