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渠江特大桥及K26872车行天桥施工组织设计(DOC124页).docx_第1页
大龙渠江特大桥及K26872车行天桥施工组织设计(DOC124页).docx_第2页
大龙渠江特大桥及K26872车行天桥施工组织设计(DOC124页).docx_第3页
大龙渠江特大桥及K26872车行天桥施工组织设计(DOC124页).docx_第4页
大龙渠江特大桥及K26872车行天桥施工组织设计(DOC124页).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 工程说明11.1 工程概况11.2 技术标准11.3 气象、水文、地形、地质11.4 桥梁结构介绍22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62.1 总体施工方案62.1.1 施工总体顺序62.1.2 施工方案简述62.1.3 10#、11#主墩承台施工72.1.4 一般承台施工172.1.5 墩身施工202.1.6 桥台施工302.1.7 0#块施工312.1.8 挂篮悬臂施工352.1.9 边跨现浇段施工612.1.10 合拢段施工及结构体系的转换612.1.11 引桥T梁施工662.1.12 车行道天桥施工862.1.13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863 质量保证措施923.1 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923.1.1 质量目标923.1.2 质量方针923.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923.3 质量管理体系923.4 管理保证措施923.5 技术保证措施923.6 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924 施工总进度(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及保证措施954.1 施工进度计划954.1.1 总工期、阶段工期及开、竣工日期要求954.1.2 总体施工安排954.1.3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954.1.4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964.2 工期保证的组织机构974.3 工期保证措施975 施工安全措施995.1 安全管理体系995.1.1 安全目标及管理依据995.1.2 安全防范重点995.1.3 安全保证体系995.2 安全保证措施1015.2.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015.2.2 专项施工工序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36 文明施工措施1066.1 文明施工目标1066.2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1066.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067 施工环保措施1087.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1087.2 施工对环境的影响1087.2.1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087.2.2 主要施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1087.2.3 施工阶段中环境保护措施1097.2.4 施工阶段中水土保持措施1117.2.5 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1128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1138.1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1138.2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1138.3 施工总平面图1149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1159.1 设备、人员组织及动员周期1159.2 资源配置计划1159.2.1 主要设备配置计划1159.2.2 工程材料组织及供求计划1159.2.3 劳动力组织及配置计划117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119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120附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121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122工程说明 工程概况大龙渠江特大桥桥跨布置为:340+340+340+(96+180+96)+540m,桥梁起讫桩号为 K25+896K26+836m,全长940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96+180+96)连续钢构,引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 T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方法施工;下部结构桥台为 U型桥台,扩大基础;主桥桥墩采用双薄壁墩,引桥桥墩采用空心墩、双柱式墩、嵌岩桩(挖孔灌注桩)。K26+872车行天桥中心处对应广安市前锋(货运站)至枣山(操场坝)干线公路工程主线桩号为K26+872,桥梁全长67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U型台,基础为刚性扩大基础。 技术标准1、汽车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2、设计行车速度:60km/h 3、桥面宽度1.75m人行道+0.5墻式护栏+净-10.25m桥面+1.5m中央分隔带+净-10.25m桥面+0.5m墙式护栏+1.75m人行道=26.5m;4、设计基本风速:27.5m/s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按VII度区设防6、设计洪水频率:1/3007、通航标准:按 IV级航道设计 气象、水文、地形、地质(1) 气象桥位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多雾多霜的特点。