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结构设计自学大纲 张启泽 2010.10服装结构设计自学指导书及习题集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服装结构设计自学大纲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服装结构设计隶属服装工艺学。它是研究服装结构的内涵及各部位的相互关系,装饰与功能性的设计、分解与构成规律和方法的课程。服装结构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结构涉及到人体解剖学、人体测量学、服装卫生学、服装选型设计学、服装生产工艺学、美学等。它是具有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服装结构设计学的教学旨在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服装结构的内涵,包括整体与部件结构的解析方法、相关结构线的吻合、整体结构的平衡、平面与立体构成的各种设计方法、工业用系列样板的制定等基本方法,使学生通过上述理论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从分析服装式造型到纸样的结构设计能力。第二部分 自学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 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以及服装纸样设计所需人体测量部位和方法。二、自学内容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一、基本概念1服装结构服装各部件和各层材料的几何形状以及相互组合的关系。包括服装各部位外部轮廓线之间的组合关系,部位内部的结构线以及各层服装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服装结构由服装的造型和功能所决定。2结构制图亦称“裁剪制图”。对服装结构通过分析计算在纸张或布料上绘制出服装结构线的过程。3各种线条(1) 基础线:结构制图过程中使用的纵向和横向的基础线条。上衣常用的横向基础线有基本线、衣长线、落肩线、胸围线、袖窿深线等线条;纵向基础线有止口直线、搭门直线、撇门线等。下装常用的横向基础有基本线、裤长线、横裆线等,纵向基础线有侧缝直线、前裆内撇线等。(2轮廓线:构成服装部件或成型服装的外部造型的线条,简称“廓线”。(3结构线:能引起服装选型变化的服装部件外部和内部缝合线的总称(4 辅助线 :制图过程为了辅助确定服装轮廓线或结构线的线条二、部位术语1总肩:自左肩端点通过BNP至右肩端点的宽度,亦称“横肩宽”。2领窝:前后衣身与领身缝合的部位。3搭门:门、里襟需重叠的部位。4驳头:衣身随领子一起向外翻折的部位。5驳口:驳头里侧与衣领的翻折部位的总称,是衡量驳领制作质量的重要部位。6串口:领面与驳头面的缝合处。一般串口与领里和驳头的缝合线不处同一位置,串口线较斜。7省道为适合人体和造型需要,将一部分衣料缝去,以作出衣片曲面状态、或消除衣片浮起余量的不平整部分。8裥为适合体型及造型需要将部分衣料折叠熨烫而成,由裥面和裥底组成。9褶为符合体型和造型需要,将部分衣料缝缩而形成的自然褶皱。10分割缝为符合体型和造型需要,将衣身、袖身、裙身、裤身等部位进行分割形成的缝子。11衩为服装的穿脱行走方便及造型需要而设置的开口形式。三、部件术语1衣领围于人体颈部,起保护和装饰任用的部件。包括领子和领子相关的衣身部分,狭义单指领子。领子安装于衣身领窝上,其部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翻领:领子自翻折线至领外口的部分。(2)底领:领子自翻折线至领下口的部分。(3)领上口:领子外翻的连折线。(4)领里口:领上口至领下口之间的部位。(5)领下口:领子与领窝的缝合处。(6)领外口:领子的外沿部位。2衣袖覆合于人体手臂的服装部件。一般指袖子,有时也包括与袖子相连的部分连身。袖子缝合于衣身袖窿处,其部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袖山:袖子上部与衣身袖窿缝合的凸状部位。(2)袖缝:衣袖的缝合缝,按所在部位分前袖缝、后袖缝、中袖缝等。(3)大袖:袖子的大片。(4)小袖:袖子的小片。(5)袖口:袖子下口边沿部位。(6)袖头:缝在袖子下口的部件,起束紧和装饰作用。3袢起扣紧、牵吊等功能和装饰作用的部件,由布料或缝线制成四、结构制图术语(一)基础线1前后衣身基础线前后衣身基础线共有18条,如图11所示。 图11 图122衣袖基础线袖片基础线共有11条,如图12所示。