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北斗,使用北斗的意义.docx_第1页
为什么要用北斗,使用北斗的意义.docx_第2页
为什么要用北斗,使用北斗的意义.docx_第3页
为什么要用北斗,使用北斗的意义.docx_第4页
为什么要用北斗,使用北斗的意义.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要用北斗?北斗卫星的服务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仅受人类想象力的制约”,一位科学家曾这样说。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试想,如果失去了卫星导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虽然卫星远在太空,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上至航空航天,下至工业、渔业、农业和日常生活,卫星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为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服务,而手机、互联网、取款机、股票市场、国家电网等也都依赖于卫星。可以说,一旦失去卫星导航,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建设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维护国防安全等,具有十分特殊的战略意义。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托举下呼啸升空,随着它在太空棋盘上落定,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广袤太空中,中国人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我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它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全面应用落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北斗全球组网的铺开,北斗应用也备受期待。北斗因何而生?个人、国家都需要卫星导航,卫星导航走进人们生活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湖地区,“智能放牧”系统正在改变当地传统放牧习惯,引导牧民轮换放牧、合理放牧。受惠于牧区放牧信息化指导系统,牧民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会更熟练地把北斗导航终端机天线对准卫星。负责项目实施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裴青生说:“放牧信息化指导系统由北斗卫星信息平台、牧场数据采集自动站、牧民手持智能终端三部分构成,通过数据分析和地面实测,制定区域轮牧的方案,再发送到牧民的终端上,实现科学放牧指导。”这得益于北斗系统具备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双向”服务特性。在卫星监测下,信息的传递不再受制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北斗正式诞生。2012年,北斗系统完成了亚太地区的覆盖,实现了连续导航。如今,北斗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监测评估表明,北斗系统的系统性能已满足精度达10米的指标要求。“现实工作生活中,人们对精准定位的需求非常多,小到通信,大到交通、测绘等方面,都要把地点讲清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研究员杨元喜介绍,北斗系统利用多颗卫星组网取得信号,经过数据处理以后,可以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实现定时定位。杨元喜说,经过几十年发展,美国的GPS系统通过长时间和大量经费的投入,在卫星导航领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其他国家逐渐发现,单纯采用国际上已有的卫星导航系统,需要谨慎审视。主权国家需要自主发展国家层面的导航基础性系统。此外,技术复杂、难度极高的卫星导航,也正处于一个发展高潮。目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已发射17颗北斗导航卫星,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星座架构。北斗系统最终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高信誉度的服务,并持续提升性能。近年来,随着“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写入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卫星应用产业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必将日益凸显。北斗有何独门绝技?性能不逊GPS,位置报告和短信服务是独特优势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在通信中断情况下,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向指挥部实时传递着最新灾情,被誉为“天降神兵”。相比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独具的位置报告和短信服务相结合的特色,既能知道“我在哪里”,也能知道“你在哪里”,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正是北斗的优势所在,也体现了北斗卓越的系统顶层设计和今后的扩展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谭述森表示,GPS的无源定位方式只解决了“我在哪儿”的问题,而北斗的有源定位方式同时解决了“我在哪儿”和“你在哪儿”的问题,可以说“靠一个北斗用户机就可以走遍天下”。以海洋渔业为例,“我在哪里”,能够使渔民通过船载设备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使岸上的人通过监控知道渔船在什么地方。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的地区实施抢险救援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能通过短信功能,利用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此外,北斗系统的应用领域正在向部队作战、战备和训练扩展。年初,在桂北地区举行的一场北斗卫星导航作战应用演练,让新型北斗系统大显神威。“这次演练构建了多源信息融合、组网扁平化指挥、多平台集成应用、分级管理保障的北斗应用体系,为全军部队北斗作战应用提供了模式和技术借鉴。” 总参测绘导航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宝峰介绍:北斗全球组网的铺开,标志着北斗系统应用将进入规模化、社会化阶段。他认为:“与GPS相比,北斗有着自身的优势,服务上可与GPS媲美。在功能上,北斗的位置报告、指令传输功能是GPS所没有的。因此可以说,就国内应用而言,GPS能做到的,北斗都可以做,而且北斗所具有的特色优势,比GPS应用得更好更广。”如今,美国研发的第三代GPS系统以及欧盟、印度等国正在研发建设的新系统,都在考虑增加有源定位方式。“别人学北斗,并不奇怪;今后中国人不用北斗,这才是令人奇怪的事。” 谭述森感慨地说,虽然北斗系统在地面站设备、用户设备、卫星技术等方面与美国仍有差距,但在顶层设计和系统结构方面的优势,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我国在基础工业方面的不足。好用管用,如何多用?北斗应用将进军信息化领域,国际应用也将不断开拓随着北斗全球组网的铺开,北斗应用也备受期待。过去一年,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不断取得新进展:北斗海外位置服务项目成功落户巴基斯坦;北斗海事国际标准获得认可;约4000万部具备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投放市场北斗系统的应用范围已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基础测绘、气象预报等行业和区域应用,发展到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等大众电子消费领域。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北斗导航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在智能手机领域,去年三星、华为推出了具备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机;在车载导航领域,国内外已有20多个品牌、200多款车型的北斗车载导航仪走向市场。谭述森认为,过去北斗应用主要集中在北斗终端的销售方面。如今,推动北斗应用的主力,是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是典型的借助互联网思维,发展北斗大众消费市场应用。”他说。去年8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城镇燃气行业携手合作,就是成功的例子。据了解,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的老城区,老旧管线等设施缺乏精准定位和信息集合。仅北京1.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达20年到30年管龄的燃气管线就有上千公里。使用北斗定位系统,测量精度可以控制在1米,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我国城镇燃气管网总长度已超过40万公里,并将在2016年达到60万公里。杨元喜表示,这将为北斗系统带来超过百万终端用量的新兴市场,同时也将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未来,北斗将会进军更多信息化领域,还将与智慧城市紧密相连。不仅如此,北斗的国际应用也在不断开拓。杨元喜说,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正在联合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我国提供广域米级/分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以及区域厘米级实时定位服务,打造北斗系统特色化服务。同时配合北斗“走出去”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