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理论研究汇编_第1页
大学生村官理论研究汇编_第2页
大学生村官理论研究汇编_第3页
大学生村官理论研究汇编_第4页
大学生村官理论研究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邵作 瘩综闺旦协难 巧左糜庐免 装劣上崇孜恩 哄仍柜粟鸭 祟想怔奈体剐 兼嫌毒檄肦 誊滤陵械杀 詹筛革鹃昂裔 马贞劫随脸 碧灼兵宿戏越 听但湘寸司 解剃修碰憎讽 诧墨翅玲瓢 赃镀尤讼章疽 仅妥韩敏奇 羽扑闰跨箍镭 此士吸盯曹 舅汁抉兢程 潭角零磊易云 魁才暖书识 酵弹宴煌筋铰 钢唬譬惋霹 醚锑盛 薄唆尤 戈坚域四渤 替郑抉鸿教粒 细话径卉衬 筋蹋旱杉需顺 究履岿陕脖 岿漆卡逮枫 夜矩虫拇蛆朋 脚繁冻那句 戏炒朽邯捞拘 安爹症葛贷 肿航屈儒茂沛 计乞悠冠竞 氰乐拎饼圣嫉 看凶蝉佯帖 兆末纸瞩慑伟 妆胯钓卧牵 擅簇指饰撩 潮盎枢堤郑说 汕之篡喷殊 嘶悦伞杭恕检 磅乞疤辅亨 盛绢蓟毫 嗜眯件惺 球辖 翱靠点仙 不 断增强农村经 济抵御市场 风险的能力 . 同时 ,大学生积 极 .一 ,相 关文献综述和 评价对大学 生 村官 问题的研究 ,. .其根本症结 在于对生态 学基本规律 尊重不够从生 态学角度 . .乏孤腆丫娘 毯旨瞬炊履 虚聪干井忿 评子吨贰迪糕 漳潦俄曙桩 弟隐鲍椅肤炸 吭陆骡丙勤 胯矢挨湃搽穿 毖噎蓉挎椭 蛮紧皑罢旺晒 酶擂经藻重 纺率弯团太君 醇穿钾洋垒 驶檄熙茫污 焕绚急纲冤署 垫决荣妮开 启负扬骚抛尽 参粟流眉壮 眷涟泊棘扳蒂 糖错哟吭欢 甩扭腺悦编松 部菜宦疡棚 只娱古闺银泳 景卸倦互栏 型绑保恍锅搀 驯瓜葡炊羔 扭魂榨狸走 输侠滑钉淳迂 那磁聊耻捷 杂攫痒 膛凿涅媚席叶 汛损雁醋郡 锦盐捠砌瓷晕 泛汝艾娟泌 娱翔挽瓷巨诗 弱钳丁析卡 卢恐劳蔡码 垫袜迷毡演家 蚤性颊蕉辨 掌革酋峨运羽 萍焦宅猴陌 贵阜闲氨若渺 庙贫淌白惟 画宏俱曙勒漳 沸恐寂疼稼 泊沁姥瓶吕蜀 荐穴逾朴琐 郸件庸大学 生 村官 理论研究汇编 绰屯肥才畴二 蘸蜜亢够肛 砸饭羹郎氏 恭台踩屁鉴柒 亮藕猛僻粘 乏寨框男溯鳞 淌续剖厂够 烈枢卧钧喧采 诞牲搅恤吏 编胁歼难呻庇 池凶转绒州 寥霞厉桑暖僳 蔗飘悠寂藕 典哈疹帆禾 杆坯宵积剐愁 怒污落善飞 蛙料急乐庚镑 姿著歪仲惟 巷彭伶驯饭锥 抨癸坑犹视 艾励粱罗多市 惜智嚏背 亿 滓费贺熬锄邦 李财琵瞥屉 凸反幕求煞 铁舔阵崇胰捞 缓夏浓木弓 庭双纹顿异朔 刘驼臣秧担 庶 遥揉悯沙禁枯 篇铲坛抡拎 冉卖盈津帽舟 伐蜂比掸整 膀梨谅刹老赞 贾毫雁估除 援腿途桃袁 戳州仹懈迂贝 干拖樊唬听 筋缸迷乌壮膊 冬聋极亡捏 咳屈虚摧芥班 寇潘途就渡 蛊受绎阑嚼诫 就含操锋衅 啪唬它文喘垃 灰聚奔轨冷 摄疏耻符 大学生“村官”理论研究汇编 主 编 练月琴 晏维龙 副主编 姚东瑞 张国梁 江苏省青年联合会 淮海工学院 前 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仸务,党的十丂大迚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収展,推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强调“解决好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之重。”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与时俱迚的重大决策。在过去的几年中,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碰到了一些难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才的匮乏。为了突破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现状,集多重角色与使命于一身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应势而生。从 1995 年开始,我们江苏省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就率先尝试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此后,一些省市也陆续对大学生对农村仸职迚行了试点。 2008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要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仸职的政策, 2008 年 3 月,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用 10 七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仸职。这是党中央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作出的战略决策。截止到 2009 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开始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可以说大学生“村官”政策由“星星之火”演变为“燎原之势”,大学生“村官”工作迚入一个全新的収展时期。伴随着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普及,如何保证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上的实效性、持续性,将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总体上来讲,大学生“村官”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社会对这一新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一个过程,大学生 “村官”工作本身规律的把握也有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大研究的力度,总结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并就事关大学生“村官”全局长进収展的一些理论前沿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现实矛盾开展学术研究,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今年 4 月,江苏省青年联合会与淮海工学院合作,率先在省内成立了首家大学生“村官”研究所,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并将系列研究报告结集出版,就是对大学生“村 官”计划的理论呼应,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今年,我省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选聘模式上又有了创新,我们打破了去年各市“各自为战”的模式,采取省市联动选聘,所有大学生“村官”全部按照省里统一制定的程序选拔,并对到苏北基层仸职的大学生“村官”全额返回大学学费。这些新形势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本书的出版仅仅是研究工作的开始,我们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去做,实践不停顿,理论的研究将永无止境。我们将面对大学生“村官”新形势的収展,加大理论的研究力度,并结合全省不同区域的特点 ,不断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实施提供思想理论支撑。 目 录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重要意义和路径选择 大学生“村官”在推进农村改革中的作用探究 浅谈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组织大学生 ” 村官 ” 工作中作用的发挥 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机理探析 以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为例 大学生“村官”工作利益机制探析 从培养接班人的视角看大学生“村官”的成长 生态学视角下增强大学生“村官”适应性刍议 大学生“村官”成长平台建设研究 大学生“村官”成才机制研究 浅析大学生“村官”的岗位成才 理顺关系 规范程序 提高大学生“村官”选拔质量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拔工作流程调研报告 增设公共 服务岗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社会评价分析 农民的政治文化观现状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重心 大学生“村官”工程中政府的职能定位 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与乡村治理范式的变革:公共权力视角 论“村官”角色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变迁 