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高考大纲新增古诗文列子伯牙善鼓琴【作者】佚名 【朝代】未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志:志趣、心意。峨峨:高耸的样子。洋洋:宽广的样子。卒:通猝,突然。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伯牙善鼓琴 善:擅长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好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卒逢暴雨, 止于岩下, 心悲, 乃援琴而鼓之。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查看更多 收起更多 译文 注释 1.善:擅长,善于。2.鼓:弹奏。3.听:倾听。4.绝:断绝。5.志在高山:心中想到高山。6.曰:说。7.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妙啊”或“太棒了”。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8.峨峨:高。9.兮:语气词,相当于“啊”。10.若:像一样。11.洋洋:广大。12.念:心里所想的。13.必:一定,必定。14.之:他。15.谓:认为,以为。16.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17.乃:就。18.复:再,又。19.弦:在这里读作xin的音。20.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21.阴:山北或水南为阴。反之,山南水北为阳。 来源:古诗文网 来源:古诗文网 译文参考: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译文登幽州台歌词句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chu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登幽州台歌白话译文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3 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1得归。道逢2乡里人:“家中有阿()3谁?”“遥看是君4家,松柏(bi)5冢(zhng)累累。6”兔从狗窦(du)7入,雉(zh)8从梁上飞。中庭9生旅10谷,井上生旅葵(ku)11。舂(chng)12谷持作饭,采葵(ku)持作羹(gng)13。羹(gng)饭一时14熟,不知贻(y)15阿()谁。出门东向看16,泪落沾17我衣。1 2 十五从军征词句注释1. 始:才;归:回家。2.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3. 阿():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4.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5. 松柏(bi):松树、柏树。6.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冢(zhng),坟墓、高坟。累累(li l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7.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du),洞穴。8. 雉(zh):野鸡。9. 中庭:屋前的院子。10.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11. 旅葵(ku):葵菜,嫩叶可以吃。12. 舂(ch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13. 羹(gng):用菜叶做的汤。14. 一时:一会儿就。15. 贻(y):送,赠送。1 3 16. 看:一说为“望”。17. 沾:渗入。十五从军征白话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就洒落在征衣上。十五从军征创作背景编辑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4 登黄鹤楼 (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2。晴川3历历4汉阳树,芳草萋萋5鹦鹉洲6。日暮乡关7何处是?烟波8江上使人愁。2 3 词语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2.悠悠:飘荡的样子。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4.历历:清楚可数。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7.乡关:故乡家园。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4-5 3 白话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2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张岱崇祯五年1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2绝3。是日更定4矣,余5拏6一小舟,拥毳7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8,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9。湖上影子,惟10长堤一痕11、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12、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3。到亭上,有两人铺毡14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5?”拉16余同饮。余强17饮三大白18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19。及20下船,舟子21喃喃22曰:“莫23说相公24痴,更25有痴似26相公者。”1 词句注释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2、俱:都。3、绝:消失。4、是日更(g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始。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拏:通“桡”,撑(船)。7、拥毳(cu)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10、惟:只有。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1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13、而已:罢了。14、毡:毛毯。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16、拉:邀请。17、强(qi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18、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19、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20、及:等到。21、舟子:船夫。22、喃喃:低声嘟哝。23、莫:不要。24、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25、更:还。26、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2 3 湖心亭看雪白话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2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词句注释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北固楼:即北固亭。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悠悠:形容漫长、久远。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du m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曹刘:指曹操与刘备。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3-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白话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5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3。四面歌残终破楚4,八年风味徒思浙5。苦将侬6、强派作娥眉7,殊未屑8!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9。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10。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11当磨折。莽12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3!1 词句注释1. 满江红:词牌名。唐朝名上江虹,后改今名。2. 小住京华:到京不久。小住,暂时居住。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北京。3. 秋容如拭: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4. 四面歌残终破楚: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5. 