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资源约束矛盾.docx_第1页
缓解资源约束矛盾.docx_第2页
缓解资源约束矛盾.docx_第3页
缓解资源约束矛盾.docx_第4页
缓解资源约束矛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实现资源高效及循环利用-赣州市循环经济发展报告 为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减轻环境污染,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明显成效。现就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 1制定工作目标 在赣州市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思路中,我市明确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组织清洁生产,指出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和生态城市为目标。编制了赣州市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江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示范基地产业规划等,先后制定了赣州市年资源节约工作方案及赣州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减排总目标:到2010年实现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万元生产总值水耗比2005年分别下降20%,全市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7.56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3.92万吨以内等。 2积极搭建平台 经过争取,目前,我市在加快循环经济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江西信丰工业园区被省政府列为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全南工业园被列为生态工业园;龙南县在东江乡设立江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示范基地,经省发改委批复已开工建设。目前,这些基地将为我市乃至全省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加强资源再生利用,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搭起新的平台。此外,在赣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中,我市规划建立光伏产业基地和产业园,提出分别建立多晶硅产业基地和光伏产业及系统工程基地。 3实施项目带动 资源节约循环经济项目围绕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在钨、稀土、建材等行业实施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循环经济工作。鼓励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水平和废气、废水、废渣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近几年全市已有20多个项目得到中央预算内数千万元资金的扶持,引导并带动一大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和节能减排。 4严格项目准入 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发展。在项目审批中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等六项条件要求,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同时,做好固定资产项目的节能评审工作、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自查自纠工作、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严格执行并完成上级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任务,其中淘汰小炼钢能力35万吨、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35.4万吨。 5突出工作重点 以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公共节能等方面为重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实施办法。突出抓住车船、农机、锅炉、电机系统、空调、照明等应用面广、潜力大、见效快的关键设备和产品,重点支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特别是清洁生产工作,推动原有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同时,培育和扶持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资源节约型企业,着手建立新型高效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开展中水利用、污水回用,加快太阳能、生物质能的研究应用。 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效 1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顺利展开。 按照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和省里的有关政策规定,加快推进了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煤矸石、大宗工业废弃物等综合利用,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2008年以来,已有江西宝华山集团宁都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7个项目通过省里组织的认定,减免税收共计1438.52万元。 2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有效推进。 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交易市场、分检处理和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不断完善。2008年已认定废旧物资回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0家,向省里推荐申报认定企业11家。其中,江钨集团铜基地等10户已获得批准。 3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全面推广。 针对实际状况,赣州市创造了以山林、农田、水面、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猪沼果工程模式,被农业部誉为生态循环农业的赣州模式。截至2008年底,全市农村沼气池年产沼气2.22亿立方米,折合17.76万吨标准煤,相当于保护林地面积246万亩。通过发展沼气池,全市每年还增加优质有机肥250多万吨,扶持10多万户畜禽养殖户和果(菜)业种植户,每年使用沼肥种植花卉、烟叶、脐橙等农作物的面积达550万亩。 4.报废车辆回收拆解市场进一步规范。 赣州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管理办法得以贯彻实施,对全市报废汽车回收点进行了备案登记。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对回收拆解点进行执法检查,加强了管理,规范了市场。2008年,回收拆解的报废机动车辆3160台,比去年同期增加15%。 5墙材革新工作进展顺利。 认真贯彻实施江西省促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全市现有新墙材企业60余家,新墙材年生产能力达18亿标块,有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页岩多孔砖系列、煤矸石多孔砖系列、轻质隔墙板等多个新墙材品种,关闭实心粘土砖厂120多家。目前,中心城区的建筑绝大部分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6清洁生产及其审核工作开展较好。 近年来,我市清洁生产及其审核工作开展步伐较快,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专家组评估的共有11家企业。与全省其它各设区市相比,开展审核的企业的最多。大余伟良钨钼企业集团、龙南和利稀土冶炼有限公司等被评为全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7散装水泥推广工作扩大了覆盖面。 大力宣传和贯彻实施江西省促进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条例和赣州市中心城区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对中心城区的所有建设项目以及省定12个建筑节能重点项目、新墙材企业、预制件厂进行了行政执法检查。目前,全市已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6个,预拌混凝土年生产能力达300万立方米,综合发散能力达400万吨。 8节能降耗工作顺利推进。 