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的培养.doc_第1页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doc_第2页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doc_第3页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doc_第4页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教师简介 【主讲教师】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校长兼党直属支部书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互动教师】胡亚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潜能开发部,部长)王巧婧(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刁红梅(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幼儿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专题讲座部分介绍了幼儿的社会交往的范畴,幼儿社会交往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结合教育实例分析了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最后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两方面详细而具体地探讨了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有价值的、可操作的策略。互动对话环节中,三位幼儿教师根据以往丰富的教育经验,结合教育案例探讨了幼儿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受欢迎型和不受欢迎型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受欢迎的幼儿走近同伴,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另外,三位老师还探讨了一个新的观点,即在同伴交往中,除了要引导幼儿积极地与他人交往,还应教会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合理地拒绝他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可见,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是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案例分析不爱理人的乐乐将带您了解幼儿不愿与人合作的原因及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学习要求】(一)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幼儿社会交往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学习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二)理解与认识1什么是幼儿的社会交往2社会学习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3认知加工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4需要层次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5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6儿童交往的社会成长价值7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8什么是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9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对同伴交往的影响10什么是移情能力11什么是观点采择能力1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三)实践与应用1结合实例谈一谈,幼儿教师应如何通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举例说明移情能力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3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4当发现幼儿不愿与同伴交往时,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寻找原因?(四)反思与提高1.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班级里是否存在不愿或不会与人交往的孩子,你是否分析关注过他们?2.你重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吗?你的哪些做法是可取的?哪些做法还需要改进?3.班级中有“不受欢迎”的幼儿吗,他们的同伴交往特点是怎样的?试分析他们不受欢迎的原因,与同事探讨恰当的解决办法并写下来。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尝试运用写下的方法,分析效果并记录。 案例评析 【案例名称】不爱理人的乐乐教会幼儿合作交往的技巧【评析教师】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案例】不爱理人的乐乐教会幼儿合作交往的技巧乐乐性格内向,总是喜欢一个人玩儿。在小区和妈妈散步时,经常遇到跟她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如果妈妈说“去跟小朋友一起玩儿啊!”她就会不停地摇头,拉着妈妈朝其他方向走去。乐乐妈妈有几个朋友的孩子都跟乐乐年龄差不多,经常互相邀请去各自家里做客。为了丰富她的社交环境,让她有机会与小朋友接触,妈妈经常带乐乐参加这样的活动。当他们别人家里时,小朋友们会主动带客人参观自己的房间,把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可是知道同事和孩子要到他们家里做客时,乐乐会早早地就把房间里的玩具藏起来,客人来了也不许进她的房间,房间里的任何东西都不愿意让别人碰。乐乐在幼儿园也不太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玩玩具时,她通常会选择一个角落坐下,如果有小朋友想借他的玩具或者想和她一起玩,她就会非常生气,跟老师告状说:“小朋友又抢我玩具了!”有时还会因此打小朋友。【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乐乐不愿意理人、爱打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乐乐与人交往的环境比较丰富,但是并不愿意与人交往,其原因可能是缺乏同伴交往技巧,或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体验过与人交往的乐趣。而后来乐乐所谓的“打人”行为印证了乐乐缺乏交往技巧这一观点,除了用手推人,她不会用语言表达如何拒绝他人的要求,不会邀请他人加入自己的游戏当中,加之年龄小的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有时出于善意地用手一碰,也容易因为力气过大而被同伴解读为“打人”。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都与乐乐一样,不知道与人交往的好处,没有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怕别人抢自己的东西,不懂得与人合作交往的技巧。【案例反思】合作,是个体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早在2300多年前,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足见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如今,我们的时代更加强调资源共享,强调“双赢”,强调共同发展。那么,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过程里,抑或是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学会与周围人交往、合作。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过去的几年间,“421”家庭模式,也就是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也与我们越来越近。这种结构使孩子得到了更多关爱,但如果教育方式不当,会大大限制他们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一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与小朋友接触多了,再加上老师的引导,他们自然会形成合作能力。