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从电信产业的自由化与国际化来探讨中华电信的竞争策略-義守大學资讯管理研究所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从电信产业的自由化与国际化来探讨中华电信的竞争策略-義守大學资讯管理研究所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从电信产业的自由化与国际化来探讨中华电信的竞争策略-義守大學资讯管理研究所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从电信产业的自由化与国际化来探讨中华电信的竞争策略-義守大學资讯管理研究所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从电信产业的自由化与国际化来探讨中华电信的竞争策略-義守大學资讯管理研究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 守 大 学 资 讯 管 理 研 究 所 硕 士 论 文 从电信产业的自由化与国际化来探讨 中华电信的竞争策略 A of in of 究 生:刘 博 麒 指导教授:吴 昭 彦 博 士 中华民国 九十二 年 六 月 从电信产业的自由化与国际化来探讨 中华电信的竞争策略 A of in of 究 生 : 刘 博 麒 导 教 授:吴 昭 彦 博士 u 义守大 学 资讯管理研究所 硕士论文 A of 2003 华民国 九十二年 六月 I 目录 目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目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目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中文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誌謝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緒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節 研究背景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節 研究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節 電信服務業的定義與分類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節 我國電信自由化的發展與現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節 競爭策略的相關理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節 其他相電信相關文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中華電信簡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節 中華電信公司介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節 中華電信財務資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節 中華電信民營化過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中華電信與國內、亞洲電信服務業者之分析比 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節 國內電信產業競爭環境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節 固網通訊服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節 行動通訊服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節 數據通訊服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五 節 中華電信與亞洲各國主要電信業者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中華電信之競爭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節 我國電信產業五力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節 中華電信之 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節 中華電信經營策略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節 結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節 建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參考文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錄一 我國 電信自由化之進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录 表 1 中華電信市場佔有率與競爭對手( 2002 年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2 析矩陣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電信員工資料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電信研究發展資料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 電信 19992002 年各項營業項目收入與比重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損益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資產負債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財務結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償債能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獲利能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電信原推動民營化時程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3 