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1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2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3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4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四)及答案2007年06月08日 星期五 08:11 P.M.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楚人贻笑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释选自三国魏邯郸笑林。鄣(zhng)屏障。这里引申作“遮挡”。绐(di)欺骗。赍(j)携带。(1)解释下列加点词。A、楚人贫居B、得螳螂伺蝉自鄣叶C、县官受辞D、放而不治(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B、经日,乃厌倦不堪C、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D、县官受辞,自说本末(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这则笑话对世人作了哪些告诫?译文楚国有个家贫的人,一次读淮南方这本书获得:“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对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1)A、家B、侦察、守候C、口供D、惩处(2)C(对面,这里意为“当着人家的面”。)(3)于是小吏把楚人捆绑起来,送到县府里去。(4)读书要辨真伪,致富要走正路。文言文专项训练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 之 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逆:违抗 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食 长 然 皆 故 遂 子 走 2。翻译句子 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3。一词多义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 2故遂与之行 ( )3兽见 之 皆走 ( ) 4辍耕之垄上 (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5。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 。6。请写出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二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菱:即菱角。 仕:做官。1。解释加点词语 啖 并 或 欲 2。翻译句子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其人自护其短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前山后山,何地不有3。请为上文概括中心:三 歧路亡羊(2003年常德)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亡一羊( ) 既反( ) 奚亡之( )2解释下面的之字。杨子之邻人亡羊( )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何追者之众 ( )亡之矣 ( )奚亡之 ( )吾不知所之 ( )3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是( )。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 ),正常语序应为 4补出省略的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5。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译文: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四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誉之曰( ) 以子之矛( ) 或曰( ) 何如( ) 夫不可( ) 同世而立( )2判断下了说法的正误。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这是一个判断句。 【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之起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 于物无不陷也。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 】物莫能陷也和陷子之盾中的陷字,均解释为刺,刺穿。【 】3。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五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注】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輮:烤。其曲中规: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挺:挺直。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反省自己。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学不可以已( )取之于蓝( ) 水为之( ) 虽有槁暴( )輮使之然( ) 故木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是( )。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这里实指人间。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与:参与,即置身其中。奇:山水的奇妙。(1)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今共谈(一起谈论) B夕阳欲颓(正要落山)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2)本文虽未提到所描绘的究竟是何处之景,但我们仍可从文中景色的清丽明净看出作者所描绘的是 的山水之美。作者在写景时,先写 ,后写 ,以 衬 ;从时间上看,既有 之景,又有 之景,层次极为分明。(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所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场景描写中有何作用?(4)作者对所见之景的直接评价为 换为四字短语应是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四个字与本文中沉鳞竟跃所用修辞方法相同,所描绘的景观相似,那就是 七床头捉刀人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魏武:曹操。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严。捉:握。(1)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魏武将见匈怒使 使崔季硅代 B 既毕,令间谍问 群响毕绝C 魏武将见匈奴使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D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翻译下面句子。不足雄远国 翻译: (3)曹操为什么不亲自召见匈奴使者?(4)匈奴使为什么被杀?(5)这个小故事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的曹操?八 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惆然自失。(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条干:枝条树干。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惘然:失意的样子。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1)并穷( )绮丽,以饰舆服( )(2)尝以( )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3)世罕其比( )2。回答下列问题(1) 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答: (2) 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王恺在珊瑚被击碎后,为何声色甚厉?(4) 联系后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5) 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九大抵现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1。解释加点的词。可以有得 其义自见 自晓其义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 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十师旷问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说苑)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古眼盲者多习乐。昧行:摸黑走路。