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范文[1].doc_第1页
三明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范文[1].doc_第2页
三明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范文[1].doc_第3页
三明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范文[1].doc_第4页
三明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范文[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珊瑚黄酮硒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许冰婷 三明学院2005级化学专业 福建三明 365004指导老师:周文富教授摘 要:目的:草珊瑚黄酮硒的合成及结构表征。方法:用超声波法提取草珊瑚中总黄酮,以不可逆沉淀法,在乙醇溶液中,以n(草珊瑚黄酮):n(Se+4)=1:2,PH =3.0,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20min条件下。结果:合成了土黄色的草珊瑚黄酮硒配合物。结论:通过光谱分析,确定该混合物为草珊瑚黄酮硒配合物。关键词:总黄酮;硒配合物;合成;结构表征0引言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具有色酮环为基本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它们一般是由二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C-链)相互连接而成,即具有C6-C3-C6基本骨架。可以分类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黄烷酮类等。广义范围还包括查耳酮、嗅酮、异黄烷酮及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迄今已从天然产物中发现了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大多数具有显著的生理、药理活性。比如黄酮类化合物能调节毛细血管的脆性与渗透性,保护心血管系统1;抗氧化、消除自由基、降低血糖、延缓衰老2,3,增强免疫和抗肿瘤作用57;雌性激素作用、泻下、解痉挛作用15;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89。此外,黄酮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功能食品添加剂、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天然甜味剂等。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保鲜和护肤美容等作用1011。近年来大量的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有效成分特别是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多是通过与生命必需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可使合成的配合物不仅具有比原中草药有效成分更高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提高抗肿瘤活性,同时还可降低毒副作用,这对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金属基药物具有重要意义12。硒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硒的有机物易被人体吸收,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320。硒还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目前补硒方法是添加无机补硒剂,如亚硒酸钠、亚硒酸氢钠、硒酸钠等21。但是,无机硒毒性大,利用率较低,而且动物排泄的硒造成环境污染的危险较大22。硒的有机物如植物硒蛋白,易被人体吸收,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艾滋病、抗衰老、毒性小等功效。因此,寻找生物活性高且毒性低的有机硒化合物已成为微量元素硒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以上问题的考虑,借助周文富教授23成功合成茶多酚硒这一研究,本课题利用自己提取的草珊瑚黄酮同Se4+进行络合,成功合成出草珊瑚黄酮硒的配合物混合物。1实验部分1.1 仪器与材料材料:草珊瑚,无水乙醇(AR),四氯化硒(AR),碳酸钠(AR)等。仪器:FTIR-36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产(KBr压片制样);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产;超声波清洗仪;JBI-14H恒温磁力搅拌器;飞鸽牌高速离心分离机,2K82B型真空干燥箱等。1.2 草珊瑚黄酮的提取 取1g的草珊瑚粉末,加入20ml60%的乙醇溶液,在40条件下超声波(100W)反应30min,趁热抽虑,残渣同上加入10ml60%的乙醇溶液,趁热抽虑,混合提取液,加压蒸馏回收乙醇。将100草珊瑚黄酮浓缩液真空干燥,得草珊瑚黄酮粗产品,于甲醇中重结晶,40下真空干燥,得纯的草珊瑚黄酮纯品,为淡黄色结晶。1.3 草珊瑚黄酮硒配合物的合成1.3.1 pH的选择 取n(草珊瑚黄酮):n(四氯化硒)=1:2,以20ml无水乙醇为溶剂,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水溶液分别调节pH值:1.5,2.0,3.0,4.0;在4045下条件下,分别恒温搅拌反应20min。表1 不同pH值下的产品的颜色及产率Table Yield and color of the product at different pHpH值1.52.03.04.0颜色暗红色墨绿色土黄色棕褐色产率%33.2136.3851.5048.82在pH值为1.5及2.0条件下,由于草珊瑚黄酮本身含有游离的酚羟基,其自身会进行部分螯合导致产品得率低,产率分别为33.21%和36.38%。同时由表一可知,pH=1.52.0产品颜色较深。在pH为1.52.0条件下虽有利硒离子存在,但由于草珊瑚黄酮部分酚羟基被强氧化剂Se4+氧化成醌(鲜红色),醌同游离的羟基缔合形成醌氢醌墨绿色,同时酚羟基在pH 3.0难以电离为氧负离子,导致产品得率较低。pH =3.0时得到产率为51.50%;pH =4.0时虽有利酚羟基电离,但可能有部分Se4+发生水解,因此产品产率为48.82%。基于以上结果,确定较佳的pH =3.0。此外,反应涉及不可逆固相和水相的相转移反应,因此在强氧化-还原体系禁区仍可合成获得配合物。1.3.2 温度的选择取n(草珊瑚黄酮):n(四氯化硒)=1:2,以20ml的无水乙醇为溶剂,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pH值为3.0,并分别在2530、4045、5060下,恒温搅拌20min。表2 不同温度下的产品颜色及产率Table 2 Yield and color of the product at different tempreratures温度253040455060颜色浅土黄色 土黄色深灰色产率%32.3351.5049.62根据反应的实验现象及产率可知,当温度为2530时,沉淀速度慢且量不多;当温度4045时,溶液很快变为亮黄色,继而产生大量土黄色沉淀。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固体物沉淀量增多,但是温度升高伴随着产物氧化增多,产物的颜色也加深。基于以上因素,我们确定在合成草珊瑚黄酮硒,反应温度控制在4045较为合适。1.3.3草珊瑚黄酮与硒的摩尔比的选择以20ml的无水乙醇为溶剂,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pH值为3.0,调节温度在4045,并分别在n(草珊瑚黄酮):n(四氯化硒)=2:1,1:1,1:2,1:3下恒温搅拌20min。表3 不同摩尔比下产品的产率Table 3 Yield of the product at different Molar ratio摩尔比2:11:11:21:3产率%26.4533.2551.5040.32草珊瑚黄酮含有芦丁,如图1和图二所示,4位C的羰基和5位C上的羟基可以与Se4+络合成五元环,3C和4C上的邻二羟基也可以与Se4+络合成五元环,所以芦丁与四氯化硒的摩尔比为1:2时产率最高。