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高考语文冲刺之名校试题精选百题精练系列 第1期 专题8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一、(15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节招纳夷人 持节:坚守气节。b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 乘:登上c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 洎:等到d今宜举景德故事 故事:旧事,旧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否将为君累 、衷甲以逆若属皆且为所虏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c帝注礼之甚渥 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恪为官公正,执政有方。为官期间,不怕受牵连,为人辩护;豪绅子弟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唐恪缺少远见,主张和议。因为主张投降金兵,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5分)(2)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5分)【答案】1.a2.b3.c4.(1)于是上奏请求暂时免除各县的赋税,分等级赈济,来宽解遭到水灾的百姓。百姓非常高兴。(乃、等第、被各1分,大意2分)(2)唐恪的智谋不足以谋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经画、蹙、诚各1分,大意2分)【解析】1.试题分析: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a项中的持节应为“拿着符节”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b项两个“以”均表修饰。a前一“为”作动词,成为;后一“为”作介词,表被动。c前一“之”为第三人称代词,他;后一“之”为第一人称代词,我。d前一“者”表判断;后一“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c项中只是主张割城,并无投降金兵之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文译文】唐恪,字钦叟,是杭州钱塘人。凭皇帝的恩赏登第,调任郴县县尉。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是真实的。唐恪为那人争辩,县令说:“如果辩护错了就会牵累你。”恪说:“我做县尉而不能捕到凶手,还要使无辜的人去死吗?”亲自外出访问寻找,晚上就有人来告发,天明就找到尸体,于是抓获了凶手。任榆次知县时,县里有一个豪绅的儿子称霸于乡里,不交纳赋税,前后的知县都没有敢问的。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或“觉悟过来悔恨自己”),改变当初行径(或“强自克制,改变初衷”)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大观年间,唐恪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拿着符节招纳夷人。夷人开始害怕怀疑,在衣服里面穿着铠甲迎接他,唐恪让几十名卫兵都撤离,一人独往。夷人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服从命令。调任沧州。黄河决堤,大水冲到城下,唐恪登城抢修。都水孟昌龄发去公文索要船只和士兵,唐恪报告说水势正猛烈,船应当用来 防备紧急情况;沧州是最远的边境,军队没有皇帝的旨意不敢调遣。孟昌龄大怒,弹劾他,唐恪不为之所动 ,更加尽心治理水患。大水退去,沧州城得以保全,皇帝下诏嘉奖。于是上奏请求暂时免除各县的赋税,分等级赈济,来宽解遭到水灾的百姓,百姓非常高兴。靖康初年,金兵攻入汴梁,李邦彦推荐唐恪,授予同知枢密院事,到了后又任命为中书侍郎。这年八月,又任命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皇帝对他礼遇有加。然而唐恪做相,无拯救时世的大谋略。金兵第二次侵来时,要求割让三镇,唐恪召集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应当割给金兵三镇的人占十分之九,唐恪听从他们的意见。使者已经出发,这时各路勤王的部队才聚集京城周围,唐恪就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都回师而去。等到金兵逼迫城下,唐恪才开始后悔,就秘密地对皇帝说:“唐朝从天宝年后屡次失去京城又复兴的原因,是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现在应该效法景德旧事,留太子居守京城,而皇上您西迁洛阳,占据秦州和雍州,亲自率领天下的人征讨,从而争取复兴国家。”皇上将要听从他的建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用苏轼的现点,说周王朝之失算,没有比东迁更严重的了。帝幡然省悟,改变主意,以脚跺地说: “现在应当以死守社稷。”提拔何栗为门下侍郎,唐恪的计策不被采用。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得以脱身,于是就呆在家里请求辞去官职。