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但也有一些家长遇到了和欢欢妈妈一样的问题,进入幼儿园以后,在同一种教育方式引导下,其他孩子都形成了较好的合作交往能力,可是自己的孩子在同伴交往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究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一、创造游戏活动机会,引导孩子形成合作意识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合作行为也通常开始于游戏活动。所以,成人首先要创造活动机会,让合作进入孩子的意识。孩子在3岁以前,思维发展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忽视周围的人或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孩子对周围人与事物的探索增多,这就需要成人创造机会,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当孩子逐渐认识并了解与人合作的意义时,他(她)的合作行为也会随之产生。例如在朋友聚会时,大家可以带上自己的孩子。这样可以增大孩子的活动范围,让他们认识新的朋友,为合作行为的产生提供可能性。二、选择恰当的游戏内容,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有了可以合作的人,接下来就该选择活动内容了。不要小瞧活动内容的重要性,恰当的活动内容不仅可以促使合作行为的产生,而且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合作的乐趣。适合培养合作能力的内容有很多:在“过家家”中,大家分配角色,各尽其能;在“藏猫猫”中,大家轮流藏起来,轮流抓人,游戏充满乐趣。我们还可以增大某些游戏的难度:如五岁的孩子一个人就可以完成10块的拼图,但是,对5岁孩子来说50块的拼图难度太大,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和小朋友每人完成其中一部分,最后再把完成的部分综合起来。当孩子从合作中体会到乐趣时,他们再次出现合作行为的机率也将增大。三、教会孩子运用礼貌用语,为合作创设良好开端通过故事、聊天等形式引导孩子明白,与人交往时,“我们一起玩好吗?”代表着友好和被接受,而“给我,我也想玩”意味着敌意和被拒绝;在与人一起玩以后,“和你玩真有趣!”代表着接纳与肯定,而“我不爱和你一起玩”则意味着不满意和拒绝。四、当孩子拒绝与人合作时,描述希望孩子出现的行为而不要急于批评指责当孩子拒绝与他人合作时,成人应尝试把看到的情况和希望孩子做的事描述出来,如“我看到两个小孩在抢玩具,结果他们谁都玩得不开心!如果他们能拿多一点玩具玩过家家,似乎会更有趣!”描述之后给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成人就会惊奇地发现,两个孩子生气一段时间后,会自己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描述”远比批评和指责的效果好得多! 专题讲座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一、什么是幼儿的社会交往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幼儿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1】【2】幼儿的社会交往包括幼儿与成人(父母、老师等)的交往,以及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两种基本形式。二、关于幼儿社会交往的理论(一)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着重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及三者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班杜拉在谈到同伴交往时认为,儿童通过强化和模仿习得与同伴的交往,即儿童看到了其他儿童的交往行为并从中受到启示,自己也逐渐开始了与同伴的交往。与此同时,成人也强化和鼓励他们这样做。儿童受到了提示或指导,他们的同伴关系便在榜样和强化的作用下逐步形成。对父母来说,这些见解、反馈、指导、鼓励和移情可能是经常的、自发的、自然的。正是这种经常的、自发的、自然的与孩子进行交谈,才对他起到了一种强化作用。这种方式不仅鼓励和指导了儿童之间的交往,还使得他们能够比较恰当地与同伴交往并保持下去,甚至能够形成友谊。(二)认知加工理论皮亚杰认为,人际关系是典型的社会思维,社会知识也就是交往知识,包括或涉及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 而这些关系正是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的。如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平等关系,并通过不断的平等合作,逐步建立起他们能够一起进行活动的规则。儿童通过学习如何进行交往而理解人际关系并获得交往的知识。皮亚杰在阐述儿童的“自我中心”时认为,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在交往中学习交往知识并理解社会规则;二是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表现为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越来越能看到或理解他人的观点。大量研究表明: 幼儿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他人各种不断交往的过程中, 建立起与父母、同伴、教师之间的社会性联系。在这些联系中,不断发生着幼儿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幼儿的社会性理解和个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与理解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又称为缺失性需要,后三种属于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学龄前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和同伴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幼儿有着强烈的社交欲望,他们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伙伴的互爱和认可。同时,他们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获得归属感和关爱。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及和谐的同伴关系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四)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他将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由里到外依次分为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大系统。家长、教师以及与儿童最为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即所谓的小系统,小系统中的人会对儿童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中间系统是由“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包括诸如家庭、学校、邻居和日托中心等抚育儿童成长的小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外系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最外层的大系统是由文化、行为规范、法律等影响和支持儿童发展和成长的东西组成。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幼儿园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小系统,家长、教师、幼儿同伴构成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生态系统环境的主体,且这些环境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幼儿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3】三、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一)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70年代提出了“学会生存”,80 年代提出了“学会学习”,到90年代又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张,这不仅体现了儿童发展与教育观念的变化,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关心”凸显出了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和态度的重要性。