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经演讲稿 道德经演讲稿篇一:道德经 讲稿 道德经讲稿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 一、概说 1、道德经的影响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著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仅五千余言,但他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据说道德经译注本总共有三千多个版本。海关人教论坛里面就有一个叫景峰,长篇连载道德经的解读。在唐朝,玄奘法师就将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等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圣经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第二次就职演说中,用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释他的治国理念,美国科学院内也挂着用中文书写而成的“无为而治”四个大字。 2、道教与道德经的关系 道家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 汉朝的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天师道)。 宋末元初的道教,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实行出家制度,道士不可婚娶。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历史上正一道者,多不出家,还世袭尊位。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两大派别的格局。 3、多数人对道德经的印象 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至今还普遍存在着老子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这些观点也是历代哲学家比较普遍的观点。历史教材是这么说的,哲学教材也是这么说的。 4、道德经的主要内容构成及本意 有一种解读是:“一,构成世界的实体。二,创造宇宙的动力。三,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作为人类行动的准则”。 “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二、道德经衍生主要流派 1、守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 物得一以生。 2、存思:黄庭经3、导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4、吐纳:庄子书中第一次提到“吐故纳新”,道家吐纳术仅呼吸一法 ,即可分三百九十多种。 5、胎息:“能不从鼻口嘘吸,如人在胎胞中”抱朴子最早的化学家葛洪。 6、外丹: 7、内丹: 8、服食: 9、起居: 三、名句欣赏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为而无不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四、结束 1、和大怨,必有余怨。 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还是做个好人道德经演讲稿篇二:道德经朗诵稿 男2 :上 善 若 水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领合: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左:居 善 地 右: 心 善 渊 左:与 善 仁 右:言 善 信 左: 政 善 治 右: 事 善 能 , 左:动 善 时 合: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 男2:持 而 盈 之 男2女2:不 如 其 已 女1:揣 而 锐 之 , 男1女1:不 可 长 保 。 合: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 。 男2: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合: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男1:曲 则 全 , 女1: 枉 则 直 , 男2:洼 则 盈 ,女2:敝 则 新 , 领合: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 合: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 男1:不 自 见 , 故 明 男合:不 自 见 , 故 明女1:不 自 是 , 故 彰 女合:不 自 是 , 故 彰 男2: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男合: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女2:不 自 矜 , 故 长 。 女合:不 自 矜 , 故 长 领合:夫 唯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合: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男2:古 之 所 谓 曲 则 全 者 , 岂 虚 言 哉 。诚 全 而 归 之 。 女1: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合: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男1: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 合: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 女2: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男2: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合:吾 将 以 为 教 父 男2: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女1:大 盈 若 冲 , 其 用 不 穷 。 男1:大 直 若 屈 合:大 直 若 屈 女2:大 巧 若 拙 合:大 巧 若 拙 男2:大 辩 若 讷 合:大 辩 若 讷 女1:静 胜 躁 , 寒 胜 热 。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 合:静 胜 躁 , 寒 胜 热 。 清 静 为 天 下 正道德经演讲稿篇三:道德经讲稿 目 录 目 录 . 1 一为什么要读经 . 3 经典的意义 . 3 我们为什么要研读“经典” . 4 大家认为中华民族有价值吗 . 4 (一)心灵归属是价值之一 . 4 (二)全人类文化的延续 . 5 (三)民族是人安全的最基本保障. 5 经典支撑文化 . 6 有善恶吗. 6 最后我们对为什么要读经做个 . 7 二怎么读经 . 7 先说第一个问题,读什么经 . 7 第二个问题,读多少经 . 9 方法一 . 9 方法二 . 9 方法三 . 10 方法四 . 10 第三个问题,中国诸子百家,读谁的经 . 10 焚书坑儒的原因. 11 (一)没读通书,是愚儒才会被杀 . 11 (二)兴教干政,是狂儒才会被杀 . 11 最后一个问题,怎么用 . 12 三道德经和老子 . 13 紫气东来的故事 . 13 老子一脉 . 14 老庄倪孙 . 14 黄老 . 14 汉文帝 . 15 老子的样貌和身世 . 15 耳朵的故事 . 15 百家之首 . 16 身世 . 16 官职分析 . 16 样貌之谜 . 17 关于考据的问题 . 17 为什么写下道德经 . 18 为什么从西走 . 18 老子思想的成因 . 19(一)地理原因 . 19 (二)时代原因. 20 .无礼之世. 20 .残酷税收. 22 (三)学习原因. 22 守藏室的博学 . 22 老子看的什么书 . 22 (四)寿命的原因 . 23 四道德经的概述 . 23 韩非子的注解 . 24 道德经的分章 . 25 道德经的精髓 . 25 .宇宙本源. 26 .时间运动. 28 .世界生成. 29 .物象变化. 30 .生命观 . 31 (1)比常人更宏大的生命观 . 32 (2)生命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人才有的 . 33 (3)人不是万物之长,而是万物中一员 . 34 生命的忧患意识 . 35 1名利的后果 . 35 2纵欲的后果 . 35 我们该怎么做 . 36 不贪 . 36 权者该怎么做 . 