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doc_第1页
北京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doc_第2页
北京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doc_第3页
北京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doc_第4页
北京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2015北京朝阳一模12)在当时(见右图)的中国存在的文化现象是()a道教出现 b儒学兴起c罢黜百家 d理学诞生【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学的兴起 【解析】图示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东汉道教才产生,故a项错误;图示中鲁国、赵国、魏国等都出现特殊的文化现象,符合战国时期儒学的兴起,故b项正确;罢黜百家是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故c项错误;理学出现在宋明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北京朝阳一模13)下列选项中,对下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陈寿的作品于明清成为“四大奇书”之一b此时鲜卑拓拔部改国号为魏,定都平城c汉武帝时期的海上交通线促进文化交流d儒家文化是东北亚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儒家文化的传播【解析】材料记录了魏晋时期(公元285年)的三件历史事件,与明清无关,故a项错误;鲜卑拓拔部改国号为魏发生在386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汉武帝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百济王国遣博士到日本,携带论语,体现了儒家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交流,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北京海淀一模37)(34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易经记录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一些军事思想。随着易经成为儒家经典,易经的军事思想也在中国古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易经原文释义和兑通悦,下同,吉。 国与国和谐相处,吉利。孚通俘兑,吉,悔亡。以俘虏别人为乐事,暂时吉利,最终会败亡。来兑,凶。自恃强大,胁迫他国服从,结果是凶险的。鸣谦,利用师,征邑国。道义上和舆论上的优势有利于出兵征讨他国。不利为寇,利御寇。主动侵略别国是不利的,防御别国侵略是有利的。(1)材料一反映了易经中哪些军事思想?你如何评价易经的军事思想?(10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易经的军事思想【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概括并归纳材料内容即可。第一层:“国与国和谐相处,吉利”主张国家之间应该和平共处;第二层:“以俘虏别人为乐事,暂时吉利,最终会败亡”“自恃强大,胁迫他国服从,结果是凶险的”“主动侵略别国是不利的”表明反对侵略;第三层:“道义上和舆论上的优势有利于出兵征讨他国”主张战争应该坚持正义性;第四层:“防御别国侵略是有利的”表明认可反侵略自卫战争。第二小问评价,可以从对当时,对后世两个角度,比如对当时的战争有指导作用,对社会的安定有一定维护作用;对后世的战争思想有借鉴作用,对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指导作用;或者从其他角度,如对战争、对社会、对人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答案】(1)思想:主张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反对大国恃强凌弱;坚持战争的正义性;认可反对侵略的自卫战争。(8分)评价:对以上思想进行正面评价,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4(2015北京顺义一模37)(36分)特色的文明流动的文明共同趋势的文明材料一 不同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而各自区域文明的形成是与当时社会上最具活力的社会阶层有着直接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士”阶层。如论衡效力所言:“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春秋末年(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进入贵族共和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逐步形成了贵族与平民两大社会阶层。“平民”一词源于pleo,plenus,原意为“众”,通常带有“低贱”之意。该词常用来形容“平凡的,普通的,日常的”事物。(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士”与古罗马的“平民”对各自地区在文明形成中各具特色的贡献。(8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士”阶层兴起;罗马法【解析】(1)结合材料一,归纳出“士”的流动对春秋战国政治的影响,然后再结合所学从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各诸侯国的变法等角度归纳即可;古罗马的“平民”可从罗马共和制度的完善、平民保民官的设立、罗马法成文法的制定与颁布等角度归纳。【答案】(1)贡献:中国的“士”“士”的流动对春秋战国政治影响极大。促进百家争鸣的形成.主持一些诸侯国的变法改革。(任意2点4分)古罗马“平民”推动罗马共和制度的完善,设立了平民保民官。推动罗马法成文法的制定与颁布,即十二铜表法。推动罗马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任意2点4分)5(2015北京丰台一模37)(36分)人际关系政党关系国际关系 材料一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建立社会等级)。分何以能行?曰:义(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相对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说,每个人都缺乏许多东西由于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柏拉图国家篇(1)依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和柏拉图思想主张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人分析其主张的社会背景。(8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与儒家思想;柏拉图【解析】(1)第一小问异同点,荀子和柏拉图都强调在群体相处中要和谐相处,但荀子强调通过等级、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建立社会秩序,柏拉图主张公民合作建立城邦国家。第二小问背景,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家,当时旧制度衰落,诸侯割据,需要重建秩序;柏拉图生活的雅典,民主走向衰落,城邦间的纷争不断,政局动荡。【答案】(1)共同:二者都关注共同群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相处)(2分)不同:二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不同。荀子强调等级,主张依靠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建立社会秩序;柏拉图强调公民互助合作,建立理想城邦。(4分)背景:荀子:战国时期,旧制度衰落,诸侯分裂割据,需要重建社会秩序。柏拉图:雅典城邦民主制走向衰落,城邦纷争不断,政局动荡。(2分)汉代儒学1(2015北京丰台一模13)某学者认为“皇帝居于社会的权力宝塔尖上,没有制度能够制约他,也没有人能制约他。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中国古代难以解决的政治问题。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建立相对有序的环境。” 中的字可能是()a韩非子 b董仲舒 c陆九渊 d黄宗羲【考点】汉代儒学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解析】韩非子提倡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制约君主不符,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皇帝的暴政,故b项正确;陆九渊提出心学,无法“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建立相对有序的环境”,故c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北京东城一模14)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西周实行宗法制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a bc d【考点】西周的宗法制;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西周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维系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与题意相符,故正确;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是要求君主重视人民的力量,与题意不符,故错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的绝对统治和支配权,即体现“强迫性的等级制度”,也体现“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故正确;“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是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优点,与题意不符,故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3(2015北京顺义一模12)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指()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考点】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是中国版图的确立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巩固时期。西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与材料“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信息一致,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宋明理学1(2015北京顺义一模14)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的共同点是()a相信除人之外神的力量 b约束人类无尽的欲望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 d为专制中央集权服务【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方人讲上帝,“相信除人之外神的力量”,中国古人讲“理”学,不是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二者都起到了约束人类欲望的作用,故b项正确;西方人“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中国古人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