继而御史胡舜陟弹劾他的罪行,说:“唐恪的智谋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皇上就让何栗代替他做宰相。 二、(15届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5分) 游龙井记秦观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洪尝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每岁旱,祈雨于他祠不获,则祈于此,其祈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然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西湖深靓空阔,纳光景而涵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龟鱼鸟虫之所依凭,满衍而不迫,纡徐以成文,阴晴之中,各有奇态,而不可以言尽也。故岸湖之山多为所诱,而不克以为泉。浙江介于吴越之间,一昼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疾击而远驰,兕虎骇而风雨怒,遇者摧,当者坏,乘高而望之,使人毛发尽力,心掉而不禁。故岸之山多为所胁,而不暇以为泉。惟此地蟠幽而踞阻,内无靡曼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捍之胁,以愧疏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夫畜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也无穷。龙井之德,盖有至于是者,则其为神物之口也,亦奚疑哉?元丰二年,辩才法师元静,自天竺谢讲事,退休于此山之寿圣院。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法师乃即其处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环而咒之,庶几有慰夫所谓龙者。俄有大鱼泉中跃出,观者异焉。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是岁,余自淮南如越省亲,过钱塘,访法师于山中,法师策杖送余风篁岭之上,指龙井曰:“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钱塘,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有道之上,又何以于此,盍为我记之?”余曰:“唯唯。”【注】靡曼:美丽。咒:祷告。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纡徐以成文 徐:缓缓。b乘高而望上 乘:登上。c而不克以为泉 克:攻克d自天竺谢讲事 谢:辞去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在讲龙井的品德的一组是(3分)阴晴之中,各有奇态 龙井其尤者也 夫畜之深者,发之远 其养也不苟,则其施无穷 壮如浙江,不能威之使屈 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描写了秀丽多姿的西湖景色,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作者认为正是这两处景点态出色,使人们无法再注意它们附近还有没有泉水。b作者介绍了不在钱塘江和西湖旁的龙井所在之地,那里曲折幽静,附近山上有很多泉水,其中龙井因水源丰富、永不干涸而最为著名。c文章游记龙井,兼有议论和描写,作者并不着力描绘其美景,而刻意宣扬其品德。描写部分用长短错落的对句,富有诗意和美感。d作者说龙井是神灵之口,不容置疑,再加上曾有人见到过有龙显灵,所以人们深信传说真是可信,龙井之名也因此载誉天下。8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则祈于此,其祈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2)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答案】5.c6.c7.d8.(1)(人们)于是在这里祈祷,这祈祷就总会应验,所以(世上)相传认为有龙居住在这里。(2)然后明白了井中有龙是真的,而“龙井”的名声因为这在当时更加出名。【解析】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克:能够。所以选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6.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7.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大闻于时”是当时很有名,“载誉天下”中的“天下”在文中没有根据。所以选d。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则”,“辄”,省略的“世上”或“人们”,之。“不谬”“益”“于时”状语后置。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龙井,旧称“龙泓”,离钱塘有十里路,吴国赤乌年间(三国孙“权的年号),从事求仙活动的葛洪曾经在这里炼丹,他的事迹在图记中有记载。这个地方在西湖的西边,浙江的北部,风篁岭的上面,其实就是深山乱石中的一眼泉水。每逢干旱季节,在别的祠堂祷告求雨没有效果,就到这里来祈求,这祷告就总会应验,所以传说认为有龙住在这里。泉水,是山的灵气的表现。