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PPT课件_第1页
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PPT课件_第2页
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PPT课件_第3页
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PPT课件_第4页
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胡勇 2012年4月 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2 一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业规章地方规章 3 3 法律的冲突及选择适用1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2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3 后法优于前法 4 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从轻处罚 法定处罚幅度内减轻处罚 低于法定的最低处罚幅度 1 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 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4 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5 不予处罚和免于处罚是否构成了违法行为1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不予行政处罚 2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 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3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不予行政处罚 4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不予行政处罚 6 从重处罚2号令 1 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 2 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 3 多次违法 屡纠屡犯的 4 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力的 5 拒绝 阻碍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或者对执行公务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辱骂 威胁和恐吓的 6 对生产安全事故谎报 迟报或者隐瞒不报的 7 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的 8 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7 从重处罚15号令 1 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的 经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 2 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3 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力 其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的 4 拒绝 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的 8 追溯期 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九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 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9 条 款 项 目 条 是组成法律规范的基本单位 款 条 的组成部分 项 以列举的形式对前段文字的说明 目 隶属于项 是法律规范中最小的单位 10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构成是 主体法 安全生产法 其他有关的专门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性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 11 主体法 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 安全生产法 草案 经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 江泽民主席当日签发第7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安全生产法 于2002年11月1日施行 12 安全生产法 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 1 15条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16 43条 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力和义务 44 52条 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53 67条 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68 76条 第六章法律责任 77 95条 第七章附则 96 97条 13 其它专门法律 建筑法 劳动法 煤炭法 矿山安全法 职业病防治法 海上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消防法 铁路法 民航法 电力法 等十余部法律对各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都有相关规定 14 行政法规 以国务院令等形式出台 如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等 15 地方法规 以省级人大以条例等形式出台 如 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等 16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门以部长令 局长令等形式出台 如国家安监总局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 等 17 地方规章 以省长令等形式出台 如 江西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江西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等 18 二 近期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 一 关于事故调查处理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第493号令 2 江西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省政府13号令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13号令 4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21号令 19 生产安全事故概念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事故认定的原则 1 依法认定 适度从严 2 从实际出发 适应当前体制 3 有利于保护伤亡人员权益 维护稳定 4 有利于加强监管 20 注意 国家总局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认定若干问题的函 政法函 2007 39号1 生产经营单位和生产经营活动的认定2 非法生产经营单位造成事故的认定3 农村房屋建筑造成事故的认定4 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的认定5 公安机关立案侦察事故的认定6 购买 储藏炸药 雷管等爆炸物品造成事故的认定7 农用船舶 车辆等非法载客造成事故的认定8 救援人员在事故救援中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认定 21 事故的分级1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 10人 29人死亡 或者50人 99人重伤 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事故 3 较大事故 3 9人死亡 或者10人 49人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事故 4 一般事故 3人以下死亡 10人以下重伤 1000万元以下损失的事故 22 事故的报告1 基本要求 及时 准确 完整2 报告体制 两条线报告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3 时限要求 现场有关人员 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 1小时内报告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政府有关部门 2小时内逐级上报 23 A 特别重大和重大事故报至国务院B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C 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 24小时内上报省向上级报告同时报本级政府 并通知公安 劳动部门 工会和检察院紧急情况下 可以越级上报 24 以下事故 必须逐级报告到省有关部门 A 造成三人以上遇险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B 影响到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的爆炸 火灾 交通 电力 通讯事故 C 大型游乐设施和施工设备倾覆 失控 坠落事故D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E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 F 需要紧急疏散人员的事故 G 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 25 事故的调查1 事故调查的原则 实事求是 尊重科学2 组织实施 政府领导 分级负责A 一般事故 县级 或者委托企业调查 300万元以下 B 较大事故 市级C 重大事故 省级D 特别重大事故 国务院 26 提级调查 条例 20条 A 事态故性质恶劣 影响较大 B 同一地区频繁发生同类事故 C 事故发生地不重视安全生产的 D 社会反响强烈的 E 当地调查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的 27 事故调查组牵头部门 安监部门 13号令 参加部门 行业主管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邀请单位 人民检察院聘请人员 有关专家调查组组长 政府指定或者由牵头组织事故调查的部门负责人担任 28 法律责任责任类型民事责任 赔偿行政责任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刑事责任 29 违法主体A 生产经营单位B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其有关人员C 有关地方政府 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D 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E 中介机构 30 