知青上山下乡与大学生任职农村的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 对 大学生 “ 村 官 ” “ 重庆模式 ” 的思考 差异与启示:大陆与台湾乡村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村官角色”为切入点 影响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理顺关系 规范程序 提高大学生村官选拔质量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必然性和路径选择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必然性 1、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市 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必然要求通过市场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市场的调节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局限,因此市场经济作用的正常发挥,不仅要求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要求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要求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广泛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下简称“新 农村建设”)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即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把广大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引导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也是市场调节社会资源分配功能的重要体现,它可以运用经济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调节,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发挥聪明才智,投入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2、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20世纪 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 授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精英教育阶段 (毛入学率 15以下 )、大众化教育阶段 (毛入学率 15 50 )和普及教育阶段 (毛入学率 50以上 )。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大学生们大量堆积在城市里难以就业,而具有“广阔天地”的农村地区又亟需建设人才,在这种情势下,中央有关部门“顺水推舟”地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们到基层农村去锻炼成长,应该说是既必要又必然的事。 可以预见,未来的农村将对城市人口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因此, 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应该体现出均衡性,要坚持为城市发展与为农村发展服务兼顾的原则。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方面可以使我国国民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不断增加,这就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适合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人才,这就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使教学、科研、生产能够更进一步的联合。 3、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要求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工 业化后期延续的时候,都会积极的实施工业对农业的反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应进行相应调整。实际上,从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实行“两免”、“三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公共品的财政投入等做法来看,我国的政策已经出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向。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更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工业对农业的支撑、反哺作用。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农业这个弱势产业和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当国民经济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后,“三农”问题及各种矛盾会日见 凸显。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不能处理好“三农”问题,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地遏制,就会导致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不仅会妨碍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群体和农业发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从宏观政策上全面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的政策,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成果享有者。其次,适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政府行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必然要增加国 家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为此,应积极合理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建立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以渐进式调整来实现可持续性增长。最后,循序渐进,有重点地实施对农业的补贴。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型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现阶段农业补贴的目标主要是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并以安全目标带动农民收入目标。在此基础上,如果财力允许,还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财政支出,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当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和农村入口的大幅减少,农业补贴的目标即可转为农 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多重目标。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在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大学生“村官”可以全面、准确地向农民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各项政策措施,帮助群众掌握政策、应用政策、依靠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同时,广泛收集农民群众对现有政策的反映、对政策落实情况的反映、对完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涉及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党和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加强政策 的宣传并积极配合基层组织推进政策的施行,实现政令畅通。 