中華電信實際民營化時程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近年來電信服務項目與指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我國 19992002 年各項電信業務營收一覽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2 年我國經營電信業者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我國固定通信業務市內電話用戶數市場佔有率 比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2 年四家固網公司市內電話接續完成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2 年四家固網公司市內電話接續完成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中華電信與三家固網業者國際電話通話分鐘數 比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各家業者國際電話資費一覽表 . 错误 !未 定义书签。 表 4 2002 年中華電信與三家固網業 戶數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中華電信與三家固網業者 網服務資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四家綜合性固網業者營運策略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我國五項行動通信業務用戶數變化情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我國行動電話用戶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我國行動電話 動趨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各家行動電話業者 8990 年用戶數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各家行動電話業者 8990 年營業收入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各家行動電話業者 8990 年通話數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我國行動電話業者經營概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1 年行動電話客戶滿意度總分評分結果一覽 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1 年各家行動電話業者通話品質一覽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1 年各家行動電話業者客服中心服務品質一覽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1 年各家行動電話業者其他服務品質一覽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主要 者及其服務項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2002 年租 用網際網路接取服務經營者之 路服務費用:(上網費). 62 V 表 4 2002 年國內提供寬頻接取網路服務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2 年國內 寬量比較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2 年國內提供 取網路服務的 務品質目標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2 年國內提供寬頻接取網路服務的 務項目與特色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2 年 取服務之 戶服務(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2 年 取服務之 戶服務(二)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2002 亞洲各國主要電信業者營運狀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亞洲各國主要電信業者之營業收入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亞洲各國主要電信業者之營業費用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亞洲各國主要電信業者之營業收益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亞洲各國主要電信業者之總資產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4 亞洲各國主要電信業者之股東權益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5 固定綜合網路執照開放門檻修正前後對照表 . 错误 !未定义 书签。 