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4 大抓力锚》规范_第1页
《AC-14 大抓力锚》规范_第2页
《AC-14 大抓力锚》规范_第3页
《AC-14 大抓力锚》规范_第4页
《AC-14 大抓力锚》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B/T3972—2024AC-14大抓力锚本文件规定了AC-14大抓力锚(以下简称AC-14锚)的分类和标记、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AC-14锚的设计、制造和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48—1996锚技术条件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GB/T2611—2022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GB/T7659—2010焊接结构用铸钢件GB/T9444—2019铸钢铸铁件磁粉检测GB/T18669—2012铸造锚链圆钢CB/T3430-2013拖船系柱拖力试验方法IACSNo.69文件《船用铸钢件无损检测指导方针》2004年《材料与焊接规范》中国船级社2023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大抓力锚highholdingpoweranchor抓力至少为同等重量普通无杆锚两倍以上的无杆锚。4分类和标记4.1结构和基本尺寸AC-14锚的结构和基本尺寸按图1和表1。4.2产品标记名义重量为5850kg的AC-14锚标记为:AC-14大抓力锚CB/T3972—202458502CB/T3972-202411135°±1°235°±1°2图1AC-14锚3CB/T3972—2024表1AC-14锚的基本尺寸单位为毫米BHHHhhLLWJ4CB/T3972-2024表1(续)单位为毫米BHHHhhLLWJ5要求5.1材料5.1.1AC-14锚的零部件材料按表2,材料合格方可投产。表2AC-14锚的零部件材料5.1.2有在冰区航行要求时,锻钢和铸钢材料需增加0℃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冲击吸收能量应不低于27J。5.1.3AC-14锚制造时采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5CB/T3972—20245.1.4AC-14锚的铸造和锻造零件表面和内部不应有裂缝、气孔、缩孔、冷隔、结疤和其他足以影响强度的缺陷,对不影响强度的表面缺陷,允许按《材料与焊接规范》进行电焊修补。5.2外观质量5.2.1AC-14锚的转动部位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12.5μm,并能随重心自由转动。非加工面的表面5.2.2AC-14锚应涂沥青漆或黑色醇酸漆两道。5.3尺寸35.3.1AC-14锚锚柄的侧向倾斜应不超过3°,见图2。3 图2AC-14锚的侧向倾斜5.3.2AC-14锚本体主要尺寸允许偏差应为±4%,但其最大值应不超过±20mm。5.3.3AC-14锚爪左右转角允许偏差各应为±1°。5.3.4AC-14锚柄的直线度误差在1m长度内不应超过3mm。5.3.5AC-14锚卸扣与锚柄的任一侧间隙应满足表3的要求。表3AC-14锚卸扣与锚柄的间隙>3000~≤5000>5000~≤7000>70005.3.6AC-14锚卸扣横销直径不大于57mm时,卸扣横销与卸扣销孔的直径差应不大于0.5mm。卸扣横销直径大于57mm时,卸扣横销与卸扣销孔的直径差应不大于1.0mm。5.3.7AC-14锚销轴、卸扣横销与锚杆孔间隙差应不大于1.0mm。5.3.8AC-14锚销轴长度应能防止该轴纵向窜动,其间隙应不大于销位槽长度的1%。6CB/T3972-20245.4重量AC-14锚实际重量相对于名义重量的允许偏差应为-7%~7%,但每艘船首锚实际重量不得小于名义重量。5.5坠落AC-14锚柄及锚爪在4.0m高度自由坠落,不应出现裂纹。5.6拉力AC-14锚经受拉力后的残余变形不应超过标志间距离的1%,最大应不超过20mm,且锚爪能自由5.7抓力AC-14锚的抓力应大于相同重量普通无杆锚同等海上抓力试验条件下抓力的两倍。5.8无损检测AC-14锚无损检测应满足IACSNo.69文件《船用铸钢件无损检测指导方针》的要求。6检测方法6.1材料AC-14锚的零部件材料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按GB/T7659-2010或GB/T699-2015规定的方法进行。6.2外观质量在充分照明条件下目测检查,用表面粗糙度比较试样块对比锚的转动部位和非加工表面。6.3尺寸用通用测量工具测量AC-14锚的尺寸。6.4重量用测量精度不低于1%的称重仪器检测AC-14锚的重量,并计算其允许偏差。6.5坠落将AC-14锚的锚柄及锚爪分别处于水平和冠部朝下姿态,见图3。提升到4.0m高度,然后自由坠落在固定于坚实基础且厚度不小于50mm的钢垫上。坠落试验后,将锚柄和锚爪用非金属绳索吊离地面,用重量为3kg~7kg的铁锤捶击检查,倾听声音是否清脆,若有异常则经无损检测查明缺陷,并经修复后重新坠落。6.6拉力AC-14锚的拉力试验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6.7抓力AC-14锚的抓力试验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7CB/T3972—2024锚爪锚柄4.0m4.0m4.0m4.0m>50mm>50mm钢垫图3坠落试验示意6.8无损检测AC-14锚在坠落及拉力试验后进行无损检测,检测部位为:铸钢件的浇口和冒口部位、焊接修补处及高应力区域。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AC-14锚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7.2型式检验7.2.1检验项目和顺序AC-14锚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和顺序按表4规定。