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讲 孙勤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常见类型一、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异常 1、血管内含血量增多:充血 淤血 2、血管内含血量减少:缺血二、血管内血液成分逸出血管外 1、液体逸出: 组织组织水肿 积液 2、红细胞逸出: 出血三、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 1、血栓形成 2、栓塞 3、梗死,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Hyperemia and congestion一、概念:充血和淤血都是指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二、充血=动脉性充血 Hyperemia (一)概念: 动脉血输入量 (二)原因机制: 动脉扩张 (三)类型:两种,1、生理性充血 : 1)进食后胃肠充血 2)运动骨骼肌充血 3)妊娠子宫充血 4)情绪激动面部充血等2 、病理性充血: 1)炎性充血 早期 (神经反射 血管活性胺) 2)减压后充血(四) 形态改变(病理改变) 1、镜下:见图,(四)、形态改变(病理改变) 1、镜下:细毛细血管 2、大体: 体积、重量、形状、颜色、表面、温度(五)影响(后果): 1、多数没有影响,一般是有利的 2、少数不利,三、 静脉性充血=淤血 congestion(一)概念:(二)原因: 1、静脉受压 2、静脉阻塞 大或多静脉 3、心力衰竭:左心衰 右心衰,(三)病变 1、镜下:见图,(三)病变 1、镜下:小静脉 和 毛细血管 明显 扩张 2、大体: 体积、重量、形状、颜色、表面、温度,(三)病变 1、镜下:小静脉 和 毛细血管 明显 扩张 2、大体: 体积、重量、形状、颜色、表面、温度 紫绀,(四)后果: 取决于淤血的时间 1、淤血性水肿: 漏出液 2、淤血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间质 :C.T.增生 网状纤维胶原纤维淤血性硬化(五)重要器官的淤血 1、慢性肺淤血:原因,(四)后果: 取决于淤血的时间 1、淤血性水肿: 漏出液 2、淤血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间质 :C.T.增生 网状纤维胶原纤维淤血性硬化(五)重要器官的淤血 1、慢性肺淤血:左心衰竭 镜下:(1)肺泡壁:见图 (2)肺泡腔: (3)间质 :,肺的低倍光镜结构,慢性肺淤血,(四)后果: 1、淤血性水肿: 漏出液 2、淤血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间质 :C.T.增生 网状纤维胶原纤维淤血性硬化(五)重要器官的淤血 1、肺淤血: 左心衰竭 镜下:(1)肺泡壁: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2)肺泡腔:见图 (3)间质 :,慢性肺淤血,(四)后果: 1、淤血性水肿: 漏出液 2、淤血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间质 :C.T.增生 网状纤维胶原纤维淤血性硬化(五)重要器官的淤血 1、肺淤血: 左心衰竭 镜下:(1)肺泡壁: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2)肺泡腔: 有水肿液、 见图 (3)间质 :,(四)后果: 1、淤血性水肿: 漏出液 2、淤血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间质 :C.T.增生 网状纤维胶原纤维淤血性硬化(五)重要器官的淤血 1、肺淤血: 左心衰竭 镜下:(1)肺泡壁: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2)肺泡腔: 有水肿液、红细胞 见图 (3)间质 :,慢性肺淤血,(四)后果: 1、淤血性水肿: 漏出液 2、淤血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间质 :C.T.增生 网状纤维胶原纤维淤血性硬化(五)重要器官的淤血 1、肺淤血: 左心衰竭 镜下:(1)肺泡壁: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2)肺泡腔: 有水肿液、红细胞 和 心力衰竭细胞 (3)间质 :C.T.增生,网状f 胶原 f,大体: 体积、重量、形状、颜色、表面、,大体: 体积、重量、形状、颜色、表面、切面 后期质地变硬肺褐色硬化,2、肝淤血: 原因,正常肝小叶结构及血流分布,正常肝小叶结构模式图,肝小叶Hepatic lobule,2、肝淤血 右心衰竭镜下:(1)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血窦扩张 淤血 (2)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小叶中央区淤血重暗红色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淡黄色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2、肝淤血 右心衰竭镜下:(1)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血窦扩张 淤血 (2)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小叶中央区淤血重暗红色小叶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淡黄色槟榔肝 (3)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 窦周细胞(储脂细胞) 转化为成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 淤血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早期),第二节 出血 hemorrhage一、概念: 血液从血管腔或心腔逸出,称为出血。二、类型:(一)按发生情况不同: 1、生理性出血:子宫内膜 2、病理性出血:,(二)按发生机制不同:1、破裂性出血 (1)血管机械性损伤 (2)血管壁或心脏病变 (3)血管壁周围病变侵蚀 (4)静脉破裂 (5)毛细血管破裂2、漏出性出血 由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和微静脉通 透性增高引起,(1)血管壁的损害 感染、中毒、缺氧等(2)血小板或功能障碍 再障、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3)凝血因子缺乏(三)按发生部位不同:内出血和外出血 1、内出血:淤点、紫癜、血肿、积血 2、外出血: 鼻衄、咯血、呕血、尿血、,三、病理变化,(一)内出血 1. 积血液积聚于体腔内 2. 血肿液积聚于组织内 3. 仅在镜下看到的出血 4. 淤点浆、粘膜较小出血 5 . 紫殿浆、粘膜稍大出血 6. 淤斑直径超过2cm的皮下出血,(二) 外出血 1. 咯血呼吸道出血 2.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 3. 血尿泌尿道出血 4. 血便下消化道出血,皮肤淤点,皮肤淤斑,三、后果: 1、多自行止血 2、吸收 3、机化 4、纤维包裹 不良的影响: 1、失血性休克:短时间丧失血量2025 2、死亡: 心、脑等重要器官 3、缺铁性贫血:反复慢性出血,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讲 孙勤暖,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在活体的心腔和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叫血栓形成。