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生态农业科技园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议书20_第1页
江西某生态农业科技园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议书20_第2页
江西某生态农业科技园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议书20_第3页
江西某生态农业科技园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议书20_第4页
江西某生态农业科技园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议书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 XX 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项目建议书 2 编写时间 :二一一年八月八日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有机 蔬菜种植基地项目 1.1.2 项目建设地点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天九镇 1.1.3 建设规模和内容 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规划建设规模 1 万亩 ,分三期 , 其中 第一期建设 3000 亩。 1.1.4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 5356 万元, 其中第一期需投入 1522万元。第一期的建设资金 1522 万元中自筹 922 万元,银行贷 款 600 万元。 1.1.5 经济效益和社会评价 全部项目建成后, 1 万亩有机蔬菜基地每年可生产各类有机蔬菜 3.5 万吨,当年可产生经济收入 14000 万元。 1.2 编制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机产品; ( 2)江西 XX 生态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 3)有关蔬菜栽培技术资料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 建设背景 有机蔬菜是目前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种植的蔬菜的一种提法。它要求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不能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品,也不能使用转基因技术,同时要经过独立机构的认证。现 在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强烈 ,而 有机蔬菜的种植讲究的是安全、自然的生产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和维持生态平衡。有机蔬菜无化学残留,口感佳,而且已被证明比普通蔬菜更具营养。 有机食品 被誉为 “ 朝阳产业 ” ,具有广阔的市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分析表明,在过去的 10 年间,在一些国家的市场上,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年递增率超过 20%。这与一些常规食品市场的停滞不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在欧美 ,有机 蔬菜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产业。在过去六年中, 销售量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 中国的有机蔬菜 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发育程度还很低,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望成为一个新型的食品支柱产业。 从市场份额看,有机蔬菜 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现有的认证 有机产品都是面向国际市场的。从发达国家的需求趋势看,有机蔬菜食品 在今后十年时间有望达到 10-15%的份额, 4 因此从总量上将有较大的提高。 国内有机蔬菜 食品在未来 10 年内也有望达到 4-5%的市场份额 , 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 2.2 项目建设 的必要性 2.2.1 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定南是以山地为主的山区县,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 80%以上。长期以来,农业 种植以水稻为主,结构品种单一、效益低下、综合竞争力不强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建设有机蔬菜基地,发展有机食品产业, 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5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国际市场 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欧、美、日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生态标志型农产品消费市场。