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堂练习.doc_第1页
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堂练习.doc_第2页
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堂练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堂练习1. (2014年四川文综,7,4分)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 B. C. D.2.(2013广东卷)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 B. C. D.3. (2013北京卷)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4. (北京文综)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5.举办世界儒学大会,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因为本民族传统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的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传统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6.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三大发明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些事实主要佐证了A.科学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 D.世界文化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7.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不耻下问”等等。这充分说明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B.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产生深刻影响C.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嫁接 D.孔子的思想学说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8.儒学仁、义、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 B. C. D.9.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表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都起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1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选择文化的功能 传递文化的功能创造文化的功能 培养“四有”公民的功能A. B. C. D.1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2.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变化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A. B. C. D.13.新旧“二十四孝”内容的对比,说明立足民族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不同时代对“孝”文化理解不同对“孝”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A. B. C. D.14.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15.(福建福州)弟子规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儿童为人处世的规范,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经典。对待弟子规的正确态度是A.按照传统,承袭规范 B.兼收并蓄,为我所用C.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D.立足经典,发展实践16.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 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 90 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