表4检验项目和顺序1●●2●●3●●4●●5●●6●●7●—8●●8CB/T3972-20247.2.2检验样品数量AC-14锚除抓力试验的检验样品数量按附录B规定外,其余项目同一规格检验样品为一个。7.2.3判定规则AC-14锚所有检验样品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判为型式检验合格;若材料检验不符合要求,则判AC-14锚型式检验不合格。其他项目有不符合要求的AC-14锚,应加倍取样复验;若复验符合要求,仍判AC-14锚型式检验合格;若复验仍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判AC-14锚型式检验不合格。7.3出厂检验7.3.1检验项目和顺序AC-14锚出厂检验项目和顺序按表4规定。7.3.2检验样品数量AC-14锚出厂检验项目应逐个产品进行。7.3.3判定规则AC-14锚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判为出厂检验合格;若材料检验不符合要求,则判AC-14锚出厂检验不合格。其他项目有不符合要求的AC-14锚,允许返修一次后进行复验;若复验符合要求,仍判AC-14锚出厂检验合格;若复验仍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判AC-14锚出厂检验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AC-14锚应在锚柄及锚爪处永久性标示下列内容:a)船舶检验机构认可印记和证书号;b)锚的实际重量;c)大抓力锚的印记HHP;d)检验年月;e)锚拉力试验负荷。示例:03(Y03(Y 8.2包装、运输和贮存AC-14锚可采用无包装方式运输和贮存,但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保持外表油漆和标志的完整。9CB/T3972—2024(规范性附录)AC-14锚拉力试验方法A.1试验设备A.1.1试验机应为卧式拉力试验机,并符合GB/T2611-2022的1级要求。A.1.2试验设备应有保载时间显示。A.1.3试验设备应经国家法定计量检验部门检定,并具有有效合格证书。A.1.4试验设备应经相应船舶检验机构认可。A.1.5按AC-14锚试验负荷,选择相应标识载荷的工夹具。A.2试验负荷A.2.1AC-14锚的试验计算重量应为该锚实际重量的1.33倍。A.2.2按AC-14锚的试验计算重量从GB/T548—1996中表5选取试验负荷。A.2.3当AC-14锚的试验计算重量为中间值时,试验负荷采用内插法确定。A.3试验用锚A.3.1试验用AC-14锚应经材料试验、称重、外观及尺寸检查和坠落试验合格。A.3.2试验用AC-14锚不应涂漆。A.4试验步骤A.4.1将AC-14锚置于锚坑,其卸扣(环)与试验机桩头连接,锚装夹及锚爪作用点按图A.1。h/3标志间距离hh/3标志间距离h图A.1拉力试验示意图CB/T3972-2024A.4.2在AC-14锚卸扣处的锚柄上及锚爪每一只尖端处各作一标记(打冲眼或划线作为试验时测量间距用。A.4.3对AC-14锚施加10%试验负荷,保载5min,测量标志间距离。缓慢加载至100%试验负荷,保载5min,再卸载至10%试验负荷,测量标志间距离后卸去载荷。计算两次标志间距离的差值。A.4.4应同时拉其两爪,先在一面拉试后,翻转到另一面,按A.4.3再次进行拉力试验。A.4.5AC-14锚拉力试验后按GB/T9444—2019规定磁粉探伤并进行表面检查。A.5试验报告AC-14锚拉力试验报告示例见图A.2。AC-14锚拉力试验报告左右左右验船师试验者复核者审定者图A.2AC-14锚拉力试验报告示例CB/T3972—2024(规范性附录)AC-14锚海上抓力试验方法B.1试验用锚B.1.1试验用AC-14锚应根据锚生产系列选定。B.1.2试验用AC-14锚应按附录A进行拉力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海上抓力试验。B.1.3试验用AC-14锚应至少选取两种规格,两种规格中较小的应不小于较大的重量的1/10,而较大的应不小于该系列中最大规格锚的重量的1/10。B.1.4用作对比试验的两种规格普通无杆锚,实际重量应与按B.1.3选取的重量相当。B.2试验气象条件试验区域环境温度应为-10℃~40℃且无影响试验的雨雪,能见度不小于500m。试验区域风速应不大于5m/s。B.3试验海域条件B.3.1试验水域应平稳开阔,浪高不大于1.0m,水的流速应不大于0.5m/s。B.3.2试验应在三种以上不同类型海底土质状况的水域进行。B.3.3锚链的长度为锚链筒口至海底垂直距离的10倍,试验时也可以用钢丝绳代替锚链。B.3.4试验船舶前后水域不应有影响试验的障碍物。B.4试验装置B.4.1试验应采用CB/T3430-2013规定的试验装置。B.4.2试验装置应安放在拖船上。B.4.3试验装置应在无载荷情况下,调整仪器零位。B.4.4试验装置和拖索破断载荷应不小于试验锚拉力试验负荷。B.4.5试验仪器应由拉力传感器和电子显示仪器组成。B.4.6试验仪器精度应不低于1%,并经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具有有效合格证书。B.5试验船舶B.5.1试验拖船应具有起锚、抛锚功能,系柱拖力应不小于试验锚拉力试验负荷。B.5.2试验亦可采用港作拖船和具有起吊能力的驳船。B.5.3试验船舶应具有完好的通讯能力。B.6试验程序CB/T3972-2024B.6.1船舶抵达试验水域前,应安装好试验装置。B.6.2拖索锚链端应与试验锚连接,另一端与试验装置连接。B.6.3将试验锚抛入试验地,待锚沉入海底后,应驾驶拖船以航速1.2kn~1.5kn匀速前进,使锚爪入土逐步拉紧拖索。应调整拖船航向,保持θ<10º,见图B.1。图B.1抓力试验示意B.6.4记录试验过程中试验锚被抓出海底前拉力传感器显示的最大拉力值,即为AC-14锚的抓力。B.6.5用驳船将试验锚拖离海底,继续进行试验。B.6.6对同一只试验锚,在同一锚地有效测试应不少于三次。B.6.7试验期间应发出信号通知来往船舶慢速绕道行驶。B.7试验记录和数据处理B.7.1试验记录B.7.1.1应记录试验水域气象及海域数据。B.7.1.2应连续自动记录时间—抓力曲线。B.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