(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问于师旷 安敢戏君乎 如日出之阳 孰与昧行乎 (2)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十一)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继,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适:女子出嫁。世家:家世。南都:今河南商丘。辄zhe:总是;就。粥:稠粥。昃ze:日偏西。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慨然:慷慨的样子。(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后天下之乐而乐D食之不能尽其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范仲淹二岁而孤( ) 去之南都(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译: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答: (十二)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猫。狸猫,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猫无所食,饥而嗷。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猫生于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唪,唪则得肉食。南郭有士病鼠,急从束氏假狸猫以去 。狸猫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猫怖甚,对之大唪。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猫奋挪而出。注:啖:吃。若:及,至于。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1)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以啖肉故(缘故) B急从束氏假狸猫以去(借)C意为异物也(意思) D鼠度其无他技(估计)(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A束氏日市肉啖之 B咸无所好C乃钻火烛之 D南郭有士病鼠E 但饥辄唪 F久之,鼠度其无他技(3)狸猫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 (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 (十三)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动筒:人名。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着冠:成年。岂合:怎么能。 1解释下列加点词: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达者七十二人:经传无文: 博士无以对: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据何文,以知之?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3、动筒的说法为什么引人大笑?答: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答: (十四)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注释中山:国名。疽:毒疮。创:伤,伤口。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将军于若子如是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2 用现代汉语翻译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一句。3伤者之母为什么要泣?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十五)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蹊(xi):践踏。策;通册。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恬:心神安适。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被:披。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听已辄默记(完毕)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离开)C安阳韩性闻而异之(不同) D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躲藏)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依僧寺以居 以君之力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C暮归,忘其牛其真无马耶D录为弟子 无人耶? 使子为使3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王冕)窃人学舍听诸生诵书 B已而(王冕)复如初C(韩性)学遂为通儒 D(王冕)即迎母人越城就养4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践踏了他们的田地。B曷不听其所为?-怎么不听听他这样做的想法呢?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衣服、帽子跟随在车子后面。5翻译句子。A.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译句:_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译句:_6从这两段文章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十六)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 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礼记檀弓下注黔敖:春秋时齐国一富翁。蒙袂辑履:用衣袖蒙着脸,拖着疲惫不稳的脚步。贸贸然:眼不明亮的样子(陈浩:垂头丧气之貌)。奉:捧。从而谢:黔敖追上去表示道歉。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微与:小事情啊。微,细小。与,句末语气助词。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黔敖为食于路 以待饿者而食之嗟,来食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可去 其谢也2。翻译下列句子嗟,来食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3。这个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为论据使用?用来证明什么?4。你对曾子的话如何理解? (十七)取义成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史文天祥传)注乡:通向。(十八) 九方皋相马列子说符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注)形容筋骨:形,指形体;容,指状貌。形容筋骨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语。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弭,消除。担缮薪菜:扛东西打柴草。绳索;担缮,指用绳索背负东西。菜,通采,薪菜,即打柴草。牝而黄:黄色母马。牝,雌性的鸟兽。牡而骊,纯黑色的雄马。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A子之年长矣。 子: 年:B伯乐对曰。 对:C三日而反。 反:D穆公不说。 说:E色物牝牡尚弗能知。 尚: 弗:F伯乐喟然太息。 喟然: 太息:G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遗:H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至: 果:2说明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A臣之子皆下才也 B穆公见之 C已得之矣 D召伯乐而谓之曰 E又何马之能知也 3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A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B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4给本文分层并归纳层意。5九方皋相马的特点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十九)论语二则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注愤:心求通而未得的意思。启:开其意;开通他的思想。悱:口欲言而未能的样子。发:达其辞;使他表达出来。隅:角。反:还以相证的意思;反复类推。复:再告。九夷:东方少数民族。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A以 B则 C欲 D或 E之 2第一则中含有两个成语,一个是不愤不启,一个是 。3 第二则中哪句话在语文课本中被谁在什么文章中引用过?4。 翻译下列句子 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B或曰:陋,如之何?C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5说说第一则的大意。( 二十)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淡泊:性情恬淡不慕名利。致远:高瞻远瞩。淫慢则不能励精:过度享乐和怠惰就不能振奋精神。险躁:邪恶暴躁。治性:陶冶性情。意与日去:意志同时间一起消磨。