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一 教学目标1 反复朗读,感知本诗的基本内容2 品味诗歌精炼语言,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重)3 体会作者淡淡的乡愁,培养爱家,爱故土的情感(难)二 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三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就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为了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王湾的关于乡愁的次北固山下。(二)了解常识1 作家简介王湾 洛阳(今河南)人,唐代诗人。2 体裁五言律诗。律诗:字数整齐划一,分五言、七联。通常律诗规定8句,每两句一联,共计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 题目次:停宿,驻扎。北固山:今江苏镇江北,三面环山。(三)诵读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节奏,韵脚)2听朗读3请同学朗读,另一位同学评价(也可短时间背诵)(四)译并赏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我的旅途在青山之外,小船行驶在绿水中间前行。首联“客路”点名作者身份,并不是当地人,只是途经于此到其他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规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上涨,江岸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齐平了。船行江中,风顺而柔和,船帆端端正正悬挂着。颔联以小见大,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出来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还没消退,红日已从大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南已有春的消息。颈联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有点明时令。两个意象“海日“”江春”新旧交替,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一种乐观、积极的鼓舞力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家书不知寄到哪里,请归去的大雁把信带到洛阳吧。尾联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大雁北归,自然联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想让大雁把他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归雁”与“客路“”行舟”遥相呼应。通过对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的愁情。“鸿雁传书”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困在漠北放羊,他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祖国,后来人们就把“鸿雁”代指书信。(五)合作与探究1 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时节的景物?有哪些景,表现了什么特点。景物:长江地区,早春时节青山 绿水 江水 船 海日 江春特点:开阔,秀丽2 颈联写“海日“”江春”有相同的地方吗?与诗人的乡愁有关吗?时间交替变化,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一年又一年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3 讨论并思考,当历史的车轮到今天之后,我们有了火车、飞机、电话、网络等,那么信息社会,我们还拥有乡愁吗?小结:这首诗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见,长江上游开阔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感受。(六)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诗2本课练习册(七)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