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doc_第1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doc_第2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doc_第3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doc_第4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教材简析本单元作为总复习单元,是对全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和升华。本单元以“奥运在我心中”为主题,呈现的是学校运动会这一情境图,涉及到了本册学习的各项内容,旨在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单元将复习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第二板块是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以及时、分、秒的整理与复习;第三板块为图形与拼组,对称的复习;第四板块为统计的复习与整理。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图形与拼组,对称,统计等知识。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第1课时教学内容:有关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2008年在我国将要发生一件大事,谁知道是什么事?2、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畅谈)3、看,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这里的小同学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呢!他们打算锻炼好身体,争取参加2008年的奥运会!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 以“奥运”作为导入语,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学习的需要。二、小组竞赛:1、谈话:大家愿意参观一下他们的比赛吗?那让我们去看台上观看吧!(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情境图。)2、仔细观察图中的看台,你发现了什么?(看台分为A、B、C三个区域。)3、谁来说一说A、B、C三个区各有多少个座位?(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读出这个数字。)4、把每个区的数字卡片放在三个小组的前面,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区域。下面按小组开展竞赛:每答对一题加10分,看看哪个组最终是优胜小组。(1)每组派代表说说:这三个数的组成(抽号回答)(2)A、B、C三个区,哪个区坐的人多啊?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学生抢答)(3)这么多座位,大约有多少个呢?(学生独立估算,集体交流。)(4)A区比B区少多少个座位?(每组派学生代表上黑板解答)(5)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6)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5、小结第一轮比赛各小组的成绩6、第二轮比赛:(1)综合练习第1题:连一连 (板贴卡片)1000 四个千和八个一560 九百九十九4008 最小的四位数999 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7的数2070 五百六十(2)综合练习第2题:我说,你拨,他来写每组派一名学生,由一人说数,其余两人一个拨计数器,一个写数。(3)综合练习第3题:开火车口算 300400 700800 50001000280200 60500 76012070140 1000800 98046065030 260130 400600看看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4)综合练习第4题:房子里可能住着哪些数字娃娃?6( )7657 3( )493549 789( )98 小组合作完成,要求找出所有可能的数字是什么。(5)综合练习第6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325436 778563 168832400198 49527 913754各人独立完成练习,全班交流计算结果。(6)综合练习第5题:东东:这学期我大约认了650个字。明明:我认的比你多得多。小文:我认的比你少一些。小文可能认识了多少个字? 350个590个670个明明可能认识了多少个字? 630个680个900个根据上面的选择,明明比小文多认多少个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7)综合练习第7题:客商要订购800只风筝。工厂工作进度统计如下:第一周完成286个,第二周完成327个。估一估,多长时间能交货?说说你的理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7、统计各小组成绩,评出优胜组设计意图 由课本的情境图中的座位问题入手,采用竞赛的形式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以及加减法。由于低年级学生有强烈的竞争意识,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复习内容如果枯燥无趣,就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根本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可以说没有什么比他们积极的参与更重要的了。因此,本节课采用了深受学生喜欢的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进行复习。学生们在一个个挑战面前,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动脑思考,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困难,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勇于挑战,互相合作的意识。针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将后面综合练习的相关题目融入本节课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与练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通过复习,我发现,学生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掌握较好。部分学生出现的错误几乎都是因为粗心而产生的,只要他们能做到细心仔细,相信正确率就会提高。第2课时教学内容:有关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和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去看台上参观了学校的运动会,而且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要先去跳高场地参观,看看有没有更多的收获。出示情境图中的跳高场地部分二、复习长度单位:1、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得到了哪些有关的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女孩的跳高成绩是多少?)指名解决问题3、这些信息与我们学过的哪部分知识有关系?4、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5、它们之间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6、巩固练习:5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8分米=( )厘米60分米=( )米 ( )毫米=3厘米 ( )分米=9米( )米=8千米 ( )米=70分米 7厘米=( )毫米8、扔铅球的小男孩扔了多远?4米5分米是多少分米?多少厘米?设计意图 本学期学的长度单位有三个:千米、分米、毫米,在复习这三个新的单位的同时要注意联系以前学过的米和厘米来进行,引导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是关键,使长度单位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三、复习时间单位:1、谈话:跳高场地很热闹,跑道上的比赛更精彩!看,那里正在进行1500米的比赛,第一名已经顺利冲过了终点,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成绩吧。出示情境图中的跑道部分2、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一千五百米的学校记录是多少?学生也可能会提出其他问题,教师可以相机进行指导。)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4、独立解决这个问题,集体交流。