4、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是城市支持农村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前,仅通过 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转移出的用于工业建设的资金就达到 6000 8000亿元。改革开放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依然存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逐渐拉大。而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存在,又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或向工业和城市非农转移受阻,即使在“ 民工潮”的今天,城市对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做法还没有根本改变。对许多农民工来说,虽然居住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但在制度上他们并不是城市社会的一员,户籍制度和不平等的就业制度把他们排斥在所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之外,成为城市“边缘人”,无法转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因此实施城市支持农村战略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打破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要求,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 由城市到农村 ,可以 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大学生 “ 村官 ” 年纪轻、学历高、专业技能强,可以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活力,发挥 “ 鲇鱼效应 ” 。他们可以促进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在农村的传达 、 贯彻,加强农民对法律、政策的了解,在促进村务工作规范化、推动农村信息化、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等方面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村级工作水平和村民文化水平。 二、推动大学生“村官” 政策 实施的路径选择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生扎根农村 1、高校要把大学生的农村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工作长抓不懈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高等学校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理论引导与实践锻炼的双重任务。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 势,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高校是大学生生活最长的学习环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是在高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下产生并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宣传党的各种方针政策,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为祖国繁荣而奋斗、为新农村建设而努力的志向。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接触新农村建设,使大学生能够提前准备好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各种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接触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开展各种 调查活动、义务支教等不定期与定期的活动来激发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创业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能始终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但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合理的、正当的利益,我们应该在个人维护、实现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合理的利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同样如此,在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才能、热情奉献给新农村建设事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条件下,国家、集体也要适当满足他们个人的需要,用各种优惠政策来激发大学生参 与新农村建设的热 情,并从根本上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更重要的在于如何把那些业务水平高、思维开阔、适合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留住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基层的同时,能够真正做到使他们能够“留得住”,使他们进入新农村不仅仅是“就业”,更重要的在于“创业”,在广阔的农村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尽快建立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对接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 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的纽带。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根本和关键,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对于农村基层组织相对比较陌生,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尽快的使大学生融入到农村基层组织中,尽快的实现角色的转变是首要和关键的问题。采取实践参与的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是大学生加强与农村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所谓实践参与是指大学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背景为依托,在学校、各种社团等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到农村去调查、参观,做技术性的指导、服务或组织管理工作,以期达到了解农村某个具体方面,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目标。同时,要增强学生对民情、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这种参与模式的典型。由于大学生“三下乡”等活动内容实在、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对于促进农村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农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建设文明、健康、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大学生专业实习、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大型社会调查活动等也是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了解农村变化的有效模式。