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行走在爱中成长案例_第1页
用心行走在爱中成长案例_第2页
用心行走在爱中成长案例_第3页
用心行走在爱中成长案例_第4页
用心行走在爱中成长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行走 在爱中成长糖贝贝想要什么?没有什么不可以。贝儿想要天上的星星?贝儿想要海底的月亮?没有什么不可以。星星和月亮,都比不上快乐. 这是我班上一位家长为她的孩子写的博客,看过之后,心被触动. 孩子啊,你想要什么? 没有什么不可以. 你想要体验快乐,为什么不可以? 自己学了数学这么多年,也从事数学教学这么多年,有时候扪心问自己,是由于什么而走上了数学教学这条路? 难道数学就仅仅是单一的计算与公式.难道数学就是枯燥的逻辑格式?难道自己不喜欢数学,还能让孩子们爱上数学? 一连的质问,我怀疑自己是否真正用心去体验了数学学习带给孩子们的真谛. 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用心,用爱心,用全部的心去体验和感悟教学的道理,那她就是一个不合适的教育者,那她也绝对教育不好孩子. 孩子们又怎么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呢? 新课程吹来了改革的春风.温暖了每一位教育者的心.我用心感受着这即将改变的教学模式,也许我从此可以和我的孩子们一起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我们可以喊可以叫,可以从此不必正襟危坐,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可以争论,可以无视书本上的大道理,提出我们的小观点,也可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猜想数学. 数学就是游戏,我们游戏数学;数学就是生活,我们体验数学;数学就是朋友,我们感受数学;数学就是伙伴,我们离不开数学. 由此,我们开始了我们体验的历程,感受着爱与关怀,在快乐中共同成长. 案例一:面对孩子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才真正地开始上课,第一节课是261班的数学课,刚进教室不久陆续来了几位迟到的同学,准备上课的情绪一下子没了,只好先用几分钟的时间与他们聊了聊天,了解了一下孩子们暑期的一些情况,谈了谈这学期数学学习的内容,可能过了七八分钟吧,看看再没有人出入,与学生一商量,我们上课吧。 今天上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上课伊始通过聊天了解到暑期有部分学生出外旅游了,因而,我创设了一个假如你准备出游,会选择那条旅游线路的情境(我提供了旅游景点的门票价目)。由于我们这儿地处红色旅游区,不少孩子对旅游过程中的事知道的比我还要多。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说明了选择的理由,还提出了计算的方法-选择用加法做,如23+15=38元,在讨论中有学生提出意见了。 生1:两位数加一位数,我们已学过了。 生2:如果用23+5=38人,再加10? 生3:也能用23+10=33,再加5呀?不过太麻烦了。 生4:(提意)我看还是用笔算一次性解决好些。(生4已经预习,知道笔算) 众生都在倾向生4的意见,纷纷点头。 这时生1有点吃不住了,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对生1说:老师支持你,你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并不矛盾。哪知生1说还是用口算好,他说:我喜欢用口算方法。面对生1的观点有些同学不高兴了,说你有简单的方法不用,用麻烦的,真是!我告诉生1,没关系,你就用你喜欢的方法。 在接下的学习中,生1一直用他自己的方法在做题,并且做得也很快。按说似乎这件事就过去,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方法引导生1在比较中优化自己的思路呢?直到我们学习了进位加才解决:有道题是45+28=,出题后他一直在用口算方法想,等大家都完成了,他还在写,为了不影响他,我布置其他人做作业了,别人作业都完成了,他还没有完成,这时下课铃响了,我走向他摸摸他的头问:怎么样,做完了吗?他说:老师,还没有呢,并且面带羞涩地说还是用口算快。我说,真的吗?他点点头。课后他交上来的作业都是用口算来计算的。 反思:面对生1在课堂的反应,如果简单的打断他,强制性地要求他按照老师或大家的想法,可能他的作业情况会更好些,学习的效率更高些。但你却在整个过程中失去了许多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孩子的认真、钻研、独立、思考、执着的精神,以及完整人格形成所需要的过程。我们的孩子需要成长,成长的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打磨,老师可以引导他,而不应强迫他去适应设计好的成长线路。同时,我们的课堂也不能为了短期的功利行为,而牺牲孩子们长远的未来与希望。 