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大地震 40 周年征文 _1000 字 唐山是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是唐山大地震 40 周年。 40 年前,一场举世震撼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 24 万条生命沦为亡魂。 40 年后,新城崛起,废墟不再,除去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少部分人,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唐山大地震”已成为一段冰冷的历史。 40 年前的 7 月 28 日 3 时 42 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摧毁了中国冀东重要的工业城市唐山。 40 年后的今天,唐山人走出了大地震的黑色阴影。 40 年前的 7 月 28 日 3 时 42 分,一场大地震摧毁了唐山。震后的一 组统计数字为:丧生者 242769 人,重伤者 164851 人, 70 多万人受轻伤, 15886 户家庭解体,7000 多个家庭断户绝烟, 3817 人成为截瘫患者, 25061 人肢体残疾, 3675 位老人成为孤寡老人, 4204 个 10 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了双亲。 有关这场灾难,究竟留给今天的人们多少清晰的图像、难忘的瞬间和震撼人心的细节 ?历史不该仅由宏大叙述和终结话语构成,更多活着的历史,其实就珍藏在你我身边小人物的记忆深处。 40 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 40 年,对一个城市却不算一段短促的时光,足够它拭去灾难的创痕。 40 年,对一个活下来的人则是漫长的岁月,在重建自己生活的路途上,原本是少年的走进了中年,原本是中年的走进了晚年。 40 年,震后唐山建起的第一批房屋,已经变得陈旧了。震后栽种的树木,早已成荫成材。那个地震发生时只有 6 个月,最小的地震孤儿之一党育新,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 何为“抗震精神” ?有十六字以概之: “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公而忘私,就是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把全部心血献给唐山的救灾和重建。 患难与共,就是邻里之间、干群之间互帮互济,同甘共苦 ,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大灾面前与群众同舟共济,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党群、干群关系。 百折不挠,就是知难而进,不向震灾屈服,不向困难低头,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重建家园。 勇往直前,就是不甘落后,不甘示弱,敢于争先的优秀品质,在与震灾斗争中表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奋勇前进。 抗震精神亦是唐山崛起之魂。人们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他人,舍局部为全局,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新唐山的重建、崛起、发展。 抗震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勇的唐山儿女,在大地震后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 天动地的历史篇章,尽管当时缺吃、缺穿、缺水、缺房,但唐山人民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官兵一致,干群鱼水,战胜了自然灾害,新唐山在一片废墟中崛起。 唐山大地震灾情之重,损失之大,举世罕见。外国称“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而英雄的唐山人在灾害面前不低头,用“抗震精神”迅速生产出“抗震煤”、“抗震钢”、“抗震电”、“抗震车” 震后七天组装出第一批自行车 ;震后十天生产出第一车煤 ;震后十四天发电厂开始发电 ;震后二十天造出第一台机车 ;震后二十八天炼出第一炉钢。 抗震精神也是融入唐山人血脉中的城市精神,在民众中 有着深厚的底蕴。在那场浩劫中锤炼出的亲情友情,折射出人性中至真至纯的爱,历久弥新。 地震废墟上崛起的新唐山,不仅延续了百年历史的璀璨,更创造了属于今天的辉煌。 温家宝总理考察唐山后赞叹:“唐山是一个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写下此文目的只为抚慰这场灾难中的亡魂和受伤痛的心灵。 