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2高考生物 种群与群落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备战2012高考生物 种群与群落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备战2012高考生物 种群与群落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备战2012高考生物 种群与群落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备战2012高考生物 种群与群落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专题十专题十 种群与群落种群与群落 专题知识网络 高频考点汇编 考点一 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 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 图解 用心 爱心 专心2 2 析图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但是能够用来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除图中影响因素外 气候 天敌 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 2 种群年龄组成图解读 1 模式图 图解 析图 种群年龄组成情况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所属类型 A 幼年多 老年少 增加增长型 B 各年龄比例适中 波动稳定型 C 幼年少 老年多 降低衰退型 注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 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 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 成 还与气候 食物 天敌有关 譬如遇到剧烈的气候变化 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此外 种群数量 还与迁入率 迁出率直接相关 2 曲线图 图解 析图 图甲幼年个体多 老年个体少 出生率 死亡率 种群数量增加 属增长型 而图乙相反 应为衰 退型 3 统计图 用心 爱心 专心3 图解 下图 A B 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组成图 纵轴示年龄 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析图 a 男女比例在各个年龄段接近 1 1 b A 国家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 应为稳定型 c B 国家幼年个体特别多 老年个体少 应为增长型 d B 国家若需要控制人口 则最有效的措施是计划生育 而且几十年后可能面临老龄化问题 4 柱形图 图解 析图 图 A 中幼年个体少 老年个体多 为衰退型 图 B 中幼年个体多 老年个体少 为增长型 图 C 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 应为稳定型 特别提醒 1 城市人口的剧增 迁入率 迁出率造成的 2 中国人口的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造成的 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3 计划生育政策 控制出生率 使增长率下降 4 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 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5 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 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 降低出生率 用心 爱心 专心4 6 性别比例中 多于 的如蚂蚁等 多于 的 如人工控制的种群 牛 鸡等 考点二 J 型和 S 型增长曲线的分析 1 种群增长的 J 型曲线 1 前提条件 判断依据 若出现以下五种情况即可判断为 J 型曲线 理想条件下 实验室条件下 食物和空间条件 充裕 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 外来物种入侵早期阶段 无环境阻力状况 2 公式 Nt N0 t N0 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 t为时间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 的倍数 若 1 种群密度增大 为增长型种群 1 种群密度减小 为衰退型种群 1 数量不 变 为稳定型种群 3 曲线及解读 曲线 1 解读 a 横坐标 时间 纵坐标 个体数 b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无限 理想条件 c 特点 无 K 值 持 续增加 d 影响因素 N0 即起始数量 值 曲线 2 解读 a 横坐标 时间 纵坐标 种群增长率 b 特点 保持相对稳定 2 种群增长的 S 型曲线 1 达到K值不再增加的原因 资源和空间有限 当种群密度增大时 种内斗争加剧 天敌数量增 加 导致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上升 最终达到平衡 2 曲线及解读 曲线 1 用心 爱心 专心5 解读 a 横坐标 时间 纵坐标 个体数 b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有限 c 特点 有最大值 K 值 K 2 时斜率最大 增长速率最大 曲线 2 解读 a 横坐标 时间 纵坐标 种群增长速率 b 特点 先增大后减小 最后变为 0 即K值时 t1 对 应 K 2 值 t2 对应K值 3 K 值含义 即环境容纳量 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 数量 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K 值 以后保持稳定 3 K 值与 K 2 在实践中的应用 灭鼠捕鱼 K 2 最大增长速率 灭鼠后 鼠的种群数量在 K 2 附近 这时鼠的种群数 量会迅速增加 无法达到灭 鼠效果 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 K 2 捕捞后 鱼的种群数量 会迅速回升 K 值 环境最大容纳量 改变环境 降低 K 值 使之 不适合鼠生存 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 尽 量提升 K 值 4 K 值变动的示意图 用心 爱心 专心6 1 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 K 值会在 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 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 2 环境遭受破坏 K 值会下降 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 K 值会上升 5 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 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 也可表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被淘汰的部分 考点三 种群与生物群落的关系 种群群落 概念 内涵 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 和 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个体的总 和 概 念 外 延 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 个体之间既 有种内互助 也有种内斗争 两者对立 统一 共同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 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 由不同种群 构成 其关系有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 寄生 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分别占有一定 的生态位 区 别 特征 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年龄组 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影响 种群密度 决定种群的发展趋势 物种丰富度 种间关系 优势种 群落结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演替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用心 爱心 专心7 联系 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 互作用 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 群落结构的 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 考点四 群落的特征 1 群落的物种组成 1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的物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 性质 2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 群落中 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特点 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 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 反之则减少 丰富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增加 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丰富度随海 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2 种间关系的比较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 互利 共生 相互依赖 彼此有 利 如果彼此分开 则双方或者一方不 能独立生存 数量 上两种生物同时增 加 同时减少 呈 现出 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 大豆与根 瘤菌 寄生对寄主有一害 对 寄生生物有利 如 果分开 则寄生生 物难以单独生存 而寄主会生活得更 好 蛔虫与人 菟丝 子与大豆 噬菌 体与被侵染的细 菌 竞争数量上呈现出 你 死我活 的 同步 性变化 两种生物 生存能力不同 如 图 a 生存能力相 牛与羊 农作物 与杂草 大草履 虫与小草履虫 用心 爱心 专心8 同 如图 b 一般 生态需求越接近的 不同物种间竞争越 激烈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 生物为食 数量上 呈现出 先增加者 先减少 后增加者 后减少 的不同步 性变化 羊和草 狼与兔 青蛙与昆虫 注 注 互利共生为种间互助 而竞争 寄生和捕食则为种间斗争 考点五 群落结构 1 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1 