案例二: 作业没做 今天下午2点我就到校了,刚一到校,就有小组长陆续来交作业本,大约到了要上课的前两分钟,262班的舒腾千拿着一叠本子来到我身边,我在看书没有对他太在意,他交过本子后说:老师,我们组黄汗林不交本子,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做。我随口说,你把他叫到老师这儿来,几分钟过去了,仍没有看见人来,我想可能是上课了。我也就没在意,拿着思品书到261班上课去了,下课后的舒腾千又来到我身边说:老师,黄汗林不来。怎么可能?我也就是问问他什么原因没有写作业,学生都知道我是这样做呀!至于不来吗?这时我有点不高兴了,让舒腾千再去叫他来。可能这次小组长盯着他,黄汗林很不情愿地来到了我的办公桌前。接下来是我们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把你的作业本给老师看看。 (我拿过作业本一看,真是傻了眼,他不仅今天作业没有,昨天的作业也没做,甚至本子上连名字也没写。) 师:你为什么不做作业? 生:我忘记了。 师:那你现在把作业补上吧,以后不要拖拉作业了,知道了吗? 生:我没有带书来。 师:去向同学借一借不就行了吗。 生:别人不借给我。 师:不会吧,你试过? 生:是的。 师:那就让你家长把书送过来吧。生:我不知道妈妈的电话号码。 师:是吗?不会吧,你妈妈电话你会不知道? 生:是的,我记不住。 师:那你就去教室等,等你家长来接你时老师再找她。 这时他的班主任也来了,对于生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批评,生突然哭了起来,并在地上撒起赖来了,在班主任与我的一再要求下,过了几分钟很不情愿地边哭边把妈妈的电话告诉了我,我打电话让他家长把书送来让他做作业。几分钟后家长来到了学校,本以为家长把书送来后,黄汗林把不作业补上也就没事了,那知家长来后问题更大了。下面是黄汗林与他妈妈的一段对话。 妈妈:中午在家里你不是说你作业都做完了吗? 黄汗林:(一副满不在乎地、厥厥地说)我不知道有作业,我没有书。 妈妈:我在家里找遍了所有地方,都没有你的书,你书放在什么地方? 黄汗林:我也不知道,我在书包里找了几遍了。 (这时班主任与我插话了,让他妈妈去他书包里找一找,几分钟后,他妈妈从他书包里找出了他的数学书。) 妈妈:书不就在你书包里吗? 黄汗林:我就是找不到吗. 妈妈:你怎么能不做作业呢? 黄汗林:我就不做,就不做。我不想做。(边说边打妈妈) 妈妈:你到学校来是学习的,怎么能不做作业呢?更何况这两天的作业都很少,你看人家都做了,你怎么不做呢? 黄汗林:我不想学习,我不喜欢数学。 妈妈:你不读书怎么行呢,国家也不容许你不读书呀,现在不读书你能做什么? 黄汗林:我不在这个学校读书。我要到外面学校读去。 (背景:黄汗林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离婚了,黄汗林跟他的妈妈生活,一年级上学期在我们这儿读的,后来可能认为私立学校效果好,下学期转到私立学校读了一学期。今年又回到我们这儿,妈妈现在在家中开“麻将馆”,根本无心管他。) 妈妈:你作业不做,到什么学校都不行。 黄汗林:那我到爸爸那儿去,不读书了。 妈妈:你 妈妈:你赶紧把作业做好,过一会儿我来接你。 黄汗林:我就不做。 面对这一对母子,我们整个办公室的老师都傻了眼,大家都在摇头,为了缓解我与黄汗林间的情绪,我去教室指导几个学生订正作业去了,让他们母子进一步地交流,从教室出来,正好碰到他妈妈拉着黄汗林在找我。 妈妈:快向老师认个错,向教师说没有做的作业今天晚上回家补上,明天再交。(当时第二节课才下课,还有一节夕会课,作业完全可以做好的。) 黄汗林:(很不高兴地说)我 妈妈:快说呀,我回家还有事。 黄汗林:(还是吞吞吐吐) 师:算了,只要他把作业完成就行了,以后可不能拖拉作业了。 妈妈很无奈式地笑了笑走了,我也无奈地走进了办公室。 反思:面对今天的这种场景与学生,我真是第一次遇到,孩子贪玩拖拉作业很正常,但黄汗林这样的情况实在的少见。黄汗林不做作业的行为,已不仅仅反映出他学习上的问题了,更多地是反映出他品行上、人格上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知道学校的教育只是孩子教育中的一个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父母在子女的教育过程中不作为的话,或过分地放纵子女的行为,其结出的苦果是令人难以下咽的。从黄汗林妈妈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这位单亲妈妈可能是为了补偿孩子家庭的缺憾,一味地顺从、溺爱、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事事以孩子高兴为目的,其结果,孩子不愿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并且各种行为变本加厉,一次比一次厉害,结果是一次比一次让孩子受到的伤害更大。 如何解决黄汗林在校学习的问题,可能想通过他妈妈来帮助看来有点不现实了,看看能不能通过班级的氛围、集体的力量、学习的兴趣来引导他。但我更希望他妈妈能转变教育孩子的方式,与学校共同转变黄汗林身上已形成的不良习气。 也许,之前的我还迷茫,还困顿,还犹豫和踌躇,但现在我感觉是从容淡定和执着. 只要是用心在行走,用心在体会行走的快乐,用心在体会行走的生命;让我的脚告诉我的心,我的生命是行走着的,我的快乐是在行走着的生命中的. 用快乐感染孩子,用真心孕育爱心,我将会与孩子们在爱中共同成长.