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评估研究_第1页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评估研究_第2页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评估研究_第3页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评估研究_第4页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评估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07 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 工 作 会 议 文 件 之 三 内部资料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评估研究报告 (摘 要) 疾病预防控制局 二 七年十一 月 2 绩效是指 在 一 定条件下 ,特定 组织 履行 职能 的 过程 、 以及 工作 的成绩和工作的 效果。 职能是一个组织赖以存在的 基础 ,那么绩效 则 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反映着这个组织的职能完成状况 乃至存在的价值 。 绩 效 的 概念 至少包括下列几个方面或 维度 的含义,一是组织目标或承担的职能 ; 二是 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过程和行为 ; 三是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 结果 、 、 工作 的成绩和 工作的 效果 ; 四是提供的条件 ,尤其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工作结果,即 胜任力。 而所谓的绩效评估,是将上述四个方面的含义,通过可以度量的指标量化出来的过程,以客观表达组织的职能完成状况。 根据这一概念 ,可以得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的内涵:在现有条件下,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机构 ,落实疾病预防控制 7 项 职能的过程、工作的成绩和效果。 而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 ,则是将这些条件、职能落实过程、工作成绩和效果量化表达 。 为此,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课题组 研究发现: 国内外绩效评估的成熟研究多见于企业管理或项目管理等范畴 , 除了其中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可以借鉴外,国情的差异和卫生系统的特殊性使然,难以直接照搬或应用。 同时, 围绕卫生系统的绩效研究多关注于医疗机构,常从降低医疗成本、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角度出发 , 服务性质的差异使得对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借鉴意义很小。 2000年 , 卫生系统:改进业绩 从实现卫生系统目标的角度, 明确提 出了卫生系统绩效应包涵以下内容:( 1)健康状况的改进度( ( 2)人群期望的反应性( ( 3)卫生筹资的公平性( of 报告中提供的综合反映卫生系统绩效的评估思路和指标确认值得借鉴。 总体而言,中外学者绩效评估的研究虽然很多,但鲜见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研究报道。同类的研究 多是 围绕单个疾病预防控制项目、机构等级划分、科室设置和人员考核为主的考核评估, 而 从机构的资源投入、运作过程以及工作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不足,更 缺乏科学、系统地反映区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条件、职能落实过程、工作成绩和效果 。值得提出的是 , 1996年 实施的 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显示了对卫生防疫工作绩效评估的探索萌芽,其基本框架和思路能够提供直接的参考作用 。 因此 ,需要在此基础上,重点 围绕 综合的职能落实程度和效果 开展 研究 ,以及加强评估 工 3 作 的系统性、科学性 。 研究目的 在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关怀下 ,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达到了历史的最好水平。 但是 与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构件和谐社会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 。 为此, 必须围绕可持续的 长远发展目标, 有 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其中关键是需要解决下列一系列问题(见图 1):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做这些需要什么条件?做得如何?以及总体的建设效果如何? 1 、做什么?2 、需要什么?3 、如何做?4 、建设效果?职能和项目界定人财物配置标准规范化管理研究体系绩效评估研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体系三年建设评价5 、做得如何?图 1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阶段 研究示意图 1 、做什么?2 、需要什么?3 、如何做?4 、建设效果?职能和项目界定人财物配置标准规范化管理研究体系绩效评估研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体系三年建设评价5 、做得如何?围绕这一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课题组 经过 4 年的专题研究, 比较 系统 地 回答了前 4个问题,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职能和服务项目、人财物配置标准、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同时对三年建设状况做了系统评价。 鉴于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职能的较大调整,原有的考核评审 模式 已不适应当前体系建设与发展要求 ; 随着政府对公共投入的增加,政府、社会和民众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也日益关注。 同时 , 中华人民传染病防治法等一系 4 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对疾病预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第 40号部长令明确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 7项职能 , 并分别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 责进行了明确划分和界定。 因此, 迫切需要回答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如何 ,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探索与研究被提上议事日程。 