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二、 (2013烟台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2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体现出了海陆(下垫面)的热力差异。第2题,图A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图B表示锋面天气;图C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图D表示地形雨。答案1.C2.C (2013西安高三调研)读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34题。3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是 ()。A B C D4曲线表示的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量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A地势高 B下垫面为冰川地面C环境污染严重 D人口增加解析第3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而地面辐射量的大小与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密切相关。选B。第4题,南极地区被大面积的冰川覆盖,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很高。选B。答案3.B4.B5(2013广东惠州三模)读下图某岛略图,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B河流流程短,落差小C图中A地每年有一次的阳光直射机会D全年晴好天气西南部多于东北部解析由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可知该岛是海南岛,从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可知西南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东北部,说明全年西南部晴天多于东北部。答案D (2013江苏苏北四市联考)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67题。6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7此时,图中M地吹()。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解析第6题,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甲处气压高于乙处,丙处气压高于丁处;同一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故气压甲乙丙丁。第7题,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故M处为东北风。答案6.D7.A(2013山西师范大学附中模拟)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89题。8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9下面四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A B C D解析第8题,根据等值线的“凸高为低”规律,河流两岸气温较低,说明河流流经的地方等温线向高值凸起,该河流大致为南北走向。第9题,P地温度高,气压低,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因而C项正确。答案8.B9.C(2013山东烟台一模)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5日14时和6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1011题。105日14时至6日8时,地()。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D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115日14时至6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A B C D解析第10题,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地一直为高压中心,因此天气晴朗。根据等值线数值可以判断,5日14时地气压小于1 028百帕,6日8时地气压大于1 028百帕,且5日14时为5日一天中气温较高时刻,6日8时为第二天清晨,气温较低。第11题,看风向关键是要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地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答案10.D11.B (2013浙江六校联考)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 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 层,此时0 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 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某季节0 层的变化图”,完成1214题。12图示0 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3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 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辐射不同 B太阳辐射不同C大气辐射不同 D大气逆辐射不同14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地区B近20年来0 层高度的变化幅度变大C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变低D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较稳定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知,0 层高度分布较高,说明近地面气温较高,最可能为夏季。第13题,地面辐射是大气升温最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因地面辐射不同,大气获得的热量不同。第14题,a地区0 层平均海拔明显在5 000米以上,说明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近20年来0 层高度的变化幅度青藏高原呈下降趋势;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天山雪线应该升高。答案12.B13.A14.A15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解析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B、D两项错误。C项近地面风向由低压指向高压,错误。答案A二、综合题(共4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文汇报2010年8月6日消息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时段)。(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该图所示地区位于()。A北半球 B南半球C东半球 D西半球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答案(1)816时(2)变小(3)如下图:(4)A如下图:17(2010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图甲,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解析解答该题关键抓住以下两点:(1)能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两方面来描述大气的温室效应;(2)熟悉大棚利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是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学设计(4)(新版)苏教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我”和“我们”第2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Unit 3 The internet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教案配套
- 剪纸魔法(教学设计)皖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 七年级地理下册 9.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教学设计 晋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激素与生长发育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煤焦油杂酚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新版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电磁感应综合题
-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共26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0-2025年中国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安全车辆测试题及答案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考模拟检测(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