教育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更是不容推卸的责任周六、周日两天在长沙听课“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湖南省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研讨会”,我的感受很多很多,现在与在座的各位老师们分享。当别人问起我们的职业时,我们回答: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时,您的感受是如何的?我们是不是为我们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也许我们并没有,我们心中想到的是比起大学教师或者高中、初中教师来说,我们的专业水平或者说的社会地位都远不及他们,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们的岗位所赋予我们的使命更加重要,意义也更崇高,我们是人类启蒙的导师,我们是浇灌幼苗的园丁。深刻思考我们的内心和观察当今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不难发现,安于在这个岗位深深扎根的人并不多,就因为这个岗位是小学,由于我们的忽视,我们甚至不用备课进课堂,小学嘛,简单,由于我们的轻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想讲什么讲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因为孩子不懂,我们可以糊弄。如果一旦家长找来,你又可能会上点紧,稍微加点班,看看进度是否上来了,没有压力何来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追求,人生就陷入混沌和无聊的现状。社会现实,能够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也许使很多人梦寐以求。曙光并不是重点小学,但是很多重点小学以前也是普通学校,每个老师不要只看到学校现有的条件,如果你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你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并且持之以恒,不管学校将来是否有发展,你发展了,你就可以主动选择,机会一旦来临,决不放手。我从金庭转来曙光,很多人不理解,从大学校转到小学校,你图什么?我图的是自身的发展,如果我只能够依靠学校而生存,那一旦今后我所在的学校倒闭,人员分流,我何去何从?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你才可能有一席之地,否则竞争如此激烈,小学生日益减少,教师裁员,没有技术专长的你将何去何从?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只有一条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自己的业务教学能力。我们站在台下看名师,觉得他们高高在上,觉得他们多么辉煌多么睿智多么了不起,但我们忽视了一个事实,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甚至和我们一样是中师毕业,二十位专家其中绝大部分的起始学历都是中等师范,为什么他们可以站在讲台上淋漓尽致、口若悬河,是因为他们在课后付出了别人所无法付出的几倍甚至于几十倍、几百倍的努力。黄爱华老师,一次教案详详细细进行了课堂预设,包括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教师该如何提问、如何设置恰当的动作、一个句子最后的语气词到底是用“吗还是用呀,或者是啦”他都一一写下来,一个一个剔除、筛选和甄别,不要这样!和不要这样嘛,生硬的话变成了耐心的劝导。无数次的试教,一次一次设想的方案推翻再重来,犹如死一次又活过来,千锤百炼终成正果。也就是这一次正果还在全国各地巡回展示不同学生近38次之多。老师们,我们不是教不好,也不是学生差,而是在于我们究竟在课堂之余付出了多少心血,钻研了多少时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师要有同理心,将心比心没有哪一个孩子愿意落后,他痛苦的时候你不理解,反倒一句刺伤的话将他推出你的视线,他的自尊心极度受损,当你恢复了理智再次想走进他的内心时,他的内心已经封闭,不再向你敞开。当我们的老师手扶着手,靠在讲台上说好好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几个优秀学生代答,大部分的学生真正掌握了没有?没有。导致明天的作业上交时,你一看百分之八十的错误,原因在于什么?你的课堂你反思了没有,是否真正有效?你的讲授、你的课程设置是否切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否真正落实?用几分钟备课的大有人在,上课前翻翻书本,看看究竟是什么内容;甚至还有零备课的现象存在,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