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1页
2-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2页
2-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3页
2-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4页
2-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题 号 123456 6 1 6 2 6 3 78 答 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 投入 AlCl3溶液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将 Na 和 Na2O2分别投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 溶液均变 红色并且均褪色 C 将 0 01 mol 的 Na2O 和 Na2O2分别投入同质量的水中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 将 Na 投入 H2SO4溶液中 Na 先与 H2O 反应 解析 Na 的量较大时 生成的可能是 NaAlO2 A 错误 Na 投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红色不褪去 B 错误 据方程式可 知 C 正确 Na 与酸反应时 Na 先与酸反应 然后再与 H2O 反 应 D 错误 答案 C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 NaCl 与 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解析 例如 H2在 O2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而在氯气中燃烧 苍白色火焰 A 错误 不是所有金属都有焰色反应 B 错误 钾的蓝色要透过钴玻璃滤除黄光 防止干扰 C 错误 焰色反 应是元素的性质 所以 NaCl 与 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均呈黄色 D 正确 答案 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 可用干燥沙土盖灭 B 1 L 生理盐水 0 9 NaCl 溶液 中含有 9 mol Na 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 D 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再 用稀盐酸冲洗 解析 干燥沙土不与 Na 反应 且隔绝空气 能灭火 A 正 确 0 9 是质量分数 B 错误 可直接用大量水冲洗 C 错误 应先用大量水冲洗 再用硼酸稀溶液冲洗 D 错误 答案 A 4 Na3N 和 NaH 都是离子化合物 与水反应都有气体生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种物质的阴离子半径都比阳离子半径小 B 与水反应时 水都做氧化剂 C 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D 溶于水 所得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解析 Na3N 中氮离子的半径比钠离子大 A 错误 Na3N 3H2O 3NaOH NH3 NaH H2O NaOH H2 其中 Na3N 与水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B 错误 Na3N 与 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氯化铵两种盐 C 错误 两种物质溶于 水都生成 NaOH D 正确 答案 D 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加入水中 2O 2H2O 4OH O2 2 2 B 碳酸氢钠溶液加入盐酸 CO 2H CO2 H2O 2 3 C 氢氧化铜中加入盐酸 OH H H2O D 四氧化三铁跟稀硫酸反应 Fe3O4 8H Fe2 2Fe3 4H2O 解析 氧化物不能改写为离子 2Na2O2 2H2O 4Na 4OH O2 A 错误 碳酸是弱酸 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改写 HCO H CO2 H2O B 错误 3 难溶碱不能改写 Cu OH 2 2H Cu2 2H2O C 错误 Fe3O4与稀硫酸反应 产物中有两种价态铁 D 正确 答案 D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操作 A 观察钠与水反应 的现象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 切下绿 豆大小的钠 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 中 B 检验 NaHCO3与 Na2CO3溶 液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 然 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C 证明 Na2O2与 CO2反应是 放热反应 Na2O2用棉花包裹 放入充满 CO2的集气瓶中 棉花燃烧说 明是放热反应 D检验 Na2CO3与 K2CO3溶液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 在酒精 灯外焰上灼烧 直接观察火焰 的颜色 解析 应用纸将钠表面的煤油吸干且烧杯中不能装满水 A 错误 都有白色沉淀产生 B 错误 Na2O2与 CO2反应生成氧 气 如果棉花燃烧说明达到了着火点 能证明是放热反应 C 正确 观察钾的焰色反应应该透过蓝色钴玻璃 D 错误 答案 C 6题变式 6 1 将 Na2O2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 既有气体 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MgSO4溶液 NaCl 溶液 Na2SO4溶液 饱和澄 清石灰水 Ca HCO3 2溶液 A B C D 解析 Na2O2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生成的 NaOH 能与 MgSO4 Ca HCO3 2生成沉淀 对于 中的石灰水因为已经饱和 