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畅采掘接替计划.doc_第1页
泓畅采掘接替计划.doc_第2页
泓畅采掘接替计划.doc_第3页
泓畅采掘接替计划.doc_第4页
泓畅采掘接替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丰县泓畅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掘接替计划情况说明宝丰县泓畅煤业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宝丰县泓畅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掘接替计划情况说明 为保障我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促进公司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本着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准确定位,特制定我公司 矿井采掘接替计划。一、企业概况宝丰县泓畅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宝丰县大营镇赵庄村东500米,井田面积0.6534km2.,采矿证号4100000730356有效期2007年7月至2013年9月。宝丰县泓畅煤业是2005年资源组合,由原先宝丰县永顺煤矿、宝丰赵西二矿、糖梨树煤矿、凉水泉煤矿四座矿井组合成立新的煤矿企业。我公司于2011年3月10日由河南省煤层气进行兼并重组,隶属于河南省煤层气平顶山裕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8m3/t,绝对涌出量为0.4/min,无瓦斯动力现象及煤与瓦斯突出倾向,所采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煤层自燃等级鉴定结果为级。所采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为35.9%。矿井涌水主要来自季节性渗水,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涌水量20m3/h。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开拓方式为三立井开拓,矿井设计单水平上、下山开拓,开采二、一4煤层,生产水平标高为:+165米,设计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接替。主井井筒直径3.6米(混凝土支护),井深128.8米,装备2.0吨非标箕斗,钢丝绳罐道,提升选用JTP1.61.2型单筒缠绕式提升机,主要用做矿井的原煤提升任务,兼作主进风井;现在使用的装载方式为:提升原煤由井口煤仓经机械三轮车运至储煤场。井筒内装备有金属梯子间、排水、压风管道及铠装电缆等为矿井的第一安全出口;副井井筒直径2.6米(料石砌碹),井深142.5米,装备0.5吨非标罐笼、钢丝绳罐道,提升机选用JPT-1.61.2型单筒缠绕式提升机,主要用做提矸、下料、设备及人员上下的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为矿井的另一个安全出口;风井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井筒直径2.4米(料石砌碹)井深143.3米,井筒内安装金属梯子间。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备用主要通风机型号均为FBCZ-13电机功率55kw风量15-38m3/s电机转速1450r/min。井下运煤系统采用胶带输送机及刮板运输机运输,运料系统采用轨道配合人力车运输;主要运输巷及回风巷均采用矿工钢支护。矿井双回路供电的供电电源分别引自宝丰县孙韩变电站和宝丰县大营变电站,电压等级均为10KV,主井地面及井下各设变电所一座;主井底中央变电所安装D46-30型主排水泵3台,水仓容量500m3;风井地面安装LGD-75/7型型空气压缩机1台;综合调度室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型号为KJ95N型一套,并安有HJ120-J型人员定位系统,实时监控井下各个工作地点。二、矿井采掘接替计划该矿属技改未完工矿井,据矿方人员介绍技改工程只剩采区水仓60米工程。根据豫明电【2009】6号文件精神,矿井于2009年9月9日停产至今,2010年6月矿进行“兼并重组”,井口用黄土封闭。2011年3月10日河南煤层气公司派驻工作组进矿指导。2011年4月23日河南煤层气公司派驻五职矿长到矿。我矿开采的资源是2005年资源整合时由高庄矿划拨到我矿的。批准开采的储量主要有两部分,即二1煤层储量和一4煤层储量。兼并重组后,因矿井至今尚未启封矿井实地核查无法进行,且矿井停工时间较长,原矿方技术人员均已离开本矿,井下实际情况难以预料,经过从高庄矿图纸资料与我矿图纸对照显示,矿井井田东部区域显示高庄矿有采掘巷道,其它区域无进行采掘活动,资料显示无开采区域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故本次井田范围内布置的采区巷道主要以2010年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年度报告中储量图纸为依据,按照布置正规采面圈定的储量进行采掘接替计划安排,其可信程度有待矿井启封后进一步测量计算。