西湖深邃美丽空阔,拥有阳光、烟雨等景色,菱角芡实荷花等在里面生长,龟鱼鸟虫等在里面生活,漫游悠闲,缓缓地形成一片片水波纹,阴晴天气,各有奇异的景致,话语是形容不了的。所以西湖岸边的山大多被西湖引诱,而不值得产生泉水(全句大意是:海边吸引了游人的注意力,也不会注意岸边山上有没有泉水)。浙江地处吴越之间,一天之间浪涛从海上来两次,猛烈拍击江岸并迅速远上,就像虎兽受惊风雨发怒,所遇到的东西都被摧毁,阻挡它的东西都被冲坏,登高而望,使人毛发全部竖立,情不自禁的害怕。所以两岸的山多被海浪威胁,没有空产生泉水(全句大意是:海边吸引了诱人的注意力,也不会注意岸边山上有没有泉水)。只有这个地方曲折幽静远离钱塘江和西湖,本身没有绚丽景色的魅力,来分散它的灵气;外部也没有雄壮景色的威胁,来抑制它的灵气。所以山岭的左右大多数都有许多泉水:龙井泉就是最著名的。源头越深,分发的就越远。他的蓄水不断,所以外涌出也无穷无尽。龙井泉的美德,酒达到了这个程度,所以说它是神灵的嘴巴,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元丰(宋神宗年号)二年,有杰出辩论才能的法师元静,从天竺(今天印度)辞退了讲经的工作,在这座山的寿圣院休养。寿圣院离龙井泉一里路,凡是要去钱塘办事的山里人,和要去寿圣院的游客,都从龙井经过。元静法师于是就在这里建了一座亭子,又带领他的徒弟们围着亭子念诵浮屠法,希望能够安抚人们所说的龙。突然有大鱼从泉中跃出,观看的人都感到惊讶。然后明白了井中有龙是真的,而“龙井”的名声因为这在当时大大出名。这一年我从淮南道浙江探望父母,经过钱塘,道山中拜访元静法师,元静法师拄着拐杖送我到风篁岭上,指着龙井说:“这泉水的品德最美了,像西湖一样美丽,不能迫使它的立场动摇;像钱塘江一样雄壮,不能迫使它屈服。产生在天地之间,融合阴阳之气,来积蓄它的水源,流出它的泉水,来润泽万物。就算是古代圣贤之人,又怎么能超过它呢,你何不替我记下来?”我说:“好,好。”三、(15届广东省华附、广雅、省实、深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四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小题。席书,字文同,遂宁人。弘治三年进士。入为工部主事,移户部,进员外郎。十六年,云南昼晦地震,命侍郎樊莹巡视,奏黜监司以下三百余人。书上疏言:“灾异系朝廷,不系云南。如人元气内损,然后疮疡发四肢。朝廷,元气也;云南,四肢也,岂可舍致毒之源,专治四肢之末?今内府供应数倍于往年,冗食官数千,织造频烦,赏赉逾度;皇亲夺民田,宦官增遣不已;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今樊莹职巡察,不能劾戚畹、大臣,独考黜云南官吏,舍本而治末。乞陛下以臣所言弊政,一切厘革。他大害当祛,大政当举者,悉令所司条奏而兴革之。”时不能用。 武宗时,历河南佥事、贵州提学副使。时王守仁谪龙场驿丞,书择州县子弟,延守仁教之,士始知学。屡迁福建左布政使。宁王宸濠反,急募兵二万讨之。至则贼已平,乃返。寻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中官李镇、张旸假进贡及御盐名敛财十余万,书疏发之。嘉靖元年改南京兵部右侍郎。江南北大饥,奉命振江北。令州县十里一厂,煮糜哺之,全活无算。 大同军变,杀巡抚张文锦,毁总兵官江桓印,而出故帅硃振于狱,令代桓。帝因而命之,谕礼部铸新印。书持不可,请讨之,政府忤。时执政者费宏、石珤、贾咏,书心弗善也,乃力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且曰:“今诸大臣皆中材,无足与计天下事。定乱济时,非守仁不可。”帝曰:“书为大臣,当抒大略,共济时艰,何以中材诿?”守仁迄不获柄用。 书以议礼受帝知,倚为亲臣,虽诸辅臣莫敢望。后书得疾不能视事,举罗钦顺自代。屡疏乞休,帝辄慰留不允。其后疾笃,请益力,诏加武英殿大学士,赐第京师,支俸如故。甫闻命卒。赠太傅,谥文襄。 书遇事敢为,性颇偏愎。初,长沙人李鉴为盗,知府宋卿论之死。书方巡抚湖广,发卿赃私,劾卿故入鉴罪。帝遣大臣按,不如书言。而书时已得幸,命逮鉴入京再讯。书遂言:“臣以议礼犯众怒,故刑官率右卿而重鉴罪,请敕法司辨雪。”及法司谳上无异词,帝重违书意,特减鉴死遣戍。其他庇陈洸,排费宏,率恣行私意,为时论所斥。(选自明史,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赏赉逾度 赉:赐予b延守仁教之 延:邀请c书心弗善也 善:善良 d帝遣大臣按 按:考查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书持不可,请讨之,政府忤甫闻命卒发卿赃私,劾卿故入鉴罪而书时已得幸,命逮鉴入京再讯a则 以 因 乃 b与 而 因 乃c则 而 为 以 d与 且 为 因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b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c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d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云南发生日食、地震后,侍郎樊莹前往视察,经奏准罢免了朝廷内外三百多名监司以下的官吏。b嘉靖时期闹饥荒,席书奉命到长江以北赈济灾民,命令各州县每十里设一个难民篷煮稀粥来供应难民,能够保全自己活下来的人不计算在内。 c席书生病后多次上书请求退休,世宗没有准许。后来世宗还给他加官武英殿大学士,在京城赏赐他一处住宅,并且让他和从前一样支取官俸。d知府宋卿判李鉴死刑属于量刑过重,所以世宗免除了李鉴的死刑,改判为发配充军。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书为大臣,当抒大略,共济时艰,何以中材诿?