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传导路定位诊断_第1页
神经传导路定位诊断_第2页
神经传导路定位诊断_第3页
神经传导路定位诊断_第4页
神经传导路定位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枢,传导路,感受器,效应器,复杂反射,脑干、脊髓,简单反射,运动传导路,感觉传导路,痛温粗触觉传导路,起止,行程,交叉,损伤症状,脊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传入神经,后根,躯干四肢,皮肤,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束(前束)(侧束),后角层,脊髓丘系,下橄榄核背外侧,内侧丘系的外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中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内囊后肢,边上升边交叉,上升12节段,痛温粗触,损伤及表现:,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后角损伤:,同侧支配区下节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白质前连合损伤:,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脊髓外侧索损伤:,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节段)的痛温觉障碍,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腹后外侧核损伤:,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障碍。,内囊损伤:,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的感觉障碍,本体感觉精细触觉,传导路,起止,行程,交叉,损伤: 感觉性共济失调,T45,脊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传入神经,后根,躯干四肢,上肢、躯干上部,下肢、躯干下部,肌、腱、关节,薄束,楔束、薄束,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中线旁下橄榄核之间,贯穿斜方体,红核背外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内囊后肢,损伤及其表现:,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同侧相应分布区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延髓后索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损伤:,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损伤:,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损伤:,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髓内感觉传导束的层次排列 对诊断脊髓病变有重要价值,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感觉核,中央后回下1/3,内囊后肢,内侧丘系背侧,三叉丘系,头面部,(深)浅感觉传导路,损伤及表现:,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损伤:,同侧相应支配区的痛、温觉障碍,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丘脑上辐射、内囊、中央后回下部损伤:,对侧头面部痛、温觉障碍,【视野】,视觉传导路及损伤,对光反射通路,单眼全盲,双眼同向偏盲,双眼颞侧视野偏盲,双眼鼻侧视野偏盲,光线,视辐射,距状沟二岸皮质,光,顶盖前区,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对光反射,外侧膝状体,(17区),瞳孔括约肌,感光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束,视交叉,视神经,双侧,内囊后肢,视辐射,损伤及表现:,视神经损伤:,同侧盲,视交叉中部损伤:,双颞侧偏盲,视交叉外侧部损伤:,同侧眼鼻侧半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损伤:,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损伤及表现:,视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组成起止行程交叉,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锥体系,运动传导路,四肢肌,躯干肌,躯干肌,中央前回中上2/3中央旁小叶前部,中央前回下1/3,内囊膝内囊后肢,中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锥体交叉75纤维,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沿途陆续离开锥体束,终止于躯体运动和特殊内脏运动8核。,发动随意运动,四肢近端肌,支配特点,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的下半只受对侧锥体束支配,其余 6个半核为双侧支配。,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外侧核受对侧锥体束支配,内侧核为双侧支配。,锥体束损伤时,只有单侧支配的核团才会产生症状。,锥体束,锥体束 损伤症状:,面神经核 【核上瘫】,舌下神经核 核上瘫,对侧上、下肢硬瘫,锥体系,锥体束,上神经元,下神经元,效应器,损伤症状鉴别,瘫痪,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浅反射,肌萎缩,痉挛性瘫痪(硬瘫),迟缓性瘫痪(软瘫),亢进,阳性 ( + ),或消失,无 (短期内不出现),消失,阴性 ( ),消失,出现,反射弧中断,锥体束对下神经元的抑制性影响消失,(锥体束损伤的确凿证据婴幼儿除外),(下神经元不断发放冲动保证肌肉的营养代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瘫痪范围广 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 病理征阳性 废用肌萎缩 电变性阴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瘫痪多局限 肌张力降低 腱反射迟钝 病理征阴性 肌萎缩显著 电变性反应,锥体系损伤及表现:,脊髓前角、前根及脊神经损伤:,同侧节段性软瘫,脊髓外侧索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硬瘫,延髓锥体交叉处损伤:,双侧上、下肢硬瘫,锥体、脑桥基底部、大脑脚、内囊后肢损伤:,对侧上、下肢硬瘫,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硬瘫,面神经核、面神经根、面神经损伤:,同侧面肌核下瘫,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根、舌下神经损伤:,同侧舌肌核下瘫,大脑脚、内囊膝部、中央前回下部损伤:,对侧面、舌肌核上瘫,二、锥体外系,1.组成:,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网状结构等。,2.特点:,结构复杂、纤维联系广泛,因此是多级神经元传导,发生上较古老,在鸟类以下是控制运动的中枢。,在功能上与锥体系是统一的整体,锥体外系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锥体系的发动,而锥体系功能的实现又必须有锥体外系保证稳定的肌张力。,3.环路传导:,锥体外系的传导构成很多环路,主要有:,纹状体,黑质,多巴胺能通路,,损伤可致震颤麻痹,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对皮质运动区有反馈调节作用,皮质,脑桥,小脑,完成共济运动,,损伤表现共济失调,纹状体黑质环路,皮质脑桥小脑环路,三、病例分析:(左侧为例)1、中央前回:右侧支配区硬瘫(单瘫)2、中央后回:右侧支配区浅深感觉障碍3、内囊:1)皮质核束:舌下神经核:舌尖右偏、无萎缩 面神经核下半:右侧鼻唇沟变浅、 鼓腮漏气,笑时口角歪向左侧。 2)皮质脊髓束:右侧上、下肢硬瘫 3)视辐射:双眼右侧同向性偏盲 4)丘脑中央辐射:右侧浅、深感觉障碍,4、中脑平上丘半横断:1)动眼神经核:左侧支配区眼肌瘫,眼球不能向上、下、内运动,上睑下垂、外斜视2)动眼神经副核:左瞳孔散大,直、间接对光反射消失3)内侧丘系:右侧躯干、上下肢本体感觉障碍,精细触觉消失。4)三叉丘系:右侧头面部感觉障碍5)脊丘系:右侧躯干、上下肢痛、温觉障碍。6)皮质核束:右侧鼻唇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笑时口角歪向左侧,舌尖右偏、无萎缩7)皮质脊髓束:右侧上、下肢硬瘫。,5、中脑大脑脚底:平动眼神经根1)皮质核束:右侧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笑 时口角歪向左侧,舌尖右偏、无萎缩 2)皮质脊髓束:右侧上、下肢硬瘫3)动眼神经:左侧支配眼肌瘫,眼球不能向上、 下、内运动,上睑下垂、外斜视, 左瞳孔散大,直、间对光反射消失。,6、脑桥平面丘半横断:1)展神经核:左眼内斜视2)面神经核:核下瘫,左侧鼻唇唇沟变浅、鼓腮 漏气,笑时口角歪向右侧,左侧额纹消失3)皮质核束:舌下神经核核上瘫,舌尖右偏、无萎缩。4)皮质脊髓束:右侧上、下肢硬瘫5)内侧丘系:右侧躯干、上下肢本体感觉障碍, 精细触觉消失6)脊丘系:右侧躯干、上下肢痛、温觉障碍, 粗略触觉消失7)三叉丘系:右侧头面部浅感觉障碍。,7*完全横贯的临床表现: 1)运动:损害平面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肢 体张力高、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 无肌萎缩、肌力 2)感觉: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及躯干深浅感觉均 减退或丧失。 3)反射:浅反射或消失,深反射活跃,病 理反射阳性。 4)植物神经障碍:尿潴留或失禁,大便秘结、 多汗或无汗。 睫状中枢-同侧Horner征。,8.脊髓半横贯损害表现(BrownSequard综合症): 1).病变同侧平面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深感觉丧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