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全章导学案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全章导学案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全章导学案_第3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全章导学案_第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全章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15.1.1从分数到分式学习目标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2.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2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m2 1xy2 二、探索新知分式定义; 一般地, ,其中A和B均为整式,B中含有字母。练习: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分式哪些不是?(1)、(2)(3)(4)(5)x2(6)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注意:不是字母,而是常数。例1,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2)(3)(4)分析: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拓展:分式没有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例2,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分析: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等于零;分母不等于于零,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巩固练习 2,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是分式?哪些是整式?两类式子的区别是什么?3、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1) (2) (3) (4) (5) 4,当为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零:(1) (2)5、(1)当为何值时,分式为正;(2)当为何值时,分式为负;(3)当=2为时,分式的值为多少.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正确进行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符号变号的法则.分式的通分和约分.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利用分式的变号法则,把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变形。最大公因式和最小公分母的确定.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可得分式基本性质: 用式子表示为: 例1,填空:(1) = (2) = (3) = (2) (4) =2,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符号变号的法则;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例2,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 =_ (2) =_ (3) =_ (4) =_练习:1,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正数:(1) =_ (2) =_ (3) =_2,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1) =_ (2) =_ 3,利用分式 约去分子,分母 的分式变形 分子,分母 最简分数例3,约分:(1) (2) (3) (4)约分:找到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并约去公因式。4,利用分式 把几个分式化成分母 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通分。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1)当各个分母都是单项式时: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凡单独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一个因式;相同的字母次数取最高的。(2)当分母中有多项式时:首先要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然后把每一个因式看做一个字母(整体)再按照(1)中的方法去找。例3,通分:(1)和 (2)和 (3)和 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因式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三、巩固练习 1, 教材P8练习1,22,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的首项的符号变为正号.(1)=_ (2)=_ (3)=_3,约分:(1) =_(3) =_ (3)=_(4) =_ (5)=_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1) =_ (2) =_5.化简下列分式(1) (2) (3) (4) (5) (6) (6)6.化简求值: 其中x=2,y=3. 13.已知=2,求的值.5.通分:(1)和 (2)和 (3)1621分式的乘除(1)学习目标1.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2.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学习重难点1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分数的乘法法则: 。2,分数的除法法则: 二、探究新知类比分数,分式有:(1)乘法法则 (2)除法法则: 法则用式子表示为: 例1,填空:1) =_ (2) =_ (3) =_ (4)-8xy =_ (5)=_ (6) =_ 例2,计算注意:在分式的的四则(混合)运算(加、减、乘、除)中,如果涉及到多项式并且能分解因式的一定要先进行因式分解,在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 教材P13练习2,32,计算(1) =_ (2) =_ (3) =_ (4)-8xy =_ (5) =_ (5) =_ (6) =_ (7) =_ (8) =_ (9)=_ (10)=_ 3,计算 (1) (2) (3) (4)(5) (6)(7) (8)(9) (10)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你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评价(优、良、一般、差)1622分式的乘除学习目标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学习重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的法则计算:(1)=( ) (2) =( ) (3) =( ) n个n个=,即=.