(4分)后书得疾不能视事,举罗钦顺自代。(3分)14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席书“遇事敢为”的两个事例。(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答案】9.c10.b11.b12.c13.席书担任大臣,应当提出远大的谋略,一起渡过现在的难关,怎么能拿中等才能来推托呢?(抒,济,诿,各1分。大意1分。)后来席书生病不能处理事务,举荐罗钦顺接替自己。(视事,自代,各1分。大意1分。)14.反对在云南发生日食、地震之后只处理地方官员,主张在朝廷内部兴利除弊。宁王宸濠造反时,他紧急召募了二万士兵前往讨伐。上书揭发李镇、张旸假借进贡和御用食盐的名义搜括钱财。反对世宗迁就叛乱士兵任命硃振做总兵官,并与内阁大臣发生冲突。不喜欢当时的阁员,极力推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解析】9.试题分析:善:喜爱。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句意思是席书坚持反对意见,请求讨伐他,与内阁(大臣)发生冲突,此处应填介词“与”, 意为“同、和”;句的意思是席书刚刚接到这个命令就死掉了,前后动词之间是顺承关系,应填“而”,意为“就”;句意思是揭发了宋卿贪赃受贿的事,于是上书弹劾宋卿有意把李鉴定为死罪,方框处应填连词“因”,意为“于是、就”;句意思是当时席书已经进京并受到世宗宠信,于是就命令把李鉴逮来京城再次审讯,方框处应填连词“乃”,意为“于是,就”。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加标点为: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本题所给文段从内容来看“大臣”“贤者”“小臣”“言事谪者”“灾异之警”“云南”“远方”“外吏”皆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未起用”“未复”意思相近,结构相似;“此何也”是文言文中常见句式,了解这些信息,断句就很容易了。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a罢免的是云南地方官吏;b“全活无算”意思是保全活下来的人无法计算;d不是因为量刑过重,而是席书从中作梗起了作用。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抒:表达、提出、献出;济:渡过、挽救;诿:推托、推诿;“为”可译为是、作为、担任;“济时艰”也可译为挽救艰难的时局。视事:到职办公、处理事务、履行职责等;自代:接替或代替自己,宾语前置。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做题时要通读全文,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断章取义、无中生有。由第2段可筛选出席书认为在云南发生日食、地震之后,反对处理地方官,认为应整肃朝廷内部,“岂可舍致毒之源,专治四肢之末”。第3段中,“宁王宸濠反,急募兵二万讨之”,“中官李镇、张旸假进贡及御盐名敛财十余万,书疏发之”。第4段“大同军变而出故帅硃振于狱,书持不可,请讨之,与政府忤”“时执政者费宏、石珤、贾咏,书心弗善也,乃力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因本题要求有自己的话概括出两处,所以考生需从上述信息中选出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答案。注意语言通顺。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参考译文】席书,字文同,四川遂宁人。弘治三年(1490)考取进士。进入朝中担任工部主事,后来调到户部,晋升为员外郎。十六年,云南发生日食、地震,朝廷命令侍郎樊莹前往视察,经奏准罢免了三百多名监司以下的官吏。席书上书说:“灾异的来由和朝廷有关联,和云南自己没有关系,就如同人的元气在体内受到损害,然后四肢才长出疮疤一样。朝廷就是元气,云南就是四肢。怎么能撇开生成毒气的根源不管而专门去医治四肢上的小毛病呢?现在内府所要求的供应量比往年大了几倍,吃闲饭的冗官有几千人,织造的事情频繁地烦扰百姓,各种赏赐超越了应有的限量;皇亲吞并百姓的田地,宦官又不停地派出为官;贤能的大臣闲住在家不加委任,因谏诤被贬的下级官员也未予复职。灾异给我们的警告偶然在云南出现,想拿远方的地方官吏来抵罪,这是什么道理呢?现在樊莹担任巡察,没能力弹劾外戚和大臣,却去考核、罢免云南的地方官吏,真是舍本治末。我请求陛下把我所说的这些弊端全部予以革除!其他有什么大的弊端应当革除的,或是有什么大事应该举办的,命令各有关部门列举上奏,该举办的举办,该革除的革除。”当时孝宗没有采用他的主张。武宗时,席书先后担任过河南佥事、贵州提学副使。当时王守仁被贬任龙场驿丞,席书选取州县子弟,请守仁教育他们,由此这个地方的年青人才懂得学习学问。经几次升迁,他又做了福建左布政使。宁王宸濠造反时,他紧急召募了二万士兵前往讨伐。到江西时反贼已被平定,他于是返回去了。不久,凭右副都御史的名义前往巡察安抚湖广。宦官李镇、张旸假借进贡和御用食盐的名义搜括了十余万钱财,席书上书揭发了他们。嘉靖元年(1522),他改任南京兵部右侍郎。那年长江南北大闹饥荒,他奉命到江北赈济灾民,命令各州县每十里设一个难民篷,煮稀粥供应难民,使无数人得以生存。大同发生兵变,杀死了巡抚张文锦,毁坏了总兵官江桓的大印,从监狱中放出原先的将领硃振,让他代替江桓。世宗(迁就叛乱士兵)就此任命硃振做总兵官,指示礼部铸造新印。席书坚持反对意见,请求讨伐他,与内阁(大臣)发生冲突。当时掌管朝政的阁员是费宏、石王缶、贾泳,席书心里不喜欢他们,于是极力推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并且说:“现在朝中的大臣都才能平平,不能和陛下共商国家大事。