一方面,“学会关心”更加关注自身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学会关心”的核心是,不仅要学会关心自己,更要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与他人和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学会关心”在技能层面之上更加关注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及其“态度”和“情感”。因此,“学会关心”的实质,包含着与他人、环境的关系,对他人、环境的态度和情感,它体现在个体现实生活的交往活动中。(二)儿童交往的社会成长价值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儿童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则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其中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与成人或能力强于他的同伴交往是使他进入下一个发展区的最好方法。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指出,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儿童和中介人( 父母、教师) 之间交往互动的质量。因此,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儿童处于一种不断交往的生成状态中, 交往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对儿童的社会化成长不可否认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1交往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作为独特存在的个体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到“ 我是什么样的人” ,包括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特征状况、能力个性、与他人关系、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等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 以及在认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对自我的控制。【4】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是在封闭的自我中自然生成的,它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中初步建立起来的。对于儿童来说,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为他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和衡量标准,对他们确立自我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交往中,儿童学会了使用“我”“我的”, 获得了关于自身与他人关系的各个方面自然而真实的反馈, 学会了认识自己。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孩子才能协调好各种关系, 正确认识、评价自己。【5】2交往促进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儿童在交往中学习交往知识并且理解规则;二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越来越注意到或理解他人的观点。规则意识和规则能力是交往的核心能力【6】,而儿童的早期社会性认知,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同伴交往,正是在同伴交往中掌握了游戏规则、物理经验、社会常识、学习方法,在不断的合作交流行为中,学会平等相处,关注、比较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才可以逐渐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达到彼此理解与交融。3交往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依恋对儿童的情绪情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良好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他人的信任感、安全感,是积极性情绪情感得以成长的最初的基石或前提,从而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一旦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儿童则易形成冷漠、孤僻、不信任、焦虑等心理缺陷,造成人格的发展障碍。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则满足了儿童的交往需要、归属需要。在和谐或冲突的交往互动中体验着快乐、悲伤、痛苦、愤怒等情绪,推动了情绪情感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与其社会行为之间显著相关,而且儿童情绪理解(表情识别除外)能显著正向预测其亲社会行为;情绪归因能显著负向预测其攻击破坏行为。幼儿情绪理解能通过影响社会行为进而对其同伴关系产生影响。【7】(三)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影响重大林崇德(1995)认为,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同伴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幼儿的发展:一是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二是同伴关系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三是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四是同伴关系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此外,林崇德(1995)还发现:不良的同伴关系会使幼儿成长受阻并可能出现下列问题:(1)退学(或逃学);(2)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它心理障碍;(3)加入不良团伙乃至犯罪。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四、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幼儿在自我意识领域的发展包含着独立性的发展,即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谁以及自己能做什么。一个自信的幼儿对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相信没有什么可以难倒自己,如果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会积极向大家求助。哈佛大学的小儿科专家贝瑞布雷佐敦以一个简单的测验测试婴儿的人生观。贝瑞拿两块积木给8个月的婴儿看,告诉他如何拼在一起。乐观的婴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的反应是:拿一块积木来咬一咬,放到手中前后摩擦,然后丢在桌子上,看看你会不会帮他捡起来。等你捡起来了,他才愿意完成拼积木的任务。这种孩子在生活中由于不断受到大人的赞许和鼓励,面对人生的挑战自然是充满信心。因此,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并学会愉快地提问,鼓励他们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经常夸奖幼儿,如“你很棒”,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这样幼儿自然会做出积极的回应。其次,应创建气氛良好具有安全感的环境,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纠纷,让幼儿充满自信地成长。第三,要引导孩子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也相信大人会提供协助。(二)培养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的享受,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延迟满足。