据有机市场观察机构(OrganicMonitor)估计, 2006 年全球有机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386 亿美元,主要消费地区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占全球有机消费总额的 97,其余的 3也基本集中在日本和澳大利亚。 美国的有机食品销售额逐年上升。 1990 年的销售额为 10 亿美元, 1996 年上升到 33 亿美元, 2002 年销售额达 110 亿美元,2005 年的销售额已接近 146 亿美元,占美国食品销售总额的2.5。从 2000 年有机食品销售额的产品种类构成看,新鲜蔬菜和水果约占 30。欧洲的有机产品销售额在 2005年已经达到 142亿欧元,增长率为 10 15。大部分欧洲国家销售额增长率最高的产品是蔬菜和水果,英国和德国的增长率最高。其中德国市场在 2004 2005 年间,有机销售额达到约 39 亿欧元,平均增长 11,其中有机蔬菜销售增长 21,显著高于平均水平。日本是亚洲最主要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也是中国有机蔬菜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日本有机农产品的进口额约为 9000 万美元,其中 65 75为有机水果和蔬菜。 2001 年日本国内生产的有 6 机蔬菜总产量为 1.97 万 t,约占国内蔬菜生产比重的 0.11,有机蔬菜进口量为 2.38 万 t。 由于有机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标 准很高,生产成本会明显增加,所以有机食品的市场价格通常高出同类常规产品价格的40,有的甚至高出 1 倍以上。欧洲市场的有机食品大部分依赖进口,德国、荷兰、英国每年进口的有机食品分别占有机食品消费总量的 60、 60和 70,价格通常比常规食品高 2050,有些品种高出 1 倍以上。 有机食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的时代,有机食品必将有着广阔的市场。据调查, 73的法国人和 60的丹麦人经常购买有机蔬菜, 56的美国公民认为有机食品更为健康。美国人愿意买有机蔬菜的原因首 先是健康与营养:有机蔬菜的营养成分较高;其次是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再者有机蔬菜的口味好,芳香物质和可食用纤维素多。消费者对高质量的有机食品的需求将稳步增长,特别是市场份额较高的有机食品如蔬菜和水果、婴幼儿食品、粮食类、奶制品等。 美国有机食品主要有 3 个销售渠道,即天然食品商店、常规超级市场及农产品直销市场。 2000 年以前大部分的有机食品通过天然食品商店销售。其次是常规超级市场, 2000 年常规超级市场销售额占全美的 49,超过天然食品商店的销售份额(48 ),直销市场仅占 3。 7 欧洲有机食品的营销市场比 较发达,大多数国家的有机食品营销渠道有普通超市、有机食品专卖店、直接销售和其他销售等 4 种,其中在普通食品超市中销售的有机食品所占比例较大。德国、丹麦、奥地利、瑞士等国家的有机产品畅销率是最高的。 日本有机农产品流通的最大特征是直销,其流通的主要形式有 6 类:一是通过建立产销联合组织,实行直销;二是由专业流通配送组织实行宅配化;三是由生 产 协 会 组织配送;四是大型连锁超市、大卖场与有机 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订单销售;五是设立连锁专卖店进行销售;六是 加工企业与有机农产品基地实行订单直销。 目前一些有机农产品生产大国,如阿 根廷、巴西、中国等,国内有机消费市场也正在逐步形成,有机产品将进军主流销售渠道,而主要的消费人群是追求高质量和健康食品的中上层人士。一些大型食品公司,如麦当劳、雀巢公司也已进入有机领域。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有机农业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有机产品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商店和餐桌上。 3.2 国内市场 在亚洲国家中,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最大,为 30.1万 hm2,暂居世界第 13位,种植有机蔬菜的农户数为 2 910户,但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只占到国内农业种植面积的 0.06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规范的 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为起点,到 2010年底, 8 我国有机蔬菜的认证机构已有 100多家,有机蔬菜的实际种植面积约 2 000 hm2,其中还不包括已经认证而没有实际种植的面积。 在有机蔬菜出口方面, 1995年全国有机蔬菜出口值为 30万美元,到 2010 年就达到 2.42 亿美元。从出口量来看,截止到 2010 年底,中国有机蔬菜的出口量约为 4.5万 6万 t左右,出口国家主要以日本、美国和欧盟为主。其中,出口到日本的有机蔬菜量约占总出口量的 2/3。可以说,中国有机农产品生 产的发展潜力较大,其推动力主要是来自合资企业对有机农业的投资和有机加工制造厂的设立。正是在外资的推动之下,国内有机蔬菜的生产和出口正在不断增加。 