区内空气潮湿,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059.8mm。年降雨量一般集中在夏季,7月份最多,降水强度大,一个月之内可达450mm,冬春两季少雨,秋季降雨虽只占20%。区内年平均气温17.6,常年12月最冷,均温14,极端最低气温-3.8。3月开春,气温回升;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盛夏在78月,均温2628,极端最高气温41.5,9月立秋之后气温急降,日温变化达89,1012月则每日有半天是大雾茫茫。(2) 水文地质地表水系主要为渠江,在桥址区自北东向南西流向。渠江是嘉陵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川、陕两省界米仓山南麓,流经南江、巴中、平昌、达县、渠县、广安、岳池、合川等8个县区,于重庆钓鱼山下云门镇姚家沟村附近注入嘉陵江,较大支流有恩阳河、通江、州河等,全长720km,干流全长305.5km,流域面积.92万km2,平均比降0.17,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5亿m3,多年平均流量663m3/s。其中,广安区境内长113Km,在广安境内由肖溪镇勤劳村入境,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广安区境中部,流经恒升镇、石笋镇、观阁镇、代市镇、观塘镇、协兴镇、广安市区和华蓥市,从广福街道的化龙乡老君村出境。全河段可通航1530吨木船,19651992年修建凉滩、四九滩电站后,可通行百吨铁驳。渠江最大洪峰流量2.4万m3/s(1975/年),最小流量22.9m3/s(1966年)。渠江江面宽约300.00320.00m,水深约5.0017.00m,勘察期间水位约为222.71m(2010年11月11),据调查常年洪水位为237.50m,最高洪水位242.30m(2010年7月19)(3)地形地貌桥位区横跨渠江,因渠江切割,渠江两岸大致呈一宽缓的“凹字型地形。渠江河面宽300320m。大龙岸总体地形较平缓,一般地形58,局部呈土坎状,地面高程22254m(江边)26357m(DLZKI),相对高差41.03m,江边为一土质斜坡,坡度1015:护安岸17#桥台附近为一砂岩陡崖,崩落的块石随意堆积于斜坡,总体地形较陡,一般地形坡度2530,局部地段呈陡坎状,地面高程22254m(江边)30854m(DLZK26),相对高差达86m,江边亦为一土质斜坡,坡度1520;渠江江底地形较平缓,一般坡度小于10。 桥梁结构介绍(一)桥跨布置本桥平面位于直线上,桥梁点桩号起止桩号为K23+395K24+336,桥全长941m,其中主桥长372m,全桥宽26.5m,分左右两幅桥,单幅桥宽13m,左右幅桥形成双向2的桥面横坡,中间设中央分隔带。主桥为(96m+180m+9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大龙岸引桥采用3联34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砼T梁,护安岸引桥采用54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砼T梁,引桥长569m(含桥台)。(二)上部结构设计1、主桥主梁主桥连续刚构主梁为直腹板单箱单室箱梁,箱梁顶宽13m,底宽7m,顶板翼缘悬臂长3m。箱梁根部梁高11.0米,跨中及端部梁高4.0米,底板厚从跨中至根部由0.32m变化为1.2m,箱梁梁高及底板厚度均按1.6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厚0.28m,墩顶箱梁顶板加厚为0.5m,腹板从跨中至根部分由0.5m渐变至0.9m,1213号块为腹板厚度渐变段。主梁标准截面如下图:图1.4-1 主梁截面主桥各梁段参数参见主桥一般构造图。各单“T除0号块外划分为22对梁段,其中0号块共长12m,在墩顶托架上现浇施工,1至6号块长3.0m,7至13号块长3.5m,14至22号块长4.5m,边跨现浇段长4.76m;边、中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0m;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悬浇段最大节段重量为248.6吨,挂蓝、施工机具及人员总重按110吨考虑。上部主梁按全预应力砼结构设计,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纵、横向预应力采用高强低松弛s=15.2mm钢绞线,群锚和扁锚体系:竖向预应力采用l32精轧螺纹钢筋,布置在腹板:墩顶0号块横梁布设横向预应力钢束。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分为顶板束、腹板束、边跨底板束、中跨底板束、边跨合拢束及中跨合拢钢束六种。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的15-16、15-19、15-2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群锚体系,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采用塑料波纹管真空辅助压浆工艺:顶板和墩顶0号块横向预应力钢束每股直径15.2mm,分别采用15-3、15-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顶板横向预应力束沿桥纵向布置间距为100cm,采用单端张拉方式,张拉端和锚固端交错布置。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采用l32精轧螺纹钢筋,其抗拉强度标准值Rby=750MPa,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竖向预应力束沿桥纵向布置间距为50cm,每腹板布设2根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梁顶一端张拉方式,相应锚具采用YGM32型。竖向预应力钢筋的单根长度均应满足设计图中的长度要求,若因材料供货原因不能满足的,应采用连接器连接。2、引桥主梁引桥上部采用40m跨径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采用交通部颁通用图)。引桥主梁标准截面如下图:图1.4-2 引桥截面(三)下部结构设计主桥10、11号主墩采用钢筋砼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薄壁墩,肢间净距为5.0m,桥墩横桥向与箱梁底部同宽,为7.0m,单肢截面尺寸为7.0m2.5m,顺桥向壁厚0.6m,横桥向壁厚0.8m;主墩承台为23.014.04m的整体式承台,群桩基础,桩径2.5m,钻孔灌注桩施工。