图1 芦丁的结构式 图2 芦丁硒配合物的结构简式 Table 1 The Structure of Rutin Table 2 The Structure of Rutin/ selenium1.3.4 草珊瑚黄酮硒配合物的合成 取n(总黄酮):n(四氯化硒)=1nmol:2nmol,以20ml的无水乙醇为溶剂,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pH值为3.0,并在4045下恒温搅拌20min,溶液变成亮黄色,继而产生大量土黄色的沉淀,高速离心分离,沉淀用无水乙醇淋洗,真空干燥,得到土黄色粉末,产率为51.50%。2目标产品的谱图分析2.1 FTIR谱图分析红外光谱法是根据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振动等信息来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草珊瑚总黄酮的FTIR谱如图1,总黄酮硒配合物的FTIR谱如图2。 图3 草珊瑚黄酮的FTIR 图4 草珊瑚黄酮硒的FTIRFig.3 TFTIR spectrum of Total flavonoids Fig.4 TFTIR spectrum of Total flavonoids/ selenium由图3可见,3427.38cm-1为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峰较强。由图4可见,3441.13cm-1为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因为酚羟基同Se4+络合,电子往环外移动,吸收峰红移了14cm-1;图3,1619.77cm-1为羰基的吸收峰,图4,1632.10cm-1羰基吸收峰,同样受Se4+络合的影响,波数红移了13cm-1,表明了羰基也参加了配位。IR结果表明,草珊瑚中黄酮和草珊瑚黄酮硒因为它们结构相似,官能团相同,图3和图4除羟基和羰基吸收峰不同,指纹区7101300cm-1有所差别外,其余的谱峰基本相似。2.2 UV谱图分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通过研究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情况,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它反映的是分子中电子能级间的跃迁。草珊瑚黄酮的UV谱图如图5线,草珊瑚黄酮硒的UV谱图如图5线。 图5 草珊瑚中总黄酮与总黄酮硒配合物的uv光谱图Fig.5 UV spectrum of Total flavonoids and Total flavonoids/ selenium由图5可见,总黄酮与总黄酮硒的紫外吸收波长基本相似,只是总黄酮硒受Se+4络合的影响,各吸收值均明显增加。由于硒的配位使吸收峰发生红移,出现了650nm的新的吸收峰,峰值较弱。3结论(1)以快速相转移法成功地在强氧化还原体系禁区中合成出一种可望用于抗癌的药物草珊瑚黄酮硒配合物。(2)在无水乙醇中,以n(草珊瑚黄酮):n(四氯化硒)=1:2,pH=3.0,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20min条件下合成了草珊瑚黄酮硒配合物。据周文富教授课题组对茶多酚硒、砷、锖等配合物的合成及药效实验,71,20本项目合成草珊瑚黄酮硒配合物有望降低其生物毒性,且结构中似含有汰离的酚羟茎,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可抑制艾滋病、抗衰老等功效,因此在此希望该配合物的初步合成能进一步促进合成有机硒化合物这一领域的发展。致谢语在此,非常感谢导师周文富教授对本实验整个过程的选题、资料检索、药品购置、方案设计、实验过程的悉心的指导,他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和严格要求使我得到很大的锻炼。以及柳群英、余鹰、刘仙金、林燕等同学的关心与帮助。还有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的老师黄河宁教授、刘冬玲、肖学明、杨朝辉等老师的大力支持。因为你们支持帮助,我的毕业论文实验才得以顺利完成,本人在此郑重对你们说声“谢谢!”参考文献:1ZHANG ZX1. Investigate flavone complex aspotentialpharmJ.Chin Tradit HerDrugs (中草药),1996, 27(3):1792-1821. 2Dong Z,MaW,Huang C. Inhibition of tumorpromoter induced activator protein activation and cell transformation by tea polyphenols,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and theaflavinsJ. CancerRes,1997,57(19):4414-4419.3Yang C S,Chen L. Blood and urine levelsof tea catechins after ingestion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green tea by human volunteers J.Cancer EpideniolBiomarkers Prev,1998,7(4):351-354.4Imad Naasani, Hiroyudi Seimiya. Telomerasae inhibition, telomere shortening, and senescence of cancer cells by tea catechinsJ.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Research Commnications,1998,249:391-396.5Okabe S, SuganumaM,HayashiM, et al. Mechanismsof growth inhibition of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 PC9, by tea polyphenols J.Jpn J CancerRes,1997,88(7):639 -643.6高永贵,王岳飞,杨贤强等.脂溶性茶多酚抗油脂氧化及其增效剂的研究J.中国粮油报,2000,153:54-58. 7周文富.茶多酚硒配合物合成及结构表征J.精细化工,2007,24(3):248-261.8黄兴国,贺建华,鲁玖华等.硒的营养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1):85-88.9陆黎明,黄志坚.硒的营养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2004,21(6):40-43.10刘莉华,宛晓春,李大祥.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3):265-270.11张金桐,宋仰弟.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与电子结构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3(2):137-140.12张德权,台建祥,付勤.生物类黄酮的研究及应用概况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25(6):52-57.13晏文洁,李家璞.类黄酮抗氧化力与其结构之关系J.台湾农业化学与食品科学,2000,38(1):80-88.14天津轻工业学院与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5陈春刚,韩芬霞.生物类黄酮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49-2951.16戚琦,李蕾,罗国添等.稀土离子Tb3+与芦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光谱表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6:52-55.17曾毅博,周晶,张玲等.稀土柯因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中国稀土学报,2002,10:103-106.18赵兵,徐清海,段丽颖.国内黄酮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06,28(3):141-143.19周鹏,吴建章,仇佩虹等.芦丁-硒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12(24):24-28.20周文富,颜彩虹,何清松.油性茶多酚三角轴向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分析J.精细化工,2008,25(7):245-249.