国内仅在大城市的超级卖场中有有机蔬菜的出售,而且销售价格远远高于传统蔬菜的销售价格。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国内市场没有有效开拓的原因主要有 2个方面,一方面是获得国外有机认证的企业中有大部分企业有机蔬菜加工能力只够完成国外的订单,没有能力为国内市场进行加工;另一方面是有机蔬菜的出口价格远远高于国内销售价格。根据笔者在北京家乐福超市(中关村店)的实地调查结果,从总体来看, 与传统蔬菜销售价格相比,有机蔬菜的价格较高,如有机荷兰豆价格就比传统荷兰豆每千克高出 18.6元,但这个价格与出口价格比还是要低很多。从销售情况来看,购买有机蔬菜的人数仍远远少于购买传统蔬菜的人数,所以国内居民的购买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今后开拓和建立国 9 内有机蔬菜的销售渠道尚需时日,而且在国内现有收入水平上,大规模消费有机蔬菜的经济基础的建立、消费习惯的形成以及物流设施、识别标志的完善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3.3 市场预测 当前,中国有机蔬菜的出口额仅为 2.4亿美元,约占世界有机农产品市场 450亿美元 的 0.56 %,可谓是冰山一角。虽然各个发达国家有机蔬菜在有机农产品市场上的份额各不相同,但基本保持在 1.7 % 13 % 的比重。所以从总体来看,中国有机蔬菜出口的国际空间依然很大。世界有机农产品市场正在以两位数的速度不断增长,而有机蔬菜市场的增长速度又快于整体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增长速度。中国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 1 756 万 hm2 的水平,而有机蔬菜的种植面积仅占 0.011 %。另外,有机蔬菜生产的劳动成本相对较高,而中国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也是中国发展有机蔬菜生产的一大优势。中国有机农产品认证体系也 已基本规范,虽然获得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有机认证费用较高,但通过中国的认证实体或通过国外认证实体在中国的办事处基本可以获得认证。 根据有机观察( O g a n i cMonitor)的资料,目前世界有机农产品的消费有近一半是在欧洲消费,与 2001 年相比扩大了8 %,达到 110亿欧元,可以说一些欧洲国家的有机食品消费已经进入成熟期。其中,德国的消费量最大,约占整个欧洲消费的 10 30 %,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年消费额均超过 10亿欧元。 第四章 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 4.1 定南县的地理位置 和自然条件 4.1.1 地理位置 定南县地处江西最南端,是 XX 发源地之一, 东径 1144611523,北纬 2433 2505。境内南北宽 56.2 公里,东西长 58.4公里,南宽北窄,呈不规则三角形状。境内山峦起伏,属于江南丘陵山区。 东邻安远、寻乌,南接广东龙川、和平,西连龙南,北靠信丰,自古就是赣粤两省交通的咽喉要地、商贾要道,素有江西 “南大门 ”之称。下辖 6 个乡镇, 土地 总面积 1318.72 平方公里。 由于地质构造关系和受成土诸因素影响,形成了土地类型地域性强,土地利用差异明显;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积小。 2008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105701 亩,其中水田 91034 亩,旱地 14667亩;果园面积 52573 亩,茶园面积 3174 亩。 2008 年现有人口 20.4万,其中农业人口 16.5 万,占全县总人口数的 80.6%。 4.1.2 土壤 ( 1)水稻土。水稻土是定南县农业的主要土壤,分布广,面积 98936 亩,占耕地面积的 93.6%。淹育型水稻土:分布于镇田、九曲、龙塘、老城、历市等地,面积 415.53 亩,占水稻土面积的 0.42%。潴育型水稻土:全县均有分布,面积 85678.58 亩,占水稻土面积的 86.6%。潜育型水稻土:全县均有分布 ,面积 11 10022.22 亩,占水稻土面积的 10.13%。侧渗型水稻土:全县均有分布,面积 2532.76 亩,占水稻土面积的 2.56%。 ( 2)潮土 。 根据土壤质地类型划分壤质潮土和砂质潮土二个土属。壤质潮土:面积 1166.03 亩,占旱地面积的 7.95%,主要分布在历市、月子、迳脑、老城、天花、车步等地沿河两岸,种植作物主要有甘蔗、蔬菜、红薯、花生、大豆等。砂质潮土:面积 525.08 亩,占旱地面积的 3.58%,主要分布在鹅公、龙塘等地沿河两岸阶地,离河床较近,开垦时间较短。种植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柑桔等。 ( 3) 紫色土。定南县划分酸性紫色土一个亚类,面积 2604.16亩,占山地土壤总面积 0.16%。酸性紫色土由紫色砂砾岩风化物发育而成,质地轻壤至中壤,土体中常夹有岩屑,粗骨性较强,呈酸性反应,矿质养分较缺乏。按照土壤利用现状,划分酸性紫沙泥土和酸性紫色土两个属。酸性紫沙泥土:面积 275.74 亩,占旱地面积的 1.87%,零星分布在车步,种植作物主要有红薯、大豆等。紫色砂砾岩类酸性紫色土:面积 2328.42 亩,占山地面积 0.14%,主要分布于历市、月子、龙头等地,植被主要有茶叶、柑桔、油茶、松、杉、灌木、茅草等。 ( 4) 红壤:全县红壤旱地面积 12440.55 亩 ,占旱地面积的84.82%,全县均有分布,主要种植作物有蔬菜、红薯、花生、西瓜、茶叶、柑桔、大豆等。