表 5 中華電信與各家民營電信業者資產與資本額之 比較( 2002 年底)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5 中華電全省信服務據點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5 中華電信 析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表 5 中華電信競爭策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录 圖 1研究流程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2電信服務業之分類及範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2國內外電信自由化時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2力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中華電信股份 有限公司組織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 中華電信三大業務領域分佈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中華電信 2002 年度各項業務營業比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財務結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償債能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經營能力 (一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經營能力 (二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經營能力 (三 )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 中華電信最近七年獲利能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3中華電信最近七年現金流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我國電信產業與中華電信總營收佔 分比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2002 年中華電信與固網業者市內電話營收市佔率比 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2002 年中華電信與固網業者市內電話通話分鐘數市 佔率比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2002 年中華電信與固網業者長途電話營收市佔率比 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2002 年中華電信與固網業者長途電話通話分鐘數市 佔率比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2002 年中華電信與固網業者國際電話營收市佔率比 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國際電話通話分鐘數成長趨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我國行動電話 19962002 年用戶數及普及率統計圖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各家行動電話業者 8990 年用戶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各家行動電話業者 8990 年營業收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各家行動電話業者 8990 年通話數 . 错 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台灣上網人口成長情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台灣寬頻網路用戶數成長情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亞洲各國主要電信業者之 資產報酬率 比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圖 4 亞洲各國主要電信業者之 股東權益報酬率 比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中文摘要 现今全球电信产业已经走向自由化与全球化的趋势,而我国也随着全球的趋势使我国电信产业逐渐走向自由化,然而这样的趋势将对中华电信造成显著的冲击。另外,我 国于 2002 年 1 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面对全球电信产业的竞争,势必又将对中华电信造成另一冲击。 1996 年我国政府完成通过电信三法(电信法、交通部电信总局组织条例、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条例),之后又开放了行动电话及无线电叫人等业务,并且在 2001 年又开放了民间业者申请固网经营执照。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华电信从国营事业改制为民营化公司,并且随之而来的将要面临国内新进同业竞争者的挑战。 这些电信产业为了能与中华电信抗衡,分别采用了策略联盟、合并、合作以及其他的策略(如东森宽频并购亚太线上 、台湾大哥大收购泛亚股份),为的是希望能够在整个电信市场中增加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 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乃是对中华电信做竞争策略的个案研究( 探讨它在我国的电信市场拥有何种有利及不利的因素及其整体的竞争力。而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中华电信能够成功的在我国的电信市场中拥有很高的竞争力。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并配合 根据所分析出来的结果 来对中华电信公司 提出相关的策略,期望能藉由所提出的竞争策略,提供中华 电信在未来的电信产业的竞争下,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以巩固中华电信在电信产业的龙头地位。 2 s of of on is in 996, up up 001. In a In is to in “A of of is of of to be in is on to to of to in in 3 志谢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一转眼两年的研究所生涯已到达了终点,在这两年的研究过程当中,让我体验到学术研究的苦与乐。