平定天下祸乱,挽救时局,非用王守仁不可。”世宗说:“席书作为大臣,应当提出远大的谋略和我一起渡过现在的难关,怎么能以才能一般来推托自己的责任呢?”王守仁始终没能得到重用。席书因为讨论“大礼”一事受到世宗信任,成为依赖的亲近的大臣,即使几个内阁大臣也没法和他攀比,后来席书得病后不能处理公事,举荐罗钦顺接替自己。多次上书请求退休,世宗总是安慰、挽留他,不准他退休。后来病重,更加坚决要求退休,世宗传令给他加官武英殿大学士,在京城赏他一处住宅,并且和(生病前)在任时一样支取官俸。席书刚刚接到这个命令就死掉了。朝廷追赠他为太傅,谥号文襄。 席书遇事敢作敢为,但性情很偏激执拗。早先,长沙人李鉴做了偷盗之事,知府宋卿判他死刑。席书当时正巡察安抚湖广,揭发了宋卿贪赃受贿的事,于是上书弹劾宋卿有意把李鉴定为死罪。世宗派大臣下去考查,并不像席书所说的那样。当时席书已经进京并受到世宗宠信,于是就命令把李鉴逮来京城再次审讯。席书这时上书说:“我因为讨论大礼一事触犯了大家的怒火,所以刑官们都偏向宋卿,把李鉴的罪加重惩办,请陛下传令要法司审问后给他昭雪。”等法司审讯后报上情况,和当初并无不同,世宗很不同意席书的意见,但还是把李鉴特别减免死刑,发配充军了事。其他如包庇陈洸,排挤费宏等,席书都无所顾忌地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受到当时舆论的指责。四、(15届广西省桂林中学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禭吊之。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馀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馀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燿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后稍移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馀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注】禭:向死者赠衣被。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遁:撤军b即斩关纳外兵 纳:容纳c策其马谢世充 谢:告别d走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走,击退16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3分)()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馀屯 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a b c d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昭陵。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2)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答案】15.b16.c17.c18.(1)我自认为不能侍奉您,请让我现在告辞吧。(关键词:顾、奉事、请,“顾”作“认为”讲;“奉事”即“侍奉(您)”;“请”是“请允许我(怎么样、干什么)”之意)(2)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关键词:使、当、啖,“使”即“假使”;“当”是“应当、应该”之意;“啖”即“吃、给(谁)吃”之意)【解析】15.试题解析: b项解释有误,“纳”应解释为“迎接”。 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复习策略是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6.试题解析:该题考核学生筛选能力,首先分析题干,抓住关键词“勇武过人、战功赫赫”,在根据下列选项,回到文中具体分析。是说李密得秦琼折一员大将后很高兴,厚待秦琼;是说秦琼在秦王府做事,镇守长春宫,做马军总管。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17.试题解析:c项中,不是王世充不重用他,而是秦琼看出王世充不是明主,不值得效忠,所以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并将选项与之比较,常有以下几个误区: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位、曲解实虚词等等。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试题解析:文言翻译四步骤:一、联系上下文,整体理解文意。二、落实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用法。 “顾” “奉事” “请” “使”、“当”、“啖”。三、关注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特殊语气。四、用通顺的现代汉语表达。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秦琼字叔宝,是齐州历城人。他最初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做事,他的母亲死了,来护儿派遣使者向他的母亲赠衣被来凭吊她。不久,秦琼跟随通守张须陀在下邳攻打敌人卢明月。