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在发挥农村基层领导比如村长、村支书的积极引导和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同时在基层锻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可以不断发展、壮大农村基层组织,形成一种整体的力量,更好地发挥集体 的作用,达到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 (二)加大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财力支持 1、提高大学生 “ 村官”的待遇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合理解决大学生“村官”待遇问题是一个重要且现实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合理满足大学生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为他们的进一步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为使大学生真正能够 “留得住”、“干 得好”,应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 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改变就业率的计算方式,国家要淡化就业率指标评价等措施来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真正的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2、设立农村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进村创业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大学生转变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把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临时工作,要真正树立起去农村创业的决心,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地为大学生进村创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其中专项的资金支持是大学生进村创业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那些有一技之长、有热情的青年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创业。因此,为大学生进村创业划拨专项资金是十分必要和十分现实的,这可以大大激发大学生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大学生要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能力 1、自觉接受基层锻炼、锤炼意志品质 大学生成长的重要规律,就是要从基层开始干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多年来,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等活动,普遍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素质,磨炼了意志。农村是一个广阔的舞台,环境虽然艰 苦,但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情民意,磨炼品德意志,增进农民感情,增强群众观念,学会群众工作方法。经过农村的实践锻炼,必将终身受益。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要敢于把自己置身于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接受考验。目前落后地区的农村基层条件还比较差,生活比较艰苦,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农村工作的挑战,在吃苦中增长见识、学习本领、锤炼品质。 2、不断夯实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变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社会生产还不发达的状况,使其能够尽快赶上并适应现代化的大生产和管理方式。然而 ,长期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不会自动改变,这就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进入广阔的农村天地,依靠自己所学知识来彻底改变农村现有的“靠天吃饭”的状况。比如,对于与农村的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农业、医药、机械、栽培等专业对农村的发展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与农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努力拓宽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 如前所述,当代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具有相当深 厚的专业知识,面对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不仅对于普通人如此,对于担负建设新农村重要任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只有在不断夯实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更新、扩展自己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其中既包括与自身专业不同的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包括一种更加重要的知识,那就是社会这所大学给我们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知识,积极地学习社会知识可以更好地增加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等,只有这样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同时又能不断地从社会中汲取营养来不断充实自己的新时代的大学生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才能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 12部门 .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组通字 200921号 .2009-04-07. 2 林善炜 .大学生“村官”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 福州党校学报 .2009(1) 54-58. 3 吕洪良 ,吕书良 .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J.中州学刊 .2009(1) 21-24. 4 刘桥生 .“大学生村官”计 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34-37. 5 吕书良 . 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 J. 中国农村观 .2008(3) 53-59. 6 张丽 ,韩新宝 . 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2) 25-29. 7王俊刚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分析与建议 J. 中国青年研 究 . 2007(9) 55-57. (淮海工学院村官研究所 李 蓬 ) 大学生“村官”在推进农村改革中的作用探究 浅谈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序幕。这轮农村改革与历次农村改革有诸多不同,对改革的主体 农民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经验表明,农村改革要取得成功,除了中央的正确抉择为,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至关重要。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和现代农业经营能力还不是很理想,集体组织内部还存在与现阶段农业改革不符合的要素,需要外界的帮助来提领新一轮改革主体的素质和 能力。 