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作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湖南结婚,到作词时恰好八年。徒,空,徒然。6. 苦将侬:苦苦地让我。7. 蛾眉:美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8. 殊未屑:仍然不放在心上。殊,还,仍然。未,不。屑,顾惜,介意。9. 烈:刚正,不轻易屈服。10. 因人常热:为别人而屡屡激动。热,激动。11. 末路: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12. 莽(mng):广大。13. 青衫湿:失意伤心。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为官职最低的服色。2 满江红小住京华白话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1 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注释1.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安徽凤阳。2. 鯈tiao鱼:古同“鲦”。白鲦鱼。3. 从容:悠闲自得。4. 是:这。5.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6. 子固非鱼也:固,本来。7. 全:完全,确定是。8.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犹寻。其,话题。本:最初。9.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10.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11.之:助词无实意12.梁:桥13.既:既然14.已:已经15.安:怎么(前一个) 哪里(后一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作品鉴赏该文节选自 秋水。标题是编者加的。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2-3 卖炭翁注释译文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可怜:使人怜悯。愿:希望。晓:天亮。辗(ni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困:困倦,疲乏。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骑马的人。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把:拿。称:说。敕(ch):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系(j):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3 4 5 卖炭翁白话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4 6-7 卖炭翁创作背景编辑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2,古来共谈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4。青林翠竹5,四时俱备6。晓雾将歇7,猿鸟乱鸣8;夕日欲颓9,沉鳞竞跃10。实是欲界之仙都11。自康乐以来1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3。1词句注释1. 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2. 山川:山河。之:的。3. 共谈:共同谈赏的。4.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5. 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6. 四时:四季。俱:都。7. 歇:消。8. 乱:此起彼伏。9.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10.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11. 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12.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13. 复:又。与(y):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1 2 答谢中书书白话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1不如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3。三里之城4,七里之郭5,环6而攻之7而8不胜。夫9环而10攻之,必有得天时11者矣,然而不胜者,是12天时不如地利也13。城非不高也14,池15非不深也,兵革16非不坚利17也,米粟18非不多19也,委20而21去22之23,是24地利不如人和也。故25曰,域26民不以27封疆之界28,固29国30不以山溪31之险32,威33天下不以34兵革35之利。得道者36多助,失道者37寡38助。寡助之至39,亲戚畔40之。多助之41至42,天下顺43之。以44天下之45所顺,攻亲戚46之所畔,故47君子有48不战,战必胜49矣。2-3 词句注释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优势。3.人和: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6.环(hun):包围。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10.而:连词表递进。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12.是: 这。13.也: 表判断语气,“是”。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15.池:护城河。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17.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18.米粟(s):粮食。19.多:充足。20.委:抛弃。21.而:然后22.去:离开。23.之: 代词,代“城”。24.是:代词,这25.故: 所以。26.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27.以: 凭借。28.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29.固:巩固。30.国:国防。31.山溪:山河。32.险: 险要的地理环境。33.威: 威服。34.以:凭借,依靠之意。35.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36.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37.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38.寡:少。39.之至:到达极点。40.畔:通“叛”,背叛。41.之:意思是“到、到达”。42.至:意思是“极点”。43.顺: 归顺,服从。44.以: 凭借。45.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6.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47.故: 所以。48.有: 要么,或者。49.胜:取得胜利。3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白话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5 虽有嘉肴礼记学记(又名小戴礼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1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2虽:即使。3嘉肴(yo):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4旨:甘美。5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6是故:所以。7困:不通,理解不了。8自反:反省自己。9自强(qing):自我勉励。强:勉励。10教(jio)学相长(zhng):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11兑(yu)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12学(xio)学(xu)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13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14弗:不虽有嘉肴通假字兑(通“说(yu)”,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古代皇帝发布的政令。虽有嘉肴古今异义1. 不知其旨也旨(古义:甘美。今义:意义,目的。)2. 然后能自强也1 自强(古义:自我勉励。今义:自己努力图强。)译文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尽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学习了然后知道就知道不足,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五百家的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万二千五百家的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的王城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太学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弄清经文旨意的能力,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广泛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想观点坚定不移,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在一开学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励学生;入学授课之前,先击鼓召集学生,整齐威仪,然后打开书箱;同时展示戒尺,来约束他们的仪容举止;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学生,使学生内心从容不迫;时时观察却不说,让问题在学生的心中积聚;年幼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而不随便发问,学习不逾越难度。