9、12号主引桥交接墩和1315引桥桥墩采用钢筋砼空心薄壁墩,上设盖梁,壁厚0.50m,桩基采用桩径2.0m的群桩基础,其余引桥桥墩采用2.0m、2.2m的墩径,桩基础采用2.2m、2.5m。1012号桥墩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其余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0号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挖孔桩基础,桩径1.6m;17号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全桥所有桩基础均按嵌岩桩设计,桩基嵌入中风化层深度不应小于2.5倍,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8MPa。(四)预应力体系预应力钢绞线s15.2抗拉强度标准值:Rby=1860MPa;精轧螺纹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Rby=750MPa.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纵向预应力钢束为k=0.75 Rby,顶板横向预应力钢束为k=0.70 Rby,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k=0.9Rby,箱梁墩顶0号块横梁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k=0.72 Rby。主桥纵向预应力顶板束采用19s15.2和22s15.2,下弯束及边跨合龙束均采用19s15.2及22s15.2;边跨底板束均采用16s15.2,中跨底板束采用19s15.2;主桥竖向预应力采用l32精轧螺纹钢筋,以0.50m等间距布置。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正弯矩束采用7s15.2、8s15.2和9s15.2钢绞线,负弯矩束采用4s15.2钢绞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总体施工方案 施工总体顺序连续刚构桥的主墩基础、墩柱及上部结构悬臂段的施工是本项目的关键线路。关键线路施工顺序:施工准备主墩承台主墩墩身0#块施工主梁悬浇施工边跨合拢中跨合拢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竣工验交。在关键线路上工程施工的同时进行交接墩、直线段和引桥等非关键线路上工程施工。 施工方案简述承台施工采用钢模板,一次浇筑成型,利用冷却水管和测温元件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其中10#、11#水中墩承台采用套箱围堰施工。墩柱、台身均采用钢模,墩身均可采用翻模法施工,10#、11#主墩可采用滑模施工。主桥主梁0#块、直线段均在墩顶搭设托架,直线段可在墩顶设置抱箍,悬浇节段采用挂篮施工。引桥T梁先在梁场预制,后通过架桥机进行架设。6#-15#墩身采用塔吊配合施工,其余墩身利用50t汽车吊配合施工。盖梁采用托架进行浇筑,盖梁预应力一次性张拉到位。考虑到现场运输条件及工期要求,在大龙岸及护安岸需各布置一个40米T梁预制场,其中大龙岸预制40mT梁108片,护安岸预制40mT梁60片,梁场建设时,需充分考虑到工期要求,合理布置制梁与存梁台座。梁场建设必须标准化,场地塑形着重考虑。T梁架设配置1台架桥机(160t),架设顺序为护安岸17#台-12#墩(60片)大龙岸0#台-9#墩(108片)。车行道天桥在护安岸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组织施工,墩柱采用钢模分两次浇筑完成,主梁采用落地钢管支架施工,主梁模板可倒用墩身模板。施工时需搭设临时防护通道,专人值守,确保桥跨下既有线广安环城公路的交通安全。 10#、11#主墩承台施工 施工方法承台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汽车泵泵送入模。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现场安装成型。采用围堰侧壁作为模板,承台一次性浇筑成型。 施工工艺流程割除护筒,桩头处理承台钢筋、预埋钢筋、冷却水管钢筋进场检验钢筋下料加工检 查 签 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围 堰 内 抽 水浇筑承台混凝土监理审批通水冷却、养护封底混凝土面找平围堰封底围堰下放就位围堰拼装围堰分块制造施工准备图2.1-1 5#、6#主墩承台施工流程图 围堰施工(1) 围堰内清基围堰清基目的:一是清除堰内高出封底混凝土底面以上的泥砂;二是让围堰与封底混凝土结合紧密。围堰清基采取高压射水管和吸泥机在围堰中心范围内规则地来回射水吸泥,直至堰内河床标高稍低于封底混凝土底面。围堰清基过程中,对河床进行监测,如果河床因水流冲刷低于套箱底面致使围堰封底混凝土脱空或部分脱空,则进行河床整治,采用高处吸泥,低处回填的方法进行。(2) 围堰封底主塔墩经过桩基施工,钢护筒表面会粘附有泥沙,这些泥沙在封底前必须进行彻底清除,以保证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的粘结力,也可防止钢护筒与封底混凝土之间出现涌水通道。这些粘附泥沙的清除,由潜水员下水,采用高压射水或钢丝刷进行,整个围堰不得有任何遗漏;清理完毕后,需由潜水员再次下水检查。潜水员检查时,需对各种角落特别注意,尤其是封底混凝土范围内的钢护筒表面以及围堰联接部位,必须重点检查,不得粘附有浮锈及淤泥。封底顺序按照从内向外、从中间向两边逐步推进的施工顺序连续进行。导管布置a、导管布置原则根据钢围堰结构形式、封底混凝土流动性能确定封底导管的作用半径为5m。根据导管灌注半径画出各导管布置点的包络图。要求导管包络图覆盖各区域底板,不得有间隙。b、导管长度导管长度根据封底平台标高与围堰底标高确定,要求每根导管安放到位后离底面距离为1520cm。单根导管配0.5m和1.0m的短管,便于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组拼时须编号对接,确定导管长度和安装拼接顺序。c、导管结构导管采用300卡式快装垂直导管,导管安装前先组拼试压,试压强度取水头压力的1.5倍。安装过程中,每个接头需进行检查,确保导管连接可靠。封底混凝土平台两岸均利用钻孔施工平台作为封底混凝土平台。封底混凝土灌注a、首灌混凝土灌注在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并进行试运转后才能灌注混凝土,向料斗内放料前,在导管内放置泡沫隔水塞,用钢板堵塞管口并用吊钩住钢板塞。中央集料斗贮料,然后依次打开通向灌注导管布料机的出料门,让混凝土进入灌注料斗,当料斗内充满混凝土时,拔钢板塞,同时布料机连续不断放料,完成导管封口混凝土的灌注。首批封口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导管埋深在0.40.5m。