敌军有十余万人,而张须陀所统帅的士兵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只能加固壁垒而不敢进攻。最后粮食吃完了,便想引兵退去。须陀说:“敌人看到我们退兵,一定会用全部的人来追我们,我们用精锐的士兵去袭击他们的营寨,一定能胜利,谁愿意替我去做这件事?”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叔宝与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于是分了一千个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须陀弃营撤军,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叔宝等人快速攻打敌营,城门关着进不去,于是爬上城楼拔下敌人的旗帜,杀了几十人,敌营中开始混乱,叔宝等人便砍断门闩迎接外面自己的军队,放火焚烧了三十多个屯。明月快速返还,须陀回击,大败明月。又与孙宣雅在海曲进行战斗,秦琼第一个登上城楼。因为前前后后的功绩升为建节尉。(秦琼)跟从须陀在荥阳攻打李密。后来须陀死了,秦琼率领剩下的部队归附了裴仁基。仁基向李密投降,李密得到叔宝后很高兴,封他为帐内骠骑,待他非常好。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追兵又到了,幸亏叔宝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后来又归附了王世充,被封为龙骧大将军。他和程咬金商量说:“王世充很狡诈,多次跟属下诅咒发誓,简直就是巫婆,而不是能改变乱世的人。”于是相约一起去西边,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说:“我自认为不能侍奉您,请让我现在告辞吧。”王世充不敢逼迫他,于是秦琼来投奔高祖。高祖让他在秦王府做事。秦琼镇守长春宫,官拜马军总管。在美良川打仗,他打败了尉迟敬德,功劳很大,皇帝赐给他黄金瓶,慰劳他说:“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于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后来又封他为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击退宋金刚,官拜上柱国。跟从秦王讨伐世充、建德、黑闼三个叛贼时,他没有不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激战的,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进封为翼国公。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叔宝前去击败他,秦琼跃马挺枪在万军中(奔驰),没有可以抵挡他的,因为这秦琼颇为自负。平定隐、巢后,他因功升官为左武卫大将军。后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退隐,他曾经说:“我从小长在军队,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多次受重伤,出血有好几斛,哪能不生病呢?”死后,秦琼被追赠为徐州都督,他的灵柩被葬在昭陵。五、(15届贵州师大附中高三11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败,歙劝嘉归光武,遂与嘉俱东诣洛阳。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为衣之,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公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明年,攻拔落门,隗嚣支党周宗、赵恢及天水属县皆降。初王莽世,羌虏多背叛,而隗嚣招怀其酋豪,遂得为用。及嚣亡后,五溪、先零诸种数为寇掠,皆营堑自守,州郡不能讨。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又击破襄武贼傅栗卿等。十一年,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投笔抽刃而绝。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谥曰节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第五)【注 】更始:更始帝刘玄。 冘yu豫:犹豫。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兵:兵器 b不足图也 图:考虑、谋划c帝然之 然:认为正确d使刺客刺歙,未殊 殊:特殊情况2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有一项( )(3分) a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 b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 c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 d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来歙受皇帝之命出使隗嚣,希望劝降隗嚣,孤立公孙述。后来隗嚣把儿子隗恂派到汉朝作为人质。b来歙在与征虏将军祭遵袭击略阳途中,因与祭遵意见不合独自率领两千人马从番须、回中径直攻到略阳,杀死隗嚣部下金梁,占领了略阳城。