如何将法律法规的要求,变成日常工作中可以考核、计量乃至评价的标准,是本研究的总体目标。 在此前提下, 重点 解决下列 理论和实践问题。 1、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定位问题 课题组认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对象至少需要包括五个层次:区域、机构、科室、项目和岗位。前两者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后三者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内部管理 的 重点。 因此,本次研究的重点应该 是:( 1)研制一套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 方法 和标准, 建立完整的指标考评体系;( 2) 针对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不同职能要求,分别研制机构的绩效考评 方法 和标准, 建立完整的指标考评体系。 2、如何系统表达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 众所周知, 疾病预防控制 是 卫生 事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或称之为一个 子系统 。然而,这个系统 从理论上 如何 表达,尤其是如何用一批可量化的指标表达,且这些量化指标表达的结果 可以 科学、系统地反映区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条件、职能落实过程、 工作成 绩和效果。寻求这一表达过程的方法学和理论依据, 是本次研究的 难点也是 重点 需要解决的问题 。 3、 如何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研究 如前所述,围绕构建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 ,尤其是构建一套评估的指标体系,而且这些指标必须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即如何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研究,既往的研究几乎没有可直接利用的素材。 因此, 课题组认为, 本 次 研究 必须 解决的重点 问题是: 需要明确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研究的思路、原则、步骤 , 需要 构建 绩效评估的框架、维度、指标、指标标准、指标权重等的 具体 方法 , 需要明确 研究的 过程以及 研制出的评估指标体系 , 是否具备科学性、 合理性、逻辑性和 可操作性 ,以及 能否 5 被广泛接受等等。 研究内容 1、从社会建设的要求出发,研制一整套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评估 方法 和标准,重点展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效果、政府的保障力度以及社会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协作程度等,并建立完整的指标评估体系。通过评估,科学、准确地评价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明确问题及其症结,推动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不断进步; 2、以 落实 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职能要求为导向,研制一整套以机构为对象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 方法 和标准,重点评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过程、数量质量、能力水平和 工作效果 等 , 兼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公共职能 的 政策环境和资源投入等,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科学、准确地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公共职能情况,并能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内涵建设、科学管理提供政策依据, 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研究思路和流程 , 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 。 其中包括: ( 1)运用公认的研究和分析方法,构建能够系统表达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方法学思路,遵循这些可操作的逻辑思路,构建全面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评估框架,并将评估框架条理化和层次化,演化成具有代表性的、可以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继而,运用公认的分析方法,将可量化的评估指标,逐层 分析 综合表达其代表的上一层评估指标,直至最终实现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 的综合评价 。 ( 2) 探索符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情的绩效评估尤其是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流程。 明确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研究的思路、原则、步骤,具体构建绩效评估框架、维度、指标、指标标准、指标权重等的方法,以及研制的评估指标体系的论证等。 研究结果 (一)构建了区域和机构两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评估 方法 1、评估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 方 法简介 评估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 方 法,包括一套指标、 每个指标的评 6 估内容和方法(计算公式、需查阅的资料、数据来源、核查方式以及指标的标准值等),以及指标的分析权重等三方面内容。该评估 方法 得到了 各地的 高度认可, 31个省 级 的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认可程度在 上 。 从表 1中可见, 评估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指标 体系 共有 17 项指标,这些指标按期职能归属分为 个类别。 分别代表 ( 1)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 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能力 ;(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能力 ;( 5)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能力 ;( 6) 运行保障能力 等 。 