在一根导管封口完成后进行其相邻导管封口时,先测量待封导管底口处的混凝土面标高,根据实测数据调整导管底口的高度。为保证封口混凝土的顺利灌注,在每根导管封口完成后,按不大于45分钟控制同一根导管两次灌入混凝土的间隔时间。b、测量封底混凝土施工前,在每根导管及两根导管混凝土作用半径交点处均布设一个测点。灌注混凝土时作好测深、导管原始长度、测量基准点标高等记录,同时每根导管封口结束后应及时测量其埋深与流动范围,并作好详细记录。c、混凝土正常灌注为保证导管有一定埋深,一般不随便提升导管,即使需要提升,每次提升的高度都严格控制在20cm之内。灌注过程中注意控制每一灌注点补料一次后标高及周围9m范围内的测点都要测一次,并记录灌注、测量时间。d、终浇根据现场测点的实测混凝土面高程,确定该点是否终浇,终浇前上提导管适当减少埋深,尽量排空导管内混凝土,使其表面平整。混凝土灌注临结束时,全面测量混凝土面标高,重点检测导管作用半径相交处、护筒周边,围堰内侧与护筒间等部位,根据结果对标高偏低的测点附近导管增加灌注量,力求封底混凝土顶面平整,并保证封底厚度达要求,当所有测点均符合要求后,终止混凝土灌注,上拔导管,冲洗堆放。e、封底施工注意事项保证混凝土的灌注能力,确保拌和、输送设备的完好,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性。保证导管底口有不少于40cm的埋深,确保首批混凝土灌注成功;实际封底高度应较设计标高高出约510cm,要求测量人员加大测量的频率及测点的数量,尽量真实地反应混凝土顶面高程的情况。封底过程中,必须保证内外水头一致,围堰内外设联通管以平衡水压。封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前,钢围堰不得受到冲击、干扰和承受额外荷载,以免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整体性和水密性。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人、机、物的预控措施。 围堰内抽水及基底处理主塔围堰封底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进行围堰内抽水施工,用水泵将围堰内的水抽干,并及时对围堰内基坑进行处理。(1) 钢护筒割除测量人员在钢护筒上准确放出承台底标高,并做好标记。将高出承台底的钢护筒割除,及时清理出基坑。(2) 桩头处理为了保证桩基质量,在钻孔桩灌注时,多留0.51米的桩头,在基底处理前应予凿除。破桩头前,应在桩体侧面用红油漆标注桩顶设计高程线,以防桩头被多凿,造成桩顶伸入承台内高度不够。破除桩头时采用空压机结合人工凿除,上部采用空压机凿除,下部留有1020cm由人工进行凿除,凿至桩顶设计高程线后,采用钢丝刷等工具把桩头钢筋的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并复测桩顶高程。破桩头施工程序:基坑开挖高程测量无齿锯环切剥出钢筋切断桩头吊出桩头桩头清理。工艺流程见“图2.1-2桩头凿除流程图”。图2.1-2 桩头凿除流程图(3) 基底处理将封底混凝土高出承台底标高的部分凿除。封底混凝土低于承台底标高的则用碎石垫层和砂浆面层找平,砂浆面层的厚度不得少于2cm。(4) 竣工与放样钻孔桩竣工验收:桩头处理完毕,在钻孔桩顶面测量放出设计中心位置,对其平面位置进行竣工验收;桩顶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 封底混凝土顶面凿毛封底混凝土与承台相接的外边缘1m范围施工时要求进行凿毛处理。 钢筋制安钢筋在钢筋加工厂下料、加工,平板车运输至现场绑扎成型。直径20mm以下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直径大于20mm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数量的50%;且“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图2.1-3 承台钢筋施工实例图钢筋安装应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形状、位置、接头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钢筋绑扎过程中做好墩身钢筋及支架预埋件的预埋。 冷却水管、测温元件安装(1) 冷却水管布置为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化热,降低承台混凝土内外温差,尽量避免承台混凝土开裂,采取在承台混凝土内设冷却水管通水降温的措施。冷却水管分层分区布置,每层冷却管的进、出水口相互错开。冷却水管采用壁厚2.5mm、直径32mm的圆钢管。承台水平冷却水管网间垂直间距为1.0m,顶层管网至承台顶面距离及底层管网至承台底距离均为0.75m;同一管网内水管间的水平间距为1.0m,最外层水管距离混凝土最近边缘0.5m左右;管网的进出水口需垂直引出混凝土顶面0.5m以上,且出水口要有调节流量的阀门和测流量装置。同一层水管网的垂直进出水口要相互错开至少1.0m,不同层水管网的进出水口也应相互错开至少1.0m,以便进行区分。布管时,冷却水管与承台主筋错开;若错开有困难,可适当移动水管位置。冷却管应与钢筋骨架或架立钢筋绑扎牢靠,以防水管变形或接头脱落。冷却管网安装完成后,应将进出水管与总管、水泵接通,进行通水试验。冷却管网应分区分层编号,每一层管网的进出水管均应编号登记。温控完成后,冷却管采用水泥浆进行封堵。冷却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试通水,对接头缝隙进行处理,保证密封、通畅。(2) 测温元件布置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温度测试和监控,是为了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升及中心部位与表面部位的温度差,以便采取内部降温、外部保温蓄热的技术措施,降低并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纹。为准确测量、监控承台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指导混凝土的通水养护,确保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承台混凝土内需布置温度测量装置。混凝土温度测试是采用热电偶作温度传感器,将其密封并牢固绑扎在承台水平钢筋上,用电缆连接到多点数字显示巡检仪上,逐次显示各测点的温度,达到对混凝土的温度测试和监控目的。由于承台的平面形状是双向对称的,冷却水管也是对称布置的,考虑材料的节约和数据的可靠性、代表性,承台混凝土的温度测试监控可在1/4承台平面内进行。测温元件沿承台竖向布置3层,层间距离1.0m。每一层布置15个测点,分别位于承台纵横2个方向的1/8,1/4,3/8,1/2这4个断面上及承台长边1/2断面的侧面;这1/4平面内的6个冷却水管出水口各布置1个测温元件;大气中布置一个测点。