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数学家的故事牛顿.doc_第1页
第一课时数学家的故事牛顿.doc_第2页
第一课时数学家的故事牛顿.doc_第3页
第一课时数学家的故事牛顿.doc_第4页
第一课时数学家的故事牛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数学家的故事牛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牛顿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牛顿吗?2、学生自由发言。二、故事牛顿的故事 牛顿(16421727),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是举世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幼年充满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亲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23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后留校工作。后因逃避伦敦流行的鼠疫来到母亲的农场里。在这里,他被一个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吸引住了。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地上,便开始思索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种力在拉它,那么这种将苹果往下拉的力会不会控制月球?他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显示了出来。它解释了当时所知道的天体的一切运动。同时,牛顿又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光学实验,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的合成光。1687年,牛顿出版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里,他钻研了伽利略的理论,并归纳出著名的运动三大定律。除此之外,他发现的二项式定理,在数学界也有一席之地。1704年,出版光学一书,总结了他对光学研究的成果。 牛顿61岁那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此后年年连任直至逝世。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他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逝世了。作为有功于国家的伟人,他被葬在了英国国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教师通过故事提出问题, 阿拉伯数字究竟是谁发明的?(1) 你从故事中了解了些什么?(2) 学生讨论(3) 学生交流二、 生活中的数学数字的作用十分广泛,你们知道吗?火车有车次、飞机有航班次、身份证上有编号、寄信时有邮政编码、学生在学校有学号、电话号码也是由数字组成的,就连乐曲也是由1到7个音符组成的,你们注意到了么?课后作业把你听到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父母听第二课时:古巴比伦的数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巴比伦的数位。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数位么?你对数位有哪些了解呢?2、学生自由发言。三、 故事引出古巴比伦的数位我是古巴比伦人,名字叫多多。今天我给你们讲讲我的国家在很早很早以前的计数方法。那个时候,没有发达的技术,不能象现在一样用计算机来做算术。当时我们采取的方法很简单。我们用的方法是在地上挖三个长条小槽,或者是特制有三个小槽的泥块,用一些小金属小球代表数字。让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农民交来429袋小麦作为国王的税金,而后来一个农民交来了273袋小麦。这样,国王的仓库就增加了429+273=702袋粮食。要是在现在,我们用笔算一下就得到答案了。古巴比伦人用的方法就是:先在泥板上的小槽上分别放上:4个,2个,9个的金属球,这代表了429;然后在放4个金属球的小槽上添加2个小球,中间槽上添加7个小球,最后的小槽上添加3个小球。现在最后一列的小槽上有12个小球。古巴比伦人就取掉十个,在中间那个槽里添上一个小球,这也就是“逢十进一”,形成了我们现在就的“十位”。而中间那个槽里又满了十个小球,再把这十个球拿出来,在第一个槽里放上一个小球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古巴比伦人的计数方法是不是和现在的数位很相似啊?(1) 教师通过故事提出问题,古巴比伦人的计数方法是怎么来的?(2) 学生讨论(3) 学生交流二、生活中的数学宁宁刚学完数位的知识,他知道了古人怎么创造了“逢十进一”。于是他在家中拿来很多豌豆想模仿古人来理解数位,你有没有兴趣,也来模仿一下,肯定很有意思的。课后作业把你听到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父母听第三课时:十进制的发明与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十进制的发明与利用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十进制是哪里来的吗?2、学生自由发言。二、故事引出十进制的发明与利用 很久很久以前,矮人部落与野兽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果矮人部落大获全胜。晚上,矮人首领开始对所有的野兽进行清点。清点的工作由矮人仓库管理员来负责。他清点的方式是每个野兽对应着自己的一个手指,一根手指代表一只野兽,两根手指代表两只野兽可是这次,爱人部落打到了很多的野兽,管理员十个手指都用完了,这该怎么办?所有的人都在想办法,这时候,矮人首领的小儿子站出来,说:“既然用完了十根手指,我们就先把已经数过的十只野兽放在一边,用一根绳子捆起来打一个结,表示十只野兽。