这七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古书上说:“大凡学习,若学习做官,就先学习与职务有关的事;若学习做士,就先学习学士应有的志向。”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受教育的最好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循序渐进;互相取长补短,叫做观摩。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会抵触抗拒,格格不入;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学业就会搞乱而无所成;自己一个人学习,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戴圣,字次君,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魏郡斥丘(今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北乡义)人 一说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2-3 生卒年不详,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公元80年)。木兰辞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1,木兰当户织2。不闻机杼声3,惟闻女叹息4。问女何所思5,问女何所忆6。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7,可汗大点兵8。军书十二卷9,卷卷有爷名10。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11,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12,南市买辔头13,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14,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15。旦辞黄河去16,暮至黑山头17。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9。朔气传金柝20,寒光照铁衣2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22,天子坐明堂23。策勋十二转24,赏赐百千强25。可汗问所欲26,木兰不用尚书郎27,愿驰千里足28,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9;阿姊闻妹来30,当户理红妆31;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3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33。当窗理云鬓34,对镜帖花黄35。出门看火伴36,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3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8?1 2词句注释1. 唧(j )唧: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2. 当(dng)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3. 机杼(zh)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4. 惟:只。5. 何:什么。6. 忆:思念,惦记7. 军帖(ti):征兵的文书。8. 可汗(khn):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大点兵:大规模征兵。9.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10.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当时北方呼父为“阿爷”。11. 愿为市鞍(n)马:为,为此(指代父从军)。市,买。鞍马:马匹和乘马用具。12. 鞯(jin):马鞍下的垫子。13. 辔(p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14. 辞:离开,辞行。15. 溅(jin)溅:水流激射的声音。16. 旦:早晨。17. 暮:夜晚。黑山: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公元429年,北史蠕蠕传:“车驾出东道,向黑山”。18. 但闻:只听见。胡骑(j):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啾(ji)啾:马叫的声音。19.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军机,指战争。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20. 朔(shu)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李善注:“金,谓刁斗也。衞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21.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铁衣:古代战士穿的带有铁片的战衣。22.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23. 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24. 策勋十二转(zhu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25. 赏赐百千强(qi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26.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27. 不用:不为,不做。尚书郎:官名,魏晋以后在尚书台(省)下分设若干曹(部),主持各曹事务的官通称尚书郎。28. 千里足:可驰千里的脚力,指好马。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均指愿得良骑速回故乡。29. 郭:外城。扶:扶持。将:助词,不译。以上二句是说父母互相搀扶着到城外来迎接木兰。30. 姊(z):姐姐。31. 理:梳理。红妆(zhu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32. 霍(hu)霍:磨刀迅速时发出的声音。一说,刀光闪动疾速貌。33. 著(zhu):通假字 通“着”,穿。34. 云鬓(b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35. 帖(ti)花黄: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款饰,把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一点黄的颜色。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36. 火伴: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火伴即同火的人。37. “雄兔”二句: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38. “双兔”二句:当两只兔子一起在地上跑时便区别不出它们的雌雄。傍(bng)地走,指在地上跑。以上四句通过雄兔雌兔在跑动时不能区别的比喻,对木兰的才能和智慧加以赞扬和肯定,传达了一种“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观念。3-4 5 6 7 8 木兰诗白话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财务审计业务合同书范本
- 2025标准企业办公室租赁合同样本下载
- 个人餐饮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书法雕刻劳务合同标准文本
- 航空运输合同示范文本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珠海二手房买卖合同
- 证券资产抵押担保合同二零二五年
- 聘用人才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版员工食堂劳务承包合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定义及特征二零二五年
- 消防更换设备方案范本
- 合伙开办教育培训机构合同范本
- 嵌入式机器视觉流水线分拣系统设计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10096-2018)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安徽省集训选拔赛“电子商务”赛项规程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翻折问题(含解析)
- (统编版2025新教材)语文七下全册知识点
- 家具全屋定制的成本核算示例-成本实操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