Na2O2与水反应消耗了水 温度升高 OH 浓度增大 都会使 Ca OH 2析出 所以 都会析出沉淀 答案 C 6 2 2013 福州市高三二模 在含 Na2CO3和 NaHCO3各 1 mo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0 5 mol 下列物质 其中能使 HCO的 3 数目减少 CO数目增加的是 2 3 A HCl B Na2SO4 C NaOH D BaCl2 解析 加入 HCl 碳酸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 A 错误 加入硫酸钠没有发生任何反应 溶液中碳酸根和碳酸氢 根离子数目不变 B 错误 加入 NaOH 碳酸氢根与氢氧根反 应生成碳酸根 碳酸氢根离子数目减少 碳酸根离子数目增加 C 正确 加入氯化钡 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 碳酸根离子 数目减少 D 错误 答案 C 6 3 将 0 01 mol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 100 mL 蒸馏水中 恢 复至室温 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溶液体积变化 忽略不计 Na2O2 Na2O Na2CO3 NaCl A B C D 解析 0 01 mol Na2O2 Na2O 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Na2O2 H2O 2NaOH O2 Na2O H2O 2NaOH 二者 1 2 均产生 0 02 mol OH 因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故 Na2CO3和 NaCl 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均为 0 01 mol 而 CO 发生微弱的水解 CO H2O HCO OH 使阴 2 3 2 3 3 离子数目增多 答案 C 二 双项选择题 7 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 良好的生存环 境 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 Na2O2或 K2O2颗粒的装置 它的用 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 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a2O2中阴 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 1 B Na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 需要 水和 CO2的质量相等 C Na2O2分别与水及 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时 转移 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 Na2O2的漂白原理与 SO2的漂白原理不相同 解析 Na2O2的电子式为 故阴 阳离子 的个数比为 1 2 A 错误 生成相同量的 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 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 但质量不同 B 项错 由得失电子守恒 知二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C 正确 Na2O2因具有强氧化 性而有漂白性 SO2易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的物质 故二者原理不同 D 正确 答案 CD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 和 Cs 属于第 A 族元素 Cs 失去电子能力比 Na 强 B Na2O2与水反应 红热的 Fe 与水蒸气反应均能反应生 成碱 C NaHCO3 Na2CO3 NH4 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 成气体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 MgO 钠在空气中 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 Na2O2 解析 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A 正确 红热的 Fe 与 水反应生成的是 Fe3O4 而不是 Fe OH 3 B 错误 Na2CO3受热 至融化都不分解 C 错误 Mg 燃烧产生 MgO1不会产生 MgO2 Na 燃烧得到 Na2O2 D 正确 答案 AD 三 非选择题 9 向浓度相等 体积均为 50 mL 的 A B 两份 NaOH 溶液 中 分别通入一定量的 CO2后 再稀释到 100 mL 1 在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后 溶液中溶质的组 成可能是 2 在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0 1 mol L 的盐酸 产生 CO2的体积 标准状况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A 曲线表明 原溶液通入 CO2后 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 产生 CO2的最大体积是 mL 标准状况 B 曲线表明 原溶液通入 CO2后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 学式为 原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容易得出 1 的答案 注意 NaOH 与 NaHCO3不共存 分析图中曲线和各个量的关系 A 中先加入的 25 mL 盐酸 含有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 1 mol L 0 025 L 0 002 5 mol 此时发生的反应为 CO H HCO 所以可知溶液中含有的 CO的物质 2 3 3 2 3 的量为 0 002 5 mol 后加的 50 mL 盐酸和 HCO反应生成 3 CO2 因为后加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 1 mol L 0 050 L 0 