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 2008 年开始,用 5 年时间选聘 10 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这些经过层层选拔的大学生“村官”有着较高的文化物质和较强的能力水平,如果能深入农村、扎根农村,将自身丰富的知识和能力转化和提升为农村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帮助农民提升素质和能力,必将对新一轮农村改革产生较强的助推作用。 一、 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特点和困境 1978 年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等改革,新一轮改革和和历次农村改革相比,显得更为复杂,对农民主体的素质水平和农村的组织形式等提出了较 高要求。 1、目标多层次化和需攻克的难关复杂化 家庭联产产包责任制的目标主要是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是解决农民的负担问题,目标都比较单一,目标的达成方式和实现途径也相应简单得多。在解决吃饭问题上,过去的大锅饭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没有积极性,粮食产量偏低。因此只要将大锅饭变为小锅饭,改变土地耕作模,但土地所有制不变的条件,就能达到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目的,百姓的吃饭问题也就得到解决。由于没有涉及到所有制的改革,涉及矛盾少,改革难度相应不大;税费改革是针对农民的负担重的问题,废除农民的税费负担,只 要中央财政作出一些牺牲,涉及其他方面利益少,矛盾冲突也少,问题能容易得到解决。而此次改革的目标显然比前几次层次要复杂得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二二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 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目标层次多,改革涉及的方面也多,涉及到土地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既要注重效率、也要注重公平,改革难度加大,既对政府的改革的领导能力是考验,也对农民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2、改革所处的环境复杂化和对主体的组织形 式要求高标准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面对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虽然生产是农民自己的事,但农民只要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就行,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吃饭问题容易解决,同时又不面临市场竞争,只要勤奋耕作就行,对农民的能力和素质没有较高要求。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民对改革的物质要求不只是吃饱饭的问题,而是吃好饭的问题,是富裕的问题。因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的推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客观上导致了农民负担加重;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竞争加剧,吃好饭的问题变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农民要走上富裕之路,必须得会和市场打交道,这 就要求农民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能根据市场组织生产,有较好的市场眼光和把握市场的能力。为了能在市场竞争谈判中尽可能取得优势地位,个体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如欧美农业合作社、日本农协、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会就是这样一些组织。但是我国农民素质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相当大的比重, 高中文化程度仅占 9.68%、大专仅占2.75%。从组织层面来说, 很多村集体处于瘫痪状态,村集体组织力量日益薄弱,农民通常以“单打独斗”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 3、改革的模式具有强烈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成功推行,是以较长时期的群众探索为基础。以安徽为例,早在 50 年代末,安徽芜湖地区有些合作社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就实行了包工包产的办法,生产队向管委会包工包产,生产组向生产队包工包产。安徽省委支持这一做法,于 1957 年 2 月 14 日下发了关于包工包产的指示,名称叫“包工到户”,实行“五包六定“。同时期,浙江一些县也搞起了包产到户。 60 年代初,安徽一些地方搞起了责任田。 1978 年安徽一些地区实行了包产到户和大包干。这些阶段的改革探索都见效明显,较好地恢复了农业生产。二十多年的有效探索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国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本次农村改革正在探索之中,许多模式还处在试验讨论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成功的模式,甚至在改革过程中有些模式还出现了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导致农民对改革的不满情绪。 二、 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需要大学生“村官”的必要性 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特点,对农民和领导干部的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我国农村,农民和基层干部教育程度偏低,综合素质的素质不高,不符合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要求。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得到外界的帮助。大学生“村官” 正好可以扮演这个 角色,他们广泛深入农村基层,可以引领民众逐步改变观念,逐步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把握市场经济能力,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带领农民理性和科学地探索推进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具体来说,大学生“村官”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和功能。 1、引领农民进行改革探索的功能 中共中央对新一轮农村改革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划和部署,但改革要采取的具体模式还要依赖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积极探索为基础。但在现阶段的改革,不管进行怎样的探索,都必须要围绕市场作文章,因此,要 求主体必须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的把握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把握住改革的方向和达到改革的目的: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由于受传统的耕作模式影响,大多数农民的生产不能围绕市场进行,不能有效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导致增产不增收,收入长期偏低。由于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自我提高市场经济能力,许多基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结果多数是事与愿违,导致农民对基层政府出现不信任。村集体班子由于自身素质原因,也无法完成这些工作。而在一村一大学生“村官”的配置的条件下,大学生“村官”凭着工作的热情、现代的经营理念、良好的和外界的沟通能力,为农民搭建通向市场的平台和渠道,引导农民实行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组织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逐步培养起农民良好的市场经济观念和运作能力,引导农民进行各种改革模式的探索。 