表 1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评估维度、类别及其指标体系 类别 指标 维度 指标权重 1、传染病预防控 制能力 (权重 工作过程 染病总发病率 健康结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能力 (权重 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建档覆盖率 系统结果 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率 工作过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权重 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 工作过程 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 工作过程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能力 (权重 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 预 工作过程 建改(扩)建项目卫生学评价率 工作过程 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 系统结果 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 系统结果 7 5、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能力 (权重 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 系统结果 民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 系统结果 、运行保障能力 (权重 方财政对疾控经费投入 社会环境 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达标率 工作基础 工作 基础 验室检验能力达标率 工作基础 工作基础 一步分析表 1,可以看到 17个 指标 涵盖 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绩效的 不同方面(维度),包括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 社会环境和工作基础、 工作过程、工作的直接结果(系统结果)和最终结果(健康结果)。体现了结构过程结果的系统论观念:“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结构),通过管理和工作过程(过程),产出了相应的结果(结果)”。 重点放在了工作过程( 6个指标,工作结果( 6个指标,权重为 而疾病预 防控制工作的社会环境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基础,分别只有 1个和 4个指标表达,权重分别为 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公共产品,其基础是政府 的重视以及需要良好的工作条件,两者结合形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运行保障能力(。 围绕 17个指标 ,课题组 分别 研制 形成了 相应的 评估内容和方法 ( 包括 各指标的计算公式、 需要 查阅 的 资料、 评估 数据 的 来源、核查 的 方式 以及各 指标的标准值等 ) 。 表 2展示的是部分指标的研究结果,例如 以“传染病总发病率”指标为例,其计算公式为:传染病年总发病率( 1/10 万) =校正报告传染病 病例数 /当年统计人口数 100000;资料来源为按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年末订正报告的病例数,通过传染病漏报率校正的年总发病率(其中传染病漏报率来源于各市、县、区上报的漏报调查情况的汇总,居民漏报率来源于疾病监测点的数据,医疗机构漏报率来源于医疗机构疫情漏报调查, 8 或者采用专题调查资料); 各类传染病报告率须按甲、乙、丙分类计算 ,自身纵向比较;每年须对辖区内总发病率较高、较低的县督导,覆盖率占所辖县的 10%以上。 表 2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界定 类别 指标 内容 与方法 指标值 1. 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 童疫苗接种率 某种疫苗接种率 =儿童全程接种某种疫苗人数 /某种疫苗应接种人数 100 种率信息反馈或近年接种率调查资料; 证一致性;或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方法估算疫苗接种率( =实际管理的儿童数 1/2 未管理儿童数 /目标儿童数 100。其中,未管理儿童数 =目标儿童数 - 实际管理儿童数; 4. 现场核查按照免疫规划和当年 的评价计划,当年由省统一组织抽查的调查资料,检验同常规报表资料的符合度。 达到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要求 染病总发病率 传染病年总发病率( 1/10万) =校正报告传染病病例数 /当年统计人口数 100000 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年末订正报告的病例数,通过传染病漏报率校正的年总发病率; %) =1染病漏报率来源于各市、县、区上报的漏报调查情况的汇总,居民漏报率来源于疾病监测点的数据,医疗机构漏报率来源于医疗机构疫情漏报调查,或者采用专题调查资料; 染病报告率须按甲、乙、丙分类 ,自身纵向比较; 与自身前三年发病率作纵向比较 9 类别 指标 内容 与方法 指标值 低的县督导,覆盖率占所辖县的 10%以上。 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能力 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建挡覆盖率 慢性病病人健康档案覆盖率实际开展的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数 /辖区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总数 100 导记录等材料; 档资料或网络管理系统信息,并按资料计算覆盖率。 80 6、运行保障能力 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达标率 局合理,功能完善。 类设备数量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85%(或设备总值达到标准的85%)以上。 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现场核查; 国家要求的种类数目录及相关文件和固定资产登记台帐,现场查看设备完好运行率 95%; 80% 以上单位达标 可见,研究达成了相应的目标:从社会建 设的要求出发,研制 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评估 方法 和标准,重点展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效果、政府的保障力度以及社会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协作程度等,并建 10 立 了 相应 的 评估 方法 。 2、 评估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工作 绩效 的 方 法 简介 评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绩效的 方法 , 也 包括一套指标、每个指标的评估内容和方法(计算公式、需查阅的资料、数据来源、核查方式以及指标的标准值等),以及指标的分析权重等三方面内容。 