在支持节能项目建设、推广节能技术、加强节能监督管理、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等方面采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对省7户重点耗能企业和市10户重点耗能企业进行了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切实落实重点领域节能工作目标。据统计核算,全市2008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952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8%。 三.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资源枯竭带来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我市虽然有色和稀土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也曾为国家早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由于长期超负荷开采,钨、稀土、荧石等矿产资源面临枯竭,并产生较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全市矿产资源储量等已不足以支撑这种资源依赖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探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将是我市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2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健全。 这使得循环经济发展工作难以做到科学规划有效的评估。比如,清洁生产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和绿色食品生产规程的制定工作,以及检测监控体系建设都还严重不到位。 3.循环经济发展意识还不够强。 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尚未普及,致使循环经济建设的推行工作难以快速、有效地实施。企业及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4政府行政协调和服务工作不够快捷有效。 由于办事程序和审批手续繁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循环经济建设的进展。循环经济建设工作机制还不健全,难以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5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还很欠缺。 赣州是我省农业大市,但在鼓励引进、推广、研发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和设备的倾斜政策和措施不够有力;对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生产项目,在项目审批立项、用地、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也不到位。 四.关于促进循环经济高效发展的建议 1.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 呼吁对曾为国家早期经济社会发展作过重要贡献的赣州给予支持。为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要积极争取国家在赣州设立两个类别的循环经济试点:一是将赣州市列为循环经济试点市。二是将赣州开发区列为循环经济型园区。 2. 制定鼓励引进、推广、研发循环经济技术和设备的政策措施。 在科研和推广项目的资金安排上优先考虑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使用或者引进技术设备发展循环经济的生产项目,在项目审批立项、用地、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出台相关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和财税支持政策。 3.搞好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加快和完善清洁生产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和绿色食品生产规程的制定完善工作,以及检测监控体系建设、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4.广泛宣传循环经济发展的知识。 大力宣扬循环经济理念,普及循环经济的知识,让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 5.加强和改善政府协调和服务功能。 改革各级层层管理、多方审批的企业和产业管理体制,简化办事程序,简化企业创办或者立项审批手续,为循环经济建设方面的项目广开绿色通道,营造资源利用加工企业和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关于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综述(政协) -关于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综述市政协循环经济调研组为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研究和分析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把握我市中长期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和重点,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3月中旬开始,市政协组织了以市政协委员为主体、有关专家参加的41人调研组,分成工业、农业、生态城市建设三个调研小组,围绕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前景,分别深入县区、厂矿、农村,采取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讨论等方式,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专题调研,并于4月30日召开市政协八届六次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讨论。现将调研情况和协商讨论形成的意见综述如下:一、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换句话说,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来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通过调研和讨论,我们认为,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而且还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打造城市名片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和畜牧业生产加工五大优势产业和门类较为齐全的经济发展格局。2004年,全市煤炭开采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作为国家重点企业之一的鹤煤集团,年产量达724万吨,占到70%。全市发电量为31.3亿千瓦小时,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万和电厂二期、三期投产后,全市装机容量将超过250万千瓦。全市水泥产量为335万吨,同力水泥公司是新型水泥企业的代表之一,年生产能力200万吨,三期、四期建成后,全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将达到800万吨。全市限额以上金属镁企业16户,年产量达8万吨,镁粉、镁粒出口量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全国优质金属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之一。我市是河南省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规模化肉鸡养殖基地,2004年畜牧业产值和加工产值双双突破30亿元。万头猪养殖场32个,年出栏肉猪108万头;30万只规模化肉鸡养殖场210个,年出栏肉鸡9728万只;肉类产量达21.6万吨,禽蛋产量11.8万吨;猪鸡粪便处理加工厂10余家;饲料生产厂家64个,年消耗玉米、麸皮等农副产品70万吨;大用、永达等企业肉食深加工品种多样,部分产品直供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洋快餐公司,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我市城市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新区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河南省城市建设的亮点。老区的城市改造、道路、灯光、绿化、污染整治、市容市貌等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淇河水质得到有效保护,为我国北方最清洁的河流之一。全市空气质量基本保持优良状况,好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环境和生态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市这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全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煤炭行业产生的煤矸石,目前全市累积存放1500万吨左右,占地45万平方米,合计670多亩,并且仍以每年50万吨递增;矿井水每年排放量在3160万立方米;矿井瓦斯气体每年排放量在4541万立方米。