红壤山地面积 1292328.84 亩,占山地面积的 77.53%,全县均有分布,主要植被有松、杉、油茶、 12 小灌木、茅草、芒萁等。山地黄红壤:山地黄红壤,分布在海拔500 800 米处的低山地区,全县均有分布,一般林木生长茂盛,植被较好,有松、杉、小灌木、草被、油茶等植被;土层较厚,质地粘砂不一,表土层和心土层有黄化现象,心土层仍然是红土层;表土层有明显的枯枝落叶层,有机质含量 高,黄化特征被暗色腐殖质所掩盖而不明显。山地黄红壤面积 364017.29 亩,占山地面积的 21.82%,全县均有分布,植被主要有油茶、针阔叶林、小灌木、茅草等。 ( 5)山地黄壤 。 处于海拔 800 米以上的中、低山区,位于山地黄红壤之上,在植被茂盛,山雾多,日照少,湿度大的山地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黄色土壤。山地黄壤一般表层有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含量较高,颜色深暗,亚表层至心土层均为黄色,土壤呈酸性反应,适宜发展林业。山地黄壤面积 8126.19 亩,占山地面积的 0.48%,主要分布于月子、龙头、镇田、老城、三亨等地,植被覆盖 率较高,林木生长较好,主要植被有松、杉、小灌木、油茶、茅草等。 4.1.3 气候条件及水资源 定南地处中亚热带东部, 为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区。具有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征。历年平均降雨 1590 毫米,日照时数为 1677 小时,无霜期 296 天,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多为干冷天气,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天气湿热。历年气温平均值为 18.8 度,历年大于 0 度的积 13 温为 6872 度,历年大于 5 度的积温为 6683 度,历年大于 10 度的积温为 5988 度。 1 月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 8.4 度, 7 月为全年最热月, 月平均 27.3 度。历年最低气温为 -5.3 度,出现在 1963年 1 月 16 日。 定南县水利电力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流域 1.5 平方公里以上河流 244 条,其中一级支流 6 条,二级支流 54 条,三级支流 184条,河流总长度 1146 公里,平均河流密度 0.82.公里 /平方公里。全县年产水量 23 亿立方米,其中过流水 8.5 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9.67 万千瓦,可供开发量 3 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 31%。到目前为止,已开发水电装机容量 15064 千瓦,占可开发量的 50.21%。 4.1.4 物产资源 境内探明有钨、稀土、钛铁、磷片、石墨、花岗岩、膨润土等 20 多种矿藏;地下水储量丰盈,天然饮用矿泉水质优,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有竹木、药材等野生植物资源近 400 种,用材林主要有杉、松、毛竹、樟及各种阔叶树;有山鸡、斑鸠、画眉、野猪、山兔、狐狸、蛇类等 60 多种野生动物 。 4.1.5 交通状况 赣粤高速、京九铁路、定广公路等交通大动脉经此入粤;赣州黄金机场、吉安井冈山机场距此分别为 140 公里、 250 公里;到广州、深圳和香港分别是 298 公里、 290 公里和 315 公里。 随着“村村通 ” 工程的建设,县域内的交通条件得到很大 的改善。 14 4.1.6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年,定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23.3 亿元,增长 15.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8.7: 47.5: 33.8。实现财政总收入 3.795亿元,增长 4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85 亿元,增长 56.8%;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6.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 87.7%。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0.8 亿元,增长45.8%。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3121 元,增长 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200 元,增长 23%。 4.2 优势 条件 4.2.1 自然条件优越 定南地处 中亚热带东部,为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区。具有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征 , 历年平均降雨 1590 毫米,日照时数为 1677 小时,无霜期 296 天,且土层深厚,对 农业产业开发 十分有利 。 4.2.2 区位优势明显 地处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主干线旁 ,交通十分方便,为产业转移和市场连动的必经地带,具有承载中心城市要素传输的功能,有利于商品集散、物资交流和技术扩散。