唐山大地震 40 周年征文 _600 字 记住灾难 为了远离灾难 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 一场突如其来的 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 那美丽的一 切突然从天堂变成了地狱 而地震留给我我们的精神财富无可估量 .。 记住灾难让我们留下经验教训 1976 年 7 月 28 日凌晨 3 时 42 分,这是铭刻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黑色”数字。河北省唐山市发生 强烈地震,伤亡惨重,数十万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 转瞬 40 年。唐山大地震这道深深的伤痕,已经镂刻在许多人的心中。我们纪念灾难,我们记住灾难,都是为了远离灾难。如今的唐山,已经很难看到地震残存的痕迹。站在市中心的凤凰山上环顾四周,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整洁。 大地震后,唐山人 民仅用 10 年时间,就在废墟瓦砾上建起一座宜居的新城。1990 年,联合国授予唐山“人居荣誉奖”,这是中国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人居奖”。 记住灾难让我们懂得自救 “唐山大地震一个极为惨痛的教训,就是人们不了解地震,没有应急意识,不懂得自救互救知识,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一位地震专家忧虑地告诉记者,“ 40年过去了,作为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地震知识普及程度仍然十分欠缺。”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专家普遍认为,地震发生时较好的办法是保持镇定,就近避险,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如来不 及跑到安全的室外,可暂时躲避在室内坚硬的家具下或内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一时。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身体应采取的姿势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点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历经风雨、重建家园的唐山人并没有忘记那段黑色的岁月。 唐山大地震 40 周年征文 _4000 字 难忘“七 . 二八” 四十年前唐山大地震重生纪实 “七 . 二八”,我不愿提到它,因为四十年前的七月二十八日凌晨,在蓝光闪过、地声轰鸣的瞬间,唐山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夺去了包括我的亲人在内的二十四万唐山同胞的生命。然而对这场大地震的记忆,我又是刻骨铭心的。因为这一天我和许多幸存者一样听到了生与死的呼唤 ;感受到了埋在废墟下的恐怖与无助、获得重生的喜悦,流下了止不住的 感恩 的泪水。我亲历了大地震,目睹了震后那惨烈的现场,更是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的见证人。 废墟下的对话与呼救 四十年前的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点多,我正在唐山齿轮厂保卫科值班。保卫科所在的工厂办公楼是座三层楼,我住在二层,保卫科的老张和工厂小车班司机欧阳建勋分别住在我的东西隔壁。正在熟睡中,一阵剧烈地摇晃伴随一声巨响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只几秒钟的功夫,等我完全清醒过来时已被坍塌的楼房埋在了废墟之中,我的身体还被蚊帐紧紧地包裹着。也许因为我住的值班室内有两个高大的文件柜起到了一点支撑作用, 或许真有老天爷保佑,我只受了点轻伤,保全了我一条命,也让我留下了对这场灾难的永久记忆。 在废墟的挤压下,除了右手可以在胸前微动外,我身体的其他部位均不能动。黑暗中我看了看带在左手腕上的夜光手表是三点五十几分。发生了什么事 ?我首先想到是不是原子弹爆炸的冲击波摧毁了大楼 ?不对,我感觉大地还在持续不断的、疯狂的颠簸,人好像坐在船上随波游动,一会儿水平方向移动,一会儿还上下抖动,这时我断定:是一场大地震。 在黑暗的废墟中,因为有蚊帐缠裹,整个身体好像被绳索捆绑着。此时此刻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我感到万分无 助,有了恐惧感,想到了死。这座办公楼只有几个值班人住在这里,有谁会想到来救这几个人 ?埋在废墟里没吃、没喝,又没人救助,死是无疑的了。我意识到了死神的降临。