然后接着用手指数,够十个再放一堆,这样一个结一个结地打下去,我们不就知道一共打了多少头野兽了么?矮人管理员就按照他说的去做,结果终于数清了野兽的数目。这就是“逢十进一“的十进制的最早由来。(1) 教师通过故事提出问题,“逢十进一“的十进制的是怎么来的?(2) 学生讨论(3) 学生交流二、生活中的数学我国古代的各种进制在我们中国,十进制的历史从甲骨文时代就开始了。但是,古代人也用5进制:例如现在我们计选票的时候,常常用“正“字来代表数目。这就是典型的五进制。而且我们还有文字形式的十进制,那就是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天干“,文字形式的十二进制是”地支“。课后作业把你听到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父母听第四课时:房间怎样分配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找的关键的切入点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住过旅店么?今天我们讲一个旅店里碰到的问题。2、学生自由发言。二、故事引出房间怎样分配一天,旅店服务员碰上了一个难题:一下子来了位旅客,每个人都要一个单人房间,可当时旅店里只有间空房。来客都很坚决,非单人房不可。当时只好设法把这位客人安排在个客房中,而每个房间只许安排一人。看来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可是,那位服务员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能解决这个伤脑筋的难题。他的主意是,把第位客人安排在第一间房间,请他同意让第位客人暂时(五分钟左右)也在他房间里呆一下。这两位客人安排好后,他把其他客人逐一分配到其他各号房间去;把第位客人分配到号房,把第位客人分配到号房,把第位客人分配到号房,把第位客人分配到号房,把第位客人分配到号房,把第位客人分配到号房,把第位客人分配到号房,把第位客人分配到号房这时第号房间还空着,他就把暂时呆在号房的第位客人请了过来,满足了全体旅客的要求,同付,想必也引起了本书许多读者的惊奇。这里问题何在呢?(1) 教师通过故事提出问题,问题究竟在哪里?(2) 学生讨论(3) 学生交流(4) 公布结果:问题在于没有给第位旅客安排房间:服务员给第位和第位客人安排了号房间,然后立即为第位客人进行安排,把第位忘记了。就因为这样,这个根本不可能的安排才被“解决”了。二、生活中的数学电影票哪里去了 一天,小明的一家去看电影。刚走出门,妈妈说:“小明,妈妈忘记带电影票了,你去拿。我把它夹在汉语大词典的545页与546页之间了。“爸爸和小明都说妈妈说错了,你们说这是为什么?课后作业把你听到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父母听第五课时:聪明的月月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找的关键的切入点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觉得怎么样的人才算聪明的?2、学生自由发言。二、故事引出聪明的月月 月月的舅舅特别喜欢喝酒,一喝醉还和别人打架,家里人都想劝劝他,可是他不听。一天,他收到了月月的一封信,他拆开一看,上面写道:“99:8179,7954。76229,8406,9405。7918934。1。91817。”他读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明白写的是什么。于是他就去问隔壁的张老师,张老师看过后,笑着说:“舅舅,不要吃酒,吃酒误事。吃了二三两酒,不是动怒就是动武。吃酒要被酒杀死,一点酒也不要吃。”舅舅这下明白了,是月月在劝自己戒酒,他羞愧地低下了头。以后就再也没喝过酒了。(1) 教师通过故事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月月聪明吗?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数字密码?(2) 学生讨论(3) 学生交流二、生活中的数学数字就在我们身边大家有没有想过,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什么?一斤鸡蛋7、8个;一个班的同学大约40、50人;我们平时常用的汉字大约有5000字,人民大会堂大会议厅可以容纳上万人一辆汽车价值30万元等等,这就是数字。课后作业把你听到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父母听第六课时:数学家的记忆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怎么样?2、学生自由发言。二、故事引出数学家的记忆力吴文俊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整天忙于研究数学,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为他祝贺60岁生日,他这才想起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可是当朋友问他:你设计的这台机器,是什么时候安装好的啊?“去年12月6日。”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您在研究用机器证明几何问题方面有哪些进展?”客人又问。“大的进展谈不上,今年的1月11日以前,我为计算机编了300多道命令程序,完成了第一步准备工作。”教授继续回答。朋友大为惊叹这位老教授的记忆力,惊讶地问道:“吴教授,您自己的生日都记不住,但这几个日子却记得很清楚,这是什么原因啊?”吴教授爽朗地笑了;“我从来不记得那些无意义的数字。在我看来,生日,早一天,晚一天,有什么要紧?但是,有些数字就非记不可,也很容易记。例如,年底,当然是12月;而6正好是12的一半。年初,自然是1月,而1月11日,排成阿拉伯数字是111,三个1连排,很好记嘛。”(1) 教师通过故事提出问题,你们从故事中了解了什么?(2) 学生讨论(3) 学生交流二、生活中的数学记忆的方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事物,其中有些容易记得,有些不容易记得。实际上,我们只要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记忆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例如电话号码,我们可以把它变成顺口溜,或者编成一句话,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记住了。