苦的是,做研究是浩瀚无涯、永无止境 的;乐的是,当完成自己的论文时,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而在这两年的研究生涯中,承蒙指导教授吴昭彦博士的教导下,使该论文能够如期的完成。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藉由恩师吴教授的专业知识,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使得研究方向不至于偏差;并且恩师对于全球趋势的掌握与独到之见解,亦让我受益良多。 另外,也要感谢硕士论文的口试委员,台南师范学院的吴博雅教授以及本系的吴有龙教授,对于他们能够拨空来担任我的论文口试委员,深表感谢。并在整个论文口试过程当中,对于我的论文能够提供深切、宝贵的意见,使的该论文 的架构能够更加的严谨,内容更加的完善。 并且也感谢在这两年当中,所有教导我的老师们,让我够获取更多的知识。也感谢我的学长姊及同窗好友守维、望毅、夏颢、清俊、扬育的鼓励,使我的求学过程中充满许多的欢乐与协助。最后,特别要感谢永远支持我的家人们与知己敏静,因为有家人的照顾与鼓励,才能使我能够在无后顾之忧的环境中完成我的硕士学位,因此谨将此论文献给我最爱的家人与关怀我的人。 4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中华电信前身是我国早期电信服务业属于具有独占性质的国营企业,而在1996年政府 完成通过电信三法(电信法、交通部电信总局组织条例、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条例),之后又开放了行动电话及无线电叫人等业务,并且在2001 年又开放了民间业者申请固网经营执照。虽然我国电信自由化已逐渐完全开放,然而在如此的电信自由化背景之下,中华电信随即将面对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华电信要在这如此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中,要如何拟定、调整其经营竞争力,以求能在这激烈竞争的电信市场中获得其竞争优势,这将是本研究所探讨之重点,因此本研究拟定了以下几个研究问题: 1. 电信自由化后中华电信的服务市场将如何演变? 2. 在开放电信 服务市场之后,中华电信对整体电信服务品质的影响为何? 3. 中华电信在不同的服务业务之间该如何配合,以提供消费者最佳的服务? 4. 台湾电信市场开放之后,中华电信要如何订定策略来开发与维持市场?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国内电信产业之趋势 台湾的电信产业早期是由国家所经营,但受到国际趋势的驱使,也在民国九十年开始民营化。依据交通部电信总局 九十一年 电信自由化政策白皮书 所示,台湾的电信自由化于民国七十八年( 1989年)开始,自由化的开放程序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放加值网路服务(民国 76年至民国 84年) 自民国 七十八年开始,其内容为开放电子文件传送、语音信箱、资讯储存及检索、电子资料交换、资讯处理、远端交易、电子布告栏、文字处理编辑、传真 5 存转、 第二阶段:开放无线电通信服务(民国 85年至民国 87年) 民国八十三年开放数位式低功率无线电话 北、中、南各有三家民营公司获准筹建。民国八十四年底开放国内卫星小型地面站网路业务、派遣式无线电话业务。民国八十五年( 1996年)在电信三法电信法修正案、电信总局组织条例、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条例通过之后,各类电信市场才逐步规划开放。首先开放行动电话业务、行动数据业务。民国八十七年开放行动卫星通信及固定卫星通信业务。 第三阶段:开放有线通信业务(民国 88年至民国 90年) 民国八十九年开放固定网路通讯服务,包括国际电话、长途电话、区域电话、以及专线出租等业。固网经营者包括:中华电信、东森宽频、台湾固网、新世纪资通。现阶段则是开放第三代行动通讯 3 现今台湾的电信产业依旧随着国际趋势的脚步,走向购并与策略联盟的路途,如和信电信收购东荣多数股权、宏远电讯与南方电讯的合并、东森宽频并购亚太线上、台湾大哥大收购泛亚 97%的股权、美国 与国内的远传技术合作等案例。 未来电信市场的竞争架构,势必也会因为加入了许多跨产业的竞争者,而变的更加复杂,所以未来电信产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可得知。在加入 须面对国外电信大厂在营运经验、技术、资金、行销通路的多重威胁,以及许多不可得知的变数。国内电信业者必须要有因应之道,否则恐怕日后会丧失国内电信业者的竞争优势。 二、中华电信之发展趋势 我国在 1996年元月 16日电信法三读通过,并于同年 7月 1日依据交通部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条例成立中华电信,从此交通部电信总局一分为二, 由交通部电信总局负责管理与监督的事物,而中华电信则是负责经营电信业务。 6 中华电信现行组织架构为总公司下有十五处、六个分公司、电信研究所及电信训练所等机构。并且依法承继经营第一、二类电信事业。目前员工人数为 2万 8千多人,总资本额为新台币 要业务包括固网通信(包括市内、长途、国际电话)、行动通信,以及数据通信三大领域,提供语音服务、专线电路、网际网路、宽频上网、智慧型网路、虚拟网路、电子商务、企业整合服务,以及各类加值服务,系国内营运经验最丰富、规模最大之综合电信业者,也是国际间电信业者重要合 作伙伴,在促进全球化即时讯息沟通、全面提高社会大众生活品质,以及普遍增强经济社会运作效率上,绩效卓著。 而中华电信在八十九年度,其营业收入高达 2783亿新台币,而在九十年度政府开放固网之后,在其他固网电信业者的竞争之下,其营业收入则降为 1821亿新台币,每股盈余更降为 近五年中之新低点。 1997年初,开放行动通讯经营权于民间业者,并于 2001年,开放固网通讯业务,使得中华电信不断地面临民间电信业者的竞争挑战。如表 1竞争对手有台湾固网,东森宽频、新 世纪资通三家固网公司,其固网市占率约有 在行动通信方面,则是有台湾大哥大、远传电信、和信电讯、东信电信及泛亚电信,市占率约有 而在数据通信方面,更是有太线上、和信超媒体、台湾电讯等数家数据公司的竞争,而其市占率则约有 表 1 中华电信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对手( 2002年底) 市场规模 中华电信市占率 主要竞争对手 固网通信 约 1280万以上 约 台湾固网公司、东森宽频媒体 新世纪资通 行动通信 约 742万户以上 约 台湾大哥大、 远传电信 和信电讯、东信电信、泛亚电信 数据通信 约 320万以上 约 太线上 信超媒体、台湾电讯 .