然而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生我养我的父母、贤惠的妻子和降生仅七个月的可爱的儿子,想到了自己刚进入而立之年的美好年华,也想到了和自己朝夕相处的领导和同志们,我仿佛看到了已经脱险的同志们聚在一起正在为我祈祷。也许他们在发现我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时,还会为失去我而感到无比地惋惜:“多年轻,多好的人啊 !太可惜了”大家会这样为我而叹息,我的生命也就这样结束了。这太可怕 了,这不是我的结局,我不能坐以待毙,要鼓起生的勇气与死神抗争。此时离我最近的埋在废墟里的工友,他们怎么样了 ?我在黑暗中大声呼喊老张的名字,听到的只是我凄凉地呼唤,没有老张的回音。我想老张十有八九是遇难了,悲伤、恐惧、无助不断地向我袭来。流着泪我又哭喊着欧阳建勋的名字,在这个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听到他的声音啊 !屏住呼吸静静地等,等啊,等啊,冥冥中听到了一个特别微弱的声音:“小姜,我是欧阳。”啊 !正是欧阳的声音。这太让我高兴了,此刻我像是服了兴奋剂,让低落的情绪一下子兴奋到了极点。我马上告诉他:“我根本不能动,你怎么样 ?”他说:“我也不能动。”接下来他急切地说:“咱们喊吧 !”我说:“现在不能喊。喊也没人来。如果我们把嗓子喊坏了,等有人救咱们的时候就喊不出声了。”我们二人象是在另一个世界里对话,那是一个黑暗、阴森、痛苦、恐怖的世界。我咬紧牙关,强忍着口渴、呼吸困难 (废墟内有大量烟尘 )、伤口疼痛等种种折磨,在放慢了的分分秒秒中被煎熬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代之而来的是对废墟之上的所有信息格外警觉和敏感。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突然捕捉到了来自废墟之上的呼喊声,欧阳也听到了,我们二人几乎同时喊起来:“上边来人了,咱们快喊,来人啊 !救命啊 !”我们用足了气力,从废墟中向上发出了呼救声。由废墟里向外发出的声音,外面是不容易听到的,但两个人的声音毕竟比一个人洪亮得多,虽然还是很微弱,但外面还是听到了。这时上边的工友告诉我们:他们正在想办法营救。没有起重机械,工友们找来了粗绳子,大家在指挥者发出的号子声中,用绳索套住楼板、框架等水泥制件,从废墟上逐件拉走,然后用手把混凝土碎块一块块搬开捡走。我静静地听,上面的救助在有组织 地进行着。 脱险后我高呼口号以示感恩 “欧阳,怎么样 ?里面还有谁 ?”只听见欧阳有气无力地回答:“里面还有小姜,他还活着,赶快救他。”啊 !欧阳脱险了。紧接着上面的工友向我发出了呼喊:“小姜,喊一声,你在什么地方 ?”他们要找准我所在的位置。我立即回答他们:“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为了听清我的声音,原本嘈杂的救助现场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似乎静得连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好了,不要喊了,节省点劲儿,让你喊时你再喊。”接着就听到许多人在号子声中拉拽水泥楼板的声音。 渐渐的我眼前出现了一丝光亮,我心中为之一 振。上面的工友开始撬动我头顶上面的大楼板,因为他们不太清楚我所在的具体位置,倘若出现闪失,我就会被塌下来的楼板砸死。情况十分危险。我急忙向上面大声连喊:“注意,我在这个位置 !”上面听到我的声音后,立即停止了撬动,救助方案改为从这块大楼板下面掏洞。工友们不顾一切地用镐和钢钎很快掏了个洞。外面的阳光从洞口照进来,我见到了阳光,有了重见天日的希望,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喜悦,恨不得马上从这小洞口爬到外面去,享受这温暖的阳光和自由的呼吸。正当大家把我从洞口往外拉时,一根门框挡在洞口处。人,说什么也拉不出去。情急中有人从未 倒塌的工具车间找来一把手锯,锯断了门框后,大家放下手中的工具。把一双双表达着真爱的手伸进洞口,屏住呼吸用全力把我从洞口处拉出来,放在了附近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大铁网筛子上。在被拉出洞口的瞬间,我有一种从另一个世界回归的感觉,我这个已迈进了死亡门槛的人是党的恩情、同志间的友情使我获得了重生。工友们把我从废墟上往下抬时,我睁开眼睛看着周围许多用惊恐、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我的工友们,他们是那样的善良、可亲。他们都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一路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模糊了我的双眼。