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心理学.doc_第1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doc_第2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doc_第3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doc_第4页
教育硕士心理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填空选择1、心理现旬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998年填空题)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2004年名词解释)4、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5、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西比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1999年、2000年填空题)。6、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2004年填空题)7、人在心理活动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即(注意)。8、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2003年填空题)9、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0、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11、调查法可分为:谈话、部卷和(活动产品分析)几种具体方式。12、在日常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叫(自然)实验法。13、(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滨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冯特)。14、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15、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这是由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决定的。(2003年选择题)16、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作(个案研究)法。(2004年选择题)17、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18、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感觉)。19、听到一首音乐,这属于(知觉)20、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观察法)21、下列属于间接收集的方法有(调查法)22、活动产品分析属于(调查法)23、下列现象只有(思维)属于认识过程(2001年选择题)24、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意志)的具体表现。25、有常模进行比较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测验法)26、詹姆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27、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是(机能主义)2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29、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的是(认知)心理学。30、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的是(格式塔)心理学。31、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心理学。32、马斯洛属于(人本主义)代表人物。33、惠特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34、杜威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35、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新方向的是(奈塞)36、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37、信息加工心理学即(认知)心理学。38、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皮亚杰)39、极力主张客观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自然科学化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40、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可以测量的,这符合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41、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属于(自变量)42、同是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调查法)43、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44、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45、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伴随着的心理状态是(注意)46、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47、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48、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49、比较强调意思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学流派是(机能主义心理学)50、重视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51、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罗杰斯)52、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大脑)53、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自变量)54、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测验法)55、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客观现实)56、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57、一般认为(奈塞)1967年写的第一本(认知心理学)著作时,才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的新方向。二、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修改心理特征的统一体。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主,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2002年名词解释)4、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2003年名词解释)5、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创始人为冯特。冯物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2004年选择题)6、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机能主义者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思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7、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产生于德国,创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该学派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8、认知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可以测量的。9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10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11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1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13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14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15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16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人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三、简答题:1简述心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答: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情感过程包括快乐、悲哀、愤怒、恐惧的原始情绪;心境、激情和应激的情绪状态以及道德感、美感和理智的社会情感。意志过程包括自觉确定目的并作出决定的行动计划阶段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执行计划阶段。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于的行为活动之中。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没有认识活动,人既不会产生情绪情感,也不可能有自觉的、坚强的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又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没有人的情绪情感的推动或缺乏坚强的意志,认识活动就不可能发展和深人。四、论述题1、知、情、意三者的关系。(2005年论述题)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对一个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引起一定的情感。而且,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情感也会随着变化。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作用于认识过程。这种作用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它可以加强或提高认识过程的积极性,提高人们认识活动的效率,也可以降低认识过程的积极性,甚至起到阻碍的作用。(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人只有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在进行意志活动时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目的,选择实现目的的途径、方式、方法等。此外,在执行意志决定的过程中,通常要通过认识活动预见行动的进程,注意情况的变化。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认识过程。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意境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入。一个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完成复杂的认识活动的。(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首先,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削弱人的斗志,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不畏困难,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业。相反,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他就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最终将一事无成。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一、填空1、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2、神经元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2003年选择题)3、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2001年填空题)4、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6、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7、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8、(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9、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大脑)、(小脑)六部分,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10、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11、聚精会神看书时对其他情况听而不闻,这是(负诱导)现象。12、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3、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14、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15、非条件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16、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二、选择题1、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2、视觉中枢位于(枕叶)(1999年选择题)3、听觉中枢位于(颞叶)4、运动中枢位于(额叶)5、感觉中枢位于(顶叶)6、反射弧的特殊通路保证了反射的(准确性)7、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是(强化)8、超限抑制属于(非条件性抑制)9、枪声响起引起注意是(外抑制)10、人因过度疲劳而睡眠是(超限抑制)11、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这叫做(不应期)12、对英语发音的细微区别是通过(分化抑制)实现的。13、不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脊髓)14、不属于脑干部分的是(间脑),属于脑干部分的是(延脑、脑桥、中脑)。15、“望梅止渴”、“谈梅生津”和吃梅子时流口水分别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反应、第二信号系统反应、非条件反射)三、名词解释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轴突、树突三部分组成。(1998年填空题)2、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3、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以物理的性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4、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5、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它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7、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的起来的神经联系。