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具热处理变形 目录 模具材料的影响 模具结构设计的影响 模具制造工序及残余应力的影响 热处理加热工艺的影响 残留奥氏体的影响 冷却介质和冷却方法的影响 改进热处理工艺 减少模具热处理变形 预防措施 模具热处理变形是模具处理过程的主要缺陷之一 对一些精密复杂模具 常因热处理变形而报废 因此控制精密复杂模具的变形一直成为热处理生产 中的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 模具在热处理时 特别是在 淬火过程中 由于模 具截面各部分加热和冷却速度的不一致而引起的温度差 加之组织转变的不等 时性等原因 使得模具截面各部分体积胀缩不均匀 组织转变的不均匀 从而 引起 组织应力 和模具内外温差所引起的热应力 当其内应力超过模具的 屈服极限时 就会引起模具的变形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模模具具材材料料的的影影响响 1 1 模模具具的的选选材材 某机械厂从选材和热处理简便考虑 选择 T10A 钢制造截面尺寸相差悬殊 要求淬火后变形较小的较复杂模具 硬度要求 56 60HRC 热处理后模具硬度 符合技术要求 但模具变形较大 无法使用 造成模具报废 后来该厂采用微 变形钢 Cr12 钢制造 模具热处理后硬度和变形量都符合要求 因此制造精密复杂 要求变形较小的模具 要尽量选用微变形钢 如空淬 钢等 2 2 模模具具材材质质的的影影响响 某厂送来一批 Cr12MoV 钢较复杂模具 模具都带有 60m m 圆孔 模具 热处理后 部分模具圆孔出现椭圆 造成模具报废 一般来说 Cr12MoV 钢是微变形钢 不应该出现较大变形 我们对变形严 重的模具进行金相分析发现 模具钢中含有大量 共晶碳化物 且呈带状和块 状分布 1 1 模模具具椭椭圆圆 变变形形 产产生生的的原原因因 这是因为模具钢中呈一定方向分布的不均匀碳化物的存在 碳化物的膨胀 系数比钢的基体组织小 30 左右 加热时它阻止模具内孔膨胀 冷却时又阻止 模具内孔收缩 使模具内孔发生不均匀的变形 使模具的圆孔出现椭圆 2 2 预预防防措措施施 在制造精密复杂模具时 要尽量选择碳化物偏析较小的模具钢 不要图 便宜 选用小钢厂生产的材质较差钢材 对存在碳化物严重偏析的模具钢要进行合理锻造 来打碎碳化物晶块 降低碳化物不均匀分布的等级 消除性能的各向异性 对锻后的模具钢要进行调质热处理 使之获得碳化物分布均匀 细小和 弥散的索氏体组织 从而减少精密复杂模具热处理后的变形 对于尺寸较大或无法锻造的模具 可采用固溶双细化处理 使碳化物细 化 分布均匀 棱角圆整化 可达到减少模具热处理变形的目的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模模具具结结构构设设计计的的影影响响 有些模具选材和钢的材质都很好 往往因为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 如薄边 尖角 沟槽 突变的台阶 厚薄悬殊等 造成模具热处理后变形较大 1 1 变变形形的的原原因因 由于模具各处厚薄不均或存在尖锐圆角 因此在淬火时引起模具各部位之 间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不同 导致各部位体积膨胀的不同 使模具淬火后产 生变形 2 2 预预防防措措施施 设计模具时 在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情况下 应尽量减少模具厚薄悬殊 结构不对称 在模具的厚薄交界处 尽可能采用平滑过渡等结构设计 根据模 具的变形规律 预留加工余量 在淬火后不致于因为模具变形而使模具报废 对形状特别复杂的模具 为使淬火时冷却均匀 可采用给合结构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模模具具制制造造工工序序及及残残余余应应力力的的影影响响 在工厂经常发现 一些形状复杂 精度要求高的模具 在热处理后变形较 大 经认真调查后发现 模具在机械加工和最后热处理未进行任何预先热处理 1 1 变变形形原原因因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和淬火后的应力叠加 增大了模具热处理后 的变形 2 2 预预防防措措施施 1 粗加工后 半精加工前应进行一次去应力退火 即 630 680 3 4 h 炉冷至 500 以下出炉空冷 也可采用 400 2 3 h 去应力处 理 2 降低淬火温度 减少淬火后的残余应力 3 采用淬油 170 C 出油空冷 分级淬火 4 采用等温淬火工艺可减少淬火 残余应力 采用以上措施可使模具淬火后残余应力减少 模具变形较小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热热处处理理加加热热工工艺艺的的影影响响 1 1 加加热热速速度度的的影影响响 模具热处理后的变形一般都认为是冷却造成的 