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VC机构 新三权分立之下康辉医疗的化学反应.doc_第1页
经理人、VC机构 新三权分立之下康辉医疗的化学反应.doc_第2页
经理人、VC机构 新三权分立之下康辉医疗的化学反应.doc_第3页
经理人、VC机构 新三权分立之下康辉医疗的化学反应.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理人、VC机构 新三权分立之下康辉医疗的化学反应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周惟菁编者按:国美的股权争夺战正上演得轰轰烈烈,除了创始人兼大股东黄光裕与CEO兼被并购企业创始人陈晓两大阵营的对抗之外,PE投资人贝恩资本,也是影响此次战争走向的重要一极。事实上,在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之下,尤其是在引入了风险投资之后,企业创始人、职业经理人、投资人三者已经形成隐然的三极关系,只是,在常态下,尤其是家族企业中,企业创始人会处于相对控制地位。但非常态总有发生。创始人失去控股权,甚至创始人被出走的案例也不少,创始人重组董事会的案例也在发生。但在非常态之下,依然能将公司做得不错,达成多赢的案例也不少,如刚上市的海辉软件和康辉医疗。事实上,变化或非常态发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有游戏规则可循,这也是一切现代公司治理的基础。创始人、经理人、VC机构:新三权分立之下康辉医疗的化学反应上市半个月,康辉医疗又获得了新投资者的认可。根据8月20日SEC发布的文件,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购买康辉医疗120万份ADS,占康辉医疗全部股权的5.5%。此项交易未披露收购价格,但按照当时的市值计算,GIC的这部分股权价值1500万美元。在疲软的美股市场,康辉医疗获得长期投资者的青睐,按照投资人徐传升的说法,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这种信任并非没有缘由。2008年康辉医疗的收入增速达到50%,而2009年则接近40%。回顾康辉医疗发展的历史,2005年VC机构的进入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转折点。某种程度上说,后续五年中,康辉医疗的增长是创始人、职业经理人和VC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三方密谋激励管理层2005年,接触康辉医疗半年的原TDF合伙人徐传升发现创始人蒋谊康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蒋谊康在1995年创立康辉医疗之后,还在只有10名员工的时候就把它改造为股份制公司,股东队伍增至六七人。这看起来颇不可思议,蒋谊康的父亲蒋德华原是上海手术器械六厂设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两人原本可以成立一家父子家族企业,但蒋谊康却不走寻常路,选择将股权分散。等到2005年,康辉医疗的股东队伍已经发展到十几人,蒋谊康本人的股份只占二成多。有一个说明蒋谊康信奉财散人聚的例子。康辉医疗的副总裁杜军在2002年前原本是另外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这家公司生产和康辉医疗类似的产品。杜军所在的公司比康辉医疗要早发展十多年,杜与蒋两人在生意场上关系一直不错。杜军最后选择举家搬至常州,加入康辉医疗。这一年,大方的企业家蒋谊康挖到了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杨利波。杨利波之前在强生DePuy部门工作了四年。蒋谊康力邀其加入,本意希望其负责开拓OEM业务和海外市场。事实上,此后康辉这方面的发展成绩斐然,2005年6月,康辉医疗成为强生的OEM厂商。2006年2月,康辉成为派瑞格的OEM厂商。2008年4月,康辉成为巴奥米特的OEM厂商。杨利波后来升任康辉医疗CEO。但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在康辉医疗内部发生了碰撞。杨利波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股东们做这个企业目的是什么?如果想做百年企业,挣到钱,这好商量,如果希望百分之百控制,亲戚朋友都在,享受做老板的感觉,那就不用做了。