005 mol 所以 CO2的体积为 0 005 mol 22 4 L mol 1 1 000 mL L 1 112 mL 在 B 中先加入的 60 mL 盐酸都没有气体 生成 又加入 15 mL 盐酸才生成气体 也就是说 n 答案 1 NaOH Na2CO3 Na2CO3 Na2CO3 NaHCO3 NaHCO3 2 112 NaOH Na2CO3 0 150 mol L 10 NaHSO4与 NaHCO3是两种重要的酸式盐 1 NaHSO4固体溶于水显酸性 而 NaHCO3固体溶于水显 碱性 请用离子方程式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表示 NaHCO3固 体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 2 常温下把 1 mL 0 2 mol L 的 NaHSO4溶液加水稀释成 2 L 溶液 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 H 为 3 NaHSO4和 NaHCO3两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向 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Ba OH 2溶液至中性 请写 出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在以上 溶液中 继续滴加 Ba OH 2溶液 此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5 若将等体积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CO3溶液和 Ba OH 2溶液混合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 弱酸的酸式酸根既电离又水解 溶液显酸性还是显 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电离程度大还是水解程度大 如果电离大 于水解就显酸性 如果水解大于电离就显碱性 由此很容易得 出第一问的答案 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 在水中完全电离出 Na H SO 酸性上相当于一元强酸 NaHSO4与 2 4 NaHCO3反应跟一元强酸与 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相同 的 答案 1 NaHCO3 Na HCO HCO H2O H2CO3 OH H 3 3 CO CO H 且 HCO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故 3 2 3 3 溶液呈碱性 2 1 10 10 mol L 1 3 H HCO H2O CO2 3 4 2H SO Ba2 2OH BaSO4 2H2O 2 4 SO Ba2 BaSO4 2 4 5 HCO Ba2 OH BaCO3 H2O 3 11 2014 华美期中考试题 10 时加热 NaHCO3的饱和溶 液 测得该溶液的 pH 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20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 50 pH8 38 48 58 8 甲同学认为 该溶液的 pH 升高的原因是 HCO的水解程 3 度增大 故碱性增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溶液 pH 升高的原因是 NaHCO3受热分解 生 成了 Na2CO3 并推断 Na2CO3的水解程度 填 大于 或 小于 NaHCO3 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同学认为甲 乙的判断都不充分 丙认为 1 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 X 若产生沉 淀 则 填 甲 或 乙 判断正确 试剂 X 是 A Ba OH 2溶液 B BaCl2溶液 C NaOH 溶液 D 澄清的石灰水 2 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 10 若溶液的 pH 填 高于 低于 或 等于 8 3 则 填 甲 或 乙 判断正确 3 查阅资料 发现 NaHCO3的分解温度为 150 丙断言 填 甲 或 乙 的判断是错误的 理由是 解析 1 BaCl2溶液与 NaHCO3不反应 而与 Na2CO3反应 生成 BaCO3沉淀 因此可用 BaCl2溶液检验 NaHCO3是否分解 生成 Na2CO3 Ba OH 2或 Ca OH 2与 NaHCO3和 Na2CO3均反应 生成沉淀 2 升温时 NaHCO3溶液 pH 增大 若降温能恢复原 温度下 pH 则说明升温使溶液 pH 升高 是由于 NaHCO3水解 造成的 答案 HCO H2O H2CO3 OH 大于 2NaHCO3 3 Na2CO3 CO2 H2O 1 乙 B 2 等于 甲 或高于 乙 3 乙 常压下加热 NaHCO3的水溶液 溶液的温度达不到 150 12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与过 氧化钠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第一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通入 SO2气体 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 C 中 木条复燃 甲同学认为 Na2O2 与 SO2反应生成了 Na2SO3和 O2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 Na2O2与 SO2反应除了生成 Na2SO3和 O2外 还有 Na2SO4生成 为检验是否有 Na2SO4生成 该同学设计了 如下方案 将B中反应后的固体溶解于水 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稀硝酸 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 证明有Na2SO4生成 你认为乙同学的方案是否合理 答 是 或 否 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2 第二小组同学利用下图中的有关装置 固定装置及胶管略 去 验证 CO 气体能否与 Na2O2反应 已知 H2C2O4CO2 CO H2O 浓硫酸 若 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