测温元件应进行编号并登记。 承台混凝土浇筑(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承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应按照大体积混凝土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施工时所采用的砂石料、水泥及外加剂的性能进行交叉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但是应遵循以下总的原则: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等措施,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如下:初凝时间:不小于30小时;塌落度:1216cm;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及可泵性。(2) 混凝土生产运输承台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生产,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施工。由于承台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大,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以保证浇筑顺利进行。浇筑方案涉及混凝土原材料准备、供应保障、交通组织等内容。(3) 浇筑前的其他准备工作承台混凝土体积方量大,浇筑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围堰顶层内支架平台顶面应满铺脚手板,以方便施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安装串筒;为使混凝土浇筑布料均匀,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承台混凝土浇筑时采用长臂汽车泵。在混凝土下料点应布置串筒,使混凝土进入基坑的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冷却水管网和测温元件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基坑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应注意对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进行检查监控,按规范的要求进行坍落度试验、制作混凝土试块,并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才能使用。混凝土运到现场后,泵送通过串筒进入基坑浇筑;混凝土进入基坑时,应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浇筑过程中,出料口下面的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m。承台混凝土浇筑采用斜向分层、从中间向两边全断面逐步推进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中应尽量加快混凝土浇筑的速度。承台混凝土振捣采用B50振动棒和B70振动棒配合使用,浇筑承台时应准备足够数量的B50振动棒和B70振动棒。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应插入下一层一定深度(一般510cm);振动棒要快插慢抽,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B50振动棒,一般4560cm;B70振动棒,一般75100cm);振捣时插点均匀、成行或交错式移动,以免漏振;每一次振动时间约2030s,以免欠振或过振,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混凝土密实的标志: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开始泛浆。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不得碰撞模板,更不得别住钢筋进行振捣。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若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某一区域的冷却水管被混凝土完全覆盖后,即可将该区域的冷却水管通水,从而尽量减少新老混凝土的温差,防止混凝土开裂。浇筑期间,由专人检查预埋钢筋和其它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对松动、变形、移位等情况,及时将其复位并固定好。为减少收缩裂缝,顶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顶部混凝土初凝前,对其进行二次振捣,并压实抹平。 混凝土养护、测温监控(1)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抹面收浆,混凝土终凝后即开始养护。承台混凝土养护采用保温蓄热法: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2层草袋、2层塑料薄膜,上下2层草袋应相互错开,草袋之间应相互搭接,从而隔绝大气与混凝土表面的直接接触,形成良好的保温层,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2) 通水冷却某一区域内的冷却水管被浇筑混凝土完全覆盖并振捣完毕后,即可在该区域的冷却水管中通水,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冷却水的流量应使进、出口水的温差不大于6,可根据热工计算控制,一般地,可控制在1.21.5m/h。承台混凝土通水冷却时,冷却管排出的水应立即排出基坑外,以保证围堰的安全。承台混凝土通水养护时间以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大气环境平均温度之差低于20为标准,一般混凝土养护时间14天。(3) 混凝土温度监控测温时间:混凝土覆盖某测温点后该点即开始测温,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大气环境平均温度之差小于20时止。测温频率:在温度上升阶段每2小时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4小时测一次, 温度稳定阶段每4小时测一次;大气温度应同时测量。通过对测定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及时指导现场混凝土养生。