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lexes of Sarcandra of Total flavonoids selenium()XU Bing-tingChemistry(2005),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Engineering,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Fujian, 365004Abstract:Objective: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lexes of Total flavonoids selenium().Methods: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Sarcandra with Ultrasonic, with irreversible precipitation, In ethanol solution, n (total flavonoids): n (Se +4) = 1:2, PH = 3.0,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40 45 ,for 20 min Result: Get the a khaki-colored complex of total flavones selenium.Conclusion:Through spectral analysis, determine the mixture is complexes of total flavonoids selenium. Key words:Total flavonoids;Selenium complex;Synthesis;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重新解读生产力以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为视角 陈 恒三明学院200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福建三明365004指导老师:王立端摘 要: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范畴相当的广泛,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在博大精深的生产力理论中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即马克思在论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时,却没有系统探讨生产力本身有谁来决定的问题,即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的问题。而针对这个方面的理论缺陷,中外学者、哲学家、经济学家做了许多的填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存在不同的解读,甚至存在一定的误读。因此,应该深化这一课题的研究。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动态;动力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在这块博大精深的理论中,马克思着重论证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等等。但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决定因素或者说自身发展的动力问题没有做深入探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们各抒己见,为填补这块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存在了许多误读之处,还需继续修改补充,以促进该理论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一、对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研究的概述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对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部分学者已经能够从“人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解析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他们的主要观点有,钱伟长认为:“生产力是人作为社会主体在生产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它既是社会主体改造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又是社会主体以往生产实践的结果和产物,即既得的物质力量。因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基本的是生产实践活动)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1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不是以实体思维方式或客体思维方式思考生产力问题的生产力观,而是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生产力问题的实践的生产力观(简称实践生产力观)。实践生产力观对旧哲学生产力观的变革和创新,实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创新。”3由此可见部分学者能够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出发解析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已经能够从马克思的实践观做尝试性探讨,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它偏向于“人的需要”。其次,大多数学者能够从生产力内部矛盾出发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李景春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内在动力的认识中,明确指出“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刘强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固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但生产力系统自我运动最深刻的源泉是来自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王根虎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一文中也明确指出“生产力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当然还有另外一些学者阐明了类似的观点。这些观点除了少数的语言表达不够严谨外,大体上是正确的并得到认可,为我们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提供了素材。另外,在学术界中也提出了许多对我们具有启发性的观点。比如说,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上层建筑是促进生产力发展重要动力,人的需要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等等。 在这几十年的研究中,该理论得到丰富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第一,他们在论证生产力发展动力时混淆了“动力”与“因素”、“根本动力”与“基本动力”。这两对词有一定的区别,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第二,不管是钱伟长先生还是李景春、刘强、王根虎先生都没有揭示生产力的本质,没有立足在科学的生产力概念的基础上来解析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更没有从动态方面解释生产力。这样必然就无法准确揭示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针对这些不足,首先要明确“动力”与“因素”两个词的涵义。