3前后裤片基础线前后裤片基础线16条,如图13所示。图13(二)结构线1前后衣身、衣领结构线图11中有结构线23条,包括:止口线;搭门线;领窝线;驳口线;驳头止口线;肩斜线;袖窿线;摆缝线;袋拉线;底边线;扣眼位线;省道线;门襟圆角线;背缝线;开衩线;分割线;翻领上口线;翻领外口线;领尖线;翻领前宽斜线;底领上口线;底领下口线;底领带宽斜线。2衣袖结构线图12中有结构线8条,包括:袖口线;前袖缝线;前偏袖线;袖山弧线;后袖缝线;后袖衩线;后偏袖线;小袖底弧线。3前后裤片结构线:图13中有结构线14条,包括:侧缝线;前裆线;下裆线;裥位线;腰缝线;后裆线;后袋线;腰头上口线;腰头下口线;外襟止口线;外襟外口线;里襟里口线;里襟外口线;脚口线。第二节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服装制图是传达设计意图、沟通设计、生产、管理部门的技术语言,是组织和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之一。结构制图作为服装制图的组成,它对于标准样板的制定、系列样板的缩放是起指导作用的技术语言。结构制图的规则和符号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制图格式的统一、规范。一、制图规则结构制图的程序一般是先作衣身,后作部件;先作大衣片,后作小衣片;先作前衣片,后作后衣片。对于具体的衣片来说先作基础线,后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在作基础线一般是先横后纵,即先定长度、后定宽度,由上而下、由左而右进行。作好基础线后,根据轮廓线的绘制要求,在有关部位标出若干工艺点,最后用直线、曲线和光滑的弧线准确地连接各部位定点和工艺点,画出轮廓线。1字体图纸中的文字、数字、字母都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2尺寸注法(1)基本规则:服装各部位和零部件的实际大小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准。图纸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一律以cm(厘米)为单位。(2)标注尺寸线的画法: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两端箭头应指到尺寸界线处(图14)。制图结构线不能代替标注尺寸线,一般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图15)。 图14 图153服装制图符号(表11)表11图线形式与用法注:表11中序号为国家规定符号,为本书用符号。4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表12)表12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序号中文英文代号1领围Neck GirthN2胸围Bust GirthB3腰围Waist GirthW4臀围Hip GirthH5领围线Neck LineNL6上胸围线Chest LineCL7胸围线Bust LineBL8下胸围线Under Burst LineUBL9腰围线Waist LineWL10中臀围线Meddle Hip LineMHL11臂围线Hip LineHL12肘线Elbow LineEL13膝盖线Knee LineKL14胸点Bust PointBP15颈肩点Side Neck PointSNP16颈前点Front Neck PointFNP17颈后点Back Neck PointBNP18肩端点Shoulder PointSP19袖窿Arm HoleAH20长度LengthL二、制图工具制图的的标准化设计是服装工业生产能够按要求和标准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制图的专门工具就显得极为重要。1工作台要求稳定、平整,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2纸基础纸样可用一般白纸。工业样板用纸需有一定的韧度,以确保多次使用不变形、磨损小,还需有一定的厚度,以便在样板周边进行描画。3笔、划粉用不同型号的铅笔粗细、黑度不同的线。划粉用在面料上画线而不污染衣料,边缘应薄,画线尽是细而清晰。4尺常用40cm和100cm长的公制透明直尺。三角板、直角尺可用于帮助画垂直线。软尺用于人体测量和纸样中弧线长度的测量。服装专用的曲线板可用于绘制领窝、袖窿、袖山等部位的弧线。但是由于衣片上的曲线变化较大,应尽量练习用直尺边移动边绘制曲线。5人体模型女装人体模型不同的种类、不同的体型和不同的号码,根据情况选用。