一般地,可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进出水口温差等方法来调控混凝土内部温度;通过改变混凝土表面养生方法来调控混凝土表层温度。测定混凝土上升的峰值及其达到所需的时间,定期记录冷却水管进、出水口的水温,绘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曲线。根据观测结果确定冷却水管通水量、通水时间和蓄热养护时间等,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4) 水流监控一般地,冷却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冷却管进、出口水的温差,影响冷却水和混凝土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冷却水的流量、流速、冷却管进出口的水温进行监控;水流监控时间及监控频率应与承台混凝土温度监控同步。 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见“表2.1-4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表2.1-4 承台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序号项目允许范围1混凝土浇筑温度102混凝土内表温差253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20承台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支架、脚手架、模板及运输工具等荷载。 承台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表2.1-5 承台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尺寸20尺量长、宽、高各2点2顶面高程20测量5点3轴线偏位15测量纵横各2点4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20尺量各边2处表2.1-6 钢筋安装质量控制标准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尺量同排20尺量2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10尺量3钢筋骨架尺寸长10尺量宽、高或直径5尺量4弯起钢筋位置20尺量5保护层厚度10尺量 一般承台施工 施工方法一般承台基坑采用不排水放坡开挖方案(12#墩采取排水措施)。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浇筑采用自卸式或混凝土汽车泵泵送入模。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现场安装成型。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承台一次性浇筑成型。 施工工艺流程桩头处理承台钢筋、预埋钢筋、冷却水管钢筋进场检验钢筋下料加工模板安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基坑开挖浇筑承台混凝土监理审批养护、拆模、通水冷却基底处理施工准备模板制造图2.1-4 一般承台施工流程图 施工准备(1) 施工便道、用水、用电检查施工前彻底清理便道及场地上的障碍物,转移临时停放的设备、材料,确保便道畅通。安排专人检查施工用水管道、用电线路是否工作正常,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用水、用电的连续供应。(2) 技术准备提前准备施工资料用表,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记录。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具体包括承台钢筋施工技术交底、承台模板施工技术交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放样承台放样由项目部测量组负责,根据承台位置处的地面标高和承台底的标高及开挖放坡坡度绘制基坑开挖平面图,根据开挖平面图,现场测设,并用石灰粉撒出开挖线。承台放出纵横轴线必须进行换手复测。 基坑开挖在桩基施工前进行承台基坑开挖,根据施工放样的开挖线,采用挖掘机按照1:1、1:0.75放坡比例进行开挖,挖至距基底0.51米后暂停开挖,在桩头凿除完成后再开挖到位,以免挖至标高后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挖出的弃土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弃放,留用的回填土方转运至基坑旁的临时堆渣场,不得造成环境污染。基底平面尺寸应比承台尺寸大0.51米,标高误差控制在50mm以内。为防止基坑积水,在边角处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等,并用水泵抽出积水排到承台以外的沉淀池内,保证基坑处于干施工状态。 凿除桩头详见“2.2.3.4节” 基底处理及验收桩头凿除完成后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清底,垫层铺筑均匀,夯实整平。垫层边缘要伸出承台20cm,且其顶面应不高于基底高程。基底处理完成后立即报检,合格后,测量放出承台轮廓线,准备进行钢筋绑扎。在混凝土浇筑前,基底表面必须保持干净,无淤泥及杂物。 钢筋制安、冷却水管安装详见“2.2.3.5节和2.2.3.6节” 模板制作、安装与拆除(1) 模板制作承台模板采用大块拼装钢模板,模板面板为6mm厚钢板,竖向加强筋板采用10槽钢和8mm厚扁钢,相邻模板连接采用808mm等边角钢和10mm厚钢板,大背带采用214槽钢,模板之间采用M2060普通螺栓连接。模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保证在吊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作业中不变形。(2) 模板安装钢筋及预埋件验收合格后,测量组准确放样出承台的中心、轴线,现场工班长用墨斗线弹出模板安装位置,模板沿墨斗线安装。为避免漏浆,在模板安装前在模板底部先用砂浆找平,模板吊装前模板间的接缝均使用双面胶条夹在中间,用吊车配合人工拼组模板,就位后的模板外侧用方木、钢管等临时支撑,防止倾倒。模板底部垂直植入直径16mm的钢筋使模板定位、生根,防止受力横向滑移。若因垫层不平整,为预防承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从下口缝隙漏浆,需用水泥砂浆封堵模板底口。在承台浇筑完毕,将定位钢筋及砂浆清除。