这两个专业术语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指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力量,主要解析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问题;而“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则侧重解决为什么生产力可以发展,主要解析生产力发展的原因问题。其次,要区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基本动力”两个概念。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基本动力”也存在微小的区别。“根本动力”是指推动一事物发展归根结底的力量或者说推动力,侧重于源泉问题;而“基本动力”指推动一事物最主要的力量,更侧重于重要性问题,即地位问题。尽管两者之间的区别极其微小,甚至在一定情况下等同,但还是不能混淆使用。最后,应该科学定义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概念与内涵”的问题是解读生产力的最基本问题。只有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才能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立足于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二、从实践和动态角度科学定义生产力马克思认为:“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4从马克思的话语中,有的学者总结为“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关系。”5这个观点对生产力存在一定误读。从马克思的观点中可以看到:首先,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其次,生产力是人的社会实践的结果;再次,人的社会实践是通过与自然对象发生一定的关系,而这个自然对象不仅仅是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我们不能否认它随着社会发展正在包括或者说已经包括那些用来生产精神力量的对象,虽然其形式是物质,但是它是而且应该是人的意识与物质的产物,也是生产力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我们会发现,人的社会实践与自然对象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中介”。而这个“中介”不仅仅包括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形式”,还包括一定的劳动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等等无穷无尽的形式。这种中介是人得以与物、自然对象发生关系的媒介,这种中介就是使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物质”。于是,我将生产力定义为:生产力是指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人类通过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得以与自然对象发生关系的社会实践力量的结果。这样定义生产力,有如下特点:其一,体现了生产力的本质特性是人类的实践或社会实践。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首先,人的实践贯穿着生产力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其次,人的实践能力以及实践范围都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与拓展的情况。在“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6“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最终得到科学的证明。”7可见,实践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区别于其他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这样定义生产力从而立足于“实践”这个基本点的科学基础之上。刘晏玲认为:“首先,生产力是生产力有机体的本质特性的反映。”8而生产力的有机体的本质特性恰恰就是“人的实践”。所以这样定义不仅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同时涵盖了政治经济学领域,是一种科学的定义。其二,体现了生产力是动态概念,是动态过程。以往的学者更多的是从静态角度谈生产力。从这个角度来讲,“生产力”包括实践的人本身、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资料的独立存在的要素。这是对生产力的误读。认为生产力是由不同要素组合而成,在一定程度上看也是从静态角度来分析生产力。即使我们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在本质上还没有完全跳出“静态”这个框架理解生产力。有的学者将“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一项基本指标”9,并提出“生产力存在着四个方面的动态属性:即方向、速度、效益和可持续性”10。从而得出“生产力的方向、速度、效益和可持续性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动态要素或发展要素”11这个结论。这个观点混淆了“生产力”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概念,如果说它是一种进步,那么它仅仅体现在其说明了生产力的动态属性,它并没有从概念上,同样没有从概念的本质上,从源头上解析生产力是一个动态过程。论证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概念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生产力是人类通过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得以与自然对象发生关系的社会实践力量的结果。即从实践角度和“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入手论证。杨慧民在静态与动态:精神生产力本质新论中说:“从动态的视界把握精神生产力概念,它是指精神力量(以科学知识为主)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所显示的能力。”12是对生产力动态概念的一个巨大进步的解析,但是它的不足在于没有在整体上解析生产力;也没有从“中介”角度深入解析,以致没有触及到本质。第一,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实践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其结果必然发生变化。因此生产力是一个运动的动态过程。第二,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不是自发的过程,是人类通过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在历史中,各个时代的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是有所不同,建立社会组织形式的人也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必然引发生产力的变革,新的形式产生,必然要求生产力概念的发展。而各要素在通过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力”,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才是生产力。因此,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种动态过程。也只有这些要素之间通过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生产力,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第二,我们必须从生产力概念本身的发展历程分析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概念。从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魁奈第一个提出“生产力”到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表述。