接世:与社会连接。行:操行。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A无以明志 B年与时驰C意与日去 D遂成枯落2.和“夫君子之行”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辍耕之垄上B、宋何罪之有C、水陆草木之花D、愿借子杀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B、卒中往往语C、奉命于危难之间D、静以修身4有两个成语,一个是 ,一个是 。 5.翻译下列句子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二一) 训俭示康司马光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参政鲁公: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职。觞(sh6ng)之:备酒招待客人。觞,酒杯,这里用为动词,意为进酒劝饮。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仁宗时的宰相,谥文节。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公孙布被之讥:汉代的公孙弘为人阴险,把俸禄都用来养宾客,自己很俭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真宗遣使急召之。 使: (2)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 既: 实: 对: (3)故就酒家觞之。故: 就: (4)上以无隐,益重之。 上: 以: 益:(5)所亲或规之。所亲: 或: (6)公宜少从众。 宜: 少: 从: (7)举锦衣玉食,何患不能?举: 患: (8)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顿: 致: 失所:(9)岂庸人所及哉! 及: 2找出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一致的,分别填入例句后的括号内。例1: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例2: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 )A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B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C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安求其能千里也?D游人虽未盛,然亦时时有。E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F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G风力虽尚劲,徒步则汗出浃背。3这段话共15句,用表示大层次,用表示小层次,在下图中画出。(1)(2)(3)(4)(5)(6)(7)(8) (9)(10)(11)(12)(13)(14)(15)4这段话的论点是( )。A家人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B公宜少从众C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D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5这段话用了几个论据?属什么类型的论据?摘录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论据(各不超过七个字)。(二二)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日:“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泰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主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注释: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卒然:同猝,突然。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本文亦出自(战国策),请将此文与唐雎不辱使命进行比较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1) 相同点 (2) 不同点 (二三)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专)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此其所以败也。注: 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长置:放在一边,不理他通:传达遮道:拦路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夥,多。颐,语气词。沉沉,深邃貌。夥涉为王:形容一个人的突然富贵。发舒:放肆。 故情:指陈涉贫困时情况。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自辩数 或说陈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由是无亲陈王者此其所以败也2。翻译下列句子 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3。文中 的“故情”在陈涉世家指的是哪件事?用陈涉世家中的原句回答4。陈涉少年时立下什么志向?用陈涉世家中的原句回答结果如何?最终如何?为什么会这样?二四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 之父。1。解释文章加点的字筑: 将: 亡: 智;2。翻译下列句子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 之父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二五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注: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烛邹,齐景公的臣仆。弋 yi,将绳子系在箭上射。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景公好弋 AhaoBhao诏吏杀之AzhaoBzhao使烛邹主鸟AzhuBzhu寡人闻命矣AyiByi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使烛邹主鸟 A 掌管 B主持 C主要的而亡之 A同“无”,没有 B丢失,逃掉 C灭亡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A查点 B计算 C 列举翻译下列句子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本文的题目是“晏子谏杀烛邹”,其中“谏”是“劝告”的意思。文中晏子是怎样劝告景公勿杀烛邹的?二六人之才行,自昔罕全 陆贽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憎爱,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1. 为文中的字注音并解释行: 舍: 好: 恶: 2。下列各组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苟 B 孰C 道 D情3。陆贽在文中对人的“才”与“行”作了这样的阐释: , 。因此他认为 , 。用人若能录长补短,则 , 。反之则 。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应用了 、 等论证方法,文中 关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属于 论证。从结构层次角度看,本文的结构为 式。二七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时,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注:任末:人名 笈:书籍 庵:草屋 克:挤。榨 蒿:蒿草 静衣:干净的衣服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负笈 不远险阻 背着 B。题其衣裳 写C。临终诫曰最后 D。更以静衣易之 更换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依林木之下 有时 B以记其事书上的C更以静衣易之指任末 D夫人好学,虽死犹存还,仍然翻译下列句子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暗则缕麻蒿以自照。4。下列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任末认为,好学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生命价值 的体现。B。任末负笈求学,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为墨,映星望月,题衣记事,静衣更易,这些事例都表现了他的群奋好学精神。C。任末用“行尸走肉”来鞭挞那些不学习、庸碌无为的人,给“不学者”敲响了警钟。D。任末之所以能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勤奋学习,是因为他具有终生一心向学的精神。二八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注: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等于说在墓前哭的妇人式:车前横木,这里用如动词,扶轼。孔子扶轼是表示对妇人哭墓的注意和关怀。壹似重有忧者:壹,实在、的确。重,重叠。而:乃昔者,吾舅死于虎:昔者,从前。舅,指丈夫的父亲焉:“于虎”无苛政:没暴政小子识之:老师叫学生可称小子。这里指子路。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