8、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9、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10、泛化: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11、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12、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13、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14、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与动物先天具有的。15、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16、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2001年名词解释)17、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2002年选择题)18、超限抑制: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19、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四、简答题1、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答: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2、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答: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3、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1999年、2004年简答题)答: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是: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它们的不同之处是: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反应方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4、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答:兴奋和掏在进行活动中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递,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集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掏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5、什么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哪两种主要类型?(1998年简答题)答: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的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又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五、论述题1、联系教学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2000年论述题)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这种做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不强化,很快就消退。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稳,但也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它虽然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但反应频率也稳定。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最不容易因不强化而消退,而且反应重复的频率也稳定。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它也有不易消退的好处,反应得利频率的稳定性也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相上下。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在每次做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强化,而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例如对学生的奖励,如果每次表现好都给予奖励,则会因强化过多失去效力,只有有时对他们进行奖励,效果反而会更好,也就是采用不定、不定时间隔强化最有效。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动物的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2001年填空题)2、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和(语言)。(2002年填空题)3、人类心理具有概括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4、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应)。5、具有心理的最低级动物是(扁虫)。6、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心理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7、皮亚杰通过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心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二、选择题1、有生命的物质与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感应性)2、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的是(华生)3、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的是(行为主义)个体心理发展理论。4、动物是否具有心理的区别是(信号性反映)5、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低等脊椎动物)6、处于感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无脊椎动物)7、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超过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的心理发展理论的是(弗洛伊德)8、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维果斯基)9、提出“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基本观点的是(朱贤智)10、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心理)三、名词解释1、反映:是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2、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1998年、2000年名词解释)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它是心理发生的标志。(1999年填空题、2002年名词解释、2004年填空题)4、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四、简答题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是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年龄相联系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不同阶段不同质;有次序;前后基础;有交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2)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3)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4)心理发展过程中相信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理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5)心理发展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2、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答: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查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即学习信任成为自主发展主动变得勤奋建立个人同一承担社会义务显示创造达到完善。3、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答:(1)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上,皮亚杰认为主要有4个因素,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2)在心理发展的动力上,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3)在心理发展的阶段上,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2005年简答题)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4、谈一谈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中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朱智贤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具体来说:(1)教育决定儿童的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在指导着儿童的心理发展;(2)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现状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3)教育并不能直接地、立刻地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教育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会作为中间环节;(4)儿童领会知识的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的、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我们才能说儿童心理真正得到了发展。5、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答: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第二,反对体罚儿童。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第四,对儿童养护的要求。华生从行为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提倡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五、论述题1、用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谈一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2003年简答题)答: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维果斯基认为,重要的不是今天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引动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第二,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速度上;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第三,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在开始某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垢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2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重要作用。答:(一)语言产生的条件(1)语言为劳动所必须。第一,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的。第二,语言是劳动结果所必须的。(2)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有了可能性。第一,劳动使人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官和共鸣器。第二,劳动使人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二)语言的作用。第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第二,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第三,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一、填空题1、(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2、从刺激的来源来分,感觉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本受)感觉。3、某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称为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中的(适应)现象。5、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6、空间知觉可分为(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7、(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8、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9、绝对感受性与约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1998年填空题)二、选择题1、皮肤感觉属于(外受感觉)2、饥饿属于(内受感觉)3、动觉属于(本受感觉)(2003年选择题)4、从明亮处到黑暗处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是(暗适应)5、吃糖后接着吃票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感觉中的(继时对比)6、视觉属于(外受感觉)7、内脏痛属于(内受感觉)8、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再像直线了,这属于(方向错觉)9、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痛觉)10、S=KIII,斯蒂文森提出的该公式表达了(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1、看书时用红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12、军事上进行伪装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13、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感觉阈限)1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绝对感觉阈限)15、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差别感觉阈限)16、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感觉适应)17、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知觉)18、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空间知觉)19、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对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方位知觉)20、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真动知觉)21、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似动知觉)原理制作而成的。