6剪刀及其他剪纸的专用剪刀、用于复制纸样的描线轮和用于定位的锥子等。第三节人体测量一、人体测量的基准点与基准线基准点和基准线的确定是根据人体测量的需要,同时考虑到这些点和线应具有明显、固定、易测的特点。测量其准点和基准线无论在谁身上都是固有的,不因时间、生理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一般多选在骨骼的端点、突起点和肌肉的槽等部位。(一)基准点(图16)颈椎点颈后第七颈椎棘突尖端之点。颈侧点位于颈侧根部,从人体侧面观察,位于颈根部宽度的中心点偏后的位置。肩峰点也称肩端点,是肩胛骨肩峰上缘最向外突出之点。茎突点桡骨下端茎突最尖端之点。肘点尺骨上端向外最突出之点,上肢自然弯曲时最突出之点。乳头点乳头的中心。图16(二)测量项目(如图17所示)总体高人体立姿时,头顶点至地面的距离。身高人体立姿时,颈椎点至地面的距离。工体长人体坐姿时,颈椎点至椅面的距离。下体长从胯骨最高处,量至腰跟平齐。手臂长肩峰点至茎穴点的距离。上臂肘长肩峰点至肘点的距离。下胶长身高减上体所得数量。颈围喉结下方水平绕顶一周的长度。胸围过乳头水平沿胸廓围绕一周的长度。腰围经过腰部最细部位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臀围在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肩宽沿后背表面量左右两肩峰点之间的距离。前胸宽从右侧腋窝沿前胸表面量至左侧腋窝的距离。后背宽从右侧腋窝沿后背表面量至左侧腋窝的距离。前腰节高由颈侧点经前胸丰满处量至腰围线的长度。后腰节高由颈侧点经后背量至腰围线的长度。肩斜颈椎点与肩峰点之间的高度差。图17(三)人体测量工具1软尺是一种质地柔软的尺子,一般由伸缩性小的玻璃纤维制成。主要用于测量人体尺寸和裁片的长度。其两侧分别印有公制和英制或其他计量单位的刻度,长度一般为150cm。2角度计测定肩斜度、背面倾斜度等身体各部位角度的仪器。3测高计用于测量人体身长、总体高等各种纵向长度的工具。4测距计测量人体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工具。第二章服装结构构成原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女装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制作变化女装纸样。二、自学内容第一节构成方法的种类、特点 (了解)一、构成方法种类及其特点分析服装构成方法主要分为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两种。平面构成,亦称平面裁剪。平面构成方法是指将服装立体形态通过人的思维分析,将服装与人体的立体三维关系转化成服装与纸样的二维关系,通过由实测或经验、视觉判断而产生的定寸、公式绘制出平面的纸样。平面构成的方法具有简捷、方便、绘图精确的优点,但由于纸样和服装之间缺乏形象、具实的立体对应关系,影响三维设计二维纸样三维成衣的转换关系的准确性,故在实际实用时常使用假缝立体检验补正的方法进行修正,以臻完美。立体构成,亦称立体裁剪(drape)。立体构成将布料覆合在人体或人体模架上,利用材料是悬垂性能,布料通过折叠、收省、聚焦、提拉等手法,制成二维立体布样。由于整体操作是在人体或人体模架上进行,三维设计效果二维布样三维成衣的转换很具体,布样的直观效果好,便于设计思想的充分发挥和及时修正。立体构成还有解决平面构成难以解决的不对称、多皱褶的复杂造型等优点。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其操作条件(标准人体模架、与本料性能相近的坯布、直接用本料时耗用大量本料)要求高,同时因动作的随机性大对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和艺术修养也要求高。鉴于两种构成方法各具所长、各有所短,世界各国服装产业在使用上采用多种模式:1以立体构成为主、平面构成为辅在标准人体模架上以立体构成技术为主、平面构成技术为辅,形成布样款式纸样修正推板的模式,并动用在各类服装的构成。2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并举立体形态简单的服装使用平面构成立体检验修正推板(如常用的衬衫、西服、裤类)的模式;而立体形态复杂的服装使用立体构成(如夜礼服、婚纱、舞会服等。)3以平面构成为主、立体形态复杂的部件(部位)用立体构成。形成款式纸样立体检验修正推析板的模式。二、平面构成方法平面构成技术俗称平面裁剪,就是在平面的纸张布料上作裁剪图,并进行放缝、对位、标注各类技术符号,最后剪切、整理成规范的纸样。(一)间接法间接法又称过渡法,即采用原型或基型等基础媒介体,在其基础上根据服装具体尺寸及款式造型,通过加放、缩减、剪切、折叠、拉展等技术手法作出所需服装的结构图。