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00000.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00000.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00000.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00000.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姓名_班级_学号_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四组注音中各有一处错误,请一一加以改正。(2分)A 稍逊xn 田圃 f 朦mng胧 覆 f盖 喧xun嚷( )B劫ji难 遐xi想 油膏go 微漾yng 污秽hu( )C静谧m 憧chng憬蝈蝈gu 璞p玉 蓑su衣( )D角ju色 喑yn哑襁qing褓 禁jn锢 殷yn勤 ( )2下列四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一一加以改正。(2分)A红装素裹润如油膏祸国殃民不功自破 ( )B风流人物弥足珍贵泱泱大国世外桃园( )C一代天娇绿树成阴长脚秧鸡萍水相逢( )D温声细语再接再励晕头转向数见不鲜 (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4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B天下苦秦久矣。 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6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工尺谱”排子锣是鄂东南独有的民间演奏曲,它的音乐庄重典雅,气势磅礴,拙朴敦厚,特色浓烈,有较高的审美品位和历史价值。它悠扬的乐曲使封闭的山区 了,使沉寂的村落 了,使古老的土地 了,使天涯的距离 了A.开明 喧哗 年青 比邻 B.开放 喧嚣 年轻 咫尺C.开通 喧闹 年少 拉近 D.开朗 喧嚷 青春 缩短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东汉人。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8选择正确的译文。(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A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有不同 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相同 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A先帝不认为我品质行为恶劣,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B先帝不因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自己委屈别人,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C先帝不认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9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10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11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6分)须晴日,_,_(毛泽东沁园春雪)羌管悠悠霜满地,_,_。(范仲淹渔家傲)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沁园春雪中属于动态描写,给人以极强的美感享受的句子:_,_。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句子是:_,_。观刈麦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意境相同的诗句是:_,_。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诚宜开张圣听(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遂用猖獗( )二、阅读题(共38分)(一)别踩疼了雪 (14分)朱成玉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见到它。 (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6)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承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反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8)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12)可是冬天,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14)雪花在天空舞蹈!(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13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2分) 14第(7)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15揣摩第(9)段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2分) 16第(16)段的划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17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 18文中第(10)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50字左右)(4分)(二) 古文阅读 (10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19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会天大雨 会:适逢 B上使外将兵 将:带领 C为天下唱 唱:倡导 D宜多应者 应:回答20“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把 B因为 C认为 D凭借21文中画线语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正确的一项译文是( )(2分) A现在要灭亡了,是死,举行大计也是死,等于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大事也是死,大家都等着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现在逃跑也要死,发动大计也要死,不如都去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D现在逃跑也会死,发动大事也会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22对文中句子“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认为项燕已经战死了,或者可能逃亡了。 B认为项燕不是已经战死了,而是已经逃亡了。 C有的认为项燕战死了,有的认为项燕逃走了。 D或者认为项燕可能战死了,或者认为可能逃走了。23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B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 C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全部经过。 D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的谋划。(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4分)【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乙】墨者有钜子腹黆,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黆对曰:“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黆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了,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注】墨者:指墨家。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腹黆(tn):人名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2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以光先帝遗德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25下列加点的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子杀人 安陵君其许寡人 B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忍所私以行大义D先生之年长矣 时人莫之许也26翻译:(4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忍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