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4).doc_第1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4).doc_第2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4).doc_第3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4).doc_第4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4).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闻两则毛泽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两则新闻的时代背景及作者; 2、识记并运用“锐不可当、业已”等词; 3、体会新闻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个总分。过程与方法:4、初步了解并运用本课题教学模式进行学习。 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阅读中筛选要点。情感与德育:6、引导学生感悟正义之师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培养爱国热情。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5教学方法:1、用查阅的方法学习新闻知识;2、用朗读的方法体会新闻的要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一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1、字词过关2、作者及写作背景查阅资料书或上网查阅。3、相关知识了解阅读教材P8“研讨与练习”二,并对照本文进行划分。4、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上内容在8月31日晚自习时告知学生)二、导入: 在2008年暑假同学们最观注的是什么?(北京奥运会) 我们想知道我国当时得了多少枚金牌时,就会看什么频道?(新闻频道)因为新闻频道报道着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当然金牌榜更是这些天的重大事件。今天,我们来学两则半个世纪以前的新闻,虽然时过境迁,但仍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打开书三、检查预习: 昨天叫同学们预习了,请同学们完成: 1、字词过关:2、相关知识:四、解题: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像,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像,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背景介绍:详见教师教学用书五、图解课文: 1、按新闻结构图解: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电头: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电头不属结构)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 “二十日夜起,”(结束)背景: “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含在主体内)结语: 无。 2、按新闻要素图解: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3、按新闻内容要点图解: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时间兵力渡过兵力中路军安庆芜湖20日夜21日夜30万30万西路军九江安庆21日17时22日22时35万2/3东路军南京江阴21日17时22日22时35万大部在教材P3的地图上标出各路军渡江地段。六、亮点欣赏: 1、再读课文,说亮点。 2、引导分析亮点: 总述:这篇新闻,气势磅礴。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全面报道渡江战役,反映了整个战役的磅礴气势,表现了恢宏的气度。这篇新闻,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穿插,相得益彰。分析: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一个词往往还有程度的差别,有时需要说明程度,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而汤恩伯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不含”,也是为了明确。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要求斩截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这类例子还很多。这篇新闻许多语句很文气。例如,“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但是说到国民党官兵的情绪,又非常口语化,“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或雅或俗,各得其妙。七、疑点解惑: 1、学生自提疑问。 2、引导解惑: 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这篇新闻的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就可以悟出全文一气呵成的道理。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