根据基础纸样的种类亦分原型法、基型法两种。1原型法以结构最简单,但能充分表达人体最重要部位尺寸的原型为基础,加放衣长,增减胸围、胸宽等细部尺寸,并通过剪切、折叠、拉展等技术构造,如实体服装造型的服装结构图。2基型法以所欲设计的服装品种中最接近该款式的服装纸样作为基型,对基型作局部造型调整,并作出所需服装款式的纸样。由于步骤少、制板速度快,常为企业制板用。(二)直接法直接法亦称直接制图法,它不通过间接媒体,直接测得参照服装的各细部尺寸,或运用人体体型规格及与服装之间的关系,将服装结构图的细部用人体基本部位的比例形式计算出来。1比例制图法根据人体的基本部位(身高、净胸围、净腰围)与细部之间的回归关系,求得各细部尺寸用基本部位的比例形式表达。2实寸法以参照特定的服装为基础,测量该服装的细部尺寸,以此作为服装结构制图的细部尺寸或参考尺寸。间接法和直接法由于具体形式不同而产生各种具体的方法,并且各自名称相异,但从原理上分析,这两种方法均隶属于比例法或短寸法。(1)比例法:上装服胸度法,下装用臀度法,都是以人体胸、臀、或服装的基本部位或主要部位的比例形式来计算各细部尺寸。(2)短寸法:实际测量人体的尺寸或服装的各部位尺寸,绘制原型或服装最终纸样。第二节基础纸样 (理解)基础纸样是服装纸样设计的基础图形,它是结构最简单,能包含人体最基本部位尺寸,具有最大覆盖面的纸样。基础纸样是服装结构构图的过渡形式,并非服装结构图的最终形式。通过对基础纸样的旋转、剪切、折叠、加放松等变形方法、采用省道、折裥、抽褶、分割、联省成缝等各种结构形式,便可形成所需的服装结构图。能作为基础纸样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需测部位尽量少要制作一件合体的服装,需要测量人体部位的尺寸,但常会因测量者的技术和测量工具的误差而引起误差,并且部位因素过多,要将这些因素组合值起来作图,也会增大技术难度。同时在工业生产中要大量生产适合最大数量的消费者的穿着要求。要求测得很多部位的数据也是可能的。这时应科学地根据部位相关来确定最少数量的基本部位,再用基本部位的比例形式去表达大量的非基本部位的尺寸。2作图过程容易基础纸样使用的公式是从大量的人体部位数据采样经过统计分析而得到的,应该说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但公式应简化、实用。3适用度高既要能满足人体静态的美观要求,又要能适合人体运动的舒适性要求。4应用变化容易基础纸样不但要制作容易,而且用在各类款式的纸样设计时,要求图形变化简单、明白易懂。一、原型与人体的关系(1)原型胸围与人体胸围:原型与人体的关系见图21,图(a)中的粗实线为贴体包覆人体胸围的线,即测体时的净胸围;图(b)中的粗实线为衣身原型的胸围,即在净胸围的基础上加上松量的胸围。观察衣身原型的松量构成,主要在前后两部分:前部松量在BP至前腋点之间;后部松量在后腋点周围。原型的构成方式不同,其前后松量的比例亦不同。图21(2)原型领窝与人体颈根围:原型领窝对应于人体颈根围,即从BNPSNPFNP形成的原型领窝,形状和数量都等于人体上的BNPSNPFNP的颈根围。(3)原型袖窿深与人体腋深:原型袖窿深应比人体腋深的位置稍低,即必须有基本的间隙量,其大小一般为2cm左右,或将袖窿定在BL上。(4)原型袖山、袖身与人体手臂:原型袖的设计原理是当人体手臂在静止下垂状态上举2030时,其袖窿线所对应的部位作为袖山高,此时的袖山高比静止下垂状态的袖山高低1.4cm1.7cm,原型袖的袖宽约为手臂最大围度加上45cm,袖山吃势量(缩缝量)为24cm。袖身的形状一般取直身袖。总之,袖山、袖身的形状和加放量的设计都是在手臂静止状态或上举45的状态之间,这样原型袖更具有变化的机动性和最大的适应度。文化式原型袖按手臂上举20时设计,袖山高比静止状态的袖山高低1.4cm,袖身为直身形。(5)裙装原型与人体下体:裙装原型作为下装的基础纸样,与人体下体的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腰围与臀围之间。原型腰围比人体腰围多2cm左右的松量,原型臀围比人体臀围多4cm左右松量(人体基本活动时的最小松量为4cm)二、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的绘制(1)上衣原型图22、图23:采用日本女装规格M,即胸围(B)82cm、背长37.5cm。文化式女装上衣原型制图采用右半身设计的方式。制图以胸围B为基数,按照比例进行推算。 (c)图22作基础线。先作长为背长、宽为 +5cm的矩形,5cm为放松量。然后如图32所示依次完成袖窿深线、前后界线、背宽线和胸宽线。作后领窝和后背线。以后颈后为基点,按后领宽公式 +2.9cm确定后领宽,以后领宽的确定后领深,并按图3-2(b)所示比例画出后肩线,完成后领窝弧线。作前领窝和前肩线。