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的识别与检测_第1页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_第2页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_第3页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_第4页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容的识别与检测 电容器是最常见的电子器件之一 通常简称为电容 电容是衡量导体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在电路中 常作为滤波 耦合 振荡 旁路 隔直 调谐 计时等 其基本特性如下 1 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 向电容中存储电荷的过程 称为 充电 而电容中的电荷消失的过程 称为 放电 电容在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 其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 即有一个时间的延续过程 2 通交流 隔直流 通高频 阻低频 1电容的分类电容种类繁多 电容的分类方式有多种 按容量是否可调划分 可分为固定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 微调电容器 按极性划分 可分为无极性电容 有极性电容 按介质材料划分 可分为有机介质电容 无机介质电容 气体介质电容 电解质电容等 1 1固定电容的外形及特点固定电容指制成后电容量固定不变的电容 又分为有极性和无极性两种 1 纸介电容纸介电容制造工艺简单 价格低 体积大 损耗大 稳定行差 并且存在较大的固有电感 不宜在频率较高的电路中使用 2 磁介电容磁介电容属于无极性 无机介质电容 以陶瓷材料为介质制作的电容 磁介电容体积小 耐热性好 绝缘电阻高 稳定性较好 适用于高低频电路 3 涤纶电容涤纶电容属于无极性 有机介质电容 以涤纶薄膜为介质 金属箔或金属化薄膜为电极制成的电容 涤纶电容体积小 容量大 成本较低 绝缘性能好 耐热 耐压和耐潮湿的性能都很好 但稳定性较差 适用于稳定性要求不高的电路 4 玻璃釉电容玻璃釉电容属于无极性 无机介质电容 使用的介质一般是玻璃釉粉压制的薄片 通过调整釉粉的比例 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电容 玻璃釉电容介电系数大 耐高温 抗潮湿强 损耗低 5 云母电容云母电容属于无极性 无机介质电容 以云母为介质 损耗小 绝缘电阻大 温度系数小 电容量精度高 频率特性好等优点 但成本较高 电容量小 适用于高频线路 6 薄膜电容薄膜电容属于无极性 有机介质电容 薄膜电容是以金属箔或金属化薄膜当电极 以聚乙酯 聚丙烯 聚笨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为介质制成 薄膜电容又被分别称为聚乙酯电容 又称Mylar电容 聚丙烯电容 又称PP电容 聚苯乙烯电容 又称PS电容 和聚碳酸酯电容 7 铝电解电容铝电解电容属于有极性电容 以铝箔为正极 铝箔表面的氧化铝为介质 电解质为负极制成的电容 铝电解电容体积大 容量大 与无极性电容相比绝缘电阻低 漏电流大 频率特性差 容量与损耗会随周围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当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情况下 且长时间不用还会失效 8 钽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属于有极性电容 以钽金属片为正极 其表面的氧化钽薄膜为介质 二氧化锰电解质为负极制成的电容 9 贴片式多层陶瓷电容贴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内部为多层陶瓷组成的介质层 为防止电极材料在焊接时受到侵蚀 两端头外电极由多层金属结构组成 10 贴片式铝电解电容贴片式电解电容是由阳极铝箔 阴极铝箔和衬垫村卷绕而成 11 贴片式钽电解电容贴片式钽电解电容有矩形的 也有圆柱形的 封装形式有裸片形 塑封型和端帽型三种 以塑封型为主 它的尺寸比贴片式铝电解电容器小 并且性能好 1 2可调电容的外形及特点1 单联可变电容单联可变电容由两组平行的铜或铝金属片组成 一组是固定的 定片 另一组固定在转轴上 是可以转动的 动片 2 双联可变电容双联可变电容是由两个单联可变电容组合而成 有两组定片和两组动片 动片连接在同一转轴上 调节时 两个可变电容的电容量同步调节 3 空气可变电容空气可变电容的定片和动片之间电介质是空气 4 有机薄膜可变电容有机薄膜可变电容的定片和动片之间填充的电介质是有机薄膜 特点是体积小 成本低 容量大 温度特性较差等 1 3微调电容的外形及特点微调电容又叫半可调电容 电容量可在小范围内调节 2电容的识别在电路原理图中电容用字母 C 表示 常用电容在电路原理图中的符号如图所示 电容量大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 F 简称法 常用单位还有毫法 mF 微法 F 纳法 nF 皮法 pF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mF 10 3F1uF 10 3mF 10 6F1nF 10 3 F 10 6mF 10 9F1pF 10 3nF 10 6 F 10 9mF 10 12F 2 1电容的型号命名法电容器的型号命名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示例 1 CD 11 铝电解电容 箔式 序号为11 2 CC1 1 圆片形瓷介电容 序号为1 3 