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PPT】复星医药公司战略_第1页
【管理咨询-PPT】复星医药公司战略_第2页
【管理咨询-PPT】复星医药公司战略_第3页
【管理咨询-PPT】复星医药公司战略_第4页
【管理咨询-PPT】复星医药公司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星医药 征途 (组长) 张星 吴博 辛乾 郑琪 石成磊 应丽梅 公司介绍 1 行业概况 2 3 战略分析 战略选择 4 5 战略实施 公司概况 1994年 复星医药前身 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 8月 复星实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4年 12月 复星实业正式更名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 4月 复星医药首批入选沪深 300指数。 复星医药专注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中国企业进军世界主流医药市场的巨大机遇,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成为了以药品研发制造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同时在诊断产品和医药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的大型专业医药产业集团。 国际领先的抗疟药物研发 、制造企业 中国领先的肝病 、 妇科 、糖尿病药物研发 、 制造企业 药品制造率先逐步达到国际 cGMP标准的中国药企 基于国际化 , 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 2009 年底 , 复星医药旗下零售连锁药店数量为1796家 上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 1993年 3月 , 是复星医药的全资子公司 ( 医疗器械事业部 ) , 主要从事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国际贸易等业务领域的产业投资和资本运作管理 复星医药诊断产品事业部旗下拥有临床生化 、 分子诊断 、 微生物检测 、 免疫检测等四大产品线 制药产业 医 药 商 业 医 疗 器 械 医 疗 诊 断 公司介绍 1 行业概况 2 3 战略分析 战略选择 4 5 战略实施 医药行业特点 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 世界范围内相对垄断,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 2003年,世界前10家跨国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为 43%,前 20家占有率已经达到 60%以上,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我国已仿制药物为主,自主研发实力不强, R&D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发达国家那样突出。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行业总产值快速增长 。 据国家工信部统计, 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 1万亿元大关,达到 1038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1.1%,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 14.9%,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11.0%)3.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1998-2009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20%,是 GDP增速的 2倍左右。 监管制度环境日益完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趋严的审批程序使药品注册申报数量大幅下降,申报产品的结构明显改善。二是确保对医药器械产品监管工作的常态化。三是力求使我国的 GMP更为系统、科学和全面。 产业组织和区位结构优化通过严格实施 GMP、 GSP、 GAP等认证,大大增强了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淘汰了一批不合格企业,医药企业多、小、散、乱局面有所改善目前已有近 130家医药企业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海外上市的企业有 20多家,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产值比重已经从 2000年的 29.0%下降到 2007年的 20%,三资经济比重上升到 25%,私营经济比重为 19%,集体经济比重为 4%。 医药外贸逆市上行 。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长率下跌至 2.5%-3.5%,我国医药外贸行业亦一度出现波动,但整体上保持了逆市上扬的积极态势。 2009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达 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 9.8%。其中进口 202.36亿美元,同比增长 21.5%;出口 329.1亿美元,同比增长 3.7%。医药外贸顺差 126.7亿美元,同比缩减 16.6%。 .中国市场成外企争夺主战场 。 目前,合资和独资类企业数量约占我国医药企业总数的 30%,销售额约占整个医药产品销售额的 26%-27%,是中国医药市场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辉瑞、默沙东、罗氏、葛兰素、诺华、拜耳等全球前 20大制药企业均已在华投资设厂,不少外资企业还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并把触角伸向药品批发领域,在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指标 2007 2008 2009 存货周转率 4.8884 5.2895 4.6267 应收账款周转率 7.9392 8.3978 7.6571 流动资产周转率 1.4979 1.5294 1.3529 固定资产周转率 3.3544 3.5981 3.6489 总资产周转率 0.5266 0.504 0.4062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指标 2007 2008 2009 销售净利率 (%) 18.6876 20.1666 66.2217 股本报酬率 (%) 94.1335 103.7708 258.397 净资产收益率 (%) 16.16 17.23 38.57 净资产报酬率 (%) 26.9941 28.8906 46.0063 总资产利润 率 (%) 9.283 10.0934 22.2455 资 产报酬率 (%) 15.6713 17.0376 27.7464 销售毛利率 (%) 27.0621 28.1287 32.5803 成本费用利润 率 (%) 20.7184 22.0367 85.1696 股票状况分析 每股指标 2007 2008 2009 每股收益 (元 ) 0.51 0.56 2.02 每股净资产 (元 ) 3.13 3.24 5.23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 (元 ) 0.1062 0.1883 0.2116 每股资本公积金 (元 ) 1.2038 0.8572 0.9336 每股未分配利润 (元 ) 0.5778 0.9572 2.6323 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指标 2007 2008 2009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 -9.5242 2.1643 2.6243 净利润增长率 (%) 137.2896 10.2498 236.9914 净资产增长率 (%) 19.6681 3.0014 56.3691 总资产增长率 (%) 12.7976 1.3979 52.9019 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指标 2007 2008 2009 经营现金净流量对销售收入比率 (%) 0.0356 