36 贵身 . 37 .价值观 . 38 道德经中写过“为腹不为目” . 38 财富是什么 . 38 智慧是什么 . 39 不争的心境 . 40 .政治观 . 42 1政治理想 . 42 2小国寡民 . 43 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44 两国不往来 . 45 邻人不往来 . 45 .审美观 . 47 .总结 . 47 五正文 . 47一为什么要读经 经典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说的是“经”,而不是专指道德经这个经,就是经典。中国人的字很简洁,一字一意,所以这里说的经典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字。经典是书中最高的称谓,是传世万代的巨著。现在很多学者不尊师,不知耻,东抄西借些文字,掏点钱印出来,就大肆炒作,“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大师。 现在的人乱用词语,我见过一本书叫广告经典,想了很久,这个书名很没文化,不得法。“广告”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应时而生,而不是传万代的东西,更何来广告经典之说。这就像一棵树,根只能活上个一百年,但却要说这棵树千岁万岁,有点言过其实了。还有个毛病就是“经典口语化”,这也是对“经典”这个词的大不敬之处。比如我们上街,随便看到个花花衣服、毛绒玩具,心里很喜欢,于是就脱口而出:“这个东西经典呀”!所以希望听过讲座的学友们要注意自己日常语言中的每个字。 “经”是什么意思?经这个字有绞丝旁,我们就能够看出它是来自纺织行业中的,“经”就是纵向编织的线。横向的线是纬线。于是有了“经纬”这个词。那么为什么不叫“纬典”呢?道理很简单,看看古代的织机就明白了。经线是基础,纬线是用梭子穿的,所以经就比纬重要了。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经”字:是一种有条不紊的编织排列。 “典”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语言可以理解为“最重要的书,”。我们看看甲骨文的典“”“”,表现的是人们拜倒在一堆书(石书或陶书)面前的场景。说文一书中说:“五帝之书?大册”。这些都足以说明“典”的重要性。 但我们还要注意一点:但凡是经典,是随处随时都可以用的。经典记载的是大“道”,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这句话能帮助我们理解经典的永久性。 有人说:“这种什么时候都对的东西不存在,违反了辩证的原则。”世界上能治百病的药是不存在的。很正确!但是经典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理。比如说“石头永远不坏”,这就是错的。但是,“世界上的石头都会坏”这个理就是对的,这就是经典。我们为什么要研读“经典” 经典是有关民族危亡的,经典是有关人性善恶的,经典是有关世界和平的? 大家认为中华民族有价值吗 当我们开始说这个话题时,我相信不少人会突然从一种盲目的状态苏醒过来。此时会产生两种态度:民族有价值观和民族无价值观。持有价值观念的这部分人,很好,但你们可能还没最终弄清楚:“中华民族”或者“民族”这个观念存在的价值在哪里。下面我们详细的讲讲。 (一)心灵归属是价值之一 归属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归属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归属感的建立源于人类群居生活的习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从古猿分出来好几支,群居的这支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叫尼安德特人。还有一部分是独居的,他们的身体比人类祖先强壮很多,可以单独和大型食肉动物搏斗,可是那部分已经灭绝了,正是因为独居的特性灭绝了他们。 是什么力量让离开家的人,扛着猎物又回到家中,与其他人分享?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牵挂我们的朋友和亲人?这就是归属感。 假如有人说我没有丝毫的归属,我自生自灭,无亲无友。这是装酷,除非这个人不是人。归属需求是已经种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根本不是一个人依靠理性能去掉的。 民族就是一种归属,而且是最大的归属。因为最早的民族是依靠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这个符合人类进化的原则。所以我们说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一个血脉下来的。其他的民族也有相似的说法,日本人说他们是大和民族,法国人说他们是高卢人,德国人说自己是日耳曼民族,很多例子。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移民国家没有民族观念(可是他们有国家观念,这也是一种归属)。进化论也从科学上证明了这一点:“每一个物种都有同一个祖先”。(二)全人类文化的延续 人类是一个大家族,而又因为很多原因四分五裂,形成现在这么一个多元化的现象。多元化就是人类的发展标准和标志。我们都学过矛盾的理论,矛盾双方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构成了发展。如果没有多元化与统一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早就完蛋了。希特勒就不懂得“矛盾存在是必然”的道理,因此导致了他的错误思想和一场罪大恶极的战争。所以,文化的延续是人类发展的必须,文化的多样性是全人类的需要。这个观点有哲学和历史经验为依据,是血的教训,不是学者、书生们的危言耸听。 国家是不稳定的超大集体,地理范围也是不稳定的,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相对固定的,是国家民族存在的根本。所以学者们一般是按文化系统来划分世界的,而政治家是按坐标来划分的。中华民族不是依靠国土得以生存,而是靠文化,民族是文化的载体。 (三)民族是人安全的最基本保障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纵观历史,一个国家的灭亡从来都不是战争,而是因为民族文化被消灭而消亡。古埃及是被伊斯兰文化侵略消灭的,古印度是因为殖民文化而被消灭的。 中国遭受过多少次侵略?元人入侵、满人入侵都是外族入侵,结果都被中华民族的文化给消灭了,他们变成了我们中的一部分。中国人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想要安全,就得团结。想团结,依靠的不是总统、主席,而是“民族的观念”。民族的观念靠什么传承就是经典。 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们能最直接的看到中华民族意识在起作用。具有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是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学设计(4)(新版)苏教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我”和“我们”第2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Unit 3 The internet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教案配套
- 剪纸魔法(教学设计)皖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 七年级地理下册 9.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教学设计 晋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 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激素与生长发育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口腔检查-口腔一般检查方法(口腔科课件)
- 畜禽养殖场排查情况记录表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试卷【含答案】
- 弗雷德里克 桑格
- 浅谈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 论文
- 历史时期的地貌变迁优秀课件
- 心血管内科五年发展规划
- GB/T 38620-2020物位计性能评定方法
- 纳米酶研究进展
- GB/T 12009.2-2016塑料聚氨酯生产用芳香族异氰酸酯第2部分:水解氯的测定
- 弹塑性力学(浙江大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