22、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知觉整体性)23、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知觉理解性)24、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知觉恒常性)25、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知觉恒常性)三、名词解释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受性:是人的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3、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4、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量的感觉能力。5、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6、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2002年名词解释)7、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8、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适应。(1998年名词解释,1999年选择题,要掌握和能判断出适应现象)9、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1998年选择题,需掌握和能判断出对比现象;2000年名词解释、2002年简答题)10、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名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2000年选择题)11、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大小、距离、立体、方位等的知觉。12、形状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13、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2001年、2004年选择题)14、方位知觉:是个体对处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15、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16、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2002年选择题)17、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反映。(2001年、2004年简答题)18、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是峡谷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1998年选择题、2001年简答题、2003年和2005年名词解释)19、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2001年简答题)20、知觉的恒常性:是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仍然仍然相对不变。(1998年选择题、2005年简答题)2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2005年简答题)2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2005年简答题)23、知觉的整体性:它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2005年简答题)24、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004年名词解释)25、韦伯定律:19世纪前半期德国物理学家兼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幽会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为:KI/I。其中,I代表原有刺激量,I代表增加的刺激量,K代表常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26、外受感觉:即接爱身体外部的刺激,对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001年选择题,掌握其种类如视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比掌握名词本身重要)27、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怕不同状态的反映。(1999年年选择题,掌握其种类如饥饿、渴觉、内脏痛等,比掌握名词本身重要)28、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29、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四、简答题1、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1999年简答题)答:(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扶把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3)在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2、知觉的理解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2003简答题)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答:(1)知觉的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现。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以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知觉更迅速、更完整。(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老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果,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3、知觉的整体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答:(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2)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一性知觉时,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对象中的成分决定知觉整体性的特点,而弱的部分常常被掩盖。(3)在教学中,由于知觉的整体性和物体组成部分的强和弱有关,因此,我们应防止事物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4、什么是观察?观察的品质有哪些?(1998年简答题)答: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004年名词解释)观察的品质有:(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示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4)观察的敏锐性。它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2005年选择题)5、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答: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是,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就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与技能;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容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观察归纳、总结(7)老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8)教会学生自觉养成观察习惯。6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答:对比是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对比分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灰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继时对比,如看过放在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方块半分钟后,再看一张灰纸,就会看到在这张灰纸上有一个和原先那个黑方块大小、形状相同的浅灰色的影子。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明显。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觉得水也甜。五、论述题:如何根据知觉基本特征,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答:知觉的基本规律体现在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之中,知觉的基本特性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见简答题1-3)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第五章 记忆一、填空题1、根据记忆内容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记忆的基本环节有:(识记)、(词语)、(情绪)和(动作)。3、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是(情景)记忆。4、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是(语义)记忆。5、记忆表象的特征是(直观形象性;概括性;模糊片断性)。6、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提出了记忆的(定位)说。7、同样的刺激,接近次数越多,联想越巩固,这是联想中的(多因)律。(2001年简答题)8、有关的刺激越强烈,联想越巩固,这是联想中(强因)律。(2001年简答题)9、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这叫(倒摄)抑制。10、如果两个刺激在人的经验中曾经接近,那么当遇到其中一个时往往能回忆起另一个,这是联想中的(接近)律。(2001年简答题)11、一样的联想,昨天形成的比前天形成的巩固,这是联想的(近因)律。(2001年简答题)二、选择题1、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短时记忆)2、贾维克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证明了记忆的(反响回路说)3、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想到跟此人面孔相似的另一人,这是联想的(类似律)(2001年简答题)4、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动作记忆)(1999年选择题)5、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线为(1分钟)(2001年选择题)6、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2000年选择题)7、瑞典神经生理学家海登提出了记忆的(化学分子说)8、见到一个特别矮小的人,就想到一个个子特别高大的人,虽然两人在经验中并未联系过,这是联想的(对比律)(2001年简答题)9、属于适时记忆的是(工作记忆)10、由苍松翠柏想到意志坚强是(类似联想)11、提出王朝就相起马汉,这是(接近联想)12、早晨起订后背外语效果好,重要的原因是(前摄抑制弱)13、当人们在交谈“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表象)14、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再认)15、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保持)16、由火想到热,由久早逢甘露想到丰收、由骄兵想到必败,这些联想属(因果联想)17、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努力的识记是(有意识记)18、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双重抑制)影响。19、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的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记忆敏捷性)三、名词解释1、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2002年简答题一部分)2、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为“表象记忆”。3、词语记忆:是以词语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亦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5、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6、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1998年填空题)7、工作记忆: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镟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2004年选择题)8、情景记忆: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9、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各知识的记忆。10、程序记忆: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它与意识相分离。11、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臆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12、内陷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13、机械识记: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14、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的内容进行的识记。15、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过程。16、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1999年、2002年名词解释)17、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18、再认: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出现的时候能识别出来。19、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20、识记:就是去记,即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