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的预防.doc_第1页
外科感染的预防.doc_第2页
外科感染的预防.doc_第3页
外科感染的预防.doc_第4页
外科感染的预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感染的预防内容导学:外科感染是细菌入侵的准入通道、机体防御的启动窗口,它为手术的安全性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作为临床医生,面对不可避免的外科感染该做好哪些基础的防护措施? 又该掌握哪些常见的外科感染防御方法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外科感染的预防方法。 一、外科感染预防基础措施 1.手部卫生 目的:做好手部卫生,有效降低感染率,避免交叉感染。 定义: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 方法:各科室、病房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2.操作: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图 1)。 3. 器材: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 或 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 或 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环境 目的: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措施 治疗室、换药室每日 1h 紫外线空气消毒有记录;有单管强度检测,有记录。 每月有空气培养记录。 湿化液每日更换,湿化瓶每周消毒 1 次。 5.废弃物 目的: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方法:无论是回收再使用或是废弃的污染物品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原则: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需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出院病人的床单、被套、枕套、床旁凳等需用 250500 mg/L 含氯制剂擦拭消毒。 对死亡/感染病人需将其床单位严格消毒。 厌氧菌、绿脓杆菌等感染的病人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医疗废弃物封口按要求外送。 6.消毒液 方法: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2、 常见外科感染的防治措施(一)预防气管插管/切开的感染措施 1.无菌操作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时需无菌操作,手术器械及用物严格灭菌、清洁对应区域皮肤并消毒以防止带入细菌至气管深部。 在进行护理和治疗操作前后需进行手部消毒。 气管内导管需专人专用,每日更换并消毒 若病人分泌物较多,应每隔 23 小时更换。 吸痰导管每吸一次更换一根,雾化器内贮液瓶中的液体一人一用,雾化器用后消毒。 2.减少气管黏膜损伤 气管插管病人的咽、喉、气管黏膜损伤发生率高,损伤部位多位于气管导管的气囊处。 气管导管气囊压力不宜超过 4.0KPa,每 46 小时放气 510 分钟复充气。 机械通气或人工呼吸囊通气时,需将气管导管固定,防止滑动而摩擦气管黏膜。 吸痰动作要轻巧,吸痰管遇到阻力时,后退 0.5cm 或开放负压,且负压宜13.3Kpa。 3.湿化气道 机械通气:可用呼吸机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 气管冲洗:当呼吸道阻力增加,而吸不出分泌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 25毫升嘱病人深呼吸,然后再抽吸。 雾化吸入:没有气管插管的病人可以用雾化面罩进行定时的气道湿化,每日 28小时 1 次。 4.减少口腔细菌定植 注意病人周围环境物品、空气等的清洁度。 加强口腔护理,局部可涂多粘菌素、妥布霉素制霉菌素或用 0.1呋喃西林抹洗。 尽量选用硫糖铝替代抗酸剂、H2 受体阻滞剂,以减轻对胃酸 PH 影响,防止胃内细菌定植及逆行。 5. 胃肠营养管理 做好口腔护理。 少量多次,鼻饲时半卧(3045)。 6.呼吸管道管理 减少不必要的“拆除”呼吸机管路,7 天更换为宜。 集水瓶应放在呼吸环路最低处,避免倒流入肺。 (二)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措施 1.大多数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是由于插管处皮肤上的细菌经皮下隧道或经由消毒不彻底的皮肤戳口进入并移居到导管腔外面,被污染的导管接头也有可能引起导管的感染。 2.加强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进行血管穿刺前必须洗手、带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 3.注意导管口皮肤的消毒:在导管入口处应用碘伏敷料或用碘酊、酒精消毒后覆盖透明无菌敷料,保持干燥,一般情况下每天更换一次。 4.正确选用导管 这是预防血管内插管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硅胶管富有弹性,刺激性小可长期留置静脉中作输液和测压,如长期静脉营养,使用涤纶套静脉导管更为理想。 5.选择插管感染机会少的部位进行操作:如皮肤穿刺法比皮肤切开插入法感染率低,上腔静脉系统比下腔静脉系统插管发生感染少对于老年患有血管性疾病以及长期卧床的病人,在下肢血管置管易并发感染。 6.静脉插管时,要求解剖清楚,定位准确,动作熟练与轻巧,尽量避免多次穿刺增加污染机会。 7.要保持导管通畅及防止血栓性静脉炎 应用小剂量肝素,通常按 125U/ml,每 24 小时自导管内滴注 25ml。 8.减少导管留置时间,达到治疗目的后立即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三)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1.表现:尿路感染、尿路损伤、膀胱功能损伤。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