前领宽为后领宽0.2cm,前领深为后领宽+1cm,并画出前领窝曲线。前落肩为后领宽的,前肩宽为后肩宽1.8 cm,自然侧颈点领宽线向下0.5cm,画出前肩线。作袖窿曲线。按图33所示确定前、后腋弯点、前后分界点,以圆顺的曲线完成袖窿轨迹曲线,并如图所示确定前后符合点。图23最后按图所示,确定乳凸量、胸乳点(BP点)、侧缝线和前腰线,完成全图。(2)袖子原型(图24、图25):采用日本女装规格同M。袖长52cm,袖窿长(AH)从已完成的上衣原型中测得,前AH为20.5cm,后AH为21cm。袖窿AH总长为41.5cm。 图24 图25作基础线。先作十字线,从十字线交点向上取2.5cm为袖山顶点。由袖山顶点向下取袖长尺寸,并由袖山顶点向左右各取后AH1cm和前AH以确定袖肥。然后如图所示完成前后袖缝线、袖口线和袖肘线。作袖山曲线。按前袖山辅助线的四等分比例确定袖山曲线的凹凸点,注意前袖山S线的转折点在四等分的中点处向下移1cm,用圆顺曲线完成袖山线。作袖口曲线。按图所示完成前凹后凸的袖口曲线。(3)裙子原型(图26、图27):采用日本女装规格M。腰围(W)63cm,臀围(H)88cm,腰长18cm,裙长标准长度为58cm。图26 图27作宽为H/22cm、长为裙长的长方形,根据腰长尺寸确定臀围线,在臀围线的中间向后中1cm处作垂直线为前后界线。W/40.5cm(松量)1cm(前后差数),确定前裙腰的基本尺寸地,W/40.5cm(松量)1cm(前后差数),剩余部分三等分。按图所示在其中两等分处分别作前后侧缝线,并作出前后腰围线,完成裙子原型。注意在后腰中心线中,裙腰挖去1.5cm,此为亚洲型裙子结构的特点。第三节省与省移 (重点理解掌握)一、省的原理在原型构成的立体实验中,我们已经看到,平面衣料包覆人体的复杂曲面时会形成多余的量,需将其捏合缝纫成暗褶,我们称它为“省”。对不同特征的凸点,省的形状同。胸凸明显,位置确定,所以胸省省尖位置明确,省量较大。肩胛凸起面积大,无明显高点。腹凸和臀凸呈带状均匀分布,位置模糊,所以腰省和臀省的设计较为灵活,省个数的多少、省尖指向、省的位置等都可按需要进行调整。二、省的转移原理对服装来说,省道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如胸省。由于胸凸较集中于一点(BP点),所以以BP点为中心,360之间均可设计省位(图28)。因此胸省的不同位置,如腰省、肋省、袖窿省、肩省和领口省,只是省道位置的不同,可以相互转移,而得到的立体效果是完全相同的。处于不同位置的省可根据其位置命名。但其实质都是对胸部实施造型。 图28 图29省道在转移的过程中其夹角保持不变,由于省长在不同位置时会有所变化,夹角所对应的省道开口的大小也可能变化,故用角度来表示省道的大小似乎更准确些。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人们习惯用长度来表示省道的大小,因为其更简捷方便。理论上的胸省和省移必须通过胸高点,而在实际运用中需缩短23cm,以求美观文雅,适合胸部的真正形态(类似球面而非锥面)。腋下省了为了隐蔽缩短更多,一般仅超出胸宽线2.53cm(图29)。三、省的转移方法省的转移方法有三种:剪贴法、旋转法和作图法在这里我们介绍常用的两种: 1剪贴法(图210)在原型上确定新省的位置,然后在新省处剪开,并将原来省道的两条边贴合在一起,新省处自然打开,呈缺口状态,这个新的缺口就是转移后的省道了。图2102旋转法(图211)从剪贴法中我们可以看到,省移的实质是原省、新省的开口线将衣片分成M、N两部分,再将两部分作新的拼合。M片不变,N片轮廓不变但位置变化。分析其形变过程,由于BP点位置不变,所以可以以BP为圆心,将原型逆时针旋转使原省合并,再沿N片外轮廓描绘下来即可。图211 这种方法和上种方法相比较,原理相同,操作手法不同,不需剪出各部分衣片再拼贴。可用一张原型直接得到。具体绘制过程中如图2-12: 图212四、省的设计(一)省的省的解与转移方法1部分省转移上面所讲的省的转移是全部的移位,称之为全省转移。实际中使用较多的是省的部分转移,即将原省分解成位置不同的两部分甚至更多,形成柔和的外表,使得较大的省造成的服装外观生硬和影响布纹状态的情况有所改善。因此,引出全省的部分转移和全省分解转移的设计方法。全省的部分转移是使全省的部分省量转移至原省以外的任何位置,一般情况下是使前片原型弯曲的腰线移成水平线为准。原省量未转移出来的部分则成为腰部的宽松量了。例1:侧颈省设计。图213所示的侧颈点至BP点设一省。按照部分省进行结构设计。运用转移法。由C点开始画线,前中线为虚线,当绘至侧颈点时,以BP点为中心转动原型板,使其转至腰线斜线部分与水平线重合,再由A点描绘至C点。从图46中侧颈省转移的过程看,腰线移平后,全省在腰线上还保留了CC量,成为腰部的放松量。实际运用中省尖距离BP点23cm。图213例2:胁腰省结构设计。