根据2010年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年度报告中显示,矿井保有资源储量244.5万吨,可采储量114.93万吨。其中二1煤保有储量187.1万吨,一4煤保有资源储量57.4万吨。按照矿井2010年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年度报告中储量图纸为依据布置正规采面圈定进行计算,现矿井主采煤层二1煤可采储量为73.34万吨。一4煤可采储量25.27万吨,考虑到一4煤层距二1煤层有45米,且储量为25.27万吨资源较少,加上建井费用及生产成本高,且煤价较低,开采价值不高,故依据井田实际状况只计划开采二1煤层。设计投产的二1煤采区,首采面设在采区下山上部,靠近主井井底车场,一个采煤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主井底标高+167.0m,副井底标高+165.8m,风井底标高+166.7m,设计按煤层走向两翼上下山开采,采面设计安装悬移支架,每排推进0.8米,工作面上下山超前距离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型钢梁,工作面铺设SGB-420/30型可弯曲刮板机运煤,运输顺槽铺设600mm带式输送机运煤。现我矿井口尚未启封,由于矿井停工时间较长,井巷工程可能变形、损坏严重,且矿井地面整改项目多、任务重,加之技改工程尚未完工,考虑地面整改加井下整改及技改完工验收等情况,预计正式生产活动可能到2012年1月份。二1煤层储量73.34万吨,按矿井储量备有系数为1.4计算,矿井服务年限为3.5年,布置7个工作面,由下向上分别是11070、11060、11050、11040、11030、11020、11010。矿井现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即11010工作面已形成生产系统,储量17.01万吨,可服务矿井0.8年。11020储量3.18万吨,可服务矿井0.1年;11030储量19.58万吨,可服务矿井0.9年;11040储量2.55万吨,可服务矿井0.1年;11050储量23.93万吨,可服务矿井1.1年;11060储量3.69万吨,可服务矿井0.2年;11070储量7.09万吨可服务矿井0.3年。 1)、掘进接替计划矿井现可布置6个工作面分别为11020、11030、11040、11050、11060、11070掘进工作面,接替计划如下:11070掘进工作面走向长100米,采长80米计划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掘进,2012年5月31日掘进完成。11060掘进工作面接替11070工作面于2012年6月1日开始掘进,掘进工作面走向长80米,采长60米,2012年9月30日完成掘进。11050掘进工作面接替11060工作面于2012年10月1日开始掘进,掘进工作面走向长300米,采长90米(本掘进工作面有原永顺矿废井一座,井深145米左右,后经矿整合井筒已充填,为确保安全,废井周围预留30米防水煤柱,保证水害及泥石灾害不影响掘进工作面),2013年12月31日完成掘进。11040掘进工作面接替11050工作面于2014年1月1日开始掘进,掘进工作面走向长70米,采长70米,2014年3月31日完成掘进。11030掘进工作面接替11040工作面于2013年4月1日开始掘进,掘进工作面走向260米,采长85米,2015年2月28日完成掘进。11020掘进工作面接替11030工作面于2015年3月1日开始掘进,掘进工作面走向长70米,采长70米,2015年5月31日完成掘进。详见:掘进工作面接替计划表2)、回采接替计划:矿井现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即11010工作面,储量17.01万吨可服务矿井0.8年,已形成采面生产系统。 接替计划如下:11010回采工作面,储量17.01万吨可服务矿井0.8年,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回采,2012年8月31日结束;11070回采工作面接替11010回采工作面于2012年9月1日开始回采,2012年11月30日结束;11060回采工作面接替11070回采工作面于2012年12月1日开始回采,2013年2月28日结束;11050回采工作面接替11060回采工作面于2013年3月1日开始回采,2014年4月10日结束;11040回采工作面接替11050回采工作面于2014年10月11日开始回采,2014年5月31日结束;11030回采工作面接替11040回采工作面于2014年6月1日开始回采,2015年4月15日结束;11020回采工作面接替11030回采工作面于2015年4月16日开始回采,2015年6月30日结束;详见回采工作面接替 计划表:3)、完成采掘接替计划采取的措施:(一)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安全核心理念,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努力打造本质安全人。(二)坚持矿领导跟班带班制度,落实安全是第一责任、职工是第一牵挂的安全责任理念,与职工同时下井同时升井。(三)落实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管理制度,改善矿井安全状况,提高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