血栓。,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在活体的心腔和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叫血栓形成。血栓。 正常人为什么的血液不发生凝固?,1、 正常完整内皮细胞 2、正常的血流状态 3、血液凝固系统和纤维蛋白 溶解系统的动态平衡,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个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个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个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三个条件常同时存在, 以一个为主。,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最重要、最常见 内皮受损,暴露内皮下胶原:,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最重要、最常见 内皮受损,暴露内皮下胶原: 1.促使血小板粘集于局部,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最重要、最常见 内皮受损,暴露内皮下胶原: 1.促使血小板粘集于局部 2.激活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最重要、最常见 内皮受损,暴露内皮下胶原: 1.促使血小板粘集于局部 2.激活内、外源性凝血系统 3.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导致心血管内膜损伤的常见的疾病: 风湿性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肌梗死区的心内膜 动脉粥样硬化 创伤性和炎症性动静脉损伤 缺氧、休克、败血症等广泛 内皮损伤 DIC等等,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个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 1、血流缓慢 2、涡流形成,血小板(白色)在轴流外层,轴流,边流,血流缓慢轴流加宽、消失血小板易粘附内膜血流缓慢损伤内皮血流缓慢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增加,静脉血栓多见? 动脉血栓多见?,静脉血栓多见? 动脉血栓多见? 静脉血栓多见,静脉血流缓慢原因: 静脉血流慢、静脉瓣处有涡流 静脉血流可短暂停滞 静脉壁薄易受压 静脉内血液粘性,引起血流缓慢的常见的疾病: 心力衰竭 久病和术后卧床的患者 曲张的静脉等,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个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 1、血流缓慢 2、涡流形成=血流不规,产生冲击力、离心力静脉管壁受压动脉瘤的形成,导致涡流形成常见的疾病: 动脉瘤 二尖瓣狭窄时的左心房 血管分支处等,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个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 1、血小板 2、凝血因子数量或活性 3、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 常见的疾病分两种:遗传性、获得性1、遗传性高凝状态: 1)V 因子基因突变(最常见) 2)抗凝血酶 、蛋白S 、 蛋白C 的先天缺乏有关。,2、获得性高凝状态: (1)广泛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 瘤细胞促凝因子 (2)DIC (3)手术、创伤、妊娠、分娩等 大出血血液浓缩凝因子 和血小板 (4)妊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 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 血小板,血栓形成有哪三个条件?,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个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个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个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三个条件常同时存在, 以一个为主。,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三、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 (一)过程:,血栓形成过程示意图,第三节 血栓形成 thrombosis,一、概念: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三、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 (一)过程: (二)类型: 1、白色血栓 2、混合血栓 3、红色血栓 4、透明血栓,1、白色血栓 = 血小板血栓=析出性血栓 1)过程: 2)组成:,血栓形成过程示意图,1、白色血栓 = 血小板血栓=析出性血栓 1)过程: 2)组成:主要为血小板 少量纤维蛋白 3)形态: 镜下: 大体:,血栓形成过程示意图,心瓣膜白色血栓,二尖瓣上的白色血栓,1、白色血栓= 血小板血栓=析出性血栓 1)过程: 2)组成:主要为大量血小板 少量纤维蛋白 3)形态: 镜下: 粉染的颗粒 大体: 小结节、灰白色、粗糙、 附着牢固,不易脱落 4)部位:,1、白色血栓= 血小板血栓=析出性血栓 1)过程: 2)组成:主要为血小板 少量纤维蛋白 3)形态: 镜下: 粉染的颗粒 大体: 小结节、灰白色、粗糙、 附着牢固,不易脱落 4)部位:血流较快处,1、白色血栓= 血小板血栓=析出性血栓 1)过程: 2)组成:主要为大量血小板 少量纤维蛋白 3)形态: 镜下: 粉染的颗粒 大体: 小结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愿替班协议书范本
- 看管水库协议书范本
- 建设扶贫车间协议书
- 研发项目立项协议书
- 药品寄存协议书模板
- 委托承办会议协议书
- 重庆大足法院协议书
- 租房铺面出租协议书
- 美国买房协议书样本
- 纸质股票转让协议书
- 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和办公用房规划设计规范
- (完整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完整版)
- DB14∕T 2163-2020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指南
- 信号与系统讲义教案第5章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 素雅古典花鸟中国风PPT模板
- 农田水力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 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以智联招聘为例
-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放弃治疗同意书
- USP 1225检验方法验证和USP1226检验方法确认(中英文稿)
- 胆道射频消融技术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