(n为正整数)二、探究新知归纳分式乘方的法则_ _ 例1 ,计算(1) (2)三、巩固练习 1, 教材P15练习1,2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1)= (2)= (3)= (4)=3,计算(1) (2) (3) (4) (5) (6) (7) 4,计算(1) (2) (3) (4)(5)5,已知:,求的值;6,(1)若试求的值2)已知试求、的值7,先化简后求值 ,其中满足1622分式的加减(1) 学习目标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学习重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 二、探索新知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归纳叙述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用式子表示为 例1,计算;(1) (2)例2,(1) (2)三、巩固练习1, 教材P16练习1,22,计算(1) (2)(3) (4)(5) (6)(7) (8)(9) (10)(11);1622分式的加减(2)学习目标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学习重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_ _ 二、探索新知 类比分数,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例1,计算(1) (2)例2,已知x=3,x2 的值三、巩固练习 2,计算(1) (2) (3) (4) (4)( ) 3,已知,求的值.4,已知:,试求的值.5,当为何整数时,代数式的值是整数,并求出这个整数值.1523 整数指数幂(1)学习目标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学习重难点 1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难点: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已学过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m,n是正整数);(2)幂的乘方:(m,n是正整数);(3)积的乘方:(n是正整数);(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0,m,n是正整数,mn);(5)商的乘方:(n是正整数);(6)0指数幂,即当a0时,. 在学习有理数时,曾经介绍过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此处出现了负指数幂,二、探索新知由分式的除法约分可知,当a0时,若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于是得到=(a0),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n是正整数时,=(a0),引入负整数指数和0指数后,同底数的幂的乘法:(m,n是正整数)这条性质扩大到m,n是任意整数。例1,计算:(1) (2)(3) (3) (4) 例2,已知,求(1)的值; (2)求的值.三、巩固练习 1, 教材P21 练习1,22,填空若(成立的条件是 若,则 (1)-22= (2)(-2)2= (3)(-2) 0= (4)20= ( 5)2 -3= ( 6)(-2) -3= (7)(8)(9)(10)(11)(12)(13)3,计算(1) (2) (3) (4) 4,已知,求(1), (2)的值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你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评价(优、良、一般、差)1523 整数指数幂(2)学习目标1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学习重难点 1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难点: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1)1 000 000; (2)57 000 000; (3)123 000 000 000 56420000万二、探索新知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例1,(1)0.000021 (2)0.000001023 (3)0.00000051 (4)-0.00000258小方法:数数零的个数,就知道n等于多少啦。 练习: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0.00752=_0.000379=_378000=_576=_0.0523=_-0.576=_三、巩固练习1, 教材P22 练习1,22,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 04 =_(2) -0. 034 =_ (3) 0.000 000 45=_(4) 0. 003 009=_(5)-0.00001096=_(6)0.000329=_3,计算(1) (310-8)(4103) (2) (210-3)2(10-3)3(3) (4) (5) (6) 4,填空;(1)-22= (2)(-2)2= (3)(-2) 0= (4)20= ( 5)2 -3= ( 6)(-2) -3= (7)(x3y-2)2=_(8)x2y-2 (x-2y)3 =_(9)(10) (11)(3x2y-2) 2 (x-2y)3=_(12) (310-8)(4103) =_ (13) (210-3)2(10-3)3=_5,计算 (1) (x3y-2)2 (2)x2y-2 (x-2y)3 (3)(3x2y-2) 2 (x-2y)3(5) (6)6、已知求代数式的值7、化简;1531 分式方程(1)学习目标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增根的原因.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学习重难点1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2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2,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二、探索新知1,分析方程的特征,然后概括出分式方程的概念;像这样_ 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是_ _练习:下列方程中,哪些是分式方程?哪些是整式方程?(1) (2) (3) (4) (5) (6) (7) (8) 2,解方程;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0+v)(20-v)得 解得:v= 检验: 将v= 代入分式方程, 所以v= 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在方程的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就可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解的两种情况:所得的根是原方程的根、所得的根不是原方程的根原方程的增根:在方程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产生增根的原因:在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时,分式的两边同时乘以了零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 2 3 例1,解方程:(1) (2)归纳:当分式方程两边都只有一项时,交叉相乘相等即可解方程。三、巩固练习 1, 课本P29练习2,解方程(1) (2)(3) (4)(5) (6) (7) (8) 1532 分式方程(2)学习目标1.会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2.会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1.重点:利用分式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列分式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有 2列方程应用题的五个步骤是:_;_;_;_;_。二、探索新知 设未知数、列方程是本章中用数学模型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正确地理解问题情境,分析其中的等量关系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基础. 可以多角度思考,借助图形、表格、式子等进行分析,寻找等量关系,解分式方程应用题必须双检验:(1)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的解;(2)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例1,两个工程队共同参加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例2,从2004年5月起某列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千米,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