这是不正确的 模具特别 是复杂模具 加工工艺的正确与否对模具的变形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一些 模具加热工艺的对比可明显看出 加热速度较快 往往产生较大的变形 1 1 变变形形的的原原因因 任何金属加热时都要膨胀 由于钢在加热时 同一个模具内 各部分的温 度不均 即加热的不均匀 就必然会造成模具内各部分的膨胀的不一致性 从 而形成因加热不均的内应力 在钢的相变点以下温度 不均匀的加热主要产 生热应力 超过相变温度加热不均匀 还会产生组织转变的不等时性 既产生 组织应力 因此加热速度越快 模具表面与心部的温度差别越大 应力也越 大 模具热处理后产生的变形也越大 2 2 预预防防措措施施 对复杂模具在相变点以下加热时应缓慢加热 一般来说 模具真空热处理 变形要比盐浴炉加热淬火小得多 采用预热 对于低合金钢模具可采用一次 预热 550 620 C 对于高合金刚模具应采用二次预热 550 620 C 和 800 850 C 2 2 加加热热温温度度的的影影响响 一些厂家为了保证模具达到较高硬度 认为需提高淬火加热温度 但是生 产实践表明 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对于复杂模具 同样是采用正常的加热温 度下进行加热淬火 在允许的上限温度加热后的热处理变形要比在允许的下限 温度加热的热处理变形大得多 1 1 变变形形原原因因 众所周知 淬火加热温度越高 钢的晶粒越趋长大 由于较大晶粒能使淬 透性增加 则使淬火冷却时产生的应力越大 再之 由于复杂模具大多由中高 合金钢制造 如果淬火温度高 则因 Ms 点低 组织中残留奥氏体量增多 加 大模具热处理后变形 2 2 预预防防措措施施 在保证模具的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合理选择加热温度 尽量选用下限淬火加 热温度 以减少冷却时的应力 从而减少复杂的热处理变形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残残留留奥奥氏氏体体的的影影响响 一些高合金模具钢 如 Cr12MoV 钢模具在淬火和低温回火后 模具的长 宽 高皆发生缩小现象 这是因为模具淬火后残留奥氏体量过多而引起的 1 1 变变形形原原因因 因合金钢 如 Cr12MoV 钢 淬火后含有大量残留奥氏体 钢中各种组织有 不同的比体积 奥氏体的比体积最小 这是高合金钢模具淬火低温回火后体积 发生缩小的主要原因 钢的各种组织的比体积按下列顺序递减 马氏体 回火 索氏体 珠光体 奥氏体 2 2 预预防防措措施施 1 适当降低淬火温度 正如前面叙述过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 残留奥氏 体量越大 因此选择适当的淬火加热温度是减少模具缩小的重要措施 一般在 保证模具技术要求的情况下 要考虑模具的综合性能 适当降低模具的淬火加 热温度 2 一些数据表明 Cr12MoV 钢模具淬火后 500 C 回火较 200 C 回火的 残留奥氏体量少了一半 所以在保证模具技术要求的前提下 应适当提高回火 温度 生产实践表明 Cr12MoV 钢模具 500 C 回火模具变形量最小 而硬度 降低不多 2 3HRC 3 模具淬火后采取冷处理是减少残留奥氏体量的最佳工艺 也是减少模 具变形 稳定使用时发生尺寸变化的最佳措施 因此精密复杂模具一般应采用 深冷处理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冷冷却却介介质质和和冷冷却却方方法法的的影影响响 模具热处理变形往往是在淬火冷却后所表现出来的 这虽然有以上各种 因素的影响 但冷却过程中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1 1 变变形形产产生生的的原原因因 当模具冷却到 Ms 点以下时 钢即发生相变 除因冷却不一致所早成的热 应力外 还有因相变的不等时性而产生的组织应力 冷却速度越快 冷却越不 均匀 产生的应力越大 模具的变形也越大 2 2 预预防防措措施施 1 在保证模具硬度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采用预冷 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 模具钢可预冷至棱角部位发黑 720 760 C 对于在珠光体转变区过冷奥氏体 较稳定的钢种可预冷至 700 C 左右 2 采用分级冷却淬火能显着减少模具淬火时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是减少一些复杂模具变形的有效方法 3 对一些精密复杂模具 采用等温淬火能显着减少变形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改改进进热热处处理理工工艺艺 减减少少模模具具热热处处理理变变形形 模具在淬火后的变形 