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具有较强辐射,拉动广大农村腹地经济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 示范、辐射的 作用。 15 4.2.3 生态环境良好 按国家环保局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规定的项目采样和分析方法,经有关单位检验,水质、土壤、空气环境质量均属清洁,符合绿色食品基地水质、土壤、空气环境质量标准,适宜发展 A 级、 AA 级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 。 4.2.4 具备后发优势 目前,全县的 蔬菜种植面积 2 万亩, 年 产量 2.6 万吨,形成了 以历市 镇 长桥、 天九镇 桥水村 为中心 的蔬菜种植产业区, 由于缺乏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规模化 经营、标准化生产 程度不高,蔬菜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 经济效益不高 。但是, 由于定南县远离中心大城市,县域内又没有大中型工矿企业, 水质、土壤、空气环境质量 未受污染,为建设有机蔬菜基地,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 同时又有毗邻粤港澳 的地理优势。因此,在定南县建设有机蔬菜基地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和优势。 16 第五章 项 目建设方案 5.1 建设规模 有机蔬菜基地规划建设面积 1 万亩,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第一期建设 3000 亩。 5.2 建设地点 定南县 天九镇。 5.3 建设内容 5.3.1 场地选择 选用渗水良好、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 根据 2005年 4月 1日实施的有机产品国家标 ( GB19630.119630.42005)的规定要求,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并且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 中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3095 中二级标准和 GB1937 的规定。对 拟种植有机蔬菜的地域进行土壤、水质和空气的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安排生产作业。 5.3.2 生产区域划分 5.3.2.1 育秧区 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域建立占地 100 亩的育秧区 ,采用“育秧盘 +泥炭土或蛭石、珍珠岩” 技术,实行统一集中育秧。 第一期建设 20 亩。 17 5.3.2.2 栽培区 在 天九镇的各个村选择符合种植条件且相对集中的地域,建设 1 万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第一期建设 3000 亩。详见下表 单 位 耕地面积(亩) 规划面积(亩) 其中:第一期 备 注 1、 石 盆 643 400 2、 红 阳 774 500 300 3、 东 山 968 700 700 4、 黄 塘 1030 800 800 5、 陈 坑 828 600 600 6、 太 康 571 300 300 7、 洋 田 553 300 300 8、 天 花 2825 1600 9、 宾 光 945 700 10、 九 曲 626 500 11、 新 联 679 500 12、 兴 隆 1105 700 13、 桃 西 315 200 14、 樟 联 373 200 15、 五 户 785 600 16、 新 坳 573 300 17、 油 田 1031 800 18、 横 小 453 300 合 计 15077 10000 3000 5.3.3 基础设施 5.3.3.1 土地改良 结合征地施足有机底肥,每亩施入腐熟圈肥 5000 公斤,将土壤深翻 2530 厘米,耙平整细,挖定植沟,按确定好的株行 18 距起 15-20 厘米的垄。 1 万亩需腐熟圈肥 5000 万公斤,其中第一期需腐熟圈肥 1500 万公斤。 5.3.3.2 塑料大棚和防虫网 在育秧区 建设占地 6 万平方米的塑料大棚,棚高 2-2.5 米,内设防虫网。其中第一期建设塑料大棚 1 万平方米。 5.3.3.3 机井 及配套喷灌设施 在每个基地村打 12 口日出水量 200 立方米以上的机井 ,并按 每百亩建一个 5 米 8 米 3 米规格的储水池, 安装 PVC 管材及喷头,共需建机井 18 个,储水池 100 个,并配置相应的管道。其中第一期建机井 6 个,储水池 30 个,并配置相应的管道。 5.3.4 栽培品种选择 根据定南县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可栽培的蔬菜品种有很多,重点选择品种新、产量高、效益好的蔬菜品种进行栽培。 (一) 新品种甘蓝 8398 播 种 期是 7 月 25 日 -8 月 5 日育苗, 9 月 15 日前定植,苗龄 28-30 天,采取不同管理措施, 12 月 -3 月份均可采收上市。 从定植到商品成熟约 50 天 ,单球重 0.8-1 公斤,亩产量可达 3500 公斤左右。 (二) 小黄瓜 19 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植物。该类型瓜长度 14 18 厘米,表皮柔嫩、光滑、色泽均匀、口感脆嫩、瓜味浓都,经济效益颇高。