它是一种不科学到科学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对生产力概念不断拓展的过程。后来,邓小平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论证,第一次完成了对“以往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联系的传统观念”的突破。接着,江泽民进一步将生产力提炼出“落后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加深了对生产力的横向认识。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对生产力概念不断发展的解释过程。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三,说明了生产力形成过程内部各要素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将生产力内涵与外延有机的整合,避免了将生产力涵义直接定义为“要素说”。刘晏玲认为:“生产力要素是生产力定义揭示的本质特征涉及的对象。生产力要素是生产力概念的外延,生产力本质特性是生产力的内涵。外延与内涵是构成概念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13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或者说它的本质特性是“人的实践”,而其最基本外延应该属于生产力形成、发展过程的要素。这种定义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14可见,“劳动过程”或者“生产力形成过程”的基本要素是能动着的实践的人、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过程是指生产力形成过程或形成生产力的过程,并不是生产力本身。我们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应该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原意,劳动过程不是生产力本身。而三个简单的要素是生产力内部的要素。第二,劳动过程或者生产力形成过程只是生产力这个概念的外延。生产力形成过程或者生产力发展过程存在一定的内部“要素”的作用,互相促进。依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包括三要素,即“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现在我认为这种观点依旧成立。科技、信息、管理在促进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广义上它们依旧属于生产资料或者生产对象,并没有跳出他们的范畴。生产力各要素内部就像分工一样越分越细,但究其本质就是“三要素”。其四,避免了“征服论”和“利用论”或者“适应论”的不足。“征服论”与“适应论”用生产力的发展方式来定义生产力,并没有真正解释生产力的内涵,没有揭示生产力的本质。不管人类与自然是“对立”还是“统一”都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方式,都是生产力存在的方式,是生产力发展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本身是共同存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支持“征服论”的于光远先生在关于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经济学”的建议(草稿)说:“生产力作为人们驾驭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都是有两个要素。”同时在1979年版辞海中生产力条目写道:生产力亦称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1990年版中国百科大辞典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李秀林等人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990年第三版)把生产力解释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适应论”或“利用论”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协调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的能力,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的物质力量“所谓生产力,简要地说,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财富的能力。”15“先进生产力是人和自然关系协调的生产力”。16他们片面地强调生产力与自然的关系。其实生产力本身只是一个概念,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同时可以进行双向运动。即生产力不仅表现为向前发展,同时可以后退。马克思说:“某一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17由此可以得出生产力是可以后退这个观点。某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因为在某段时间内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交往的障碍而使生产力失传,从而造成该地区的生产力的消失进而导致其发展的后退。比如:战争,危机,某些技术不被后人掌握等等原因都会导致局部生产力的倒退甚至整体生产力的倒退。我们知道,康乾盛世再繁荣其整体生产力都在明朝鼎盛时期之下。 其五,它克服了“综合论”的“大包抄”的不良定义方式。他们指出:“所谓生产力,是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自然再生产能力和经济再生产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社会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与自然生产力的总和,是人类利用协调自然,从而使人类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18再如:“对广义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可以界定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现实能力,是自然生态再生产能力和社会经济再生产能力的综合表现,它表明某一社会或国家的人们认识、利用自然的现实能力和人们保护、协调自然的现实能力的有机统一,从而能够生产使用价值、创造国民财富的现实力量的总和;这种总体的综合力量实质上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生产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与协调发展的总体能力。”19从这两个“综合论”的定义中,真是所谓的“真正的马克思”的生产力定义方式。我们尚且不去批判其背离马克思科学的生产力的本质,其在哲学逻辑上就犯了低级错误,一个无关紧要的“大杂烩”。它们在本质上不仅将生产力的“前进性”与“倒退性”对立起来。其次,他们都是“跳跃性”的定义,使之复杂难懂。最后,他们的定义角度都是政治经济学领域,忽视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综上所述,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人类通过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得以与自然对象发生关系的社会实践力量的结果。生产力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具有动态属性,是动态过程。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但是又反过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是谁决定了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在上面的论证中,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力概念,只有立足这个科学概念之上,我们才能正确的解释这个问题。