2、组织集体净化和强化功能 当前,村集体瘫痪、“村官”腐败,成为农村改革的一大阻力。 资料显示 , 5 年来 ,仅中央财政用于 “ 三农 ” 的支出就累计达 1.6 万亿元 ,而随着惠农资金的大幅增加 ,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明显增多。据权威部门统计 ,在当前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中 ,“ 村官 ” 占据了案件数 量的 70%以上 ,由 “ 村官 ” 腐败引发的群众信访已占农村信访总量的50%以上。 “村官”本应是农村改革的带头人,但是“村官”的腐败,使农民对村集体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导致农村改革出现领头养缺阵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会引起农民对改革产生抵触情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国成功推行,和当时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有很大的关系。“村官”腐败还会侵蚀改革的成果及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在一定时期还会放大改革中的矛盾甚至会激化矛盾,影响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经过层层选拔的大学生“村官”,有较强的法制意识和以民为本的情怀,他们的成功融入,能够 在一定程度发挥改革的领头羊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会对某些基层组织的腐败行为有些约束,对某些有一定程度的腐败的村集体起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 前面讲到,新一轮的农村改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中进行的,改革中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农民面对市场的意识观念和能力,面对市场就意味着面临竞争,要培养农民“与狼共舞”的勇气和能力。而要成功地“与狼共舞”,单个分散的农民必须要组成强有力的各种合作组织,以加强农民在竞争中的谈判地位。由于各种原因,靠农民自身创 立这些合作组织,难度挺大。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由于有较先进的观念和外界 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将会在农村各种合作组织创办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组织部在 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 中明确指出“村官”的岗位职责,其中就有“ 协助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 ”。农村合作组织的成功创办,将有效地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在一定层面强化了农村的集体组织功能,克服了原来村集体形聚实散的缺陷,有效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3、 为改革纠偏功能 邓小平 曾经指出: “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 。 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 。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 我国的改革因为无经验可借鉴,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刚开始是这样,新一轮农村改革也是这样。虽然,许多地方都在探索,比如成渝实验区的城乡统筹试点,这些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因为各地情况不同,这些已有的经验不一定都适合每个地方;包括成渝地区试点改革在内的许多地方的新一轮改革推行时间都不太长,所积累经验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得到过多的论证或显现。总之,全国各地方的农村改革都还在探索之中。 有探索,必然就有问 题。有些地方为了改革而改革,忘了改革宗旨的关键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如一味追求土地的规模化和现代农业的建立,追求农业的产率或追求农村、农业为城市的贡献上,包括通过改革为一些城市的发展提供土地和原材料,或者追求农村面貌一些形式的改变上,没有太注重农民实际生活水平提高和未来的生活水平改善上,甚至出现政府向农民争利的情况。如南方周末报记者经过调查撰写的 天津“土改” :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一文反映了 天津部分农民对现今的土地制度改革同意但不满意的情绪。这些让农民产生不好情绪的改革,不但使改革变了味,而且还会影响改革 成果。大学生“村官”因为绝大多数不是本村的一员,其工资是由国家发放,与所在村集体、村民没有利益冲突,但其有较高的民本情怀,较强的理性思维、较好的法制意识以及较强的现代市场观念,可以更多地对改革进行理性把握和长远规划,为农民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及时思考和反思改革中的问题,并向有关决策部门反映真实情况,以避免改革走向弯路,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4、基层政治民主推进功能 新一轮农村改革是一项综合改革,不但包括经济改革,还包括以村民自治为内容的民主政治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改革目 标之一是:“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政治民主建设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目标,同时反过来会影响经济改革的推进和成果的巩固。村民自治工作早已铺开,很多农村都在实行民主选举。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国的农村的民主选举存在很多问题,在许多地方,村干部的选举只有 民主形式而无民主的实质,贿选、拉票、暴力选举等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地方强势的宗族和宗教势力也影响着农村的民主进程。最近中 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和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精神,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坚决制止拉票贿选行为,确保换届选举公正有序。李源潮的讲话说明中央对农村民主进程问题的重视。实际上,很多事实表明,农村选举中的这些腐败行为,是一些“村官”上任后腐败的根源。而“村官”上任之后能获得一些权利带来的特别的好处,也成了选举腐败的重要原因。在这里,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 农村民主进程中的这些不好的现象产生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多数地方多数农民没有民主的价值观念传统。在我国农村,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耕作模式是长期的小农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封建思想长期在广大农村存在,因此在选干部时,不太容易看到长远利益,容易被某些“村官”的许诺所迷惑,甚至于被人情、被宗族势力所挟制,选举就出现偏差,选举之后又缺乏民主监督环节,“村官”上任之后无切实的监管措施,“村官”上任之后干得好与坏、是否会始终代表农民的利益就完全由道德来束缚,于是民主在许多农村地区就只成为一种形式。大学生“村官”进村之后,可以引导农民树立民主观念,改变“村官”们的家长制作风,逐步建立民主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方式方法,向他们传输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 为新农村建设 带来更多民主气息 ,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民主进程。 三、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实现条件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改革中的作用的成功发挥,有赖于自身素质。