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四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上册)完整版_第1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四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上册)完整版_第2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四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上册)完整版_第3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四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上册)完整版_第4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四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上册)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教版 2015-2016 学年度 四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 (上册 ) 第 一 组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景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 4 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彩的火烧云。除了 4 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 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教时安排(合计 11 课 时) 精读课文 4 课时 略读课文 2 课时 2 语文园地 5 课时 3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1 课题 观潮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重难 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 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 3 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听师朗读第 3 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读后提问。 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4 5 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师答疑。 3.同桌检查这些字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 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有 感 情 地朗读课文,感 受 钱 塘江 大 潮 的壮观。 认识 7个生字,会写 13个生字。 4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2 课题 观潮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 ,会写 13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重难 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 3导入 3 4 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 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 c感情朗读。 四、 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5 教 学 过 程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 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教后反思 6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1 课题 雅鲁藏布大 峡谷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 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2 自然段 )奇异( 3-4 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 2 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 3000 米 长 5044 米平均深: 22686009 从 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7 程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 3-4 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 5 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后反思 8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1 课题 鸟的天堂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 “ 鸟的天堂 ” 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 “ 鸟的天堂 ” 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 学 重 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 “ 鸟的天堂 ” 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 “ 鸟的天堂的美 ”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 难 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 学 过 程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书 “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 识 巴金 本文是 1933 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 鸟的天堂 ” 后写下来的。 “ 鸟的天堂 ” 实际是写什么呢? “ 鸟的天堂 ” 实际是指大约有 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 “鸟的天堂 ”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 教 学 过 程 1作者是怎么去 “ 鸟的天堂 ” 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 “ 鸟的天堂 ” ?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 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 二次 鸟的天堂 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2 课题 鸟的天堂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 “ 鸟的天堂 ” 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 “ 鸟的天堂 ” 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 学 重 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 “ 鸟的天堂 ” 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 “ 鸟的天堂的美 ”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 难 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 学 过 程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 ”鸟的天堂 ”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 “ 鸟的天堂 ” ) 10 教 学 过 程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 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 12-13 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 “ 鸟的天堂 ” 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 “ 应接不暇 ” 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 “ 群鸟纷飞 ” 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 “ 有的 有的 有的 ” 和 “ 一只画眉鸟 那歌声真好听 ” 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 “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 是鸟影 ” 和 “ 眼睛应接不暇 ” 读出鸟的多。) 5 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 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7-8 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 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 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 “ 不可计数 ” 和 “ 卧 ” 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我不明白 “ 新的生命在颤动 ” 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 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 “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 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 “鸟的天堂 ”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1 教 学 过 程 指名读 7-8 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 12-13 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互相交流。 七、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 上忘记写什么了? 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八、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小结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从 不 同 角度 感 受 文中 描 写 的“ 鸟 的 天堂 ” 中人与 自 然 和谐 处 的 生命 景 观 之美,增强保护 生 态 环境 的意识。 教 后 反 思 12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2 课题 火烧云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 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 烧起来了 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 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 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学 习 作 者观 察 事 物和 积 累 材料的方法。 13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 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投影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 5 课时 第 一 课 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 了什么呢? 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启发提示: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 鼓励学生回忆,大胆交流。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 四、总结、 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14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 二 课 时 习作指导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3、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打算分几 个方面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三、师巡视个别指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及时发现共性的问题,并随机点拨。 第 三 课 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 1)在小组内展示。 ( 2)在全班展示。 第 四 课 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15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 1)自己读一读。 ( 2)指名读, (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 1)自己练习读 诗句。 ( 2)指名读 ( 3)想一想 :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 4)男女生比赛读 (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 :感受节奏美、对称美。 ( 6)抄写诗句。 第 五 课 时 一、趣味语文 1、区分“好”字的不同读音和不同意思。 2、交流体会。 3、引导读回文句 :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为眼睛颇有意趣的话;无论从哪个字读起,都能体会出爱茶人强烈的感情。 4、再读,体会语文的奇妙。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出示词语卡片)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重点指导易错的地方。 2读读记记(出示词语卡片) 指导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3听写词语 16 第 二 组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 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 本组的导读提示了学习内容,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 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2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 6 课时,略读课文1 课时,语文园地 5 课时。 17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1 课题 题西林壁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 学 过 程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 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 22 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激发学习兴趣。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18 教 学 过 程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是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 “ 三苏 ”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 _看到 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 “ 我 ” 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 “ 缘 ” 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 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19 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 )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 为什么说自己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 “ 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句诗的 意思。 教 后 反 思 20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1 课题 游山西村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 1、认识课后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 朗读理解内容,译读理清思路,品读感悟哲 理。 教 学 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意境。 2、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美。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导入任务 : 1、正确、流利地朗读 古诗,注意字音。 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含什么哲理? 导疑、导学 : 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 1、我给大家介绍陆游 这位伟大的诗人。 2、我能给大家朗诵古诗。互相指正字音,注意停顿,用做标记。 3、 重点学习生字:豚( ) 疑( ) 逐( ) 凝( ) 二、明确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方法。 2、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3、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理解诗意方法如: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课文插图补充诗中没 有的词句。 )重点品味“莫笑”、“足”等词。 认识 课后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21 过 程 4、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感情读诗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 ,并能用连贯 ,正确的语言表述。 B、 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 5、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学后反思,导疏: 1、 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 ,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 教 后 反 思 22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1 课题 爬山虎的脚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 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 学 过 程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一 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 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激 发 学 习兴趣。 学 习 生字、词语,积 累 好 词好句。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2 课题 爬山虎的脚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具 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 23 教 学 过 程 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 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 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 b、找出爬的动作词; 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学 习 作 者的 观 察 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24 教 学 过 程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 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 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板书设计: 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 样子:像像(细丝) 虎 颜色:嫩红(灰色)的 脚 爬 触巴拉、贴(牢固) 25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1 课题 蟋蟀的住宅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 13 个生字,认识 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 学 过 程 导入任务: (一)我会自学生字词。 (二) 我会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 ”画出有关句子。 导疑、导学: 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2、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书写上。 3、讨论词义。联系课文,你理解哪个词义就请在小组内讲哪个词。 4、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 (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在文中勾画出来) 导疏 : 1、把学习目标第一条出示的生 词听写在听写本上。(由各组小组长负责听写) 2、选择正确读音。 洞 穴 ( xu xu)粗 糙 ( z o c o) 慎 重( sh n s n) 即 使( j j ) 3、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弱 - 明显 - 光滑 - 潮湿 - 热闹 - 狭窄 - 4、摘抄课文中把事物当人来写的句子。 例: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 学会本课 13 个生字,认识7 个生字。能 正 确 读写 下 列 词语: 住宅、隐 蔽 、 弃去、慎重、住 址 、 挖掘、搜索、骤 雨 、 粗糙、简朴、干 燥 、 钳子、耐烦、宽敞。 26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2 课题 蟋蟀的住宅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导入任务: 1、收集蟋蟀的资料。 2、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用“ ”画下有关句子。 导疑、导学: 1、把蟋蟀的住宅的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例:在朝着阳光的堤岸,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向阳) 2、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朗读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 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换角色,指导说话。 (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 2)个小组准备后,派代表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5、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朗读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27 过 程 ( 1)小组内交流收集到蟋蟀的图片、资料。 ( 2)谈体会:看了图 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导疏: 1、比一比,填一填。 隐蔽 隐藏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青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潜伏部队( )草丛里,纹丝不动。 慎重 郑重 老师( )对我们说:“这次的拔河比赛同学们一定要齐心协力,争夺冠军。” 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要( ),不要轻信花言巧语。 2、读片段,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 遇而安。它常常慎重的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出来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文中的“它们”指的是 ,“它”指的是: 。 “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的住宅不肯随遇而安?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 、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 反思 28 横沟镇小学快乐课堂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1 课题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重点 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难点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 学 过 程 导学流程 教学意图 一、教师 导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 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说说初读课文应该做什么 ? 1标出自然段,画出认读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 画出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自学情况 1读认读生字词 理解词义。 2按自然段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1分组观察地图和地球仪, 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