从上面的定义中,我认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力量主要包括:人的社会实践、生产力各要素通过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相互作用、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以及生产关系等等。 首先,人的社会实践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人们社会实践能力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人们的实践”贯穿生产力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始终。从这句话以及目前生产力存在的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人类的产生使得生产力的产生、形成、发展仅仅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可能性。一个生产力的概念是相对人类社会出现才有其存在的合理基础,而生产力的发展更是以现有的人类社会作为自己的合理基础。人类社会出现之前,生产力这个概念或者说这个“物质”是没有其存在的理由。随着人类社会慢慢的形成,虽然“生产力”这个概念或者说“物质”并没有马上被人类所发现,而是慢慢被伟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挖掘出来。尽管如此,它自始至终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后人不用这个“名词”来说明这个“物质”。“生产力”概念是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魁奈第一个提出,继之,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又作了发展,大卫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劳动生产力”概念,他在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多次使用生产力概念。“生产力”这个概念才开始在经济学领域和哲学领域被广泛的使用,虽然不同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对其有各持己见的解释。我国沿用的“生产力”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生产力”概念。可以这样说: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生产力学说。马克思从不同的社会、角度、领域,研究并揭示并解释了生产力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二,人的实践能力以及实践范围都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拓展的情况。刘吉斌在论生产力的决定中是这样表述实践能力与生产力的关系的:“创造能力是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对生产力有着牵引力量,生产力随着创造力的提升和范围的拓展而变化。”20“劳动的创造性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就是创造性劳动的历史,就是人类永不停息地改造世界也改造自身,从而不断获得进步的历史。”21不管是“创造能力”、“创造性劳动”还是“劳动的创造能力”,归根结底他们的本质都是“人的实践”与“实践能力”。因此,根据这样的理论将顺其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实践能力和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实践能力越强,生产力发展速度就越快,发展质量就越好。反之,则相反。这种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反映出生产力发展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而这种动态是曲折的前进的统一。 第三,人类实践能力的不断向前发展决定了生产力发展是不断发展,是无限、无止境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所以,“今日”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建立在“昨日”的基础之上。因此,从理论角度以及实践角度来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生产力在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直到缺失其合理基础。上面我已经论证了,人的实践贯穿生产力发展的整个历程。而人的实践是在不断汲取以往的经验,突破束缚,向前发展,直至其“合理存在的基础”的消亡。然而,没有存在哪一个科学完全证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因为“人类社会走向灭亡只是有其存在的可能性”,也只有这个结论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实践”要求突破束缚不断发展,生产力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无止境地发展,实践就无止境地发展,必然得出生产力无限地、无止境地发展。其次,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一定“中介”相互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论证这个问题前,我们应该先明确或者说我们要论证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生产力发展过程包括的要素。从广义上来讲包括:人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2所以,可以大胆的将生产力整个历程中的要素归结为人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但是,我们还要明确这个仅仅是生产力概念的外延,并不是生产力的本质特性。第二,我们要明确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概念,而且生产力本身就已经是动态过程。当然,生产力发展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历史过程,是持续的动态过程。这个在上面我已经详细的论证。只有明确这两个问题,才能从实践角度和动态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的独立存在是不可能产生生产力。当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时,或在散步、或在走路,甚至在独立的制造工具时,这个过程并不能形成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力。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宾逊当他在荒岛中为了生存而打猎、制造工具。当时那仅仅是低级的个人“实践活动”,并没有转化为社会劳动,无法形成生产力。我们应该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实践的人是一个活物,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都是“死物”。我们知道一个还没有开垦过的田地,没有留下劳动的痕迹,它是不可能产生劳动产品,通俗的说,田还是那个田。同样的,你把一把锄头放在家里门后,它顶多是个物品,或者说得有意义一点就是摆设物。所以,独立存在的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不是生产力,也无法形成生产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这独立存在的各要素是给生产力形成、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第二,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只有三个要素合情合理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生产力,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当我们劳动者或者说实践的人拿起“摆设”在家门后的锄头时,作用于田地时。