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对家长开课_第1页
雾凇对家长开课_第2页
雾凇对家长开课_第3页
雾凇对家长开课_第4页
雾凇对家长开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雾凇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3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查词典理解词语:奇观 弥漫 笼罩 缭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词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并练习背诵。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1指名背诵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2 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 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3 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教师介绍:吉林雾凇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三、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归纳主要内容:本文描绘了吉林雾凇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并详细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2交流。3自学课文。4检查自学效果。(1) 生字词正音。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 夜幕 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3) 指读长句。(4)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5教师小结: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适当解释)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朗读。你读懂了什么?(吉林雾凇奇特壮美,难怪称为“奇观”呢。关注:奇观十里长堤 缀满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 三九严寒 大地冰封 )2填空:第一自然段中概括描写了 。其中交代雾凇出现的季节的词语是: ,表示雾凇景象壮观的词语是: ,表示雾凇景象很美的词语是: 。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尝试背诵。五、指导写字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3指导书写。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六、作业1朗读课文,熟背第一自然段。2组词。堤( ) 俗( ) 模( ) 凝( )提( ) 浴( ) 摸( ) 疑(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准词语 2. 背一背第一自然段。二、探究成因1 默读第二自然段,课文哪句话概括介绍了雾凇形成的条件? 课件: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条件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和遇冷、凝结)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课件出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哪些词语说明了松花江畔水汽很多?指导朗读:松花江畔水汽很多,雾气很浓。能否通过朗读把它们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呢? 自由练读。指名读,反馈。过渡:吉林既有饱和的水汽,又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吉林雾凇特别壮观,厚度能达到4060毫米,远远超过510厘米的普通树挂的厚度。如此壮观的雾凇,是不是一下就形成了呢?(当然不是)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才能形成雾凇。它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慢慢形成的渐变的过程。画出有关语句。课件展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重点字词注上红色符号)镀:说明每一层都很薄,要形成壮观的雾凇需要很长时间。慢慢地:说明雾凇形成的速度慢。雾凇大约要经过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形成。轻轻地:说明雾凇形成时轻柔无声。雾凇形成时人们正在熟睡,是察觉不到的,等到早上推开门一看,才发现一夜之间世界已是一片银装素裹。一层又一层:第一层的时候,好像在黑黑的树枝上撒了一层盐,继而盐一层层的撒得更多,到最后树木完全变得洁白通透了。(2)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齐读: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个过程就叫“凝结”)3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雾凇的形成是一个慢慢的渐变的过程。出示填空:最初像( ),逐渐变成( ),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 )了。银线银条银松雪柳:一夜之间松针柳枝有了变化,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4.指导朗读:这么美丽的雾凇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啊,你能把这种缓慢的渐变过程读出来吗?让我们读好第二自然段。三、欣赏美景1. 你能用一个成语赞美一下美丽的雾凇吗?银装素裹、琼枝玉树、美不胜收、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粉妆玉砌2欣赏图片,朗读词语。3.那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么赞叹它的呢?(生回答)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能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吗?4.指导朗读: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练读第三节)四、课堂总结1.1991年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爷爷到吉林视察,恰逢雾凇奇景,让我们和江泽民爷爷一起来欣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吧!(播放课件)看,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风情万种,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美丽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晶莹洁白,宛如人间仙境。江泽民爷爷观赏了这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1998年他又一次来到吉林,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又赋诗一首: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雾凇形成的过程)五、作业(至少选做一题)1.为雾凇编一段广告宣传词。2.试着给课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