图214所示,当制作合体型服装时,为了使造型丰满、合体,则使用了全省分解,把原型的全省分解为两个省,即胁省和腰省,采用转移绘图法。首先确定胁省位置A点,绘制时由C点起笔,前中心线为虚线,当绘至A点时,以BP点为中心转动原型板,转至原型腰线斜线部分呈水平状,A点转至A点。再由A点绘至原型原省位C点。全省被分解为AA和CC两个省道。此例题由于两个分解省中的一个仍在腰线上,则只需转动一次,剩余省则为腰省。图214例3:肩胁省设计。图215所示,款式把全省分解为肩省和胁省两上省,采用转移法绘图。首先根据款式在原型板上确定出肩、胁省的位置A、B两点。绘制时以C点为起点,前中心线为虚线,当画到第一个省位点A时,以BP点为中心转动原型板,使腰线斜线部分转至水平,A点转至了A点。再由A点起笔,当画到第二个省位B点时,再转动原型板,转至原型板上的原型省完全合并(即C与C点重合。)B点转至B点,由B点接画到C点。原型上全省CC被分解为肩省AA和胁省BB。实际应用中省为了更加全体、造型美观,通常省尖距离BP点23cm,肩省可取45cm。图215(二)省的变形与设计1直线省与省道转移在进行实际服装设计时,许多情况下省道分解为多个省,并且这些省道不直接通过BP点,此时我们要用间接辅助线和剪贴法来完成结构设计。例1:领部直线省转移。如图216所示款式。首先将原型上衣腰省的一部分移至袖窿,根据款式确定领部省道的位置。图216(a)由于领省不直接通过BP点,则需连接辅助线,把领省省尖连至袖窿省。然后剪贴窿省并把领省线剪开,使其均分袖窿省省量。最后根据造型,完成最终结构线,见图416(b)根据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完成多种直线省的转移,如图217 图216图2172装饰线与省转移在服装款式中,常常运用一些装饰分割线来丰富款式设计。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款式图在原型上确定装饰分割线的位置,然后将省道转至分割线内。如果分割线方向指向BP点,则直接可运用转移法进行结构设计,如果分割线不直接通过或指向BP点,则用剪贴进行结构设计。(图218)图2183自然褶与省道转移在女装设计中,经常采用自然褶的处理方法。自然褶包括缩缝、坠纹和波浪三种形式。褶是省的变形形式之一,既具有省的功能,又有立体装饰效果,富有动感,丰富了服装的肌理表现。褶除了由省转化而来以外,还能通过将衣片展开,增加余量。平面展开有三种:平移展开、旋转展开和叠加展开(图219。此展开方法也适用于规律褶、裥和波浪褶。服装中缩缝处理由缩缝处的分割线和缩缝量组成。其包含了功能性设计和装饰设计两部分内容。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要分析胸省转移的位置。有两种形式,一是胸省转移在分割线内;另一是胸省移到缩褶量内。例1:肩缝缩褶结构设计。图2-20所示款式。其作用步骤如下:图219图220将原型上衣的腰省转至胁缝。根据款式造型,在转省后的原型纸样上设计肩缝分割弧线。连接辅助线1、2、3、4,辅助线的位置由款式图中缩褶位置所决定。哪些部位有缩褶,则在那里设立辅助线进行切展。图中A点为对位记号,表示在缝合时两点对应。缩褶集中于A、B两点之间。剪开肩缝弧线中,然后分别剪开14辅助线。合并胁省,此时14线张开,使其均分省量。这时合并了的胁省如图所示留下些间隙,不必修正。连顺曲线,并做好对位标记。4褶裥与省道转移在进行女装设计时,常常会用到褶裥的处理,裥是将面料折叠并沿边缘缝死形成的。它之所以能替代省就是因为它的折叠相当于省的缺口大小,只是尖部没有缝死,表现形式更轻松一些,能除去省给人的刻板感觉。褶裥主要适用较宽松式和宽松式设计,以便表现出悬垂性、有秩序性的飘逸风格。例1:前衣片肩腰褶设计。此设计在腰部有一个省道,并在肩部形成褶裥。图2-21是把上衣原型纸样的全省分解为肩省和腰省两省道。肩部的省量以褶裥的形式存在,既起到了款式造型的作用,又增加了胸部的活动量。图2-21第四节 分割线的结构设计 (重点理解掌握)分割线是服装设计中常见的一种造型形式。通过对服装进行分割处理,可借助视错原理改变人体的自然形态,创造理想的比例和完美的造型。分割线可分为装饰性分割,功能性分割和综合性分割三种。存在着自身的变化原理及其规律。既可与其他设计因素加面料、色彩、纹样等相互烘托,塑出各种变化无穷的造型风格,也可依靠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形成各种款式选型及细部的变化。一、分割线的设计原理1分割线的造型设计对服装整体风格的影响分割线设计与省道设计的本质完全相同,它是省设计的变化形式,是省道设计的深化与延伸,比省道设计更富有表现力。分割线的形态主要有横、竖、斜、直曲、弧等。可通过对线条的起、伏、转、折等变化设计,来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2分割线设计的位置对服装造型的影响其位置的设计既要依据服装款式设计的要求,又要考虑其功能的特征。