因为公司股东有大量亲戚在公司任职,最后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成了康辉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VC机构们的助力则成为解决公司股权关系的关键。8月11日,杨利波在美国参加上市敲钟时也曾提及:公司能做到今天的成绩,关键的因素第一个肯定是风险资本的进入,我们得以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改造。IDG合伙人章苏阳向本报回忆,2005年接触康辉医疗,起源于看到一份高盛骨科领域的报告,康辉医疗位列其中。章苏阳也拜访过创生医疗,但它没有融资需求,便将目光瞄准了康辉医疗,后者过硬的质量也给章苏阳留下了印象。他们都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干活的人。一点不玩虚的。章苏阳如此评价。2005年,还在TDF的徐传升,也在全国看了三四十家企业,终于在江苏常州发现了康辉。到现在,他觉得蒋谊康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佩的人,这种大度在他所见的民营企业家中是比较少见的。2005年我们跟他接触的时候,有一些决策上,很多时候签股东协议也要等很久,因为有十来个股东。部分股东持股十来年了,也想退出。当时蒋总也力邀杨总来做副总裁,后来他升任CEO。杨总的角色是比较重要的,他也在考虑从外面找一些人才。我们和IDG帮助公司从老股东那里(把股份)买过来,也同时体现股权激励,应该说换了一波管理团队。徐传升告诉记者。蒋谊康、杨利波和VC们,在秘密的情况下,设计了一套投资方案。通过两次融资,全部收购了或者部分收购的一部分股东的股份。甚至,康辉医疗还从公司层面借钱给杨利波收购部分股份,章苏阳告诉记者,主要是激励管理层的一个措施。从2006年开始,经理人团队完全接管康辉公司的管理,康辉医疗公司先后引进来自世界500强的中高层管理人员30余名,放开手脚开始规划产品生产、研发、市场营销、海外业务到上市计划等。三轮融资下来之后,蒋谊康自己已经不在管理的一线。对控股权的易手,他看得比较淡,甚至表示再过几年,董事长的位置我也不做了,我只做一个好股东。VC机构锦上添花管理层革命之后就是对理贝尔的快速收购。章苏阳提及,当时内部的意见,理贝尔的收购有助于康辉医疗在规模上再上一层楼。在2008年4月,康辉医疗收购比自己年长的北京理贝尔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这项收购耗资1.8亿元,这其中包括了在2010年另外支付给高层的3400万元。这项收购的收益也很明显。理贝尔的并入,使康辉医疗国内产品收入增加明显,从1.07亿上升到1.49亿元。2009年,康辉医疗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下降了5.7%,主要由于并购了理贝尔所致。据记者向分析师了解,理贝尔的背景是科研院所,其产品的创新性比较强,毛利率较高。公开资料显示,理贝尔生物工程研究所是一家以研究、开发、生产骨科植入物及其手术器械为主的专业生产厂家。其前身是北京理工大学技术开发公司医疗器械部,从事骨科器械及植入物研发、生产已有15年历史。收购理贝尔,壮大了康辉医疗的研发能力,而研发给康辉带来的收益反哺,是非常明显的。截至目前,康辉医疗在常州和北京有两个研发中心,拥有54名工程师。2008年、2009年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从1.9%蹿升至2.1%。2008年研发并且推出的9项新产品,为2009年带来了11.6%的销售额,2010年第一季度16.2%的销售额。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康辉医疗一直研发并且力推毛利润较高的脊柱产品的比例。为此,康辉医疗的策略已经定下,未来要推出的7项产品都是脊柱产品。在研发方面,康辉医疗近期和远期的产品进入研发阶段,在2011年底之前将推出7项冠以康辉和理贝尔不同品牌的新产品。在产品比例中提高脊柱类的份额,并开发人工关节产品,这是康辉医疗未来的第三大产品系列。事实上,理贝尔的加入,也还为可康辉医疗在2008渠道上带进来了83家分销商。截至目前,康辉医疗拥有237家分销商,这些网络覆盖了758家各级医院。财报显示,在完成管理层更换、收购兼并之后,康辉医疗这几年增长迅速。2007年到2009年收入为8700万、1.3亿、1.8亿元,利润分别为4200万、6000万、7500万元。当上市摆上议程时,三方也有过商量。前段时间,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融资环境更好,获得市盈率倍数更高,这点让章苏阳私下有点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