承台模板拉杆竖向间距为1.0m一道,承台竖向布置4层拉杆均为通长死拉杆,其中需利用承台中间层水平钢筋N9、N10作为拉杆中间的连接段,连接段两端焊接直径20mm的丝杆。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在死拉杆与模板连接的一端设置一段10cm长直径40mmPVC套管,套管外露出模板4cm,混凝土浇筑前,从模板外侧向套管里塞棉纱,将拉杆与套管间的空隙塞满,以防止拉杆孔处漏浆。在承台四角处,相邻模板在大背肋上焊接角钢作为连接件,采用直径25mm钢筋作为锁口斜向拉杆。立模前,擦净面板表面的灰尘,采用专用长效脱模剂涂刷面板,模板立好后,应对模板平整度、轴线等进行检查,平整度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不小于2处;模板的侧向弯曲用拉线检查,两模板的内侧宽度用卷尺丈量,在设计值的+10mm-5mm即为合格;相邻两模板面高差用卷尺检测,允许误差为2mm。并用线锤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合格后,清理底部焊渣、铁锈、纸片、污垢、泥土等杂物。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后,测量组测量承台的顶标高及平面位置,并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开始浇筑混凝土。(3) 模板拆除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根据温控监测结果,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尽量选择在天晴无风的时段。若突然降温或大风天气,混凝土侧表面需及时覆盖土工布。拆模后,将模板拉杆上外漏的PVC管清除,并将棉纱掏干净之后割除死拉杆,采用同强度的水泥膏修补。 承台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详见“2.2.3.7节、2.2.3.8节和2.2.3.9节”承台施工质量控制标准(1) 承台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和钢筋安装质量控制标准详见“2.2.3.10节”(2) 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图2.1-5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模板标高15尺量模板内部尺寸30尺量轴线偏位15尺量模板相邻两板面高低差2尺量模板表面平整度5尺量 墩身施工 施工方法大龙渠江大桥主桥10、11号主墩采用钢筋砼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薄壁墩,9、12号主引桥交接墩和1315引桥桥墩采用钢筋砼空心薄壁墩,其余引桥桥墩采用2.0m、2.2m的墩径圆形墩柱,均可采用翻模法施工,主墩可采用滑模法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图2.1-6 翻模施工工艺流程图 总体施工布置10#、11#主墩各配置1台塔吊配合施工,塔吊附着于墩柱之上。每个主墩配备一座标准步梯,作为垂直通行通道。主墩配置一套泵管,泵管采用加厚型,泵管与主墩固定见“图2.1-7泵管与墩柱固定示意图”。图2.1-7 泵管与墩柱固定示意图 测量放线墩柱放样由项目部测量组负责,首节墩柱施工时放出墩底外模边线,测量立模底面四周标高,如四周不在一水平面,采用砂浆将立模底面标高调整到同一高程。模板固定后使用全站仪测量模板顶口平面位置。浇筑每一节段时,还需再次测量复核立模的垂直度及平面位置,发现偏位超出允许值,及时处理,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之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墩身钢筋制作与安装(1) 钢筋制作墩身钢筋加工在钢筋车间集中进行,制作成半成品,运输到现场安装。钢筋加工前对钢筋进行清理,保证钢筋表面无锈蚀、油脂等杂物。所用钢筋规格、材质及各项性能指标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有出厂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原材料进场堆放在钢筋底部衬垫枕木上,确保钢筋堆放离地面高30cm,保证底部排水畅通。钢筋放置过程中,需采用彩条布遮盖防雨防尘。钢筋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加工钢筋前由现场技术员做钢筋下料单,经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才能按照下料单下料。主筋在制作前必须调直,调直后钢筋弯曲度应不大于长度的1,并不得有局部弯折。竖向主筋采用定尺12m的钢筋,钢筋下料时分成两节6m段,分段后的钢筋主筋接头应互相错开,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受拉区配置在接头长度内(35d)的受力钢筋,其接头截面积占总截面积百分率小于50%。直径大于22mm的主筋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直螺纹套筒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采用双面焊接时,焊缝长度不小于5d。钢筋加工的质量标准见下表。表2.1-11 钢筋加工的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10箍筋各部分尺寸5(2) 钢筋及劲性骨架安装墩柱钢筋采用分节段安装成型方案。钢筋安装施工顺序:安装劲性骨架劲性骨架测量放样安装主筋安装箍筋安装拉筋安装保护层垫块自检、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墩柱施工前先调整墩身预埋在承台中的预埋钢筋,使其直顺,将预埋筋上的水泥浆敲除掉,采用逐根主筋连接的方式与墩柱顶预埋钢筋连接,再绑扎箍筋。墩柱钢筋安装前,还需对劲性骨架的位置进行测量复核。主筋依靠劲性骨架来定位,在劲性骨架上用油漆标注出主筋位置,逐根就位进行直螺纹连接,箍筋和拉筋利用主筋定位绑扎。箍筋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焊接接头错开布置。所有通过进人孔或者其他孔位的钢筋均需截断,进人孔周边按设计图纸补强。钢筋的交叉点宜采用直径0.7-2mm的铁丝扎牢,必要时可采用点焊焊牢。拐角处的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绑扎,但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40%以上。