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救失谈——注意写作材料_第1页
作文教学救失谈——注意写作材料_第2页
作文教学救失谈——注意写作材料_第3页
作文教学救失谈——注意写作材料_第4页
作文教学救失谈——注意写作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作文教学救失谈作文教学救失谈 注意写作材料注意写作材料 语文论文 一 近年来 中学作文教学比较重视写作运思的 训练 强调拓宽思路 提倡 多角度构思 快速构 思 等等 比较起来 对写作材料的积累和运用的训 练 常常不被重视 写作运思和材料的积累与运用 分属写作运思学和写作材料学的研究范畴 但在一个 人的具体的写作过程中 这两者是互为作用的 作为 中学语文教师 应该把打开思路和丰富材料放在同等 重要的位置上 在不断丰富材料积累 提高材料运用 能力的基础上 提高构思能力和驾驭材料的能力 否 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六朝时代著名文论家刘勰说过 积字以储宝 酌理以富才 研阅以穷照 驯致以怿辞 前三句讲 的是材料积累和提高观察 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最后 一句是讲辞章修养方面的作用 开宗明义说的是材料 的重要 刘勰的论断是历万古而常新的 从现代信息 学的观点看 没有大量的材料的储存 怎能从中检索 出所需要的有效的信息来 打个比方吧 要设计某项 工程 总得考虑所用的材料 考虑到这些材料的数量 质量 规格 不然图纸再好 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中 第 2 页 共 7 页 国俗语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 道出的也都是这个道理 我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视材料学的传统 历代统治 者都组织很大一批力量编纂各种各样的类书 其中有 一些就是供文人采摭词藻和典故用的 如清代就编纂 了 骈字类编 佩文韵府 渊鉴类函 等材料性 的工具书 每一部往往是煌煌数百卷 在蒙学教育方面 为了体现知识灌输和积累的目 的 所编的读物常常是涵盖了那个时代知识领域各个 方面的材料的汇聚 历史地理 岁时节令 礼节风尚 人生哲理 处世之道 等等 其著者 如 增广贤文 幼学琼林 龙文鞭影 这些启蒙读物对一个人 的成长影响极大 因为它们语言凝炼而又隽永 运用 起来适应性很强 最初接触时往往在童年 熟读成诵 好多片断长久留在记忆深处 使人终身受用 以博洽 著称的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 到了晚年仍不能忘情于 少年时读过的 增广贤文 要秘书去搜求来再看看 他的雄文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的题目 在 改造 我们的学习 中引用的名联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 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都出于这本小 书 学会运用材料 是作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训 第 3 页 共 7 页 练 我们传统语文教育相当重视 当代国外母语教育 中也非常重视 国外中学乃至小学的作文教学 都非 常注意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去积累资料 运用资料 去撰写论文的能力 从小训练学生写卡片 写读书报 告 材料的积累 化用和裂变 会散发出比这些材料 总量大得不知多少倍的力量 也会为一个人的文章增 色添彩 唐代诗人李商隐作诗文好用典故 作诗文时 常常把一本本书胪列在案上 被人讥为 獭祭鱼 被人誉为一代闲适之宗的周作人 晚年散文常以联缀 古人文章片断来见志 也被同代人讥为 文抄公 但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在运用材料方面的高超技巧和文 学上的卓越成就 改变目前重视运思训练 忽视积累和运用材料能 力的培养状况 需要作许多的努力 二怎样帮助中学生积累材料呢 其一 既要使集聚的材料贴近时代 贴近中学生 又要注意适当地扩展范围 指导学生搜罗写作材料时 要注意 热门话题 即在写作表述中常涉及的 但也不必仅限于此 还要 注意扩展视野 正如鲁迅所说 青年 大可看看各样 的书 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 也要泛览 读书 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第 4 页 共 7 页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非常有限 枯燥了 因为积 累材料不只是为了今天写作和应试的需要 也是为了 完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 提高素养 其二 不要只着眼于材料的类型 还要注意其写 法 材料的汇集 不仅是为了引用 化用 也是为了 借鉴 对于同一题材 可以描述 也可以阐述 可以 议论 可以是扌离文铺采的刻画 可以是寥寥几笔传 神的白描 还可以是直率的人生感喟 富有哲理性的 感悟 对同一事物 事件的表现或评述写法的不同 学生能好好体会 就不难把握不同文体的写法和不同 的表现方法 其三 帮助学生掌握积累材料的方法 中学生 特别是高年级学生 应该建立自己的材 料库 学会编索引 写读书卡片 笔记 写读书报告 也要对一些重要的材料作必要的记忆 作为一个有较完善知识结构并且能初步进行研究 的人 应该是外贮和内储相统一的 现在中学生大部 分不会积聚材料 更谈不上养成积聚材料的习惯 又 不肯作必要的记忆 这些是很令人担心的 三汇聚材料是为了运用 这里着重地谈谈在写作 上借鉴和引用的方法 第 5 页 共 7 页 材料的借鉴方式有三 师其意 就是从材料的阅读中拓开思路 就内容 而言 或是沿着材料所揭示的观点深入下去 提出更 为深刻的观点或主题 或是逆着材料所揭示的观点 提出相异或相反的观点 就表现形式而言 或是从材 料提供的表现方式受到启发 运用了与材料相近的套 路 或者另辟蹊径 运用了相异的方法 如材料中用 的是烘托 而写作者用了反衬 袭其神 就是广泛借鉴 超越原作 创造新意 新境 毛泽东诗词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 如 春 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前句是比兴 以 春天景色描摹出社会主义中国繁荣昌盛的气象 很有 气势 实际上诗人是杂收并化用前人的成句 年年 老向江城寻 不觉春风换柳条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不过韩 止于人生感叹 白氏近 于工笔描摹 诗人毛泽东合用两者 另生新境 袭其 神 有着融会贯通再创造的意味 写作者不能止于对 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 要好好涵咏品味把握原作的神 气 重新创作 沿其形 就是化用原材料的成句 以适应自己 表达的需要 也就是套用 套用得合适 和自己构想 的部分混然一体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两段习作 第 6 页 共 7 页 都是写老师的 分别套用了名作中两个片断 例一 一年多来 我和我的老师朝夕相处 我从 她那里学到知识 更受到教育 她的性格 在我的眼 里和心里都是伟大的 虽然她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知 道 文章的第二个句子是从鲁迅 藤野先生 中套来 的 仅因为表现对象性别不同 把 他 改为 她 例二 奇怪 今天我听讲是那么专心 教室里那 么安静 连平时最吸引我的蝉声 此刻也失去了 魔 力 文章和都德 最后一课 中写小弗郎士听课的 感受没有什么大的不同 原作中为 真奇怪 今天听 讲 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 教室里是那么 安静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 虫飞进来 但是谁都不注意 两相比较 改动得并 不大 从某种意义上看 借鉴是种模仿 人们的学习是 从模仿开始的 小孩子学大人说话 学学就会了 他 们自然地熟悉和掌握种种句型 并能根据需要 造出 无限多的句子 学习写作也是如此 借鉴不借鉴 有 高低之分 文野之分 雅俗之分 快慢之分 最后谈引用 引用材料 可以丰富文章内容 使 文章生辉增色 不过要恰当 适度 所谓恰当 就是 第 7 页 共 7 页 选用的材料有典型性 能够说明问题 所谓适度 就 是截取的材料不多不少 没有多余的话 引用可以分为两种 一为明引 一为暗引 明引 有直接引用原文 有概括引用其意的 直接引用原文 的 要交代出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