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废墟的召唤》课件_第1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废墟的召唤》课件_第2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废墟的召唤》课件_第3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废墟的召唤》课件_第4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废墟的召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们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 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可能折断我们性情中某些深深地劣根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感动使我们内心变得清洁而明亮 丰富又宽敞 使我们面对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明人徐溥在求学期间 为了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 便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秒法 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 每当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说了一句好话 想了一个好念头时 就在一个瓶子里放一粒黄豆 若自己做了一件坏事 说了一句坏话 想了一个坏念头时 就在另一个瓶子里放一粒黑豆 开始时 黑豆颇多 黄豆很少 他便深刻反省 过了一段时间 黄豆黑豆各占一半 他再接再厉 律己更严 久而久之 瓶中黄豆见满 黑豆则屈指可数 徐溥就凭着这样持久约束 不断修炼自我 完善品行道德 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废墟的召唤 宗璞 女 散文家 小说家 生于北京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曾在 文艺报 世界文学 等刊做编辑 著作有中篇小说 三生石 童话集 风庐童话 宗璞散文选集 等 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 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 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孙犁评价她的散文说 明朗而有含蓄 流畅而有余韵 于细腻之中 注意细节 只要有自然 有生命 就有对自然的感悟 就有生命和生命的对话 宗璞有眼前的废墟想到了耻辱的历史 那大水法 观水法 那路旁的石龟 那方外观的白石乃至整个废墟都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见证 听到废墟 留 留 的风声 作者深有感触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 教学目标 1 运用上节课学过的阅读分析文章的方法 分析本课 2 理解本课的主题 掌握作者的写法 圆明园是废墟 是历史的见证 凭吊它 怎能不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 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 她感悟到了 废墟的召唤 废墟 召唤的是什么 你从哪读到的 朗读课文 探讨以下问题 思路与文章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本文是如何安排结构 组织材料的呢 读完全文 我们不难发现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写作顺序 请理清文章的脉络 划分层次 归纳大意 浏览课文 探讨以下问题 整体感知 心有提纲 题目入手 废墟的召唤 指的是哪 写了什么内容 召唤了什么 写什么 废墟 圆明园的景 召唤 改革 振兴 情融于景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 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 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 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为什么写 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 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 因而 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 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潮流之中 怎样写 融情于景 废墟的召唤 景 主旨 景 主旨 1 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背景与景 寂寥 荒凉 含蓄的表达出 4 10作者直抒胸臆 号召人们留下来 改造凝固的历史 废墟不愿 永久停滞 景色的对比 直抒 景 主旨 11 19作者通过 我 与年轻人的对话 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到转向全社会的呼唤 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变的色彩鲜艳 漫天的霞锦 号召全社会的有志之士 尤其是青年人 最后篇末点题 表明全文的主旨 再一次强调要留下这废墟 要记住废墟的召唤 因为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因为它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 问题入手 细部着眼 1 3段中的哪些句子含蓄的表达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1 含蓄地表达出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去甚远 2 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滞 强烈希望变革的情绪 3 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 永不变化 的废墟 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 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1 阅读第一段 画出景色描述部分 指出其作用 第一段描绘了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 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总领全文 2 找出 2 7段 中的比喻拟人句 说明其作用 比喻句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 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 而那丛生的荒草 便是海藻 杂陈的乱石 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拟人句 依然寂寞地站着 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 只管悠闲地 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作用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 给人深刻的印象 3 阅读文章第二 三部分 找出描绘夕照景色的段落 说说每段景色描写的特点 含义 第9段写粉红的天空与寒鸦 写晚霞的艳丽 西山的娇红与天空中的寒意所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从景色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情由阴 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第14段中枯梗与绮辉 西山的鲜嫩润泽与浅淡的光照下的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鲜明的对比之中更显出这天空 红日 西山的美丽可爱 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从而体现出作者对未来的憧憬 第19段描写了太阳下山之后的景色 此时的景色让作者想到了春日的紫藤萝 春日的紫藤萝一朵朵小的紫花汇成花的海洋 焕发出勃勃生机 伟大的祖国富饶强大 兴旺发达 同样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奉献付出 尽到责任 这这正是作者对现实的思索 4 从文中找出作者与年轻人的辩论 谈谈自己的理解 作者满怀爱国之心 也想为祖国的振兴尽到自己的责任 他与年轻人的辩论 反映了两代人的不同看法 辩论的结果是意见达成一致 这正是这蒙受着民族耻辱的废墟给后人的启示 齐读最后两段 讨论这两段的含义和作用 作者再一次强调要留下这废墟 要记住废墟的召唤 因为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因为它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 小结 散文主要写自已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 先写眼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