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中历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江西省高中历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江西省高中历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江西省高中历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江西省高中历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1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 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 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 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 若无智慧命也了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 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课主题 1 矛盾 中央 地方君权 相权2 变化 怎么变 变的总体趋势 何以要变 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演变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识图理解 下图所示的是时候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造成了什么后果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 概况 1 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王国势力强大 导致 七国之乱 威胁中央集权 采取措施 汉武帝在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 基础上 颁布推恩令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 概况 1 汉朝2 宋朝 材料阅读1 北宋初 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 宋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 战争不息 生民涂地 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 为国家长久之计 其道何如 宰相赵普对曰 国家不安者 其故非他 节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矣 今所治之 无他奇巧也 惟削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 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 帝王易姓 战争不息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赵普的看法是否正确 结合史实说明之 节镇太重 君弱臣强 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持续一百多年 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2 根据赵普的对策 结合宋太祖的个人经历 说说北宋初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2 宋朝 军事上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上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上 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元朝时期地域空前辽阔 民族众多 在地方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探究问题 行省制 3 元朝 行省制 看书 行省之下 分设路 府 州 县 边远远民族设宣慰司 河北 山东 山西 中书省直辖地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整个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 概况 二 特点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汉初 丞相有哪些权力 汉武帝是如何加强皇权的 探究问题 1 汉朝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 概况 汉武帝重用身边人参与军国大事 削弱相权 汉初 丞相集决策 司法 行政大权于一身 位高权重 1 汉朝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 概况 2 魏晋 逐渐形成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的三省体制 1 汉朝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 概况 2 魏晋 3 隋唐 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户礼兵刑工 中书省 掌决策 门下省 负责审议 尚书省 负责执行 三省六部制 材料阅读2 三省的运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 得者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 又上中书 中书又将上 得者再下中书 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 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 奉行 而已 材料阅读2 三省的运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 得者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 又上中书 中书又将上 得者再下中书 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 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 奉行 而已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钱穆在 国史新论 中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表明a 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b 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c 宰相由一人到多人 权力被分割d 汉代宰相掌握实权 唐代宰相形同虚设 小试牛刀 c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提高了行政效率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 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 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 它 是指a 西汉中 外朝制度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 元朝行省制度d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 小试牛刀 b 1 汉朝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 概况 2 魏晋 3 隋唐 4 宋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参知政事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枢密使 分割宰相军权 三司使 分割宰相财权 1 汉朝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 概况 2 魏晋 3 隋唐 4 宋 5 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关 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上承天子 下总百官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 概况 二 特点 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演变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孝 廉 才德 依靠门第 不注重才能 科举制 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科举考试 才能 科举制有何作用 1 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提高官员素质 2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 为以后历朝沿用 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管理的选拨经历了 世袭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的过程 下列说法与 科举制 相一致的是a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b 唐制 取士之多 多因隋旧c 立嫡以长不以闲d 举秀才 不知书 举孝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