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河套文化艺术节河套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_第1页
在首届河套文化艺术节河套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_第2页
在首届河套文化艺术节河套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_第3页
在首届河套文化艺术节河套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在首届河套文化艺术节河套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十分荣幸参加中国首届河套文化艺术节河套文化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乌拉特中旗旗委、政府和草原十四万各族人民向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围绕本次研讨会做一些粗浅发言,不妥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北与蒙古国交界,有 184 公里国界线和国家常年开放口岸-甘其毛道口岸。全旗总面积 23096 平方公里,总户数 43405 户、总人口139867 人。按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划分为牧区、山旱区、灌区和城镇区四个经济类型区。牧业人口 21519 人,农业人口 81715 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旗。纵观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北方草原文化、中原的黄河文化、华南的长江文化三大主流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格局。河套文化与红山文化、蒙元文化、科尔沁文化等一系列地区文化共同组成北方草原文化的总体架构。乌拉特中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河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各民族与蒙古族在乌拉特草原和睦聚居,多民族、多文化大融合,形成了多2 / 4种文化有机交融,而又独具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我旗的文化资源优势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我旗历史上曾经有东胡、匈奴、契丹、蒙古诸多北方游牧民族在此生息繁衍,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同时,这里又是草原文化与汉族文化,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汇和融合的地区。境内现存阴山岩画、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杈枝园柏区、古墓葬、高阙塞石筑城遗址遗迹等;有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风韵独特的祝词、赞歌,曲调悠扬的民族歌谣,刚柔并济的民族舞蹈;有希热庙、德岭山水库、甘其毛道口岸、溶洞景观、海里素、巴仁宝勒格度假村、瑙干塔拉草原旅游区等旅游景点。乌拉特文化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丰富了河套文化品牌。在历史长河中,历代先民创造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产中许多堪称全区或全国之最。我旗的长城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居全区之首;阴山岩画,也因其数量大、艺术价值高,在全区乃至全国颇负盛名。 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多 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文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文化事业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文艺人才队伍不3 / 4断成长壮大,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浓郁草原风格的精神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乌兰牧骑更以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精湛的技艺而家喻户晓。新时期以来,我旗的民族文化事业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精神文化产品精品迭出,如史诗 格萨尔 ,舞曲马铃舞 、 欢腾的草原等,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乌拉特婚礼 、蒙古族无伴奏合唱、马头琴演奏、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等一批优秀作品不仅为全旗各族群众所喜爱,而且还频频在国际国内友邻地区演出,为市旗两级争得了荣誉。这些精神文化产品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独具风格。多年来,我旗相继实施了多项文化建设工程,如彩虹文化计划、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农村牧区电影 2131 工程、草原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这些工程使我旗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12 下一页三、民俗文化优势。我旗牧区、农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均与其他地区有很大不同。独特的民族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造就了我旗极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习俗与风情,形成了特殊的民俗文化优势。在与经济有关的民俗文化方面,重点有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牧业习俗、狩猎习俗、家居、服饰、餐饮文化、交通及商贸习俗。在社会民俗文化方面,重点有人生礼俗、岁时节庆、人际交往、民间曲艺、民间歌舞、游戏竟技、祭祀4 / 4礼仪等等。其他如宗教习俗、蒙古族医药、马文化、手工艺品及生活用具等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举办那达慕、祭敖包、唱长调民歌、拉马头琴、跳蒙古族民间舞蹈、蒙古语说书、骑马、射箭、摔跤等都是我旗典型的民族文化习俗。虽然近年来我旗文化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文艺创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物保护和利用逐步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有了新进展,文化市场健康有序。但是,从总体上看,我旗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文化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文化观念没有根本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和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差,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效益低。三是文化体制缺乏活力,传统的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