金属镁行业历史上积累的废渣已达120万吨,并且每年仍以1:12的比例递增。电力行业产生粉煤灰每年在36万吨以上,排放的废气在164亿标立方米以上。水泥行业产生的废气每年排放量在95亿标立方米以上。化工、造纸等行业,废气、废水的排放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根本治理。委员们在调研和协商讨论中深切感受到,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容量形势、逐步枯竭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如果继续走传统的经济发展之路,仍旧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将不可支持未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阻碍快速发展的经济,并且会加大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贻害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城市转型模式,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产品生产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调研和协商讨论,我们认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具备一定的基础,部分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和畜牧业生产加工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城市生态建设也有了新的进展,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但这与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市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市还处于初始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人对发展循环经济认识不到位,认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统筹规划和科学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县区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三是政府主导循环经济发展的领导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四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机制还远未形成,政策支持不够有力;五是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体系显得乏力,技术瓶颈制约比较突出;六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导向还不够明确,氛围不够浓厚。二、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亮点与前景展望在调研过程中,委员们欣喜地看到,目前我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具有鲜明的循环经济特色的环保项目已相继建成投产。比如,在煤炭工业产业链中,鹤煤集团利用煤炭开采中伴生的矿井瓦斯发电,首先在四矿建成2500KW瓦斯发电机组;在二矿、三矿分别建成的年选煤能力45万吨和150万吨的选煤厂,通过对原煤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年产1.8亿块的煤矸石烧结砖项目正在积极运作。在电力工业方面,万和发电公司利用发电时产生的粉煤灰制砖,投资650万元建成了年产1000万块的粉煤灰灰渣制砖厂。在水泥工业方面,同力水泥有限公司利用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和工业废渣作为配料生产水泥,年消耗粉煤灰30万吨、工业废渣15万吨;利用水泥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余热进行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6万吨;对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在金属镁产业链中,维恩克镁基材料公司采用水煤浆代替原煤,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燃烧效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8%。畜牧业方面猪鸡粪加工成有机肥料向市场出售,鸡血、羽毛、杂骨等下脚料加工成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等等。这些项目不但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物耗,减少了污染,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带动了五大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树立了典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前景。水泥厂三期工程建成后,本市产生的粉煤灰可全部就地转化,并消化部分外地粉煤灰,公司日产熟料将达到1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之一。电厂二期、电厂三期和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超过250万千瓦,成为重要的电力工业基地,届时本地煤基本上全部就地转化。晋煤东输、风力发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后,我市将成为颇具特色的立体能源城市。煤化工项目、废弃物再利用项目以及企业之间的共生耦合空间的开发利用,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拓展新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最近几年,我市将新上工业循环经济项目35个,总投资约115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使全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得到显著改善。通过调研和协商讨论,委员们对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有了一些设想,认为完全可以在1-2两年内,把鹤煤集团、万和发电有限公司、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维恩克镁基材料有限公司初步建成循环经济型的示范企业,构建较为完善的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循环产业链,带动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用3-5年的时间,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主导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法制保障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建成清洁生产、垃圾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绿色消费六大系统,使全市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废水再利用和固体废弃物利用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把鹤壁初步建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三、对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协商讨论,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营造全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既关系当代发展,又惠及子孙后代,利国利民,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要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印发宣传品等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各项经济工作中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企业领导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开拓性地经营企业;使公众树立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及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二)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要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组织落实,要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发改委、环保、财政和科技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常设性工作机构。