从人体结构特征线可观察出分割线设计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引起包含在分割线内的省道的大小、形态发生改变,既分割线的曲率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在设计分割线时,必须以款式造型为依据,以人体特征为根本。3分割线数量对服装造型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分割线的数量越多,则服装的可塑性就越强,服装的合体程度就越高。如若增加上衣的分割线,可利用塑造胸凸、肩胛凸、臀凸和腰部凹陷的造型,表现出女性所特有的胸、腰、臀曲线。综上所述,分割线的设计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当运用竖线分割时,其部位设计应按其数量在衣身上尽可能通过人体的凹凸点,并按照人体的凹凸程度设计分割线的造型,使分割线均衡美观。二、上衣分割线的设计规律上衣分割线的形态、位置、数量与服装的合体状态关系密切。分割线的位置主要有三种类型:通过省尖点的分割线。与省不接触的分割线。切过省道的分割线。图222所示为通过省尖点的分割线。其设计方法是首先在原型上设计分割线位置。由于分割线通过省尖,所以可直接运用省移原理,把省道设计在分割线内。 图 2-22第三章 女装结构设计 (重点掌握)第一节成品规格设计一、成品规格设计在工业化生产中,服装的成品规格设计是指以号型为依据,根据服装的款式,设计出服装控制部位的成品尺寸。上装类主要包括衣长、胸宽、肩宽、领围、袖长等。下装类主要包括裤长、裙长、腰围、臀围、上裆等尺寸。服装规格设计的难点,就在于对具体产品设计准确的加放量。就像原型设计一样,按照规定尺寸绘制原型很容易,而根据原型对个体产品设计合适的加放量却较困难。服装款式繁多、变化快,不同的穿着对象,不同的体型和爱好以及季节和内衬衣物的变化,都会引起加放量的变化。但也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循:肥胖体型的服装加放量要小些、紧凑些;较瘦体型的加放量可大一些,以调整体型,衬衫等衣物加放量要小些;外套、大衣加放量大些;有胸衬造型的严谨服装加放量小些,较厚面料加放应适当增大。另外还要考虑穿着者的要求,中年老年人的尺寸宜宽松。表31普通女装衣长、袖长参考标准 单位:cm 表32 普通女装成衣规格设计 单位:cm请注意,表32中B是服装成品规格尺寸,而不是净胸围尺寸。表33中所列数据公式适用于一般款式,是我国较为规范的服装加放量。初学者如果把握不好放与造型的关系,可作参考,也可根据具体款式进行调整。表33女下装腰围、臀围成品规格设计 单位:cm 部位品名腰围放松量臀围放松量裙02紧身裙24,合体裙45,厚面料56裤年轻人:02老年人:23紧身裤24,西裤812宽松裤1216,萝卜裤1620第二节女装基本型结构设计(重点掌握)根据成品规格计算出细部规格的尺寸,如前胸宽、前领宽、袖窿深等。细部规格是根据产品的控制部位规格,设计出产品的细部结构关系,为制作工业板提供全部结构数据。表示方法:Y+b,代表某细部,为某控制部位,如袖窿深为AHL0.15B3,如表3-4所示。对一般款式服装的主要部分计算方法,可参照此表。表中B表示胸围的成品规格,N表示领围的成品规格。女装基本型也就是较合体女衬衫纸样设计如图3-1。1.款式分析:款式特点,衣身较合体,又有一定的舒适松量,侧缝有胸省、收腰造型。图312.女衬衫成品规格计算,单位:cm部位尺寸部位尺寸B96袖长53N36肩宽403. 细部规格计算( 单位:cm)及制图(图3-1) 在进行结构设计制图时,其作图步骤是先画衣身,再画部件;再画后衣片; 先作基础线,再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以及寸线。在做好基础线以后,应根据轮廓线的绘制要求,将有关部件标出辅助点,最后用直线和光滑的弧线准确地连接得到轮廓线。 注:掌握住女装基本型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技巧后,运用原型省转移、褶、裥及分割等变化原理,可以方便的设计制作出其它款式的女装。只是要根据服装合体程度及类别的不同,女衬衫基本型的松量设计要进行调整。第三节 纸样的放缝、标记及文字标识一 放缝 一般情况下,服装结构制图是净样,在制作样板时,应先依照结构图净样轮廓线将其逐片拷贝下来,然后按各净样线加放缝份、贴边。1 有样衣参照样衣。2 根据缝型加放缝份 缝型不同对于缝份的要求也不相同,缝份的大小一般为1cm,但不同的缝型缝份的加放也不一样。缉明线:缝份大于明线宽度0.20.5cm(根据面料厚薄)。包缝:后片0.70.85cm,前片1.51.85cm。弧线:0.60.8cm。