延迟满足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1960年,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对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有名的糖果实验,实验一直追踪到这些孩子中学毕业。实验内容是,让4 岁的孩子作如下的选择:一个大哥哥要去办事,如果你能等他回来,可以得到两块糖果;如果你想立刻拿到糖果,则只能得到一块。这个实验很快看出孩子的性格特质,由此暗示了孩子的人生走向。十几年后两种反应的孩子在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差异很大。4岁时就能抵抗诱惑的自控型孩子到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很强,充满自信心,人际关系较好,经得起挫折,能面对压力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易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小时候一样能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而冲动型的孩子则约有三分之一缺少上述自控型的特质,表现出的特征是让人觉得难以与人接触、顽固、优柔寡断,遇到困难和压力容易退缩,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这些孩子中学毕业后又一次接受评估,自控型孩子学习能力较强,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优。糖果实验显示的是幼儿时期貌似微不足道的小行动,长大后往往扩散成个体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方面的能力。杨丽珠等研究显示: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儿童在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总体发展也好,其遵守规则与执行任务能力、与教师交往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社交情绪发展水平都显著高于那些在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低的儿童; 反之则差。【8】可见,从小培养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是多么重要。(三)重视移情训练对幼儿同伴交往的促进作用移情又叫感情移入,即我们平时常提到的情绪感染与共鸣。让幼儿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移情可以使主体内部产生某种感情共鸣,有利于促进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移情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帮助幼儿自觉发生分享、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帮助幼儿认识与接受自己,从而帮助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心理品质增进其心理强度。【9】有实验表明: 在接受一段时间的移情训练后,大多数幼儿的同伴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许多孩子由于能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而避免了同伴间小磕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四)观点采择观点采择,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 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它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张文新与林崇德认为,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还有助于改善同伴关系, 受同伴欢迎的儿童在观点采择能力测试上的成绩高于受同伴拒绝的儿童【10】。有研究表明,6岁左右的儿童即开始初步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但在利用有关情景线索准确推断他人的观点或视角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5一6岁幼儿同伴交往中,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学会区分自己和同伴的观点,使幼儿意识到自己和同伴想法的不同,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协调自己和同伴的想法,引导幼儿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中的问题。(五)训练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引起幼儿情绪反映的社会化动因逐渐增强,幼儿逐渐萌发了自尊、自信的需要。因而,可以通过对幼儿进行一定的行为训练,使幼儿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到自己的行为方式中,从而提高幼儿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能力。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行为训练法对4岁幼儿社会交往的提高比6岁儿童效果显著。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儿童已有行为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习惯化,对其行为进行矫正会越来越困难;二是随年龄增大,儿童认知能力在不断发展,其行为更多地受到认知的调节,单纯从行为上加以训练已不再可能大幅度改善同伴交往水平。所以,对于小点的孩子,家长可以运用强化法来促进幼儿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以说理的方式消退幼儿以不友好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同时,还要给予幼儿自行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机会。在幼儿解决同伴交往问题的过程中,成人应该是支持者,而不应是包办代替者。另外,榜样示范也是行为训练的方法。家长要注意在幼儿面前保持良好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积极的方式来解决同伴交往问题。(六)形成安全的亲子依恋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长久而持续的情感联系或情感连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由于这种长久而持续的情感联系或情感联结,婴儿在感到不安时就会趋近这个人;如果强迫婴儿同这个人分离,婴儿就会表现出不满、哭闹。依恋在本质上是一种融情绪、情感、态度及信念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进化与发展的基础是未成熟、弱小的儿童趋近父母的需要,其生物意义在于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安全感等生存的“必需品”。早期母爱缺失会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认知、语言的发展产生破坏性影响,甚至到了成年,他们还会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特征。吴放、邹泓通过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依恋对幼儿与同伴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安全性高的依恋关系是建立在成人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反应基础上的, 在与成人长期交往的过程中, 幼儿会模仿成人的行为, 用成人对待自己的同样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同伴。反映到在幼儿园与同伴交往的行为上, 通常表现为攻击性低、乐于助人等。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也会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反馈和强化, 例如受到同伴的喜爱、得到成人的夸奖等。这更有助于幼儿保持与母亲、老师良好的依恋关系。更重要的是, 受到强化的良好社会行为及其结果会反射到幼儿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