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甲烷和烷烃 1 1 第十一届全运会的 如意 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 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 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 比丁烷更易液化d 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2 有关简单的烷烃的叙述 都是易燃物 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 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 其中正确的是 a 和 b 和 c 只有 d 和 解析 1 a项 烷烃中碳原子呈折线形排列 b项 光照下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是烷烃的主要性质 c项 丙烷比丁烷沸点低 故难液化 d项 石油分馏是得到丙烷的重要方法 2 烷烃属碳氢化合物 容易燃烧生成co2和h2o 其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 如可在光照条件下与cl2等发生取代反应 相邻的两个烷烃分子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 而甲基是 ch3 答案 1 c 2 d 1 甲烷的组成和结构 2 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的主要成分 是一种颜色 气味的 密度比空气 极难溶于水 天然气 没有 没有 气体 小 3 甲烷的化学性质 2 ch4的取代反应 现象 气体黄绿色变 试管内壁有 水 烧杯中有白色晶体析出 反应 只写第一步 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为 气态有机产物是 液态有 浅 油状液滴 沿试管上升 hcl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4 烷烃 1 通式 2 结构特点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结合 剩余价键全部与结合 使每个碳原子都达到价键饱和 烷烃又叫饱和烃 3 物理性质 状态 常温下 气态烷烃只有和新戊烷 熔 沸点 随碳原子数增加 熔 沸点逐渐 密度 均比水 随碳原子数增多 密度逐渐 水溶性 均溶于水 4 化学性质 与ch4相似 cnh2n 2 n 1 单键 氢原子 ch4 c2h6 c3h8 c4h10 升高 小 增大 难 二 乙烯 2 2010年高考海南化学 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 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 乙烷b 乙醇c 丙烯d 苯解析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必须含有不饱和键 故排除a b 而苯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但不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丙烯在高温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因为含有碳碳双键故能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答案 c 1 乙烯的组成与结构 2 物理性质乙烯是无色 稍有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 溶于水 小 难 3 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可燃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 火焰 伴有 放出大量的热 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通入乙烯后kmno4溶液紫色褪去 明亮 黑烟 2 加成反应乙烯可与h2 hbr x2 h2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用途 1 乙烯的产量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水平的重要标志 2 重要化工原料 3 用于植物生长剂和果实剂 5 烯烃 1 概念 分子里含有的烃 2 单烯烃的通式为 3 化学性质 烯烃的化学性质与类似 可以发生 和等 烯烃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石油化工 调节 催熟 碳碳双键 链 cnh2n n 2 乙烯 氧化 加成 加聚反应 能 6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2 装置 制气装置 3 操作 浓h2so4和乙醇混合物的配制 将小心地加入中 边加边搅拌 再加入几片碎瓷片 防止 加热升温要 使反应温度达到左右 实验结束时 应先撤 后撤 液 液加热 浓h2so4 乙醇 暴沸 迅速 170 导管 酒精灯 7 二烯烃 1 分子中含有个碳碳双键的链烃 2 通式为 3 化学性质 与烯烃相似 加成反应 cnh2n 2 两 三 乙炔 炔烃 3 某气态烃0 5mol能与1molhcl完全加成 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cl2取代 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解析 某烃和hcl发生加成反应 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由此可知该烃为炔烃或二烯烃 b d两选项不符合题意 加成反应后0 5mol生成物分子中有3molh原子可以被取代 即1mol生成物分子中有6molh原子可以被取代 其中2molh原子来自hcl 原炔烃分子中有4个h原子 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1 乙炔的组成和结构 2 物理性质纯净的乙炔是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俗名 密度比空气略 无 无 微 易 电石气 小 3 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能使酸性kmno4溶液 可燃性 火焰并有浓烟 点燃乙炔前应先 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遇火易发生 氧炔焰温度很高 可用来或金属 2 加成反应 乙炔与少量溴水 足量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褪色 明亮 检验乙炔纯度 爆炸 切割 焊接 乙炔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加聚反应 4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原理为 cac2又叫电石 2 此法制得的乙炔中常含有 可用溶液除去 cac2 2h2o ca oh 2 ch ch h2s ph3 cuso4 5 炔烃 1 通式 cnh2n 2 n 