3根据面料加放缝份 面料的质地有厚有薄,有松有紧。质地疏松的面料在裁剪和缝纫时容易脱散,因此在放缝时应略多放。厚的面料应多放。4根据工艺要求来加放缝份如:后裤片的后缝部位在腰口处放22.5cm,在臀围处放1cm。 须装拉链的款式,装拉链的部位应比一般缝份稍宽。 上衣的背缝应比一般缝份稍宽,为1.52cm。5规则型折边的处理 规则型折边一般与衣片连接在一起,可以在净线的基础上直接加放,根据服装的款式和工艺要求不同,折边量的大小也不相同。凡是直线或者是接近于直线的折边,加放量可适当大些。凡是弧线折边,弧度越大折边的宽度越要适量减少。6不规则折边的处理不规则折边的形状变化幅度比较大,不可能直接在衣片上加放折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镶折边的工艺方法,即按照衣片的净线形状绘制折边,再和衣片缝合在一起。宽度以能容纳弧线的最大起伏量为原则,一般为45cm。7夹角的处理服装中的每一条缝边要长度相等,在制图中等长边的处理比较容易做到,但加放缝份后因缝边两端的夹角不同而产生角度差。为确保相缝合的两个毛边长度相等,要分别将两条对应边的夹角修改成直角。如图。 夹角的处理服装中有些部位如袖口、裤脚口等属于锥形,贴边反转后要和大身吻合,否则会造成折边不平服。如图。二 标记是样板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记包括刀眼和钻眼。1刀眼,又叫剪口,刀口。作用:a确定缝份、折边的大小,特殊的缝份需要做刀眼,普通1cm不用打。须知道缝制先后顺序。b定位,省位、褶位、袋位和拉链止口等c对位,其位置和数量是根据服装缝制工艺要求确定的,一般设置在相缝合的两个衣片的对位点,如:绱袖对位点,绱领对位点,绱腰对位点等。对于一些较长的衣缝,也要分段设对位刀眼,避免在缝制中因拉伸而错位。另外,对有缝缩和归拔处理的缝份,要在缝缩的区间内根据缩量的大小分别在两个缝合边上打刀眼。对位刀眼要注意垂直于净缝,刀眼的深度一般为0.5cm。2钻眼作用:a确定收省部位及省量。凡收省部位须分别在省尖、省中部位打钻眼,定出收省的位置,起止长度及省量的大小。b确定袋位及其大小。注意:钻眼位置一般比标准位置缩进0.3cm,避免缝合后露出锥眼而影响产品质量。如图。 钻眼的做法三 文字标识形式主要有文字、数字、符号等,是工业样板所必须具备的,要求字迹清晰,标注规范。裁剪样板上要标注的内容:1丝缕线 正反面标注2产品的型号或款号3样板类别 面、里、扑4样板名称 前片、后片、大袖。小袖等5规格 S M L XL XXL6左右片 不对称的裁片要标注7样板在排料时的块数净样板上要标注的内容1 款号2 样板名称3 规格4 正反面四、样板的校对1 型与效果图或样衣是否一致2 规格尺寸是否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潍坊学院《行政管理制度国际比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无人机遥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科技学院《绘本创作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药剂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调查性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集
- 长春中医药大学章程
-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有限元法与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威海职业学院《第二外语:德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北京个人租房合同范本参考
-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课件
- 肾内科血透室品管圈
- 小学劳动教育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削果皮》课件
- 担任学生干部证明
- 学校消防宣传周活动方案食品安全宣传周方案
- 妇产科医生个人职业发展路径计划
- 装修工程合同范本(中英文版)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
- 导游知识与技能训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 无小孩无共同财产离婚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