这套方法也得到了 各地的高度认可, 31个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分管主任、 科室负责人的认可程度达 鉴于该 方法 的是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评估对象,所以分别针对省 、市 、 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三种 方法 ,鉴于三级 机构职能上的差异, 指标、指标数量和指标内涵等 也 略有差异,其中,省级 机构绩效 评估 方法 中包括 8个类别 33个项目 77个指标,市级 机构 包括 8个类别 35个项目 110个指标,县级 机构 包括 8个类别 35个项目 101个指标。 同时,研制绩效评估 方法 和标准,重点是评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过程、数量质量、能力水平和 工作效果 等 , 兼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履行公共职能 的 政策环境和资源投入等,所以指标数更为庞大。但 三级 机构的 评估类别一致都是 8个,均包括:( 1)疾病预防与控制 , (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 3)信息管理 , (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 , ( 5)实验室检验 , (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 7)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 ( 8)综合指标 。 评估的项目涵盖 较广,覆盖了 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艾滋病 、结核病 、乙肝 、血吸虫病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寄生虫病 、地方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 应急预案、应急 准备、应急处置,机构信息基础建设、信息收集、分析、利用,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放射危害因素控制、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危害因素控制、学生常见病和相关危害因素控制、消毒质量监测,实验室检验能力、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管理,社会公众健康教育、目标人群健康教育,人员技能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科研能力、技术指导、社会公众的满意度、机构综合保障能力等 领域的重点工作 。 虽然 三级 机构的评估类别和项目基本相同,但是不同级别机构评估的 指标 尤其是指标内涵 是不同的,省级机构侧重对于下级机构的督导和技术指导 ,县级机构侧重于实践操作的 评估,而 市级机构则两者兼而有之 , 评估指标及其类别详见表 3. 11 表 3 我国 省市县三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的工作 绩效 评估指标和 类别 类别 省级 市级指标 县级指标 指标 权重 1、疾病预防与控制 情报告综合评价指数 疫情报告综合评价 情报告综合评价 染病漏报率 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 疗机构传染病漏报 染病监测率 传染病监测 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 暴发疫情规范处置 发疫情规范处置 发疫情调查 发疫情调查 情报告督导 情报告督导 发疫情规范处置 络直报覆盖 链运转管理 苗接种率 疫苗接种 范接种单位覆盖率 规范接种单位 范接种单位 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规范处置 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规范处置 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规范处置 12 龄儿童建证 龄儿童建证 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 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 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 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 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 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 种监测报告 种监测报告 群抗体水平监测 动儿童接种 除碘缺乏病达标率 、砷中毒病区改水监测覆盖率 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盖率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 (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 ( 验室认证合格率 实验室质控考核 验室质控考核 滋病高危人群预防服务 滋病高危人群预防服务 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服务 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服务 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抗病毒或中医治疗 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抗病毒或中医治疗 13 定人群安全套使用 定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 定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 定人群注射针具和安全套使用 年度接受检测并知晓结果的高危人群 涂阳病人发现率 新涂阳病人发现 涂阳病人发现 盖率 涂阳病人治愈 涂阳病人治愈 疗机构病人报告 疗机构病人报告 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 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 人系统管理 人系统管理率 病人系统管理 人家属筛查 人家属筛查 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体系 ( 盖 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体系 ( 盖 14 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 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及时 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及时 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 12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2 