2 2 结构特点 含有 碳原子连成链状 3 物理性质 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沸点逐渐 相对密度逐渐 4 化学性质 与乙炔相似 容易发生反应 能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碳碳三键 增加 增大 加成 烷烃的组成 结构和性质 在1 013 105pa下 测得的某些烷烃的沸点见下表 据表分析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时 新戊烷是气体b 在1 013 105pa 20 时 c5h12都是液体c 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加 沸点降低d c5h12随支链增加 沸点降低 思路点拨 1 由正丁烷 正戊烷 正己烷的沸点 找出沸点与碳原子个数的关系 2 由三种戊烷的沸点找出当碳原子个数相同时 沸点与支链数的关系 听课记录 本题考查烷烃的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 以及标准状况 常温时气体的状态判定 新戊烷20 时是气体 b项错误 烷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加 沸点升高 c项错误 c5h12的三种同分异构体中 随支链数增加 沸点逐渐降低 d项正确 答案 d 1 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在烷烃分子中 所有的化学键都为单键b 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 烷烃分子的通式为cnh2n 2 分子中一定含碳碳单键d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 烷烃的熔 沸点逐渐升高解析 甲烷中没有c c单键 答案 c 几类烃的结构 性质规律总结 1 比较 2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比较 特别提醒 从形式上看 加成反应类似于无机化学中的化合反应 但加成反应必须有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的断裂 而化合反应就不一定有不饱和键的断裂 如h2 cl22hcl 由乙烯推测丙烯 ch2 ch ch3 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不能在空气中燃烧c 能使溴水褪色d 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思路点拨 丙烯与乙烯相比较 相当于乙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 ch3取代 两者都会有碳碳双键 但丙烯分子结构不对称 听课记录 由于丙烯与乙烯组成相似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故b错误 由于丙烯中也含有碳碳双键 故能与溴单质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c正确 a错误 由于ch2 ch ch3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 氯原子连接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加成产物也应有两种可能 分别为cl ch2 ch2 ch3和 他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但不是同一物质 故d不正确 答案 c 2 有人认为ch2 ch2与br2的加成反应 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 和br 然后br 首先与ch2 ch2一端碳原子结合 第二步才是br 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 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 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溶液中反应 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 brch2ch2brb clch2ch2clc brch2ch2id brch2ch2cl解析 依据x 首先与ch2 ch2一端碳原子结合 第二步才是x 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 在该溶液中不可能出现cl 故不可能的为b 答案 b 有关烃燃烧的规律 1 同温同压下烃完全燃烧后气体体积变化 v 1 若燃烧后生成液态水 v值只与h原子数有关 可能增大 也可能减小或不变 2 判断混合烃的组成规律在同温同压下 1体积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x体积co2和y体积水蒸气 当为混合烃时 若x 2 则必含ch4 当y 2时 必含c2h2 100 时 两种烃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甲烷b 一定含有乙烯c 一定含有苯d 一定不含乙烯 思路点拨 首先根据图象数据分析求出混合烃的平均分子组成 然后依据平均组成规律 判断混合烃的组成 听课记录 由图象中的线性关系 选取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作研究 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6mol和2mol 故其平均分子组成为c1 6h4 由于碳原子数小于1 6的烃只有甲烷一种 因此一定含有甲烷 ch4分子中含4个氢原子 故另一种分子中一定含4个氢原子 且其碳原子数大于1 6 故可能是乙烯 一定不含有苯 答案 a 3 2011年萧城模拟 150 101kpa时 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 5l在4 5lo2中完全燃烧 测得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小于5l 其中co20 8l 则生成水蒸气的体积为 a 0 7lb 1 4lc 1 6ld 2 8l 答案 a 1 丁烷 化学式c4h10 燃烧时 火苗高且亮 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 下列关于丁烷叙述正确的是 丁烷是由碳 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 丁烷常温下为气态 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 丁烷分子内只有共价键a b c d 答案 a 2 2010年台州检测 下列有颜色的试剂不能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 溴水b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 酸性kmno4溶液d fecl3溶液解析 乙烯能够与溴水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乙烯能够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乙烯与fecl3溶液不反应 