0.0618 0.0676 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 (%) 0.0177 0.0309 0.0227 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 (%) 0.1905 0.3063 0.1021 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负债比率 (%) 0.0422 0.0753 0.0572 现金流量比率 (%) 5.9275 13.277 10.4817 行业财务数据对比 主要财务指标 2007 2008 2009 净资产收益率( %) 11.54 12.92 16.25 复星医药 16.16 17.23 38.57 总资产收益率( %) 5.43 6.56 8.84 9.283 10.0934 22.2455 总资产增长率( %) 9.44 10.11 17.85 12.7976 1.3979 52.9019 行业财务数据对比 总资产周转率 0.7406 0.7626 0.7742 复星医药 0.5266 0.504 0.4062 每股净资产(元) 2.77 3.00 3.38 3.13 3.24 5.23 每股收益 0.32 0.35 0.52 0.51 0.56 2.02 公司介绍 1 行业概况 2 3 战略分析 战略选择 4 5 战略实施 发展阶段 ( 1994年 -1998年) 快速发展阶段 (1998年至今) 3 起步阶段 (创立阶段 1992年 -1994年) 2 1 起步阶段 (创立阶段 1992年 -1994年) 内部资源及能力: 管理团队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并无其他核心竞争力以及资源 阶段战略 : 这时的复星似乎并没有什么战略可言,公司的发展完全依靠个人的直觉判断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而复星管理层的敏锐的战略眼光、敢做敢为的投资经营为复星医药后继发展积累了资金支持 发展阶段 ( 1994年 -1998年) 94年 8月,开始开展房地产开发业务; 94年 12月,通过复星医药开始开展医药业务 (当时公司名为复星实业 );开展了资源优化配置和“ 1 12” 的共同发展 内部资源及能力 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为企业的扩张提供了资金的支持 由复星集团的高官直接管理,应对多元化的发展,管理体系还欠缺科学化的组织,职能发挥效率有待提高 主营业务并不出色,但它能依靠旗下众多企业的投资收益保证整体利润不断增长以及现金流量的相对稳定。 通过整合医药行业,初步形成较强的营销能力,以及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多元化成长战略 选择 这一阶段,复星医药发展迅速,不断积累了自己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实力,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满足其业务扩张的需求; 房地产行业、信息产业投资风险大、利润高,成为许多财务实力雄厚,偏好风险的投资者所青睐。 90年代我国的信息产业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发展迅速,成为投资者投资项目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复星药业的管理层,尤其是郭广昌等人,受改革开放浪潮的影响,富有创业精神。他们不惧风险,希望能凭自己的实力将企业做大做强。 阶段战略 :发展阶段的复星医药,此时的战略较为混杂,涉猎医药、信息、地产等多个产业,并没有形成体系清晰地多元化战略。但这个时期复星积极参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资合作和改造嫁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一阶段,复星不断积累自己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实力,为以后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快速发展阶段 (1998年至今) 阶段战略 :复星实业上市之后,在经历了内生式和外延式的摸索和多元化财务投资之后,公司将发展重点放在了医药领域。复星医药的战略日益清晰,复星医药专注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中国企业进军世界主流医药市场的巨大机遇,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通过不断参股控股,实现纵向一体化,打造完整的医药产业链,其主营涉及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及诊断产品 4个领域。 宏观环境分析 经济方面 :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近五年来 GDP一直保持着 10%左右的增长。随着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技术方面 :一方面是医疗技术的发展要求更多的药品与之匹配,另一方面是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不同的制药商之间能拉开差距,大型资金本的企业在购买设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宏观环境分析 ( PEST) 社会方面 :一方面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逐渐转向小康思想,在保障基本生活条件的同时,比较注重健康,以前不会上医院的小毛病,随着百姓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也会跑到医院检查。另一方面的是社会的老龄化,随着老人的增多,人均对医疗的要求和频率就提高了。 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政策 同样对该行业有很多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白热化,政府对医药行业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出台了相关的很多法条。 第一是政府对价格的管理 , 包括政府调整药品的价格范 围 、对药品价格实行分级管理以及政府主导价格生产单位自主确定实际价格 。 第二是政府对基本药品生产的鼓励 , 对农村市场所用的基本药品 和 对自我创新研发的药品进行鼓励; 第三是医药分离,防止以药养医 。复星在医药行业的纵向一体化中很好的适应了这点。 新医改的影响 对医药工业企业的影响 新医改和国家的全民医疗保障措施将带来医药市场更好的增长环境。 对不同的药品品种而言,增长将是结构性的。 用药导向与医疗机构的收支管理、补偿机制密切相关,各地由于经济条件不同会有差异。 对医药分销的影响 统一配送,药品的统一采购价中包含配送费用,对龙头分销企业来说是利好 县级医院的建设和新农合将会带来医药分销的增量 对医药零售的影响 2009-2011重点实施方案 提出鼓励药店连锁经营。 药店销售基本药物的配套政策尚不明朗。 行业 环境分析 ( 五力模型 ) 行业进入者威胁 :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对于 中高端医药制造 领域而言,由于市场进入门槛比较高,所以潜在的进入者主要是外资和合资企业。他们的进入对于国内医药制造企业而言冲击比较大。 对于 低端医药制造 企业而言,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所以潜在进入者较多。但是由于这一领域利润率较低,且小企业在成本和价格上不具有优势,因此对现有的医药制造行业冲击不大。 替代品 : 医药行业药品的替代品有限,并且转换代价高。 行业 环境分析 竞争者 : 产品技术含量低,价格竞争成为主导 从数据来看,中国专用于新药开发的资金每年只有 1000 万 2000 万元人民币,新药研制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创新药物很少,主要是仿制国外药品和传统药品,而且这种状况导致了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恶化,价格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使企业无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外资企业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 跨国公司为了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