CZJX 纸介金属膜电容 序号为X 2 2电容的主要技术指标1 耐压 电容的耐压指在允许环境温度范围内 电容长期安全工作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常用固定式电容的直流工作电压系列为 6 3V 10V 16V 25V 40V 63V 100V 160V 250V 400V 500V 630V 1000V 2 允许误差等级 电容的允许误差等级是电容的标称容量与实际电容量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 3 标称电容量 电容的标称容量指标示在电容表面的电容量 2 3电容的表示方法1 直标法直标法是将电容的标称容量 耐压及偏差直接标在电容体上 例如 4700 F25V 若是零点零几 常把整数位的 0 省去 如 01 F表示0 01 F 2 数字表示法数字表示法是只标数字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 采用此种方法的仅限于单位为pF和uF两种 一般无极性电容默认单位为pF 电解电容默认单位为uF 3 数码表示法数码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来表示容量的大小 单位为pF 其中前两位为有效数字 后一位表示倍率 即乘以10i i为第三位数字 若第三位数字9 则乘10 1 4 色码表示法色码表示法与电阻器的色环表示法类似 颜色涂于电容器的一端或从顶端向引线排列 色码一般只有三种颜色 前两环为有效数字 第三环为位率 容量单位为pF 5 字母数字混合表示法字母数字混合表示法用2 4位数字和一个字母表示标称容量 其中数字表示有效数值 字母表示数值的单位 字母有时既表示单位也表示小数点 2 4极性电容识别有极性电容一般为铝电解电容和钽电解电容 1 通孔式 插针式 极性电容的识别通孔式有极性电容引线较长的为正极 若引线无法判别则根据标记判别 铝电解电容标记负号一边的引线为负极 钽电解电容正极引线有标记 2 贴片式有极性电容 1 贴片式有极性铝电解电容的顶面有一黑色标志 是负极性标记 顶面还有电容容量和耐压 2 贴片式有极性钽电解电容的顶面有一条黑色线或白色线 是正极性标记 顶面上还有电容容量代码和耐压值 3 1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容1 固定电容的检测 1 容量在0 01 F以上固定电容的检测将指针式万用表调至R 10K欧姆挡 并进行欧姆调零 然后 观察万用表指示电阻值的变化 若表笔接通瞬间 万用表的指针应向右微小摆动 然后又回到无穷大处 调换表笔后 再次测量 指针也应该向右摆动后返回无穷大处 可以判断该电容正常 若表笔接通瞬间 万用表的指针摆动至 0 附近 可以判断该电容被击穿或严重漏电 若表笔接通瞬间 指针摆动后不再回至无穷大处 可判断该电容器漏电 若两次万用表指针均不摆动 可以判断该电容已开路 2 容量小于0 01 F的固定电容的检测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 因电容容量太小 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只能检查其是否有漏电 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选用万用表R 10K挡 将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 阻值应为无穷大 如果测出阻值为零 可以判定该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 电解电容的检测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的多 测量时 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 测量前应让电容充分放电 即将电解电容的两根引脚短路 把电容内的残余电荷放掉 电容充分放电后 将指针万用表的红表笔接负极 黑表笔接正极 在刚接通的瞬间 万用表指针应向右偏转较大角度 然后逐渐向左返回 直到停在某一位置 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绝缘电阻 一般应在几百千欧姆以上 调换表笔测量 指针重复前边现象 最后指示的阻值是电容的反向绝缘电阻 应略小于正向绝缘电阻 3 可变电容的检测可变电容容量通常都较小 主要是检测电容动片和定片之间是否有短路情况 1用手缓慢旋转转轴 应感觉十分平滑 不应有时松时紧甚至卡滞现象 将转轴向前 后 上 下 左 右各方向推动时 转轴不应有摇动 2转轴与动片之间接触不良的可变电容 不能继续使用 3将万用表置于R 10K挡 一只手将两个表笔分别接可变电容的动片和定片的引出端 另一只手将转轴缓慢来回转动 万用表的指针都应在无穷大位置不动 如果指针有时指向零 说明可变电容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短路点 如果旋到某一角度 万用表读数不是无穷大而是有限阻值 说明可变电容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漏电现象 3 2数字式万用表检测电容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的电容量 并不是所有电容都可测量 要依据数字万用表的测量挡位来确定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的电容量具体方法是将数字万用表置于电容挡 根据电容量的大小选择适当挡位 待测电容充分放电后 将待测电容直接插到测试孔内或两表笔分别直接接触进行测量 数字万用表的显示屏上将直接显示出待测电容的容量 万用表电压法检测电容用交流电压法也可以检测电容器 某些万用表带有此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