5、比“分”表示时间更短的单位是什么?表示比较长的时间,我们一般用什么作单位?6、你能用这三个时间单位说几句话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7、巩固练习(1)拨钟表,认时间(教师拨钟表,学生认时间;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表。)(2)填空练习2时=( )分 60秒=( )分 3分=( )秒( )分=1时 ( )分=180秒 ( )秒=2分(3)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填空小明从家走到学校需要20( )爸爸每天工作8( )丁丁跑100米成绩是15( )姐姐每天读书30( )一节课有40( )(4)综合练习第12题:7:00播放新闻联播 烧水10分钟刷牙3分钟梳洗5分钟从6:50开始,最快会在什么时刻完成这些事情?并说明理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集体交流。)设计意图 时间单位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因此要特别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复习,如: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时间等,帮助学生把抽象难懂的时间概念转化成自己日常身边的事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运用。课后反思这部分知识,学生经常出错的就是单位之间的转换。我一直坚信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因此我从来没有让学生死背公式。但我同时又发现学生虽然当时理解了,可做题的过程中却不会回头去想一想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的方法也许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第3课时教学内容:有关图形与拼组、对称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通过几节课的复习,我们不仅去参观了不少精彩的比赛,而且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和整理。现在,再来看这幅图的中间部分,看看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出示情境图中间的足球场部分二、复习图形与拼组,以及对称知识:1、运动场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运动场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的。)2、这学期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3、教师出示图形,学生进行辨认。4、(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想一想: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5、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6、在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与你的同位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强调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说一说,同时加强学生间的互相合作。)7、一起来说一说长方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正方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8、图上还告诉我们足球场的左右两个半场是对称的,怎样就算是对称?9、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称现象到处存在,能不能举几个对称现象的例子?(教师可以联系教室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实地的观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意图 这部分知识的复习最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进行。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等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在此基础上,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这样既扎实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巩固练习:1、综合练习第9题,说说每种色块各是几边形。2、综合练习第14题,按照要求完成。与你的同位交流一下,看看你们剪出的图形一样吗?3、综合练习第15题,说说图中哪些事物是对称的?把对称的部分涂上相同的你喜欢的颜色。设计意图 必要的练习对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及时巩固运用是很有帮助的。在进行书上练习的基础上,可以再增加相关的练习,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大家可真了不起。看来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数学问题,希望大家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脑筋,多想想办法,从中你会获得很多快乐的。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课后反思这部分的知识比较简单,采用动手操作的方法也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的时候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复习的效果来看,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学生虽然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但是却说不出来,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训练。第4课时教学内容:有关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运动会真是精彩!这些小学生在这次运动会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复习统计知识:1、这么多同学都在参加比赛,我们一起来运用以前学过的分类统计的知识统计一下吧。2、我们可以怎样分类?(学生可能会考虑到按男女统计,或者是按照运动项目的不同来统计。)3、那么就按同学们说的,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来统计,完成统计表。4、课件出示统计表。 项 目跑 步跳 高推铅球合 计人 数5、展示学生的统计表,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会看统计表,并能从中发现问题。)6、课件出示推铅球的成绩表。这是老师记录的这些小同学推铅球的成绩。7、老师想很快就能看出有多少人的成绩在4米到5米之间,可以怎么办?8、你能不能来帮帮老师?9、赶快统计一下,填好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 成 绩4米以下4米5米5米以上合 计人 数10、展示学生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11、关于统计的知识,你还学会了什么?设计意图 借助教材设计的这一情境,设计一个推铅球成绩的统计表,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统计,独立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时,教师既要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做法,还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使这部分知识的复习真正落到实处。三、巩固运用:1、综合练习第16题,先在小组内统计一下,你们小组成员每天各在什么时间起床和睡觉?2、小组活动,完成统计表。3、展示个小组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4、汇总各小组的统计表,完成班级统计表。5、观察我们班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6、集体交流你的发现。7、你想对哪些同学说点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点什么?设计意图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在前面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