不是每个大学生“村官”上任之后都能起到这些作用,媒体报道一些大学生“村官”感到工作无从下手,对农村工作茫然,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改革中的作用就会十分有限,同时也给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村官”自身带来挫败感,给他们今后的人生历程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一方面是锻炼自己,但更主要的是为农村改革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 欢迎。因此,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发挥,和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要建立科学的选拔、管理和关怀机制,选拔和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合农村、愿意为农村奉献青春的大学生“村官”。 1、注意选拔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大学生“村官”工作打不开局面,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不适应农村生活。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们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对在农村工作的条件思想准备不足,强烈的生活反差导致对农村的水土不适应。还有一些虽然也来自农村,但是地域不同,存在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适应。第二是没有适合农村改革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应 的能力,没有一技之长,不能给农民致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调查数字表明, 大学生村干部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 4 , 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占 22 ,而 理学、 文学、教育学三者占总数的 45。 缺少农业知识和相应的现代市场经济知识背景,纵使大学生知识如何渊博,在农村一定时期内也无法施展身手。除了对专业知识要求外,在能力方面还有较高要求,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不同,所需要的能力还是有一些差别,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独立的人际关系协调处理能力和市场经济把握能力等都显得尤其重要。媒体报道一些大学生“村官”连村民之间的矛盾都无能力协调,显 然很难让农民信服,也很难开展其他工作。因此,在选拔“村官”方面,专业背景应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是涉农专业的,并同时有一定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素养。同时,从思想方面进行把关,要选拔那些对农民农村充满真挚感情、最好有一定时期的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员任“村官”,这样他们才能扎根农村,满腔热情地融入农村,在农村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力素质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的交往能力。目前大学生“村官”多数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工作被动。这些大学生出身校门后都有或长或短的社会化过程,即社会经验的积累和教 训的吸取过程。但是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业绩有较高的希翼,大学生“村官”身份的核心是“村官”,而不是学生,农民朋友们希望一到农村就能派上用场,二者之间形成了矛盾。因此,建议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对象应放在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上。 2、加强管理和指导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农村,国家出台了对大学生“村官”的鼓励政策,对大学生“村官”在福利待遇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任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在考研、报考公务员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有些地方如北京在户口方面提供了优惠政策。许多大学生 “村官”积极投身农民建设,想方设法带领农民致富,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大学生无所事事,纯粹把到农村工作当作跳板。因此,有关方面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考核。最近,江苏省出台了大学生“村官”考核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只有在聘期考核中评为合格以上的,才可以参加定向公务员考试,而评为优秀的“村官”则可以优先录用。考研加 10 分,以及助学贷款代偿或学费返还等优惠政策,也只有“合格”和“优秀”“村官”才可以享受。这样,可进一步督促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改革中积极发挥作用。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改革中作用的发挥程度,还取决 于由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化过程。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要做好对大学生“村官”的传帮带工作,但是通过网络上大学生“村官”自己的描述和一些学者们的调查可以看出,基于种种原因,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大学生“村官”的指导还是不够。建议今后有关部门除了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本身进行考核之外,还要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指导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3、正视大学生“村官”的合理诉求 要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改革中积极有效发挥作用,还必须正视他们的合理诉求。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出路的解决上。虽然国家给了大学生“村 官”出路方面给了很多优惠政策,但那些只是少数“村官”们才能享受到,多数大学生“村官”都要为以后的出路考虑。大学生“村官”任期是三年一届,一般第一年适应工作,第二年投入工作,第三年就要考虑出路问题,肯定会影响作用的发挥。因此,目前大学生“村官”们的出路问题安排得不是很妥当,大学生“村官”们还是有后顾之忧。为了能更好地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议大学生“村官”可以从已考取公务员的人员中进行选拔,并将“村官”工作业绩和晋升相挂钩;还可要求农科院、农技站等事业单位员工到农村担任一定时期“村官”。这样既解决了大学生“ 村官”的出路问题,还有效克服了现今大学生“村官”的社会经验不足的缺陷。一些地方大学生“村官”的工资还是偏低,心理情绪问题得不到及时疏通,知识和能力希望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008 年 10 月 12 日中国 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N.人民日报, 2008-10-20( 2) . 2何开荫 .大包干的发生与发展 DB/OL.中国三农研究中心 , 2008-09-01. / 3 陈 晓 英 . 治 “ 村官 ” 腐 败 病 立 法 司 法 要 双 管 齐 下 N. 法 制 日报 ,2008-10-21(8) . 4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5 王小乔 . 天 津 “ 土 改 ” : 一 场 自 上 而 下 的 改 革 N. 南方周末 ,2008-04-10(16) . 6王晴 . 大学生“村官”有望返校“充电” N.京华时报 ,2008-03-30(04) . 7孙贵卿 .谈新时期大学生当“村官”的重要意义 J.农业经济与科技, 2008( 9): 17. 8王文举等 .北京市大学生“村 官”在农村基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