资料来源:中华电信、交通部( 2002) 7 因此,中华电信由原本一家独占的国营事业转为以客户为导向的电信公司。在早期中华电信仍属交通部管辖时,消费者 一直只能 被动的等待由中华电信来提供其服务,然而在一连串电信市场的开放之下,消费者的意识抬头,有自主能力来主动选择其他的电信业者。因此在电信市场自由化之后,整个电信市场的经营完全改变,中华电信势必会面临更多的竞争挑战,不单 只是其国内同业业者的挑战,更有顾客、供应商,甚至加入 际知名的电信业者的竞争。面临诸多的竞争挑战,中华电信必将要拟定出竞争策略以因应诸多的竞争,并且能藉由此竞争策略在提高其竞争力,以期能够在电信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目的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主要针对中华电信做个案探讨 (以探讨它在我国的电信市场拥有何种有利及不利的因素及其整体的竞争力。因此本研究之目的有以下三点: 1. 收集及利用相关公开的数据资料,来探讨中华电信在电信产业中的竞争力。 2. 推导出中华电信的内部与 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 3. 根据研究后之结果,提出中华电信在国际电信市场结构下的竞争策略。 第四节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对象主要是经营电信服务供公众使用之电信服务业者,如中华电信、东森宽频、台湾大哥大、联合数位电信等电信服务业者,而其相关电信设备的制造商、供应商将不列入研究之对象。 8 第五节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中华电信为个案探讨的对象,而对其做实证的研究。所谓的个案研究是以一公司或专案为主,探讨其经营策略及成败原因,至于实证研究则是搜集及整理资料再分析归纳出完整的结果。 1. 个案研究 : 只针对 中华电信公司探讨,从其经营团队、人事管理、企业策略、企业文化、产品定位、产品开发及行销策略等各方面分析探讨,接着由公司成立之资金筹措、现金增资、转投资、策略联盟等营运状况着手,了解此公司在市场的定位及其核心竞争力,是否能持续经营下去。 2. 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方式是搜集中华电信公司的公开资讯,如:财务资料、专利权数目等有形的资料,藉由这些资料来分析探讨中华电信在其区隔市场里,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竞争力,也可以了解中华电信公司整个的演化过程,从中抽丝剥茧,整理出未来的趋势。 因此本研究将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对中华 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个案的研究。另 外,本研究也采用文献分析法,乃是利用他人针对电信相关产业或中华电信所做过之研究及相关文献资料,来分析其研究内容及结果,以作为个人研究的基础。而所获得之相关文献资料是从相关法令规章、书籍论著、官方文件、期刊、报纸及其他资料。 此外,本研究亦使用 五力分析来对国内电信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并且 也采用 探讨中华电信在电信竞争市场中的内部环境因素(优势、劣势)与外部环境因素(机会、威胁),进而能产生出中华电信的竞争策略。 9 第六节 研究步骤与流程 一、研究流 程 图 1研究流程图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二、研究流程的说明 1. 确定研究动机与目的 :根据全球与国内电信产业的发展趋势,产生对国内中华电信的研究动机与目的。 2. 资料搜集与文献探讨 :依照有关竞争力与竞争策略的相关文献为辅助,并从各报章杂志、相关出版品与书籍、相关网站来收集有关中华电信的相关资料。 3. 建立研究架构 :根据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产生出研究的架构,并依据此份研究设计来对中华电信做产业的分析 。 4. 资料整理与分析 :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与归纳,并对中 华电信做 5. 订定竞争策略:根据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对中华电信提出相关的竞争策略。 6. 结论与建议:最后再整理所有相关的资料,产生结论,并对中华电信提出相关建议。 确定研究动机与目的 资料搜集与文献探讨 建立研究架构 资料整理与分析 订定竞争策略 结论与建议 五力分析 10 第二章 文献探讨 本章之文献回顾将分以下几项来探讨:第一节电信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主要是针对我国电信服务业的定义及分类来进行了解;第二节我国电信自由化的发展与现况,乃是就我国电信事业的整个自由化过程来了解其发展状况;第三节竞争策略的相关理论,藉由各个学者所提出的竞争策略的相关理论,期望能提升相关电信产业的竞争能力,达到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第一节 电信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 一、电信服务业之定义 根据我国电信法第二条对电信事业相关的名词定义如下: 1. 电信:指利用有线、无线,以光、电磁系统或其他科技产品发送、传输或接收符号、信号、文字、影像、声音或其他性质之讯息。 2. 电信设备:指电信所用之机械、器具、线路及其他相关设备。 3. 管线基础设施:指为建设电信网路所需之架空、地下或水底线路、电信引进线、电信用户设备线路、及各项电信传输线路所需之管道、人孔、手孔、塔台、电杆、配线架、机房及其他附属或相关设施。 4. 电信服务:指利用电信设备所提供之通信服务。 5. 电信 事业:指经营电信服务供公众使用之事业。 6. 专用电信:指公私机构、团体或国民所设置,专供其本身业务使用之电信。 7. 公设专用电信:指政府机关所设置之转用电信。 11 二、电信服务业之分类 根据我国电信法第十一条规定,可将电信事业分为第一类电信事业与第二类电信事业,其定义如下: 第一类电信事业指设置电信机线设备,提供电信服务之事业。前项电信机线设备指连接发信端与受信端之网路传输设备、与网路传输设备形成一体而设置之交换设备、以及二者之附属设备。第二类电信事业指第一类电信事业以外之电信事业。 第一类电信事业,主要包括固 定通信网路、行动通信网路以及卫星通信网路;第二类电信事业,则是包括基本电信转售业务与加值网路服务业务。