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的意境美.doc_第1页
播音主持的意境美.doc_第2页
播音主持的意境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播音中的“以情感人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播音员因为播音时间长而形成了“播音腔”。“播音腔”是因为播音员在播音时无生气、无感情色彩而形成的。播音员要把稿件播出神彩来,就应该用真实的感情感染受众,而不是心中无物。只要在播音中做到“以情感人”就能避免形成呆板的“播音腔”,就能让稿件锦上添花、令人回味无穷。那么,要怎样做到“以情感人”呢?首先我们要先明确播音员的基本职责是什么。一、什么是播音我们所说的播音概念,就定义来讲一般是指以传播者的身份,以有声语言为手段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各类节目中直接面向听众观众传播信息的新闻实践活动。播音,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广播电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时时刻刻都体现着传播者的态度。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直接、准确、鲜明地揭示语义实质和思想内涵,具有引导和帮助受众了解、认识社会的作用。正如北京传媒大学张颂教授讲的:“有稿播音,要以稿件为依据,要有一系列的创造思维的流动,去开掘和发现里面的丰富内涵和情境意向,从中获得人文积淀、感情色彩、修辞效果和人生况味,然后,准确、鲜明、生动的形之于声,及于受众。”好的播音主持,以事醒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明确了播音员的职责,那我们又如何尽职尽责的播好音呢?二、怎样播好音播音主持创作不光是为了传达概念信息,更要传达感情信息。播音主持创作的核心就是要“以情感人”,要把符合稿件内容的喜怒哀乐形于声,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去感染受众,使受众和你一起激动,一起悲痛。只有播音员自己感动了,播音时真的动之以情了,才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否则,要么是见字加情矫揉造作;要么就没感情,干瘪枯燥、乏味。所以,播音员在理解稿件内容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积聚真实的感情,并学会调动感情,只有将稿件的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将稿件的文字变成发自肺腑的声音,以情带声,传情达意,才能把文章播出神采来。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以情感人”呢?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播音员的立场、感情、态度,直接影响到对稿件的理解和表达。播音员只有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在播报中把握好“度”的问题,不出现原则性的错误,才能更好的在稿件中弘扬主旋律,唱响时代新风。第二、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播音员要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要深入生活向社会学习,丰富自己的感情。因为播音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播音员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参与前期工作,而且播音员、主持人长期工作在聚光灯下,很容易脱离生活。所以,播音员一定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换位思考。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播音员只有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汲取“养分”,才能在播音时的再创作中赋予稿件准确的感情。尤其是中央提出宣传报道要“三贴近”以后,全国上上下下的媒体都打出了许多“民生节目”,而“民生”类的节目更考播音员的“功力”,更需要播音员的生活体验和细心观察,如果平常不留心观察,那么在接触稿件时,可能就会找不到头绪,不知所云。第三、要理解稿件内容。稿件是撰稿人经过充分策划,深入采访后撰写而成的。好的稿件其中不乏充满情感的细节或激情抒发、描写等等。当进入备稿时,必须要准确的理解稿件的内容、情绪,把握好整体感情基调。只有主动深入地去理解稿件,才能受到作者感染,掀起心底的感情的涟漪,进而支配自己的语言,感染受众,唤起他们思想感情的共鸣。播音员、主持人如果不能准确理解稿件内容,会使本来很好很高水平的节目黯然失色,或造成歧义、反义和误解,令人生厌。试想,播音员如果连稿件内容都不能理解,如何能倾注于稿件正确的感情色彩,而不准确的情绪,又怎能感染听众和观众呢?第三调整好话筒前的状态。话筒前的状态相当重要,播音员坐在话筒前要有想播讲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才能促使自己播好音。话筒前讲究的是情绪的酝酿,把情绪调节到适应稿件基调的最佳状态。在话筒前,从心理状态到发音各部位以至全身,都应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境界。调节情绪,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运用音乐调动感情。例如有一次我接到一篇描写我县最高峰大雪锅山的电视专题片的稿件时,为了把情绪调节到轻松自如的最佳状态,我找了一曲空灵、悠远的音乐播放着备稿,因为音乐的作用,很快就找到了那种遗世独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顺利进入了状态。获得最佳的话筒前状态的前提条件就是:1、播音员要有话筒前想播讲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才有最佳的工作状态。2、充分、熟练的备稿。要有熟练、流畅的备稿基础,才有正式播报时自信、轻松、自如的话筒前状态。第四、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是播音员、主持人调动感情,激发播讲愿望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一种联想、想象活动。播音员在播音的时候不是脑子空白,机械化的播讲,大脑要活动起来,配合稿件内容进行一系列的联想。要怎样做到“情景再现”呢?1、看看画面、酝酿情绪。当播音员接到稿件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记者拍摄回来的素材先大体的过目一下,做到心中有底,这样,在播讲的时候就更容易倾注感情。例如,在解说我台拍摄的一个贫困家庭的5岁男孩因脑积水无钱医治而导致头颅异常肿大的这样一条新闻时,因为配音之前看了记者拍摄回来的画面,当进入配音时,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男孩痛苦的表情、凄惨的哭声,一下子就调动起了感情,使这篇稿件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展开想象,身临其境。当条件不允许,不能先看画面时,播音员、主持人就要通过平常的生活积淀,在播讲的时候运用大脑搜索一些相关的“讯息”,在大脑中不停的“回放”,做到心中有物。比如:当我们接到一篇描写某美丽景色的稿件时,虽然没有去过该地,但可以在大脑中想象曾经看见过的其他地方的美丽景色,也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效。第五、运用技巧处理稿件。思想感情是技巧的基础与前提,而技巧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表达思想感情的几种主要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1、停连。播音中确定停连位置,常常是要打破稿件标点符号的限制,要如何停连是要根据我们对稿件的正确理解来确定的。比如我解说的电视专题片山村集市的拓荒者中有一句话:在按板镇有一个从来没有集市的边远山村,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集市。在解说时我在这句话的“如今”后加了个停顿,这样就更好的体现出了这个山村的变化。2、重音。强调重音,不是单纯的加重加强声音,一味的“硬砸”,要用强弱、快慢、虚实等方法来避免重音运用中的单调、生硬、僵死。比如我台播出的教师节特别节目中有一段话:罗正壹小朋友在刚入园的头几天里是最喜欢哭的孩子之一,在老师耐心的安抚和细心的照顾下,消除了上幼儿园的恐惧,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了。这段话要体现的重点就是幼儿教师的耐心和细心。我在解说时是这样处理的:解说到“耐心”时放慢语速,解说“细心”则放轻声音。这样一来,幼儿教师的特点马上就凸显出来了。3、语气。在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中,具体的感情色彩体现在语气之中。不同的感情,语气各有不同:爱的感情色彩是“气徐声柔”;悲的感情色彩是“气沉声缓”;喜的感情色彩是“气满声高”;急的感情色彩是“气短声促”。我在解说我县文腊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专题片时,就很好的运用了语气的作用。在片子开头概况时,语气比较舒缓;在介绍艰苦环境和贫困现状时,语气低沉;介绍在支书的带领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我的语气开始高亢激昂。不同的背景,采用不同的语气,使观众充分的感受到了情景的变化。4、节奏。运用节奏技巧,具体要掌握几种方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停先连,欲连先停;欲轻先重,欲重先轻;欲快先慢,欲慢先快。以上这些是播音中的基本语音技巧,只有正确的运用这些技巧,才能凸显出稿件的个性特色,艺术魅力。错误的技巧运用不仅会造成语义模糊,更为严重的还会颠覆稿件的基本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