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群感染率监测 人群感染 染 螺感染率监测 钉螺感染 村无害化厕所普及 村无害化厕所普及 性血吸虫病病例治疗管理 性血吸虫病病例治疗管理 发热病人血检 发热病人血检 疾病例规范治疗 疾病例规范治疗 日疟病人传播休止期规范根治 日疟病人传播休止期规范根治 媒生物监测 病媒生物监测 媒生物监测 媒及自然疫源性相关疾病规范处置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相关疾病规范处置 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人个案调查率 媒生物抗药性监测 媒生物抗药性监测 群感染 人群感染 15 率 群规范药物驱虫覆盖率 人群规范药物驱虫 群规范药物驱虫覆盖率 中毒病区改水监测 中毒病区改水监测 中毒病区改炉改灶监测 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改炉改灶监测 除碘缺乏病 死因报告 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建档覆盖率 慢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建档 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建档 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率 慢性病人规范管理 性病人规范管理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案体系完整 预案体系 急队员和相关人员培训率 模拟演练 应急物品储备 急物品储备 急物品 16 储备齐全率 范处置指数 规范处置 件原因查明率 事件原因查明 关信息网络上报 件报告及时 3. 信息管理 网络建设 据报告及时、完整 数据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 据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 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 国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 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 数据分析 病趋势预测 发病趋势预测 病趋势预测 息交流与通报 信息交流与通报 息交流与通报 4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 业健康监护项目开展率 职业健康监护 业健康监护 业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 .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 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 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 射性本底监测项目开 放射性本底监测 人剂量检测 17 展率 射性职业危害卫生学评价 放射性职业危害卫生学评价 人剂量检测合格率 个人剂量检测 品污染物监测人口覆盖率 食品污染监测 品污染监测 群合理膳食指导 人群合理膳食指导 群合理膳食指导 活饮用水监测完成率 生活饮用水监测 活饮用水监测 村改水改厕项目技术支持 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技术支持 村改水改厕项目技术支持 共场所监测 共场所监测 生常见病防治督导覆盖率 学生常见病防治督导 生常见病防治督导覆盖率 测覆盖率 消毒质量监测 毒质量监测 5. 实验室检验 验室检验项目开展率 实验室检验项目开展 验室检验项目开展 验设备达标率 检验设备达标 验设备达标 验设备运行率 检验设备运行 验设备运行 验室安 实验室安全 验室安全 18 全零事故 管理 零事故 验室 质控体系覆盖率 实验室质控覆盖 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要卫生宣传活动 主要卫生宣传活动 要卫生宣传活动 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 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掌握 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掌握 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 目标人群行为干预 标人群行为干预 7. 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位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 位技能培训 下级岗位技能培训 对下级岗位技能培训 下级岗位技能培训 续医学教育合格率 继续医学教育合格 续医学教育合格 项科研项目数 研课题成果及获奖数 科研课题成果及获奖数 研课题成果及获奖数 业人员论文发表 专业人员论文发表 业人员论文发表 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 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 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 业人员 专业人员技 业人员技 19 技术指导市(县)覆盖率 术指导 术指导 8 综合指标 位职工对机构工作的满意度 单位职工对机构工作的满意度 位职工对机构工作的满意度 会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评价 社会公众对疾病预防 控制工作的评价 会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评价 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评价 相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评价 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评价 力综合素质 人力综合素质 力综合素质 调人员比例 流调人员比例 调人员比例 能力资质 家指令性工作完成 省级指令性工作完成 级指令性工作完成 方财政对疾控经费投入 财政拨款占疾控机构支出的比例 政拨款占疾控机构支出的比例 控机构职工人均拨款 疾控机构职工人均拨款 控机构职工人均拨款 目预算完成率 项目预算完成 目预算完成 础设施完善 基础设施完善 础设施完善 课题 组 认为 ,绩效评估重在引导 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将 工作 的重点 逐步 转向 项目管理, 所以 评估指标以主要业务考核为主 , 而不可能面面俱到 ;质量 20 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则在 各 相关 指标 的满度度指标中 表达 ;人员编制、人才结构、设施设备、保障机制则反映在综合 评估指标中;对于疾病监测工作,虽然 目 前分工混乱,但是从 工作 的角度出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承担一切可能危害公众健康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应该加强。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发现,疾病预防与控制 工作构成了 绩效的最重要方 面,其次是综合指标和实验室检验能力。 (二)形成了 适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的 绩效评估研究方法 1、构建了系统表达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 的方法学 思路 如何才能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绩效系统反映出来, 课题组认为( 1)首先需要构建能够全面反映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框架,( 2)这个框架必须是能够有机地模块化、条理化和层次化,( 3)各个模块必须是能够用一系列可以量化的指标表达 。 课题组选用了系统论作为指导,以及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作为理论和方法学支撑 ,以针对性 地 解决上述问题 。 系统论认为,任何 系统 行为均表达为 输入、运行、输出和反馈四个部分 ,课题组运用该理论的提示,首先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看作一个系统,从体系的输入、运行过程、输出结果以及环境的反馈四个方面着手构建框架。 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是系统论在卫生领域的具体应用模型方法,该模型指出:( 1)卫生系统的构成虽然繁杂却能够借助一系列的模块(维度)予以精确表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属于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运用该模型精确勾勒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框架, 主要模块 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资源投入、服务过程、产出结果, 以及影响疾病预防控 制工作的资源投入、服务过程、产出结果的社会经济文化、人口需要、生物行为和环境因素等 ,从而 构建 全面反映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框架,并将这个框架有机地模块化和层次化。 ( 2)这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资源投入、服务过程、产出结果等模块,可以用一系列指标准确表达 。 例如 :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服务过程均是按照规范化的 7 项 职能展开的,履行每项职能均需要相应的资源投入,均呈现一定的服务过程同时有特定的产出(包括直接的系统结果和健康结果) ,从而能够将模块化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框架有机地指标化。 21 ( 3)这些模块之间的关系也 就是运作规律是明确的:社会经济文化、人口需要、生物行为和环境因素等影响下,在投入的卫生“资源”通过特定的服务“过程”产出相 应的“结果”,从而能够将模块化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框架条理化。 课题组在明确了 绩效评估框架 并具备了将框架模型化、条理化、层次化尤其是指标化的基础上,借鉴层次分析法中“有机整体可 分解 为 各组成 要素 ,将这些 要素 按 从属 关系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将 评估框架 中的各个模块 有条理和层次地 分解为不同的组成要素(如评估类别);其次 将评估类别 进一步分解为更细的组成要素(如评估项目和评估指标); 第三 是 依据 各不同层次组成要素 之间 的相互关联度及隶属关系 聚集组合,最终形成 逐层展开、层次分明的 “评估框架 评估类别 评估项目 评估指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与此同时,进一步借鉴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路,将 可量化 的一系列评估指标 综合分析 , 以量化代表评估项目 。 将评估项目量化指标综合分析 , 以代表评估类别 。 逐层类推直至评估框架, 以 最终 表达和评估区域或机构的 疾病预防控制的 绩效。 2、形成了可重复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研究过程 如前所述,如何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 估的研究,国内外研究也没有提供明确的思路、步骤和方法。课题组认为 在解决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方法学思路后,尚 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 1) 如何系统收集并精选指标,使 每个模块中 可量化的指标 必须系统,但是 越少越好 且 对模块本身具有代表性 ; ( 2)这些指标可以 逐层 分析 且其结果需显示 代表性 ;( 3)这些指标、指标值和指标的权重要被普遍接受。 总结整个研究过程,课题组认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研究应该遵循下列步骤。 第一步 是研制绩效评估的框架。 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指导, 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模块明确、指标隶 属准确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框架。 第二步是评估框架的条理化和层次化。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指导,进一步形成逐层展开、层次分明的“评估框架 评估类别 评估项目 评估指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本次研究中课题组为了获得可接受的指标体系,经过 了 22 专家 6 轮 123 人次 、 7 个 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践人员 5 轮 388 人次 的反复咨询与论证 。 第三步是评估指标的系统收集、筛选和论证。系统收集指标是 在既定的评估框架下,围绕既定的 类别和项目, 通过文献归纳和实践运用, 全面、系统 地 收集 和 罗列 可能的评价指标,以保证重要的指标不遗漏为目的。 课题组组织 13个 相关科室 中 40位 具 实践工作 经验的 专家 ,经过 4轮 295人天 完成,系统收集 了 1千多个指标 。 指标的筛选 、界定和论证 是依据“各方理解、精炼准确、具代表性、便于监管,并符合 科学性、均衡性、导向性、可操作性、可比性 ”等原则, 运用专家咨询法 选择指标的过程, 经过 6 轮专家组和 5 轮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践人员反复论证和修改,形成了区域和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围绕着评价类别、项目、指标及其解释、定义和计算公式,应提供资料与查阅内容、过录表格,指标数据获取途径和核查方式,以及指标的标准值等, 经过近 8个月的 8轮咨询与论证、机构试验论证, 并征求 全国 31个 省意见与建议,进行 针对性 修订。 第四步是确定 指标 的 权重 。 指标权重确定 是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和方法,经过 (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2)设计调查表,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