其电信服务事业之分类范围如下图 2 图 2电信服务业之分类及范围 资料来源:王莉雅 ,2002 市内电话、长途电话、国际 电话、数据通信、宽频通信、电信出租 无功率无线电话、中继式无线电话、行动数据通信、无线电叫人、行动电话 转语音、其他 卫星固定通信、卫星行动通信、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中继出租 语音转售、电信转售 电信服务业 第二类电信 第一类电信 固定通信网路 卫星通信网路 基本电信转售业务 加值网路业务 行动通信网路 12 第二节 我国电信自由化的发展与现况 一、电信自由化之定义 所谓电信自由化,依照电信总局定义是指尊重电信服务市场价格机能,减少政府不必要干预的前提下,将传统上独占的电信服务业开放给其他厂商进入市场竞争,以建立公平竞争之市场结构的一种过程 。电信自由化是一个持续改变的过程,它使产业结构产生变化,而这个过程有它的阶段性。 二、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历程 A. 电信体制改变 根据 1997年电信自由化政策白皮书,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历程如下: (a) 1987年起逐步放宽用户自备终端设备与网路使用之限制。 (b) 1989年起开始着手规划电信法之修订,希望以电信自由化带动电信产业之发展。 (c) 1992年完成电信法修正草案送行政院转立法院审议。 (d) 1996年修正电信法、交通部电信总局组织条例并新订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条例,我国电信发展产生结构性改变。 (e) 1996年 7月 1日电信总局专注于国家电信政策之设计与电信市场之管理,从此与经营电信事业的国营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分离,成为两个各自独立运作之组织。 B. 电信市场开放时程 我国为了能加入 此我国对于电信市场的开放时程采取了分阶段的开放,藉此希望能够提升我国在国际电信市场之竞争力。 (a) 用户终端设备自由化 政府于 1987年宣布用户可自备电话机,开启我国用户终端设备之自 由化。 13 (b) 电信网路利用自由化 1989年首先放宽国内出租数据电路共同使用之限制。 (c) 电信业务经营自由化 1) 第一阶段:电信加值网路业务之开放 自 1989年 6月起逐 步开放加值网路业务供民间申请经营,目前非属基本电信服务性质之加值网路业务已完全自由化。 2) 第二阶段:行动通信业务之开放 1994年 11月开放数位式低功率无线电话。 1997年上半年分别开放行动电话、无线电叫人、行动数据与中继式无线电话等四项行动通信业务,供民间申请经营,使我国电信自由化更向前迈进一大步。 3) 第三阶段:卫星通信及固定通信网路业务之开放 依行政院于 1996年 12月 18日公告之第一类电信事业之业务项目及范围、开放时程、开放家数一览表,交通部预计于 1999年12月开放卫星行动及卫星固定通信业务; 2001年 7月开放市内电话、长途电话、国际电话、电路出租、宽频交换及数据交换等固定通信网路业务,因此我国电信市场将全面自由化。 在 2000年 3月使核准三家固网执照,包括:台湾固网股份有限公司、新世纪资通股份有限公司、东森宽频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再加上原有的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使原本独占的固网市场也已开放,至此国内的电信市场已接近完全开放,因此未来的电信市场将是多元且复杂的竞争市场。 14 图 2国内外电信自由化时程 资料来源:交通部电信总局, 1997年电信自由化政策白皮书 第三节 竞争策略的相关理论 一、竞争策略的定义 1962)认为策略是决定企业基本的长期目标,及为达成目标所采行的行动方案,和配置所需资源的决策。 1965)将策略视为企业与环境共有的引线,这些引线包括:产品 /市场范围 (成长向量 (竞争优势 (综效 ( . 1980) 则是认为策略是企业为了取得产业中较佳的地位所采取的攻击与防御活动。并且 980)在 认为策略的本质是必须了解企业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再从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评估其影响程度,以拟定正确的竞争策略,确保其竞争优势。 1983 1984 1985 1999 12 1987 8 1989 6 1994 11 1996 1 1997 2 1996 7 2001 7 1997 1国电信自由化 美国电信自由化 日本电信自由化 用户端设备自由化 电信网路利用自由化 开放电信加值业务 开放数位式低功率无线电话业务 签署全球电信自由化协定 通过电信三法 电信总局改制与中华电信成立 开放四项行动通信业务 开放固定网路通信业务 2 美国通过新电信法 15 二、 980)在 认为策略的本质是必须了解企业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再从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评估其影响程度,以拟定正确的竞争策 略,确保其竞争优势。(王莉雅 ,2002)因此 为一个企业的竞争可将之分为五种力量: ( 1)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 ( 2)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 3)替代品的威胁 ( 4)顾客的议价力量 ( 5)供应商的议价力量 图 2资料来源: 1980) , 替代品的威胁 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供应商的 议价力量 顾客的 议价力量 16 三 、 1982年 出,企业在拟定策略之前,对企业内部的环境与竞争对手作比较,找出自己的优势 (劣势 (并考虑外部环境所面对的机会 (威胁 (表 2 表 2 优势 (劣势 (机会 ( 用优势 - 利用机会 少劣势 - 利用机会 威胁 ( 用机会 - 减少威胁 少劣势 - 减少威胁 资料来源: H.,“ ,1982, 15, 2, 60 第四节 其他相电信相关文献 自从国际电信自由化之后,我国也随之推动电信 自由化的发展,而对相关电信产业之研究也逐渐增加,其研究类别众多,本研究乃针对电信服务业的经营策略为目标,故将对此方面的文献进行探讨。 对企业做竞争策略的研究,其对象可能是针对整个企业本身,亦有可能只单纯对该企业的某一业务进行探讨,近来针对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