二是责任落实,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目标考核体系,对市直有关委局和重点企业下达发展循环经济责任目标,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三是研究制定政策,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认真分析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强化督查督办,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要定期听取汇报,研究工作,深入基层,发现和解决问题。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加强协作,确保循环经济项目、资金、技术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地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三)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纳入十一五规划。要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编制符合全市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统筹安排节能、节水、工业垃圾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重点围绕煤炭、水泥、电力、金属镁和畜牧业生产加工五大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之间的共生耦合,协调发展,重点安排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再循环项目。在煤炭开采方面,要以鹤煤集团为龙头,围绕三废的综合利用,重点发展煤层气发电、矿井水综合利用、煤矸石烧结砖等项目;在电力生产及转化方面,以万和发电有限公司为龙头,围绕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点发展电-粉煤灰-水泥、电-余热和脱硫综合利用产业链;在水泥生产方面,重点培育同力水泥有限公司,形成水泥余热-发电和粉煤灰-水泥循环链;在金属镁冶炼及深加工方面,以维恩克镁业公司为示范,打造金属镁-废渣-建材产业链;在畜牧业生产加工方面,重点推动粮食-饲草、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粪便处理以及饲草、饲料-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两个循环链。通过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发展模式和经济体系,使全市的循环经济有序运作,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四)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推动全市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转型,促进产业布局合理调整。一要坚决关停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小煤矿、小水泥厂、小化工厂和小冶炼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发展循环经济扫除障碍。引导企业以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强力推行清洁生产。二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重点项目,推动长治一鹤壁输煤管道项目、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火龙岗风电场项目、1.8亿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20.75万千瓦纯耗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维恩克1.2万吨硅热法金属镁冶炼项目等尽快建成投产。三要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各县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工业生态学理论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从分析区内现有企业的能源、水和原料利用状况入手,通过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形成企业间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关系,打造园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高效耦合系统。四要通过试点示范,总结重点产业、工业园区、示范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经验,提炼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做到以点带面,带动全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五)依靠科技,大力招商,走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借脑借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投入必要的资金,对资源节约技术和废弃物消化利用技术进行革新和升级。论证和储备一批节能降耗、效益可观的项目,建立全市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业污染防治和促进清洁生产的环保项目库,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培育招商引资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国家资金和国债资金的支持,积极寻找投资合作伙伴,走出一条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六)完善政策,健全法规,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1、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已有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比如,煤矸石、粉煤灰烧结砖项目技术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但由于禁止使用粘土砖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加上建筑设计技术不配套,导致产品市场开发步履艰难,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不能尽快投产见效。建议政府给予必要的行政干预,搞好协调,加快我市禁止使用粘土砖的工作步伐。2、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结合我市当前实际,要重点加大财政对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再生资源利用项目的投入。3、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价、电价、气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4、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通过财税杠杆的调节,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实行大宗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和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四、关于几个具体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一)关于招商引资和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问题如何利用招商引资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和重要载体,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比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的循环经济特色或特点的科技型、集约型、综合利用型、环保型项目,储存到项目库,并大张旗鼓地向外推介;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合作,对我们的传统产业、传统产品进行技术上的提升改造,或借外来品牌进行贴牌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建立生态经济示范园区,为招商引资过来的优质项目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等等。总的来说,发展循环经济要借助招商引资来推动,招商引资要坚持以循环经济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形成我市独特的招商引资模式,更好地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还需要我们全市上上下下共同努力去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