原因 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 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 的对环境的适应 2 意义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 充分利用 2 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包括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1 群落的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 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光照强弱 关系如下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苔鲜地衣层 但在热带高山植物群落中 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 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 如图所示 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 可以说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水域中 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比如湖泊 海洋中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 象 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于阳光 温度 食物和含氧量等 多数浮游动物一般是趋向 弱光的 因此 它们白天多分布在较深水层 而夜间则上升到表层活动 此外 在不同季节也会因光照 条件的不同而引起垂直分布的变化 同时 海洋中的不同水层的藻类植物也存在分层现象 上层为主要 用心 爱心 专心9 吸收红光的绿藻 中层为褐藻 下层为主要吸收蓝紫光的红藻 2 群落的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 由于光照强度 地形 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例如 我国由东到西的群落分布主要是受水分制约 由南到北的群落水平结构主要受温度的制约 考点六 群落演替 1 群落演替概念分析 群落演替的概念包括以下几点基本含义 1 群落演替是一个具有一定方向 一定规律 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序过程 所以往往能够 预测群落的演替过程 2 群落演替是由于生物和环境之间反复的相互作用 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虽然 物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演替的类型 方向和速度 但是演替的发展由群落本身控制着 并且正是 群落的演替极大地改变了物理环境 3 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 就以相 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2 影响群落的主要因素有三类 1 群落内部因素 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 2 外界环境因素 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 3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 有目的地进行的 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其他 所有的生态因子 3 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1 侵入定居阶段 先锋群落阶段 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 为以后侵入的同 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 竞争平衡阶段 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 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 劣势物种被排斥 相互竞争 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 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 相对稳定阶段 物种通过竞争 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 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 群落结构更 加完善 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群落结构复杂 层次多 4 演替类型比较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 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 环境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 但仍保 留了原有上壤条件及植物的 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 用心 爱心 专心10 速度缓慢较快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考点七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注意事项及实验结论 1 方法步骤 步骤实施 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制定计划包括三个操作环节 取样 观察和分类 统计和分析 准备 及取样 用取样器取样 如采集罐 吸虫器等进行取样 的方法进行 采集 调查 观察 和分类 诱虫器取样 简易采集法 用放大镜观察 同时用解剖针寻找 采集 小动物 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 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 管中 实 施 计 划 统计 和分析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 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 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这 一般用于个体较大 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是按 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等 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 非常多 多 较多 较少 少 很少 等等 2 注意事项 l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 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 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 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 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 识别命名要准确 并进行分类 3 实验结论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 环境 条件越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 物种越多 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2011 高考真题之 种群与群落 1 2011 北京卷 在生态学研究中 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 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11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 富 度 答案 D 解析 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概念 指的是生活在某区域的生物的种类数量 乌尔黄鼠是一个物种 2 2011 浙江卷 下表是调查野山羊种群生存羊的原始数据 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 并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 年 012345678910111213 存活数 只 10008017897767647346886405714392529663 死亡数 只 199121312304648691321871569033 A 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 纵坐标的来源于存活数 B 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 类型 C 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 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和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知识 存活曲线图横坐标是年龄 纵坐标可以是存活数 也可以是死亡数 所以 A 正确 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 型 凸型 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 早期死亡率极低 但一旦达到一定生理年龄时 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 如人类 盘羊和其他一些哺 乳动物等 型 凹型 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 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 死亡率就变得很低 而且稳定 如鱼类 很多无脊椎动物等 型 直线型 种群各年龄的死亡基本相同 如水螅 小型哺乳动物 鸟类的成年阶段等 所以 B 选项是错误的 3 2011 全国卷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 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 正 确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 任何群落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4 2011 江苏卷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 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 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垂直带 海拔 3500 植被类型热带季雨常绿阔叶常绿落叶针阔混交针叶林高寒灌丛 用心 