课后作业把你听到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父母听第七课时:乾隆皇帝的算术对儿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找的关键的切入点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乾隆皇帝么?我们今天就讲个关于乾隆皇帝的故事。2、学生自由发言。二、故事乾隆皇帝的算术对儿乾隆皇帝二十五岁开始当皇帝,当了六十年把皇位让给了儿子颙琰yng yn,就是嘉庆皇帝,自己当“太上皇”。他,正是活了八十八岁,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命皇帝”。 乾隆帝七十五岁的时候,他当皇上整整五十个年头了。这年正月,他在皇宫里的乾清宫搞了个“千叟宴”叟shu,就是上了岁数的男人。他把全国活到六七十岁的大臣、官员、将领,还有老兵、老百姓,总共有四五千人,都请到皇宫的乾清宫里,开了个盛大的酒会。乾隆搞这么个隆重的“千叟宴”,主要为了显摆xin ba自个儿是个“仁君”,治国有方,当时是个“太平盛世”。 乾隆帝宴请的老人里边,有个顶老的“寿星”,已经活了一百四十一个年头了。乾隆帝见了这位“老寿星”,高兴极了。他猛地灵机一动,就拿“老寿星”的岁数,想了个上联,让大臣们来对下联。乾隆帝出的是个算术联,挺有意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人满六十岁叫一个“花甲”。“重”chng,在这儿是“双”的意思。“花甲重开”就是两个“花甲”:60 岁212岁。“三七岁月”,“三七” 是二十一岁。“外加三七岁月”,120 岁21 岁141 岁。正好是“老寿星”的岁数。乾隆帝用中国算岁数的方法,凑成了一百四十一岁,还真不简单。乾隆身边的好多大臣听了,是猴吃芥末干眨巴眼,对不上来。这会儿,一个叫纪晓岚的说话了: 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 人活到七十岁叫“古稀之年”。“古稀双庆”,就是两个“古稀”:70 岁2140 岁。“春秋”,指一年。“还多一个春秋”,就是140 岁1 岁141 岁,也恰好是“老寿星”的岁数。 乾隆帝的算术对儿出得妙,纪晓岚的下句也对得巧,真算得上是一副算术趣对儿(1) 师通过故事提出问题,你们从故事中了解了什么?(2) 学生讨论(3) 学生交流二、生活中的数学哪一年是新世纪的头一年2000和2001哪一年才是21世纪开始的第一年呢?“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在一般情况下,序数的计算是从“1”开始的,而不是从“0”开始的。从而把1999年当作是20世纪末尾年,也就错把2000年当作是21世纪的起始年。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因为公元计数是序数,所以应该从1开始,显然21世纪的第一年是2001年。课后作业把你听到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父母听第8课时:减号渡船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找的关键的切入点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减号也能渡船?你们想知道吗?2、学生自由发言。二、故事减号渡船旺旺、京京、华华来到减法城。京京一看到船票,上面写着渡口的规矩:“按号登船”。每张船票上有一个减法算式,减得的结果就是要找的船票。三个人约好了到湖心岛见面,就分别找自己的船了。旺旺拿着“57342314”的船票,找到了他的船号是3420。京京拿着“32182134的船票,也很快登上了1075号。华华拿着83652137,他很快地算出“差”是6232,他一口气跑到6232号船边,可是船上已坐满了人,而且已开航了。华华急得大声喊“等等我”。剪票的“减号”看见他,说:“你的船号不是6232号。”华华呆住了,难道我算错了?他用树枝在地上写了一个竖式: 83652137说:“先算个位,5减7不够,应当从十位借1当做15来减7,得8啊!我怎么一看见5不够减7,就用7减5呢?”华华很快算出了自己的船号应该是6228。便飞快地跑上那艘正在等他的船。(1)教师通过故事提出问题,你们从故事中了解了什么?(2)学生讨论(3)学生交流二、生活中的数学“减法不减”,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吗?实际上在生活中,这种现象处处皆是。例如:(1) 一幢大楼有60盏灯,灭了30盏灯,还剩几盏灯?(2) 树上有10只鸟,猎人用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这些题我们都要借助生活方面的小知识,你们明白了吗?除了刚刚提到的这些,你还有这方面的例子吗?课后作业把你听到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或父母听第9课时:数和数字一样吗教学目标:1、了解数与数字的特点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吗?数字呢?那数和数字一样吗?2、学生自由发言。二、故事引出数与数字的区别小兔白白放学回家,耗在房间里一声不吭。兔爸爸走过来,问道:“儿子,怎么了?”白白说:“我们今天上数学课,老师问我们:“数和数字一样吗?”我觉得一样,可是老师让我们明天再给他答案。“兔爸爸笑着说:“你为什么说数和数字一样呢?“白白说:“1、2、3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数啊!”爸爸说:“那么35呢?”白白说:“我觉得35是一个数也是一个数字啊。”爸爸摇摇头说:“35是一个数,是由3和5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和数字不是就不一样了吗?”白白想了想,说:“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通呢!”第二天,白白把答案告诉老师。老师笑着说:数也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或排列顺序;数字是写数用的符号,也叫做数码。0到9这十个数字,按照一定数位顺序排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