甲烷与溴水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fecl3溶液均不反应 答案 d 3 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物 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 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 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也一定 则此两种烃一定满足 a 互为同分异构体b 最简式相同c 为同系物d 符合同一通式解析 由题意可知两种烃中的c的质量分数相同 因烃仅含c h两种元素 则h的质量分数也应相同 从而可推知它们的最简式相同 答案 b 4 2010年高考全国 理综 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的接受能力 从题中所给的信息得知 烯烃复分解反应双键的位置不会改变 并且不会断键 则只需从中间将双键切开 双键不变 就可得到答案 答案 a 5 下面是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的有机合成流程框图 请仔细分析上面的有机合成框图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反应 是加成反应 该反应物除乙烯外 另外一种反应物是 填写化学式 2 在反应 中 能够使有机化合物b生成乙酸的试剂有 填写下面的序号 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 浓硫酸c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3 写出a与乙酸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从反应进行的限度看 该反应属于 反应 4 从原子经济性来看 反应 反应 中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反应是 解析 从a到b的反应条件 cu或ag 及反应物o2可知该反应为醇生成醛的反应 结合反应起始物质为乙烯知a b分别为乙醇和乙醛 a 乙醇 与乙酸反应可以生成乙酸乙酯 故c为乙酸乙酯 1 乙烯生成a 乙醇 需要水作为反应物 所以这是乙烯的水化反应 即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 2 由上面推断知b为乙醛 而乙醛生成乙酸需要用氧化剂 如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 也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这种弱的氧化剂 3 反应 是乙醇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 该反应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 同时还需要加热条件 该反应进行不完全 属于可逆反应 4 反应 是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 该反应类似于无机化学中的化合反应 原子利用率为100 反应 是氧化剂氧化乙醛生成乙酸的反应 所以生成物除乙酸外 还有还原产物等 所以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反应 除乙酸乙酯外 还有水 所以原子利用率也小于100 答案 1 h2o 2 ac 3 ch3ch2oh ch3coohch3cooch2ch3 h2o可逆反应 4 反应 乙烯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特别提醒 1 在点燃乙烯 乙炔之前 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2 实验室制乙烯时迅速升温至170 的原因是在140 时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3 制取乙炔时 cac2和水反应剧烈并产生泡沫 为了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气管 应在导气管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探究举例 2011年广州模拟 实验室制乙烯 常常因为温度过高而使乙醇被浓硫酸炭化 继而反应生成so2 co2 h2o和炭黑 使烧瓶中液体变黑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 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含有so2 co2和h2o g 下图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 连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填各接口代码字母 混合气a接 接 接 接 接 确认混合气体中有h2o g 的装置是 该装置所处位置的理由是 确认混合气体中含so2的现象是 确认混合气体中含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宣城市广德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招聘幼儿教师考试真题2024
- 黑龙江省水利投资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美工年度个人总结(19篇)
- Unit 7 Happy birthday!Story tim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是是非非话一次性用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黑龙江省鸡西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第二单元 第10课时 10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人教版·2024秋)
-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感受祖国的心跳 第四课 城乡直通车 第3框 城乡统筹教学设计 人民版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介绍梅西的英语演讲稿
- 康复治疗师考试知识点汇总
- 2023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事业单位招聘(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尿崩症诊疗规范内科学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3D打印实训指导书
- 除草机器人简介
- 当代文学第一章1949-1966年的文学思潮
- a320飞机空调系统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分析
- 施工机具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程》高职配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