爱心 专心12 林林混交林林草甸 蝶类种数 349452201136125100 A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答案 D 解析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气候不同引起的结果 所以 A 选项错误 各个群落的空间结 构特征都是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所以 B 选项错误 蝶类由于食物的原因分布是与植被类型有关的 所以 C 选项错误 D 选项正确 5 2011 海南卷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答案 D 解析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6 2011 上海卷 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量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下图曲线 能反映这类捕 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猎物种群密度越大 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越小 7 2011 安徽卷 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现已成为旅游胜地 岛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 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 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用心 爱心 专心13 答案 B 解析 考查群落的结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B 选项不正确 发生于火山 冰川泥 以及沙丘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此演替已到了森林阶段所以一定是很长时间 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不同于 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不同地段上的差异属于水平结构 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属于垂直结构 8 2011 江苏卷 在野外试验站 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 不同初始密度 1 和 20 头 叶 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 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 数量相同的棉叶 结果如下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 可 能与迁出有关 B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 峰值 可能与迁入有关 C 开放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 K 值时开始衰退 D 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答案 AB 解析 迁入会使种群密度增大 迁出会使种群密度减小 9 2011 重庆卷 2008 年 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 眼睛退化的 盲鱼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 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 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 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答案 C 解析 变异 基因突变 在前 黑暗是环境 选择在后 环境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密度不 是生态因素而是种群的特征 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 K 值 制约的主因素是水中的溶解氧 间接使用价值 是生物的生态功能 科研价值是直接使用价值 10 2011 新课标全国卷 31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 捕 食野兔和狐 狐也捕食羔羊 第五年 岛上狐濒临灭绝 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 6 年 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 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 1 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2 画出由人 羊 狐 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 人登岛后的第 5 年 与登岛前相比 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增加 减小 不变 4 一般情况下 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增强 减弱 不变 答案 1 竞争和捕食 寄生 2 略 3 增加 4 减弱 用心 爱心 专心14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关知识及同学们的信息获取能力 1 有题目信息可知 人除了捕食狐外 还与狐之间有共同的食物 羊 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病毒寄生在宿主 细胞中 与野兔之间的关系为寄生 2 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牧草 野兔 人 牧草 羊 人 牧草 羊 狐 人 牧草 野兔 狐 人 3 由于人登岛后前五年 野兔的数量在增加 种内竞争强度也增 加 4 捕食者数量增加 被捕食者的数量减少 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会减弱 2010 高考真题之 种群与群落 1 2010 海南卷 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 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设计了四个调查 方案 其中最可行的是 A 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 设置 1 个 1m2样方 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 随机设置 1m2样方若干 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 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m2样方若干 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答案 C 解析 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A 选项为逐个计数法 本题中范围较大 个体较小 不适用该法 B C D 均为样方法 关键问题在于样方的设置 样方设置的原则是随机 多个 所以 C 选项正确 2 2010 海南卷 甲 乙 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 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是 个体数 年龄期 甲乙丙 幼年期 600400200 成年期 400400400 老年期 200400600 A 甲是增长型 乙是稳定型 丙是衰退型 B 甲是稳定型 乙是增长型 丙是衰退型 C 甲是增长型 乙是增长型 丙是衰退型 D 甲 乙 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答案 A 解析 考查种群数量特征中的年龄结构 三种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 稳定型和衰退型 增长型的特 点为 幼年期个体多 种群的数量将变大 稳定型的特点为 三个年龄时期的个体数基本相等 种群数 量基本不发生改变 衰退型的特点为 幼年期个体少 种群的数量将变小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甲 乙和丙分别属于增长型 稳定型和衰退型 3 2010 海南卷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 40 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15 14152540 草本 2827263034 灌木 0341219 乔木 0001423 总计 2830305676 A 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 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 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答案 B 解析 考查群落演替 群落结构等 从表格中我们发现该弃耕农田刚开始就有草本植物 28 种 之后物 种种类越来越多 多样性增加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变得明显 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也相应提高了 这些都属于次生演替的典型特征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 或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不符合题干 所以 B 为错误选项 4 2010 上海卷 下图为 a b c d 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意图 据图 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拔 2000 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 3000 米处 B b 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C 海拔 3000 米处 b c 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生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 海拔 4000 米处 a b c d 的数量差异体班遗传多样性 用心 爱心 专心16 5 2010 山东卷 下图表示出生率 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 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 在 K 2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 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 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 在 K 