不论采取什么方法 变形都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对 于要严格控制变形量的精密复杂模具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1 1 采采用用调调质质热热处处理理 对基体硬度要求不高 而表面硬度要求较高的精密复杂模具 可采取模具 粗加工后进行调质热处理 精加工后进行低温氮化处理 500 550 C 由于模 具氮化温度低 不存在基体组织相变 另外炉冷至室温出炉 冷却应力也较少 模具变形较小 2 2 采采用用预预先先热热处处理理 对精密复杂模具 如其硬度要求不太高 可采用预先热处理的预硬钢 对 模具钢 如 3Cr2Mo 3CrMnNiMo 钢 进行预先热处理 使之到达使用时的硬度 较低硬度为 25 35HRC 较高硬度为 40 50HRC 然后把模具加工成型不再进 行热处理 从而保证精密复杂模具的精度 3 3 采采用用时时效效硬硬化化型型模模具具钢钢 对精密复杂模具可采用时效硬化钢 如 PMS 1Ni3Mn2CuA1 Mo 钢是一种 新型时效模具钢 在 870 C 固溶淬火后的硬度在 30HRC 左右 便于机械加工 模具加工成型后再进行 500 C 左右的时效热处理 即可获得 40 45HRC 的较高 硬度 模具变形较小 只需要进行抛光处理 是理想的精密复杂模具用钢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预预防防措措施施 精密复杂模具的变形原因往往是复杂的 但是我们只要掌握其变形规律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模具的变形是能够减少的 也是 能够控制的 一般来说 对精密复杂模具的热处理变形可采取一下方法预防 1 合理选材 对精密复杂模应选择材质好的微变形模具钢 如空淬钢 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模具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处理 对较大和无法 锻造模具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处理 2 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 厚薄不要太悬殊 形状要对称 对于变形较大 模具要掌握变形规律 预留加工余量 对于大型 精密复杂模具可采用组合结 构 3 精密复杂模具要进行预先热处理 消除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 力 4 合理选择加热温度 控制加热速度 对于精密复杂模具可采取缓慢加 热 预热和其他均衡加热的方法来减少模具热处理变形 5 在保证模具硬度的前提下 尽量采用预冷 分级冷却淬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7 Protect the Earth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1框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发酵工程 第2节 第2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 《第2课 查找信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下册
- 6《蛋壳与薄壳结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直流电路 单元整合与提升教学设计 教科版选修3-1
- 蓝色教育美术课件
- 西北工业大学保密协议书8篇
-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最后一课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JJF 1603-2016(0.1~2.5)THz太赫兹光谱仪校准规范
- 《民法典》-第二编 物权编-案例分析,解读-3
- GB/T 1266-2006化学试剂氯化钠
- 海岸动力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工作面防飞矸封闭式管理规定
-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岗位培训的讲义课件
- 验电接地环安装规范
- 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
- 外墙干挂大理石施工方案(标准版)
- DB65∕T 2683-2007 建材产品中废渣掺加量的测定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