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已阅.docx_第1页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已阅.docx_第2页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已阅.docx_第3页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已阅.docx_第4页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已阅.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简述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又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强调人人都有学习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帮助学生探索生活、学业的促进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不仅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影响,而且包括对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也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背景及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其思想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在“人类价值新知识”研讨会上发表了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说。60年代初他和一些志同道合者发起成立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1967年他本人担任了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此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言人”就是罗杰斯。注重情感交往,体现自我实现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人本主义学派教学论的思想特征,也是与其他教学论流派区别的分水岭。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要点1.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涵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其“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有四个显著特征:有洞察力、有创造性、有建设性、有选择性。这样,人就应按照他个人的兴趣、爱好、经验去塑造自己,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些观点都反映在罗杰斯的教学观中。基于对“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特征的理解,罗杰斯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指出。“非指导性”有四个基本特征:它极大地依赖于个体自身的成长,有助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更多的强调感情因素,而不仅仅依靠理智因素去工作;更多的强调此时此刻的情景,而不是个体的过去;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相互接触。于是,罗杰斯也把心理咨询中的“非指导性”方法移植到课堂教学中。罗杰斯指出,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一个促进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探索生活、学业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这种教学理论旨在培养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更多的是形成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的发展。罗杰斯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持激进的批评态度。因为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传统教学将教师和鼠标置于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学生反倒成为奴隶了。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学生中心的关键在于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于是,罗杰斯富有激情地提出全盘否定传统教学的口号。他认为人人都固有学习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之所以不能这样是受到了学校(社会)的束缚。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自由解放出来,推动他个性的充分运转,以达到人人自我确定,而敞开其创造力的目的。这样,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在学习中,教师只是顾问,应学生的要求参加讨论,而非指导、更非操作。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非指导性教学”。 2.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特点“非指导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彻底革命,它旨在创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认为教学活动应把学生放在中心,学生的“自我”是教学的根本要求,一切教学活动不但要服从“自我”需要,而且要围绕“自我”进行。具体来讲,它具有三个特点:(一) 应在课堂中创设一种接受的气氛,强调良好的心理气氛之重要性;非指导性教学认为学习气氛是关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学生在学习中才会保持其高度的创造性、自主性、独立性,才会以一种自我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里,在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就可以消除这些外部威胁,同时也不会出现因恐惧引起的心理崩溃,从而使自己取得进展。与单纯运用教学技能的教学相比,良好的心理氛围在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深刻性、持久性上具有更大意义。(二) 促使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同奥苏伯尔一样,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为两类,他们分别处于意义连续体的两端。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学习者要记住这些无意义音节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它们是没有生气的、非常枯燥、并且无关紧要、很快就会忘记的东西。所以,它们一方面不容易学习,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在罗杰斯看来,我们常常没有看到,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内容,有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也具有这种无意义的性质。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发现,他们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对自己是无个人意义的。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到感情或者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在罗杰斯看来“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才是重要的”。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例如,当一个刚举步的小孩把手碰到取暖器时,他就学会了“烫”这个词的意义;他同时也学会了以后对所有类似的取暖器要当心;并且他会以一种不会马上就遗忘的、有意义的和投入的方式保留所学到的内容。在罗杰斯看来,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真实的情境。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便让学生对各种角色有切身的体会;也可以通过安排一些短期强化课程(brief intensive courses),让他们到第一线,直接面临教师、医生、农民和咨询人员所面临的问题。这些做法都是极为有效的,因为学生现在是在处理他们正在体验到的问题。这其实也就是我们曾经在大学经历过的教育实习。在那段时间我们都曾经进入过教师的角色,面临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那段教育实习的经历对于我们从学生转向教师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意义学习。证据表明,这类参与学习(paticipative learning) 比消极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三) 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罗杰斯提出要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teacher)的角色,以促进者(facilitator)取而代之。促进者的任务是: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换言之,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这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在该教学当中,教师不再把大量时间放在备课与讲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资源上,教师不再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指导,而是从学生个体的情感需要出发,接纳学生、理解学生。3.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基本观点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和“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基本观点。(一) 教学必须以人为中心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罗杰斯把自己在心理治疗中的见识和思想迁移到教学之中,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应该说,这是“以病人为中心”理论的成功嫁接。怎样才能获得自由呢?罗杰斯认为需要有一种和睦的气氛,有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这样在教学中就必须“以人为中心”。罗杰斯主张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使学生信任自己的体验和价值,形成真实的自我概念。而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生动活泼的、自主的、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的个性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二) 教学目标 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能力,能适应时代变化的新人。要培养这样的人,处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是进行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把对学生的感情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 (三) 教学原则 第一,我们不能直接教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的展开。 第二,人们是抱着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有所侧重的学习的。第三,同化带来自己构造中的某些变化。 第四,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与评价负有责任。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教师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所在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自己的发言要有所节制。(四) 论师生关系在“非指导性教学”的目标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气氛,这种气氛是真诚的关心和理解的倾听;提供一些学生随意支配的资源。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的向导,是解决问题的样板,是发动学生学习过程的催化剂,是学习过程中的助力,是学生能带着他们的问题来拜访的朋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它否定的是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要求,代替学生思考的指导,否定的是教师所扮演的“教授”的角色。 (五) 论学习过程 罗杰斯认为真切的学习是指与简单地积累知识相区别的那种学习。罗杰斯对这种真切的学习内容、条件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首先,他认为只有“当知识是和被视为问题的那些情境相连时”,也就是被用来解决在学习者是一些重要的问题时,才能做到真切的学习。其次,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第三,他认为要使这种真切的学习得到顺利实现,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便于习得真切知识的气氛。 最后,他认为真切的学习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它没有终结也没有结论。 (六) 论教学评价罗杰斯并不反对教学评价,但他认为在“非指导性教学”中的评价应由学生本人作出,他反对外部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七) 教学模式 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 开放性探索,学生不受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教师只应学生要求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看法,不对学生观点作任何评论。 个人或小组鉴别。教师提供资源,对探索结果进行反思和讨论。可能没有结论,这并不重要,因为探索的过程已经存在了,学生已经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了。如果学生希望教师讲授,可针对讨论内容进行讲授,但不作结论和总结性发言。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评价优点: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知情合一的独到见解。罗杰斯对影响学生潜能发挥的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