2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答案 C 解析 在 K 2 时 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 因此 A 错误 该图示不能 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 受其他因素如计划生育的影响 因此 B 错误 该 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用于指导生产实际 因此 C 正确 在 K 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 捕获量最多 因此 D 错误 7 2010 天津卷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 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 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 表中荒漠草原早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用心 爱心 专心17 答案 D 解析 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 要注意随机取样 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 典型草原 中旱生植物的种群密度小于荒漠草原 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 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仅根据表格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平均产量 不清楚消费者 分解者的能量 情况 无法比较 2 个草原上的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占植物 总种数的比例为 78 大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 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8 2010 新课标全国卷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 其血液中的 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 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A 解析 由于水中的含氧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而该动物要获得足够的氧气 那么含氧量下降会使得 该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 因此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随水温升高而 升高 9 2010 广东卷 谚语 苗多欺草 草多欺苗 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 竞争 B 共生 C 寄生 D 捕食 答案 A 解析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反映的是种间关系中的竞争 苗与草之间竞争资源 10 2010 浙江卷 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 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 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18 A 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 但食物量不变 则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缔增长 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 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 b 点 C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 下降趋势与 b c 段相似 D 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 波动趋势与 c d 段相似 答案 A 解析 从图中个体数量在 K 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 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 若该 种群出生率提高 数量将增加 但应该也在 K 值附近波动 不会大幅超过 b 点 B 正确 种群数量波动下 降的原因与食物 天敌相关 所以下降趋势与 b c 段相似 C 正确 年龄结构变动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 但也应该在 K 值附近波动 D 正确 若 a 点环境因素变化 虽然食物量不变 但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波 动 但仍按 S 型增长 只是斜率有所增加或减少而已 11 2010 湖南卷 假设 a b c d 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 其 a c d 的营养关 系为 a c d a 与 b 的关系如图 a 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 请回答 1 该生态系统中 a 和 b 的种间关系是 2 若 d 大量死亡 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3 若持续干旱使 a 大量死亡 c 和 d 种群密度将会 4 当受到外界轻微干扰后 经过一段时间 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 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 高 用心 爱心 专心19 5 为了调查该系统 c 种群的密度 捕获了 50 个个体 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 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 了 40 个个体 其中有 5 个带有标记 c 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答案 竞争 c a 降低 或快速降低 恢复力稳定性 或自我调节能力 低 400 解析 a 与 b 的关系可以看出在最初 a b 的种群数量同时增多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b 的数量开始减 少 说明在 a b 竞争的过程中 a 最终胜利 如果 d 的数量大量减少 即 c 的天敌数量减少 导致 c 的 数量迅速增多 进而导致 a 被大量捕食 使得 a 的数量锐减 而如果干旱导致 a 即生产者大量减少 必 将使得 c 和 d 的种群密度都会相应减少 生态系统低于外界干扰的能力是抵抗力稳定性 而与热带雨淋 相比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 种群数量 营养结构负责程度等都很低 因此抵抗力稳定性也很低 12 2010 重庆卷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 某小组进行了下列 3 组实验 各组实验中 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 饲养条件相同 组 1 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 甲种数量变化如题 31 图 2 曲线 A 所示 组 2 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F 所示 组 3 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青工成下层分离分布 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 1 少 1 组 1 中 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和 决定 若容器内饲养液体体积为 20mL 则 第 40 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 在某些生态系统中 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 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 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 线 代表的类似 其分布体理生物群落的 结构 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减少 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类似 答案 1 出生率 死亡率 两答案位置可互换 30 只 mL 2 D 和 E 水平 用心 爱心 专心20 B 和 F 解析 组 1 甲为 A 曲线 组 2 乙为 F 曲线 因此组 2 甲为曲线 组 2 乙丙均较组 1 少 所以 C 曲线为 组 1 乙 D 曲线 E 曲线为组 2 乙 丙 即 A C 为分别培养的甲 乙 B F 为混合培养的甲 乙 D E 为 组 3 的曲线 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第 40 天时 组 1 中乙种群总数为 600 因此密度为 30 只 ml 两种鱼分别位于中央底部和河岸底部 相当于组 3 所以与曲线 D E 类似 一个在中央 一 个在岸边底部 因此为水平结构 两种昆虫 一种数量增加 一种数量减少 类似于组 2 因此与曲线 B 和 F 相似 2009 高考真题之 种群与群落 1 2009 年山东理综 右图曲线 a b 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曲线 a 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 营养级较高 B 依据曲线 b 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 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 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 种群密度为 d 时 曲线 b 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 答案 D 解析 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 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依据曲线 b 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 故 B 正确 曲线 a 表示的大型动物 由 图可知 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 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 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所以 A C 正 确 D 项中种群密度越大 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 故而 d 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 