单茬 667 平方米 (亩 )产量可在 10 吨以上。 1 年可种 2 3 茬。 (三) 丝瓜 春丝一号 春丝 1 号是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选育的青皮丝瓜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性好,春栽全生育期 160 天左右,秋栽全生育期90 天左右;春栽平均亩产量为 3500 公斤,最高达 4873 公斤; 3 月初播种, 3 月下旬定植, 从播种到始收 60 天左右, 采收:一般在花谢后 10-12 天采收。盛瓜期勤收采,每隔1-2 天采收 1 次,以清晨采收为好。 (四) 新兴苦瓜 品种特征特性 : “ 新兴苦瓜 ” 是广州市爱普农农业科技公司杂交一代中熟品种,瓜肉厚 1.4cm,单瓜重 600g 左右,瓜皮亮绿色,有光泽,瘤条粗直,肉质致密,味甘脆微苦,品质佳,耐贮运,同时该品种耐热性好,能抗 35 38oC 的高温,抗白粉病 ,外形美观,商品性特好 “ 新兴苦瓜 ” 中熟品种,在陆地播种期为 7 8 月,在播前两个月配制营养土。 生长期可持续到 1112 月,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当果实条状突起饱满,果皮有光泽时即可采收,第 一批瓜要采收及时,一般在栽后 30 天左右采收,以利后面的瓜和蔓生长;以后每隔 3-4 天可采收一次,可连续采收 3-5 月。 20 (五) 小番茄 亚苏 6 号 品种特性 : 果实为鲜红色,果重 13 15 克,果实长椭圆形,果型优美果实较硬,不易裂果,耐储运,产量高。 小番茄适应性较强,通过不同播期,可以做到四季生产,周年供应。小番茄大田种植从 8 月至翌年 2 月均可种植。 定植后经2030 天开始开花,开花后经 3035 天开始成熟。 亩产量 4000公斤。 (六) 西红柿双抗 2 号 品种特性:抗虫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耐储运、商 品性好。于 1 月下旬播种育苗, 3 月中下旬到 4 月上旬定植,7 月份采收。 亩产量 4500 公斤。 (七)胡萝卜 主要有一支蜡、五寸人参和黑田七寸等优良品种。一般在 6月 1520 日进行播种, 10 月上旬进行采收。亩产量 2000 公斤。 (八)青萝卜 一般在 8 月播种, 1112 月上市,生长期 60120 天,每亩产量 4000 公斤。 (九)彩色辣椒 主要优良品种有桔西亚、黄欧宝、麦考比、白公主、紫贵人等。 一般在 7 月 1 日 10 日播种育苗, 8 月中下旬移栽,春节前可上市。亩产量 8000 公斤。 21 (十)茄子 露地栽培一般在 2 月下旬 播种,播种后 5560 天达到四叶一心至五叶一心时,可以定植, 7 月份上市。亩产量 5000公斤。 22 第六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6.1 投资估算 6.1.1 估算范围 本项目的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土地租金、土壤整治与改良、生产基础设施、有机蔬菜栽培等。 6.1.2 总投资估算 6.1.2.1 土地租金: 10000 亩 400 元 /亩 .年 =400 万元。其中第一期 3000 亩 400 元 /亩 .年 =120 万元。 6.1.2.2 土壤 整治与改良:主要是 每亩施入腐熟圈肥 5000 公斤,并深翻细耙 , 10000 亩 500 元 /亩 .年 =500 万元。其中第一期 3000亩 500 元 /亩 .年 =150 万元。 6.1.2.3 生产基础设施 (一)机井:需打 18 口机井,每口 2 万元,共需 36 万元。其中第一期需打 6 口,需 12 万元。 (二)储水池 :需建 100 个,每个 1.3 万元 ,共需 130 万元。第一期需建 30 个,需 39 万元。 (三)喷灌设施 :按每亩 200 元的标准进行建设, 1 万亩需200 万元。其中第一期需 60 万元。 (四)塑料大棚及防虫网:需建 6 万平方米的塑料大棚 ,并配置 4 万平方米的防虫网。塑料大棚按 100 元 /平方米 的 标准建设, 防虫网按 10 元 /平方米 的 标准建设,共需 640 万元。其中第一期建塑料大棚 1 万平方米,防虫网 0.6 万平方米,需 106 万 23 元。 生产基础设施共需 1206 万元,其中第一期需 277 万元。 6.1.2.4 栽培费用 栽培费用主要包括种子、有机肥料、有机农药及人工管理费用 ,据匡算, 每亩平均需购种费用 150 元,有机肥料 800元,有机农药 500 元,人工管理费 2000 元。每亩的栽培费用为 3450 元, 1 万亩需栽培费用 3450 万元,其中第一期需栽培费用 1035 万元。 成本分析见下表 每亩有机蔬菜栽培成本分析表 项目名称 建设 内容 用 量 金额(元) 备注 一、土地租金 400 一年一付 二、土地整治与改良 1、 施入腐熟圈肥 5000 公斤 300 2、 深翻细耙并作垄 一个台班和 5 个工日 200 三 、生产基础设施 1、 机井分摊部分 共需 建 18 口,投资 36 万元 36 2、储水池 每 100 亩建一个,每个 1.3 万元 130 3、灌溉设施 200 4、塑料大棚及防虫网 建 6 万平米大棚及 4 万平米防虫网,投资 640 万元 64 四 、栽培费用 1、种子 一般每亩需种量 15-20 克,每 5 克种子 平均需 50 元。 150 2、有机肥料 一般每 10-15 天需追肥一次, 40 公斤装每袋 40 元 800 3、有机农药 500 4、人工管理 以每个工人管理 4 亩, 4 个月为一个周期,每个工人 2000 元 /月 2000 成本合计 4780 24 本项目全部建成所需投入 共需 5356 万元,其中第一期需投入 1522 万元。 6.2 资金来源 第一期的建设资金 1522 万元 中自筹 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