c来歙的妹妹嫁给汉中王刘嘉后,来歙便应邀来到汉中。刘玄失败后,来歙劝服刘嘉归顺光武帝,光武帝非常高兴。d来歙在征讨隗嚣的过程中,隗嚣余党周宗、赵恢和天水县都投降了,后来又打败了五溪、先零等地少数民族的势力。后来蜀地人害怕了便派人刺杀来歙。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2)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答案】19.d20.c 21.b22.(1)当时山东大致平定,光武帝谋图向西收取隗嚣的部队,与他们一起攻打蜀,又让来歙告诉隗嚣光武帝的旨意。(“”“略”、“谋”、“喻”各1分,句意通顺 1分。)(2) 现在我被刺客刺中,没办法报效国家了,所以叫你来,想把军务托付给你,你反而学小孩子哭哭啼啼吗!(“无以”“相属”“效”各1分,句意通顺2分。)【解析】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由原文“驰召盖延”“刃虽在身”“投笔抽刃而绝”,d项“殊”应解释为死。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0.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语句主语是“歙”,谓语有“修”“率”“进击”“斩”层进排比,“首虏”“牛羊”“谷”都是名词或代词,同时结合语意。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1.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b项“因与祭遵意见不合独自率领两千人马”错,文中是祭遵生病了,分派人马给来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2.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略”,大致;“谋”,图谋;“喻”,告诉,使之明白。(2) “无以”,固定用法,没有用来抵挡;“相属”,相译为你,属通嘱,译为吩咐;“效”,效仿、学习。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来歙子君叔,南阳新野县人。父亲来仲,汉哀帝时做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来歙。来歙的妹妹是汉中王刘嘉的妻子,刘嘉派人迎接来歙,于是就南下来到汉中。更始帝(刘玄)失败后,来歙劝刘嘉归附光武帝,于是和刘嘉一起往东到洛阳去。 光武帝见到来歙,非常欢喜,立即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来歙穿上,任命他做太中大夫。这时光武帝正担忧陇、蜀,来歙于是主动请命说:“我曾经和隗嚣在长安相遇。那个人刚起兵时,以兴复汉室为名。现在陛下圣德威武,我希望能奉你的命令,用不渝真理来开导他,隗嚣一定会束手来降,那么公孙述将成灭亡之势,不足为虑。”光武帝认为他说得对。建武三年,来歙才出使隗嚣。建武五年,隗嚣派儿子隗恂跟随来歙入朝做人质。当时山东大致平定,光武帝谋划向西收取隗嚣的部队,与他们一起攻打蜀,又派来歙去告诉隗嚣自己的旨意。隗嚣的部将劝说隗嚣,摆出许多疑问,使隗嚣很长时间犹豫不决。来歙一向刚毅,于是愤怒地质问责备隗嚣说:“皇上以为您懂得善恶好歹,知晓兴衰之理,所以才亲自写信给您表明心意,您表达诚心,派儿子伯春做人质,这是君臣之间的相互信任啊。现在反而要听信奸佞小人的话,定下灭族的计划,背叛君主,连累儿子,是要违背忠贞诚信吗?决定吉凶的选择,就在今天。”来歙想要上前刺杀隗嚣,隗嚣起身进入内室,部署士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与员工租房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中关于个人财产分割的合同
- 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合同
- 游戏剧情创作与世界观构建考核试卷
- 2024年04月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76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消费升级与新消费场景的构建考核试卷
- 云计算服务平台考核试卷
- 批发商财务分析与风险控制考核试卷
- 电工仪表的远程操作与远程维护考核试卷
- 云南省石林县鹿阜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
- 导线的连接精品课件
- 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开题报告
- 059.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精制食油厂年产万吨精制山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米度盾构导向系统
- [说明]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案_6_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Q∕GDW 11257.3-2020 熔断器技术规范 第3部分:跌落式熔断器
- 汽车焊接夹具设计外文文献翻译
- 浓缩机的选择与计算
-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单词表
- 红星美凯龙租赁合同
- 最新投标书密封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