2 2009 广东高考 下列叙述中 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 每毫升河水中有 9 个大肠杆菌 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 5 米种植 答案 B 解析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种群的 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B 项为种群密度 不属于空间特 征 用心 爱心 专心21 3 2009 浙江 经调查 某生态系统中 Y X Z 分别为第一 第二和第三营养级 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 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 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 结果如图乙所 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 Z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 Y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 X 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答案 A 解析 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 食物 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为 Y X Z 分别为生态系统中 第一 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 从图乙可以看出 一段时间后 X 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 被捕食的压 力明显增加 Z 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 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从图中不能 看出 Y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X 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 系 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 因此 A 正确 4 2009 全国 卷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数量减少 答案 D 解析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捕食 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 不构成竞争 关系 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 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 所以选 D 5 2009 安徽卷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 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 结果如下表 时间 天 15913172125293337 成虫数 只 6 102871131207270302327341 用心 爱心 专心22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第 13 25 天 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 第 17 29 天 成虫增长率上升 死亡率下降 C 第 21 37 天 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 第 1 37 天 成虫数量成 J 型增长 答案 C 解析 第 13 25 天 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丰富 环境条件适宜 第 17 29 天 成虫增长 率下降 第 21 37 天 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 第 37 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有关 第 1 37 天 成虫数量成 S 型增长 所以 C 正确 6 2009 广东 理基 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 1925 年 1930 年 B 1930 年一 1935 年 C 1940 年 1945 年 D 1945 年 1950 年 答案 B 解析 种群变化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 1930 年一 1935 年内种群变 化率是 990 398 1935 1930 118 4 1925 年 1930 年为 14 1940 年 1945 年与 1945 年 1950 年 均为负值 7 2009 广东 有关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 的实验 正确的叙述是 A 改变培养液的 pH 值不影响 K 值 环境容纳量 大小 B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答案 D 解析 养分 空间 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pH 值变化影响微生物的 生长 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 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用吸管吸取培养 液 滴于盖玻片边缘 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稍待片刻 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 计数室底部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 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 再以此为根据 估算试管 中的酵母菌总数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不对 8 2009 江苏生物 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 土壤 动物丰富度进 用心 爱心 专心23 行了对比研究 在相同取样条件下 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 50cm X 50cm X 30cm 采得各动物类群的 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 正确的有 多选 招潮蟹类 厚蟹类 沙蚕类 泥螺类 蛤类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裸露泥滩 5 18 1 14 2 12 1 10 2 14 米草群落 3 12 2 9 0 0 1 10 0 0 A 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 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 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 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答案 AD 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 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总数及个体总数均大于米草群落 即米草群 落比裸露泥滩的种群密度低 由于取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强 因而改为另一规格的取样器不会影响对比 研究结论 不同种类底栖动物生活习性不同 即改变取样时间会影响采集的物种数及个体总数 9 2009 宁夏 跳虫 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 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 请回答 1 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 常 采用吸虫器 等进行采集 2 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 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 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 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3 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 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 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 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 nKJ 则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 KJ 答案 1 较强 微小 2 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 利于跳虫存活 用心 爱心 专心24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 防止腐烂 3 竞争 捕食 5n 解析 1 土壤中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较强 身体微小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 常 采用吸虫器等进行 采集 2 跳虫多栖息于潮湿隐蔽的场所 属于好氧型 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 利于跳虫存活 3 跳虫与甲螨都以酵母菌为食 所以为竞争 线虫以酵母菌为食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最高 传递效率为 20 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 nKJ 跳虫消耗的酵母菌所储存的能量至少为 n 20 5n KJ 2011 最新模拟题之 种群与群落 1 2011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十一县市期中联考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 错误的 是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 B 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 我国的计划生育的目的是通过降低 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 解题时 要抓住题图中 决定种群密度这一信息 要清楚性别比 例只影响出生率 而年龄组成既影响出生率也影响死亡率 