绑扎钢筋的扎丝丝头朝结构内弯,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为保证墩柱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与垫层及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混凝土垫块(采用蝶形垫块)。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其制作厚度不应出现负误差,正误差应不大于1mm。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垫层、模板之间,但不应横贯混凝土保护层的全部截面进行设置。垫块在墩柱侧面所布设的数量应不少于4个/m。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其绑丝的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混凝土浇筑前,对垫块的位置、数量和紧固程度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处理,保证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安装时,需同时将塔吊、支架、电梯等的预埋件放在预先设计好的位置;墩底实体段3m处顶部四周设置4根50mm的PVC管,设置排水坡,以排除墩底积水;桥墩双壁通风孔利用模板拉杆孔,模板拉杆孔采用预埋50mm的PVC管。安放时若与墩身钢筋位置冲突时,可适当调整PVC管的位置,以保证墩身钢筋的准确位置。 模板制作、安装及施工(1) 翻模模板制作模板均采用大块拼装钢模板,面板为6mm厚钢板,竖向加强筋板采用8槽钢和8mm厚扁钢,相邻模板连接采用808mm等边角钢和10mm厚钢板,大背带采用214槽钢,模板之间采用M2060普通螺栓连接。模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保证在吊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作业中不变形。(2) 翻模模板安装墩底首节模板安装钢筋及预埋件验收合格后,测量组准确放样出墩柱的外模板边线,现场工班长用墨斗线弹出模板安装位置,模板沿墨斗线安装。为避免漏浆,在模板安装前在模板底部先用砂浆找平,模板吊装前模板间的接缝均使用双面胶条夹在中间,用吊车配合人工拼组模板,就位后的模板外侧用方木、钢管等临时支撑,防止倾倒。模板底部垂直植入直径16mm的钢筋使模板定位、生根,防止受力横向滑移,第一节段浇筑完毕,将定位钢筋和砂浆清除。模板外侧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48mm)搭设。在墩柱四角处,相邻模板在大背肋上焊接角钢作为连接件,采用直径25mm钢筋作为锁口斜向拉杆。后续节段模板安装模板单节高度为2m,拼装时采用普通螺栓拼接。四节模板循环使用,每次拆除下层三节模板,留顶层一节作为连接支撑模板,待钢筋安装完成通过验收后,再安装另外三节模板。模板安装的其它要求立模前,擦净表面的灰尘,涂刷脱模剂,可以采用专用脱模剂,也可以采用新机油代替;模板立好后,应对模板平整度、轴线等进行检查,平整度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不小于2处;模板的侧向弯曲用拉线检查,两模板的内侧宽度用卷尺丈量,在设计值的+10mm-5mm即为合格;相邻两模板面高差用卷尺检测,允许误差为2mm。并用线锤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合格后,清理底部焊渣、铁锈、纸片、污垢、泥土等杂物。墩柱模板拉杆竖向间距为1.0m一道,拉杆均为活拉杆,采用直径20mm的精扎螺纹钢筋,拉杆外套一根直径40mm的PVC管,PVC管外露出模板3cm左右。内模安装时,根据预埋的拉杆孔位,与外模做到一一对应。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后,测量组测量墩柱内外轮廓平面以及立模的垂直度,并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开始浇筑混凝土。(3) 翻模模板施工单节模板高度为2m,一套模板共4节。施工时一套模板循环使用,每次拆除下层三节模板,留顶层一节作为连接支撑模板。(4) 墩身翻模施工平台墩身施工平台采用悬挑式预制钢平台。平台挑架系统为L型,端部与模板竖肋采用螺栓连接。(5) 翻模模板拆卸凿毛完毕后,即可进行下一循环的钢筋绑扎。钢筋绑扎过程中,待浇注完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后,可拆除底下三层模板。底下三层模板采用人工配合手拉葫芦拆除,上层一节模板不动,作为下一节墩柱模板的持力点。高空作业时,要预先用手拉葫芦将模板吊在上面的模板上,并拉紧,同时采用两条钢丝绳连接上下模板,防止模板突然脱落。待外模完全与混凝土脱开后,用塔吊微微吊起外模,将倒链解下,然后将模板吊到模板修整处进行修整,待用。拆除的模板置于地面,清除掉板面上的混凝土、涂刷脱模剂。当钢筋绑扎完毕后,用塔吊将模板安放到位,进入下道工序。至此,翻模施工完成一个循环。拆除高处模板,作业区范围内应设有警示信号标志和警示牌,作业区及进出口,应设专人负责安全巡视,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佩挂好安全带,拆下的模板不准向下乱扔。拆模间歇时,将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尽量选择在天晴无风的时段。若突然降温或大风天气,混凝土侧表面需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拆模后,将模板拉杆孔上外漏的PVC管清除。高处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钢模板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6) 翻模模板存放、保养模板的存放必须划定固定区域,必须设有专门负责人,负责模板的存放、保管和维修工作。拆除模板应存放在无地表水的平整区域,模板需分类码放整齐,堆放时各个模板应保持最大接触面码放整齐平稳,最高可码放5层以防止模板变形。顶部应覆盖棚布,以防雨淋生锈。模板面板正面必须除锈后刷好脱模剂。脱模后应将模板板灰渣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后待用。在使用过程中及堆放时应避免碰撞,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模板倾覆。模板使用后检查有无过大变形及损坏,并及时维修。 混凝土浇筑(1) 混凝土生产与运输混凝土在集中拌和站拌和,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现场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