凝结上人类的劳动,产生了劳动产品,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生产力。这时产生的效果即使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样是形成概念上的生产力。这个建立在相互作用前提下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生产力)预示着它具有动态的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23可见生产力形成过程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是社会物质变换的运动的过程,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同样的,我们从这句话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当这些因素,或者各要素如果没有很好的配合,没有合情合理的相互作用,那么他们的结果同样是生产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导致不同的结果,最终体现了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二是,各要素之间很好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生产力极大的发展。在生产力三个要素中,劳动本身是其主导作用,是第一位的基本因素。“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的本身。”24可见,劳动本身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他要素根本无法代替它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王根虎认为“人的需要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5“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尽管这两个表述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将人的需要提高到如此高度,却恰恰说明了人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是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过程中要调动劳动本身的积极性、培养劳动本身的素质与质量。第三,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各要素应该要在“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下相互作用,从而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上面论证了,“合情合理”相互作用的各要素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总的来看就是通过一定方式将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而且能够转化为社会劳动,为社会积累财富。劳动本身、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资料之所以能够很好的配合,“合情合理”的相互作用,关键是有一定形式的“物质中介”。通俗的解释就是:社会组织形式。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结果是其生产力及其低下,发展及其缓慢。然而,即使在再残酷的奴隶社会中,其生产力发展速度是原始社会无法相比的。之所以如此,其关键在于,奴隶仅仅是工具,是奴隶主生产的工具,其生产劳动是在奴隶主的强迫组织下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里看是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庄园经济”是地主以占有土地,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创造财富。可见,农民的劳动不是单独的个人行为,其是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劳动形式。农民不仅为自己生产,同时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而这个关键是靠有组织的生产,这个组织者就是封建地主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马克思是这样形容的:“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创造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26不管是“自然力的征服,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27,还是“轮船的行使,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河川的通航”28“仿佛用法术从地理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29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里,资产阶级通过资本家建立各种社会组织、制度, “呼唤”了“大量人口”(劳动者)出卖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创造财富,组织生产、发展经济,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足见,没有社会组织下的劳动根本无法转换为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三要素只有一定的“物质中介”或者社会组织下才能相互作用发挥其巨大的潜能。通过好的社会组织形式组织“三个要素”“合情合理”地相互作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这是通过组织形式,“物质中介”使得“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形成了生产力。由此得出通过组织形式或“物质中介”的三要素而引起的相互作用的本质就是“社会实践”这个结论。 因此,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一定“中介”相互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从生产力的实践本质来讲,生产力是一个动态过程。 最后,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人类;用不好,贻害无穷。当我们回顾人类历史,每一次人类的巨大发展都有一次伟大的变革在推动。商鞅变法使秦国得到迅速的发展,最终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之所以商鞅变法能够取得成功,不仅仅是秦王的支持,我们不能忘记一个巨大的历史背景:在当时铁制工具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近代的历史,我们更能清晰的看清这一点。三次伟大的历史变革,毋庸置疑的是这每次变革都是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了社会生活结构,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同样存在威胁我们的可能,而且事实证明,科技曾经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不管是第一世界大战还是第二世界大战,科学技术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正因为科技的发展才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试问,冷兵器时代,哪一次人类受到如此浩劫。可见,历史证明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运用科学技术才对生产力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我们不能误解邓小平在1988年9月说的那句话:“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