聚集在内心的感动让我情不自禁地哽咽着向废墟上的人群喊出 了:“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 大灾有真爱 群英放异彩 一、我的重生多亏了工厂的老书记 脱险后我才知道,地震的前一天工厂党委书记刘建文住在了厂内职工宿舍与工人三同 (同吃、同住、同劳动 ),地震时这座职工宿舍楼 (两层 )没倒。刘书记这位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震灾面前立即组织住宿职工迅速抢救倒塌车间的遇险人员。当扒人扒到工厂办公大楼时,刘书记知道为他开车的司机欧阳建勋就住在这个楼里,在刘书记亲自指挥下,才有了我们二人被救出的那一幕,刘书记和参与扒人的工友都是我们两个人的救命恩人。 然而 刘书记家中却遭到了极大的不幸:他爱人、他的儿子、女儿三位亲人都在地震中遇难了。可刘书记却忍受着这巨大的悲痛,一连几天在厂内组织抢救遇险职工、处理震后工厂急待解决的各项工作,忙得顾不上回家。 刘书记的事迹在全厂职工中广为传颂,他光荣的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唐山抗震救灾英模表彰大会。 二、始终坚守在救死扶伤岗位的边淑敏大夫 地震发生时工厂卫生所女大夫边淑敏正值夜班 (夜班就一名大夫 ),地震发生后,许多受伤的夜班职工送到临时搭起的医疗点里,我被救出后也送到了这里。我在现场看见边大夫一个人包扎、上药、发药、诊 断病情,忙的不可开交。家中的丈夫和女儿此时还不知是死是活呢,她实在脱不开身,这么多伤员离不开她呀。等她把眼前的工作忙完,在大家的一再催促下急忙回到家时,眼前的惨景让她惊呆了:可爱的女儿已经遇难了,丈夫奄奄一息,一条腿被水泥板紧紧的压在了上面,除了用起重机吊走水泥板,否则别的什么办法也不能救出他来。边大夫流着泪与她心爱的丈夫说了一夜的话,第二天把他扒出来时,人已经不行了 坚强的边大夫强忍着痛失女儿、丈夫的巨大悲痛,一直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天热、口渴,她顾不上喝一口水。给受伤的工友包扎伤口没有 绷带,她二话不说,脱下身穿的白大褂,撕成条儿,解决了包扎问题。由于有她无私无畏的救助,使许多受伤的工友避免了感染,脱离了危险。这位可敬的白衣战士也光荣的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唐山抗震救灾英模表彰大会,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她还被批准火线 入党 了。 三、知恩图报的好司机欧阳建勋 工厂要把部分受伤的同志转移到距唐山市五十多公里的遵化县,找好 了汽车,但没有司机,厂领导正为此发愁。被救出的小车司机欧阳建勋听说此事后主动请缨,承担这一艰巨任务。刚脱险的欧阳身上伤痕累累,前胸和后背都用白纱布缠绕着,尽管没穿上衣,也大汗淋漓,为给他降温,特意在汽车副驾驶的位置上安排了一个人专为他搧扇子,就这样欧阳凭他娴熟的驾驶技术,用一只手握方向盘 (另一只手有伤 )艰难的把伤员们送到了目的地。后来他也被批准火线入党了。 四、时刻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的厂办主任芮金发 地震发生后,工厂办公室主任芮金发专门负责组织伤员转移工作。当运送伤员的最后一辆车发动后招呼芮主任一起 上车,离开工厂时他对大家说:“我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份12月份车载移动式遮光帘系统集成合同
- 2025企业质押担保借款合同
- 2025年广州市标准版房屋租赁合同
- 2025二手房屋买卖合同官方版
- 2025年工业缝纫机电控项目建议书
- 研究员的科研项目工作安排计划
- 急诊科轮班制度的合理化计划
- 急诊科室清洁卫生计划
- 校园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计划
- 2025年低温储运应用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医院处方笺模板
-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8100字(论文)】
- XX学校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工作实施方案
- 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课件全套 第1-5章 概述- 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案例解析
- 法律尽职调查所需资料清单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紧急电话的用途》
- 118种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 英语四线三格Word版
- 幼儿园行政工作制度
- 广州新华学院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法期中试卷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