违法行为种类及其处罚A 违反事故报告相关规定的违法主体 主要负责人违法行为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处罚措施 处上一年年收入40 至80 的罚款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 并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1 B 谎报事故妨碍事故调查处理的违法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 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 违法行为 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转移 隐匿资金 财产 销毁有关证据 资料的 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处罚 对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主要负责人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 至100 的罚款 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并依法给予处分 治安管理处罚 刑事责任 32 C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a 违法主体 经营单位处罚措施 罚款 一般事故 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较大事故 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重大事故 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特别重大事故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 资格罚 对单位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 33 b 违法主体 主要负责人违法行为 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导致事故发生的处罚措施 罚款 发生一般事故的 处上一年年收入30 的罚款 发生较大事故的 处上一年年收入40 的罚款 发生重大事故的 处上一年年收入60 的罚款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处上一年年收入80 的罚款 行政处分 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资格罚 刑罚执行完毕或撤职后5年内不得担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治安处罚 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追究刑事责任 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4 D 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提供虚假证明违法主体 中介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处罚措施 资格罚 刑事责任 35 E 不依法进行事故报告和调查违法主体 政府有关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违法行为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迟报 漏报 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阻碍 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 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处罚措施 行政处分 刑事责任 36 F 不依法履行事故调查职责违法主体 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违法行为 对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 致使事故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包庇 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处罚措施 行政处分 刑事责任 37 G 故意拖延或拒绝落实批复意见违法主体 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 违法行为 故意拖延或拒绝批复意见 处罚措施 处分 38 行政处罚的实施罚款由安监部门分级实施 其他行政处罚按部门分工实施 39 二 关于行政执法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第15号令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40 三 关于职业卫生1 江西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省政府第12号令 2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第23号令 3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第27号令 41 42 43 44 45 46 47 1 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资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8 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1 粉尘能够长时间游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尘 主要包括 无机性粉尘 如煤尘 石棉等 有机性粉尘 如面粉 兽毛等 混合性粉尘 长时间接触粉尘 可导致尘肺病 49 2 生产性毒物发散并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 对劳动者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 如氨气 氯气 二氧化硫等 生产性毒物可导致职业性中毒 如铅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等 50 3 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 包括空气动力噪声 机械性噪声 磁性噪声等 可引起噪声聋 振动 空气锤 电钻 火车都是振动源 可引起振动病 电磁辐射 高频作业 微波作业 放射性作业等 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可引起职业性白内障 放射病等 异常气象条件 包括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风速 热辐射 气压异常 可引起中暑 高原病等 51 4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有关的 能引起肿瘤的有害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如炼焦油 沥青 苯等 可引起职业癌 52 5 职业性传染病劳动者在生产条件下 接触传染源而发生的传染病 我国将炭疽 森林脑炎 布氏杆菌病 列为了法定职业病 53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 1 法律 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法 劳动法 等 2 法规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等 3 部门规章 卫生部 职业病目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等 4 地方性法规及规章 江西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等 5 职业卫生标准 规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 等 54 4 责任主体与监管主体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 监管主体 县级以上安监部门 55 5 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与处理县级以上政府负责调查处理 安监部门为牵头部门 56 6 主要监管措施实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 依据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范围 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期限 3年 发证部门 省 市 县安监部门 57 四 关于隐患排查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 58 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按治理难易区分 59 治理主体 企业的责任 1 建制度 落实责任 2 落实资金 3 定期排查并建档 4 奖励举报人 5 协调监督承租单位 6 配合监察 7 上报治理情况 8 有效治理 9 评估 10 其他 60 政府部门的责任 1 指导 监督企业 2 建立台帐 3 挂牌督办 4 核查验收治理效果 5 向上级报告 6 其他 61 罚则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 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 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二 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三 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四 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五 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六 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62 五 重大危险源 GB18218 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63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定义 生产 搬运 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数量及其他存在的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设施和场所 64 重大危险源分为十类 1 储存易燃 易爆 有毒物质的贮罐区或者单个贮罐 2 储存民用爆破器材 烟火剂 烟花爆竹及易燃 易爆 有毒物质的库区或者单个库房 3 生产 使用民用爆破器材 烟火剂 烟花爆竹及易燃 易爆 有毒物质的生产场所 4 输送可燃 易爆 有毒气体的长输管道 中压以上的燃气管道 输送可燃 有毒等危险流体介质的工业管道 5 蒸汽锅炉 热水锅炉 65 6 易燃介质和介质毒性程度为中度以上的压力容器 7 高瓦斯 煤与瓦斯突出 有煤尘爆炸危险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煤层自然发火期小于6个月 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煤矿矿井 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井 包括瓦斯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有自燃发火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