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中的 分别是指死 亡率 出生率 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性别比例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 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我国的计划生育的目的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2 2011 届东北师大附中 哈师大附中 辽宁实验中学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 量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 样方面积应该取 1m2 B 标志重捕法不适于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 对酵母菌计数时 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 轻轻盖上盖玻片 后即可镜检 D 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鼠类数量 答案 B 用心 爱心 专心25 解析 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 样方面积应该大于 1m2 A 错误 土壤动物中的蜈蚣身体小 柔软 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 B 正确 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即可 C 错误 鼠类体积较 大 不能用取样器采集 D 错误 3 2011 届安徽省 江南十校 高三联考 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 S 型 达到 K 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 因此 K 值 总是固定不变的 C 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D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答案 B 解析 在达到 K 之后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 由于种内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种群数量必定会上下波动 4 2011 湖南十校联考 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 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 可能偏小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 B 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 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 C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 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的有关知识 解题时 应从实验原理入手分析问题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 群密度时的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 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 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 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 体数 部分灰喜鹊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或田鼠被捕后变得狡猾不易被重捕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 个体数偏小 则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 数值会偏大 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 要求统计样方相邻两 条边上的个体 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则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 要做到随机取样 在 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会使所得数值偏大 5 2011 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 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 增长速率 出生率 死亡率 时间 1 7 年的调查研究 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年份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第 4 年第 5 年第 6 年第 7 年 增长速率 0 661 542 813 672 941 650 03 A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 种群的数量呈 J 型增长 C 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 第 3 4 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答案 C 解析 由于 1 7 年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为正值 即种群的数量都在增长 年龄组成应该为增长型 第 7 年种群数量最多 种内斗争最激烈 AD 错误 种群的数量呈 S 型增长 B 错误 6 2011 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第七次月考 下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 量的变化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用心 爱心 专心26 A 1 5 年种群呈 J 型增长B 20 30 年之间种群增长率为零 C 到 20 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多D 15 20 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种群的增长曲线的理解 抓住 的含义是准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假设种群的 起始数量为 N0 t 年后种群数量为 Nt N0 t 根据指数函数的特点 值大于 1 种群数量增长 值小于 1 种群数量减少 值等于 1 种群数量不变 由图可知 种群数量在第 1 5 年呈指数式增长 为 J 型曲线 种群数量在第 10 20 年之间不断减少 至第 20 年时 种群数量维持稳定 因此 种群数 量在第 20 年时达到最少 在第 20 30 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0 7 2011 江苏南通市第三次调研 下图是黄海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点时组成该种群的个体全为幼年个体 B b 点时的种群大小能够提供最大持续产量 C c 点时该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d 点时该种群增长率最大 答案 B 解析 生物种群中各个年龄段的个体都应该存在 A 错误 b 点增长率最大 能够提供最大持续产量 B 正确 D 错误 c 点后种群数量仍在增多 此时该种群年龄组成应该为增长型 C 错误 8 2011 届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高三模拟 下列关于右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B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d 点之后 用心 爱心 专心27 C 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 c 点时进行 D K 值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 D 解析 当环境条件更加优越时 K 值会增大 A 错误 D 正确 环境阻力是在 c 点之前就出现了 B 错 误 防治蝗灾应在 b 点时进行 C 错误 8 2011 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 下图为某一区域 M N 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 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 M N 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 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d b M N 摄取食物的种类 摄取食物的数量 A 曲线不重叠时 M 与 N 不存在竞争 B b 越大 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 d5 年 的数量作为优势树种的指标 则目前赤杨为优势种群 C 若此森林不受干扰 任其自然发展 再过 20 年后松树将成为此森林的优势植物 D 目前此森林中杜鹃种群处于种群增长的稳定期 答案 C 解析 幼龄的栎树数量最多 处于发展时期 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由此可预见再过 20 年后栎树最有 可能成为优势植物 13 2011 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 5 月模拟测试 下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 1850 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 100 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100 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 B 1875 年比 1850 年植物种类增多 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 1950 年时 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明显减少 D 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 答案 B 解析 14 2011 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期中考试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群落的演替 B 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会演替成树林 C 丘陵地带地震后会发生原生演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